发自上海的余秋雨、王安忆为何都不喜欢上海?

江上一郎
楼主 (文学城)
发自上海的余秋雨和王安忆为何都不喜欢上海?  (2008-07-17 11:46:56)下一个

 北京有着两千年的旧事可以追怀,而上海呢,一百年的时间在历史中只是一瞬,样样事情都好像发生在眼前,还来不及赋予心情……
……比起北京的故事来,上海的竞利场的新人新事则显得太鄙俗,太粗野,太不够回味,太缺乏人生的涵义。 

------------------------------------------------------------------------------------

“交朋友却千万不要去交上海人。上海人出手不大方,宴会桌上喝不了几杯酒,与他们洽谈点什么却要多动几分脑筋,到他们家去住更是要命,即拥挤不堪又处处讲究。这样的朋友如何交得?”

“上海的下层社会并不具备国际文化的追求”。

上海人“不知挽什么风,捧什么水,将自己洗涤 。”

“对于晋京获奖之类,上海艺术家大多不感兴趣。”

-=--------------------------------------------------------------------------------------

这是选自两位不同的名家对上海、上海人的评论,前者是王安忆的《上海味和北京味》;后者是余秋雨的《上海人》。

我将他们俩的共同点放在一起,也许有点意思,当然,也许没啥意思。

他两原籍都不是上海人;可又都不是北京人。
王出生在南京干部家庭,以国语为主。
余出生浙江余姚,以浙江国语为主。

他俩都在上海生活好长日子;

他俩都在上海出名;

都在上海做官;

都不安心于在上海做官;

都在北京活跃;

都是从来不批政府的“口红文化”文人、作家;

余秋雨 1962 年开始发表作品;

王安忆插队时期被评为县 / 区 / 省级的“毛泽东思想积极分子”;

余秋雨对文革中的行为不肯做任何忏悔;

王安忆写文革中插队享受特权,不见愧意;
 

他俩都是中共党员。

文革中,余秋雨加入过他自己说的“不止一个扰乱了全国政治的恶棍是上海发迹的“ — 其中一员。

文革中,王安忆母亲的战友的朋友 ---- 县长亲自推自行车送王安忆和她的行李到生产队。他们的生产队长可能是第一次见到县长大人吧?(我离开农村之前,没见过咱县长大人)

文革后,余秋雨官运没受影响。当上上海写作学会会长和上海戏剧学院院长。

文革后,王安忆回到小时候连上海童谣“伽西多萝卜夹了块肉”都不懂得老地方,出书请到冰心写序,后来当上了上海作协主席。

按常情,他俩都该感激上海给他们带来的一切成功和荣誉,何以两人都恩将仇报 — 对上海不是恶语连连就是霍霍皮鞭?

余秋雨说,上海艺术家对进京“大多不感兴趣” — 他以实际行动告诉了大家,他不是“大多”的人,他表示出极大的“感兴趣”。你读他的文章和看他频频出现央视,就会明白,他对上海这个大都市的不满足的大概原因了吧?看来,他自己是个非常清楚“挽什么风,捧什么水,为自己洗涤”的文人吧。

至于王安忆,在巴金去世的时候,写了篇纪念巴金的文章,却很难看到她对巴老的感情,只看到她对巴老在中国近代文坛地位的关注。文章开始,她道出了巴金当年为鲁迅的去世在哀悼队伍前面执幡旗,于是,巴金解放后当上了全国的作协主席。文章最后,王安忆坦白地自问:不知我能不能为巴金执幡旗?

接着,王安忆上京参加作协主席新选大会。然而,大会结果,为巴金“执幡旗“当上主席的是一位同样是知青出生的女作家 ---- 我以小人侧隐之心,看到王安忆在主席台上绷着的黑脸 --- 想起了她对上海人的连篇恶语和对北京人的马屁片言。。。

 

 

🔥 最新回帖

江上一郎
117 楼
如果你能分析某些东北人杀女人前割她喉、谋杀四十人的罪恶根源---也请写来大家分享?---拜托了:)
东北女人在纽约
116 楼
恳请楼上各位上海人鼎力相助、不胜感激!
东北女人在纽约
115 楼
我已经给公鲨同志的博文留言了,请他帮忙分析为啥一些上海人和他们的祖宗苏北人的人性那么差,那么恶呢?
东北女人在纽约
114 楼
在谈政治之前,还是先谈谈你们基因里是否有人性?这个问题更实际!
东北女人在纽约
113 楼
我在提醒你们这群伪君子:别忘了自己从哪里来,好好讨论、研究你们祖宗的的基因,为啥那么恶呢?

 

🛋️ 沙发板凳

多哥
王安忆上北京当不了主席的那个时候,类似王那样背景的人物开始不吃香了吧?县大人送王下乡因为当年王妈妈的革命背景吃香。
多哥
王在北京没当上主席之后,可能说北京如何如何的就少了,或者根本不提了吧,。。。呵呵。
桂雨1
王也是的,上海新城市历史短,但市民都是江浙来的,江浙故事也是有文化历史渊源的,北京不过是官场文化,
桂雨1
还说什么上海文化不够回味,有病,那是她对江浙文化不了解
亦中
余秋雨位列徐家汇十大股东 持股市值达1.56亿!

王安忆母亲茹志娟是当年上海作协倾全力、重点培养的工人作家,耳濡目染,在那个年代里,她应该得益不少吧。

多哥
王妈妈茹志娟不是你说的工人作家,你搞错了。
江上一郎
我奇怪她成名后写来好像还在显摆--而没有一点羞愧感?
多哥
王安忆其实是很上海人的,但她和小市民兼资产阶级的同时代海派女作家程乃珊还是不一样的。
多哥
可能就是将错就错,过去的就过去了反戈一击没有必要也会有跟风、伤痕文学的嫌疑。。。我到觉得王很本色。做人难啊,江上老兄!
p
puyh
王安忆一家是50年代中期才到上海的,只能算是半个上海人吧。
c
chufang
谁当上了主席?
华府采菊人
王安忆其实很想是像程乃珊那样的上海人,或复旦第九宿舍那里的教授子女,康平路的孩子又嫌她娘老子级别不够

偏偏她又瞧不起工人和小市民家庭,更不消说棚户区的那些这块那块,搞得自己有点四不像, 只要羡慕北京的权贵们了

 

东北女人在纽约
江浙有文化么?抛弃、拐卖残害妇女儿童文化?江浙盛产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和装腔作势、势利虚荣、扭捏作态的小女人。
老生常谈12
这个坛子也是啊

一面黑中,一面显摆家里吃香喝辣的身份,就是吃肉骂娘的主。

老生常谈12
茹志娟不是小眼睛演员梁天的妈妈?
多哥
这是误解,尤其王有段时间也似乎要涉猎海派小资领域题材的时候,来自某些文人的感受;类似领域,还是留给程乃珊一类的吧,呵呵。
明白仁儿
铁凝
多哥
王本人出生不久,就随她父母到了上海。
多哥
不是,王和她父母从小就一直在上海生活。小眼睛好像是北京某个文化人的儿子,和上海没有关系。
p
puyh
谌容
明白仁儿
茹志娟的百合花,中学语文必读文。
桂雨1
茹志娟作品很少啊,就是一篇百合花短篇有小名,吃了一辈子,
桂雨1
对,她的作品里有机会有嘲笑底下阶层,忘记了自己妈妈出身穷的叮当响
桂雨1
她对上海的感情是混合矛盾的,既要成为其中一员又要政治正确的对其批判
c
chufang
记得她有篇是说房管局修房子的事。我正好有几个朋友和亲戚都在房管局修房子,所以印象挺深的。
c
chufang
“百合花”有点小资。
华府采菊人
她即便再大几岁, 也不能到资本家教授等“上等人”家去挥挥皮带,老爸是右派呀

自认为是干部子女, 可老爸是右派,文革后想靠靠“成分不好”者, 但老爸一平反又成了老党员;进不了“上”又死看不起下。想描述“上等人”呢, 又学不像,号称作家女儿, 可离那些“大”作家又太远,但她的知青小说确实写得很好

东北女人在纽约
因为上海人的血液里流淌着苏北人恶毒的基因!
明白仁儿
拥军,哪朝哪代都不过时,吃几辈子都可以。
江上一郎
哈哈,你说的全是包罗万象的文化现象--就像东北的二人转、威虎山、蝴蝶迷、大烟枪。。。一样啊:)
江上一郎
歌兄真厚道,我是小市民心态,县长给俺推行李、处女作有冰心写序---我做梦都不敢想。。。。:)
江上一郎
老兄你搭错线了------性质完全不一样吧?
江上一郎
上海有2600万人----东北人也不是个个有座山雕、蝴蝶迷的血液和基因吧?:)
江上一郎
关键是她家到了上海也只是生活在干部大院-----以国语为主的小圈子里。。。
邮政编码279
以前有个同事广东人,饭局经常提起80年代末第一次到上海的遭遇。他在著名的百货公司看到一顶帽子挺别致

以前有个同事广东人,饭局经常提起80年代末第一次到上海的遭遇。他在著名的百货公司看到一顶帽子挺别致, 就请售货员拿给他看看。售货员说:这帽子不适合你。他说我来上海总是买些手信回去的,请让我看清楚这帽子的质地。售货员十分不情愿地拿了帽子给他看,他认真看了觉得不是很好, 就请售货员放回去,打算走到另一边柜台,谁知售货员叫住他,招手让他回来,他忙上前问怎么了?结果那售货员非常痞地问了他一句:“你服了吗?”

那时广东已经很开放,冷不防在上海有此遭遇,令他一直难以释怀。
江上一郎
张爱玲参加上海解放初文化会议,她发现自己是唯一穿旗袍的上海文人,而本来穿旗袍的人都穿上人民装--

---那就是王安忆母亲等新四军文人带来上海的革命风---敏锐的张爱玲立即出走,留下了王安忆母亲等成了新上海的文化代表。。。也引出了老上海的文化艺术的转型、转移或是消失。。。

东北女人在纽约
上海本地的文化就是一个尔虞我诈、欺软怕硬、虚荣自私、自以为是的文化。江浙就是轻飘飘的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绣花枕头。
江上一郎
她好像是靠《党费》---吃香喝辣一辈子。。。:)

改革开放后,吴祖光当王安忆面骂过她妈。。。

东北女人在纽约
不管什么基因,东北人绝对没有拐卖残害妇女儿童的恶毒基因。我们对待日本遗孤都能一视同仁。
江上一郎
哈哈,大上海什么人都有---几乎同年代,在外滩新开啤酒西餐厅请朋友吃饭---看见玻璃柜有蛋糕--

我请女服务员帮我们点甜品,她笑吟吟说:如果是我,这蛋糕,看看就行了。。。:))

东北女人在纽约
我一直认为日本人比较狠毒,却原来苏北人比日本人凶残多了,登峰造极!
江上一郎
上海拐卖儿童和残害妇女的也很少吧?上海人收养弃婴和孤儿、收留逃难的白俄、犹太人----纽约就有不少后裔。

徐州--离上海太远了。。。上海也不属于江苏:)

东北女人在纽约
日本人祸害外人,苏北人祸害自己人而且是弱势的妇女儿童!人性之恶,超出想象!
江上一郎
张志新被割喉、再抢毙--是在东北吧?---呵呵。。。还是别比残忍了---

可能谁也比不过这帮人。。。

江上一郎
你说的现象很形象--不过---

那是大中华文化的“特色”之一。。。:)

桂雨1
她作品里长于描述短于思想
桂雨1
孤陋寡闻,没听说过《党费》
桂雨1
对自己上海人也这样,我和老同学90年代在商店买衣服,我试了后同事也想试,店员说算了你就不要试了 :)
桂雨1
老多怜香惜玉 :)
东北女人在纽约
上海有抛弃孩子的传统。陈冲更是上海假精致女人的代表,把领养的孩子像商品一样转送出去,还假惺惺的说给她们找更好的归宿。
东北女人在纽约
请不要转移话题,我在讨论新时代的人伦问题。文革让全国人民都疯了,没有地区差别。
东北女人在纽约
战争、文革的特殊时期就不要提了,人类都一样。我说的是现在时,经济发展了,为什么人性会如此残忍?还发生在江浙地区?
江上一郎
这是典型的虚伪的样板人物!十分可恶!
江上一郎
文革我在上海---没有听过如此疯狂的人和事-----你想转移话题吧?:)

请便。。。。:)

东北女人在纽约
你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江上一郎
很简单的道理----因为文革反人性的残暴和疯狂罪恶没有得到彻底的严惩、追责和反思----

才有今天广泛的人性的堕落和大批罪犯作恶的空间---历史、社会的发展,不是想断就断的,必然有个传承---就是俗话的因果和报应-----你说是不?

东北女人在纽约
上海人无理都能辩三分,遗传了苏北人的刁蛮。
江上一郎
哈哈---文革时你出世了没?---不用回答我。。。。:)
东北女人在纽约
那是你们江浙地区没严惩、没追责、没反思,所以今天才会出现铁链女们悲惨遭遇。
东北女人在纽约
你们那里根本就没有法律、没有道德标准,胡搅蛮缠。
东北女人在纽约
你们的民风就是特别善于狡辩,转移话题、避重就轻,逃避责任,这也是江浙的名声落到如今下场的根本原因。
华府采菊人
很理解你对家乡的感情, 但也不必恶毒地怼其他地方吧
江上一郎
割张志新喉咙的凶手--严惩了么?王立军不是由东北转去重庆的么?
东北女人在纽约
你又在转移话题,张志新和王立军涉及政治因素,我不谈政治。我和你谈的是残害妇女儿童弱势群体的问题。
东北女人在纽约
我暂时要去喝酒吃肉去了,未完待续!
欲千北
你知道 “讷河凶杀案” 吧,地窖藏尸40多具。

大案纪实——讷河凶杀案,地窖藏尸40多具,女犯落网后:我要见你们局长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8784289714606504&wfr=spider&for=pc? 

江上一郎
要反思、追责、严惩--却不能谈政治?哈哈----难怪东北文革的刽子手都逃过法网---说不定逃去江浙。。。

开东北饭店啦。。。粉条大肉真好吃---:)

桂雨1
她今天跟苏北人扛上了 :)
江上一郎
所以,人性的善与恶,因人而异,不是因地而异。。。
亦中
我知道“茹妈妈”曾经到苏北解放区去过,算来也是干部吧,那时候统一被划为工人作家(极少年轻干部)培养。

我知道作协的魏金枝指导过“茹妈妈”。

江上一郎
不止---江浙两省。。。:))

前两天的气还没消---可以理解:)

欲千北
各地好人坏人都有,真是不能一概而论。
世事沧桑
90年代末我去上海出差,商店服务很好了呀,很耐心地说可以打折(可能卖掉有提成)总之很不错啊。
G
GSUN
程乃珊是金融世家出生
G
GSUN
叹为观止,还有这种SB信口开河 !没有了江浙,自古到今状元探花没了90%!文盲开口前下巴先托托
G
GSUN
回你的东北炕上去吧,底层东北按摩女,至于自卑成这样出来现大眼吗,江浙到处都有的对联你这东北俗大妈大概字都不认识吧,呵呵
东北女人在纽约
按摩女也比你们人性高尚!
东北女人在纽约
我当然知道这个案子,这是个案,没啥代表性。而铁链女们确是地方大规模的、长期的恶,具有地区代表性。
东北女人在纽约
要列实事,不要用说不定这种词,很不严谨。
东北女人在纽约
我只怼铁链女案的苏北人和苏北人有关联的上海人,如果你不是,没必要出声,也不用生气。
欲千北
嗯。“你们的民风就是特别善于狡辩,转移话题、避重就轻,逃避责任”。 你说的不错。
东北女人在纽约
你满嘴的不文明用语,你还出自江浙,是你文盲啊还是你粗俗?
东北女人在纽约
状元和探花和你有啥关系啊?
东北女人在纽约
我只是听全国各地很多人这么说你们,我开始不信,现在确信 。
白云蓝天
哪里不喜欢上海人了?!比如余秋雨写上海,既写好的方面,也写不好的方面,尽量按他自己的标准客观地写上海人。
l
llarry
了解上海人,却不喜欢上海人,这样的人基本都是坏人!
y
yanlan
其实现在对上海人的定义过于宽泛了。以出生地来说,他们俩不能算是上海人!以前的上海人有地段差别。法租界里的上海人,温文尔雅

其实现在对上海人的定义过于宽泛了。以出生地和母语来说,他们俩不能算是上海人!以前的上海人有地段差别。我有幸见识到,有些法租界里的,老钱养育出来上海人,低调,温文尔雅,满满的慈悲。

十具
一座很少流动人口的边远县城,短时间内40多人失踪,县局、省厅全然不知?90s还是wild west。看来满洲国行政能力也

未必及格。不太久前的历史就是一个无法无天的流犯的天堂。

吾道悠悠
我也记得她的这篇短篇小说,写的很实在,

是写修房师傅带着徒弟在王家维修房屋。

王安忆早期的《尾声》也写的不错。

欲千北
一个细节暴露出当地警匪勾结,黑白合流。首犯的老婆在警察赶到前自杀。

『 ......  浙江方面的警方立即与讷河当地的公安机关联系,让他们调查此事件。

并层层上报,告知了齐齐哈尔警方。

当地警方在得知这里有可能出现如此重大的案件,丝毫不敢怠慢,根据徐丽霞等人的口供来到了贾文革的租住地。

当他们赶到时,贾文革妻子已经喝了农药自尽身亡。...... 』

东北女人在纽约
现在的苏北呢?就是人间地狱
东北女人在纽约
东拉西扯、生拉硬拽的满洲都出来了,哈哈哈哈,你还真挺可爱,就是避而不谈铁链女,你可真刁蛮!
t
tyuio
是的
t
tyuio
这么富
t
tyuio
听故事
t
tyuio
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