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名的艺术(摘抄,分割线,真人真事)

无牙
楼主 (文学城)
起名的思路和原则 (摘抄)

1.具有独特性

独特,才具有辨识度。好名字要能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因此,首先就不能选用烂大街的名字常用字。比如,当前满大街的涵、轩、梓、睿、轩、晴、芷、萱等,这些字是重名的重灾区。想用这些字起一个具有辨识度的好名字,基本不可能了。建议避开。但是,起名字也不可为了独特而独特。那就是走到另一个极端了。要的效果是,名字丢到一份名单中相对更能吸引到别人的注意,而不是直接闪瞎别人。名字如果过于独特生僻,成了全国独一份。相信我,还不如取个烂大街的名字。大家还记得上学时被老师点名支配的恐惧吗?

2.宜用常用字。如果可以,笔画简单较好

许多人取名字喜欢用一些绝大多数人不认识、不会读、不会写的字,并以此沾沾自喜。比如,骉、犇、甯、等。

这绝对是个取名的误区。并且,这个误区有愈演愈烈之势。我对这种人的分析是:没文化还想装有文化。真有文化的,干不出这个事。取名者甚至内心有点暗戳戳的“你不知道而我知道”的高傲。我都能想到取名者在给别人介绍名字时一副“哈,你不知道吧,我给你解释解释,巴拉巴拉”的嘴脸。这和孔乙己“茴”字的四种写法,哪个更显得掉书袋?半斤八两吧。

如果名字不能快速被认识、被读写,那绝对是与人首次见面的尴尬事之一。名字,不是考别人,也不是给别人上课用的。大家谁也没兴趣在你的名字上学习知识点。

取名选字,以常用字为宜,争取能做到,只要不是文盲都会读会写为好。并且,选字时要考虑汉字多音字的问题。如果可以,尽量避开多音字。除非在名字整体含义中,大部分人可以确定多音字的准确读音。

如果可以,选择笔画相对简单的字更好。笔画太多,不但写起来麻烦,而且也容易给人一种麻烦、不易亲近的感觉。

另外,现在取名也要考虑到电脑是否容易打出来。打字时翻半天找字的体验不要太好。甚至是电脑都打不出来。比如,上面说的“龑”我都遇到两次了。第一次是遇到了不会读,专门百度了一下。第二次是上面的“龙”是个简体字。电脑输入不进去,因为系统的字符集不支持。

这一点,强烈建议。

3.名字含义正面积极、寓意好

名字是给新生儿的陪伴一生的礼物。因此,名字适宜选取一些含有美好祝福和期望的字。这一点,大家基本上都不会犯错。只要是寓意美好、正面积极的就可以。

但是也有些绝好的名字,剑走偏锋,选用一些不同寻常的、负面或贬义的字。这个不太具有普适性,不再展开篇幅。

4.非复姓,姓名不超过三个字

现在流行一种趋势,父母双方都是单姓,把夫妻双方的姓强行拼接,再给孩子取两个字的名。结果就成了“张王 XX”、“李赵 XX”这样。比如,秦牛正威。这纯粹是父母双方感情好时的秀恩爱,孩子未必就喜欢。这,属于第一点独特性的反面教材了。这也容易暴露隐私(虽然也没什么可保密的)。甚至,我以更坏的恶意来问一下:如果父母将来离婚了怎么办?改名?年龄越小,改名越容易;年龄越大,改名要付出的代价越大。

这一点,强烈建议。

5.有出处典故。

中国人讲究师出有名,名字如果能有出处典故,就显得比较有文化和内涵了。有出处典故,比没有出处典故而拼接的单字要好。当然,出处和典故的含义应该积极正面或中性为佳。并且,大家心里似乎默认有个鄙视链:越高古逼格越高。先秦的《诗经》《楚辞》《论语》等,高于魏晋南北朝的诗赋;魏晋南北朝的诗赋,又高于唐诗宋词;唐诗宋词又高于元曲明清诗话等。甚至取名自古有个“女诗经,男楚辞”的说法。这个鄙视链和说法的对错,就不多讨论了。我的个人观点是:不要受这些拘泥。即便现代诗歌文学或者语录,都可以。名字整体协调得当就可以。

当前烂大街的名字(比如子轩、子涵、梓涵、梓晴等),大多数可以归为这一类的反面案例。这些名字的通病是,单字的含义和意象都还不错。但是堆叠在一起,就让人莫名其妙,不知道它到底要表达什么含义。

这一点,非必须。

6.意象宜偏自然、抽象

名字所含的意象应该偏自然、抽象一些比较好,能给人以想象空间,让人有一种朦朦胧胧的画面感就很好。这就是所谓的曲尽而意不尽的感觉。意象如果太过具体,就会显得干巴巴,缺少回味的空间。

风格过于浓烈的名字,容易给人一种偏执的感觉。一般人很难驾驭的住。反面教材,比如,铁军,钢建,坚强等。(如果长得黑黑壮壮,倒也名副其实了。如果瘦的像根麻杆,这种反差就显得有点滑稽了。男孩取名,可以适当注意一下这点。当前社会是不流行大男子主义的。女孩取名,这点相对还好。即便是很女性化的名字,也是很不错的。

这一点,强烈建议。

7.名字的可持续性。

一个人从孩童到青壮年再到衰老的过程中,不同的年龄阶段,适合的名字是有区别的。比如,一个具有萌、可爱等孩童气质的名字和童年阶段很匹配,让人觉得很可爱。但是成年后步入社会,可能给人的感觉就是轻浮、不值得信赖和依靠。老年时,这种反差对比就更明显。

这也是为什么建议“意象宜偏自然、抽象”。

这种名字选取时,如果难以抉择,我的建议是,宁老勿小。

还有一种容易犯的错是,以有时代代表性的事件作为名字。比如,1949 年左右或者国庆节出生的,很多人叫建国、国庆。08 年奥运会那年,有不少新生宝宝的名字都带了“奥”字。事件再伟大,也终会归于平淡。何况,普通大众也并不是这个大事件的主要参与者。所以,不建议名字上有太强的时代烙印。这也容易泄露个人信息。但是,如果一个事件或地点与个人、家庭或家族等切身相关,并对未来产生了重大影响,作为名字是合适的。

这一点,强烈建议。

8.偏中性一些

男孩如果取非常男性化的名字,会缺少一些灵动。比如,80 后常见的刚、磊、强等。

女孩如果取一个不那么女性化的名字,则给人一种独立自主、英姿飒爽的感觉。

这一点,仅供参考。如不赞同,可以忽略。

9.不能引起不好的联想

名字最好避开一些大家常见的一些词句的缩写。特别是含贬义的词汇。

名字不能只考虑写下来看着好,还要考虑普通话和本地方言的读音。反面案例,比如,范统、史珍香、朱逸群、杜子腾等等。

有些姓氏取名的难度本来就大。比如,牛、朱、杨、马、史、苟等等。这些姓氏在取名时很难出彩,但是一旦能出彩,一般都是非常惊艳。

马姓不好取名。马超群,就是个非常好的名字。“超群”,你想,一匹马跑在马群的前面,那是什么?一马当先啊!为啥能一马当先?勇敢又有能力呗!

朱姓也不好取名。但是我爸对老家同村一个人的名字赞不绝口。朱德康。谐音“猪得糠”。那不就是吃喝不愁、衣食无忧嘛。并且这个名字也很幽默,听起来一咂摸都得会心一笑。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牛得草。但是我认为还是没有前一个好,太过于直白。

上面说的这类姓氏的取名,对于大部分人,不求能出彩,但求能中庸无过,不给人以浮想即可。还是建议参照上一条“意象宜偏自然、抽象”。

这一点,建议重视。

10.不宜过于生活化,直白化

现在在这一点上犯错的人比较少。常见于一些传统的名字常见字里。比如,富、贵、祥、财、旺等。含义太过于直白,目标太过单一且接近生活。美好的祝愿是有了,但是格调不高。

这一点,强烈建议。

11.名字不可过大

前面说的都是怎么取一个好名字,但并不是说最好的,最霸气的,最高高在上的名字就是好名字。

武则天为自己的名字硬生生创造了一个字“”,意思是日月当空普照大地。听起来是不是也没觉得有多大问题?是的,毕竟那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5000 年来也就那么一个。骄傲、狂妄、自负,那是应该的。

还有一个字“龑”,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南汉皇帝刘龑为自己名字造的字,字义为“飞龙在天”。那也是一国之主啊,没什么不妥的。但是如果一个普通人用这些字作为名字,就感觉很有点别扭了。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压不住”。虽然我不信这些算命之类的说辞,不信那些虚无缥缈的气啊运啊什么的,但是真的觉得这个词用在这里倒是很准确的。

当然,并不是用上面说的这些特殊字,才叫名字大。还有更浅白的版本。比如,赵日天、龙傲天。浓浓的一股中二风。这种名字,一般多见于没见过什么世面的九流作者的闭门造车。动不动就日天干地的——我都觉得这天啊地啊的也挺惨——动不动就被日啊,被傲啊的,招谁惹谁这是?

这一点,是大忌。

好了,洋洋洒洒写了不少,但是上面许多只是提了一个思路,没有过多展开。其实,每一点都能展开单独开一篇。篇幅所限,就此搁笔。

接下来,我说一些我生活遇到过的或者听说过的好名字,并简单说明一下我认为它好在哪里。

 

分割线--------------------------------------------

 

真人·真事·真名

那时太座还是低年资住院医生,一人管理着病区里10几张床位。每有新病人入院都要在第一时间到病床前采集病史,同时核对床位号和患者姓名是必须程序。

在走向病房的路上先默看了一眼病历夹上的患者名字:奋求。哇,奋斗、求实很有上进寓意呀。

当跨进病房的同时便脱口呼唤:2床,宋-奋-求。

话音刚落,引起同病房其他患者哄堂大笑。

太座一生接触过的姓名太多,对名字不是很敏感。然而宋-奋-求却让她牢牢地记住并终身难忘。

最西边的岛上
(送奋求,哈哈哈 ;-)起网名儿也应该有艺术吧?马三立有个起名儿艺术相声(在下)

 

红卡
墙裂同意!无牙94好名字:)
w
wingreen
取名我服浙江地名,文化底蕴深厚。
石假装
奋求儿,求奋,都不行。
5
500miles
我一直对“梓涵”耿耿于怀,“梓”,嬴政梓棺费鲍鱼,梓是用来做棺材的。涵,就是棺材里面的东东
无牙
五哥博学~
无牙
假装者不假,大智若愚~
无牙
赢者,不败。
最西边的岛上
真儒雅 :-)
无牙
无牙者,乌鸦也。无牙者,不如幼齿老成。无牙者,朽也,老掉牙了。
无牙
最西边的岛上有东方智慧~
偶尔掉链子
名梓涵,号棺材囊子
小二哥李白
曾经有个医生,中东人,姓埃索,我每次打电话预约总是先问,这是埃索医生的诊所吗?
a
aguafresh
你太狠了。本来看见现在这么多人叫“梓”,我当它是没有意义的字,给你这么一说,以后没法直视了。小时候老是读到“付梓”

知道是写的东西交付印刷了,但是这个“梓”字我从来没去查它怎么念。没想到几十年后,它成了流行的人名。

最西边的岛上
知者无言,不知者无用 ;-)
无牙
Dr. 耶稣
旺One旺
有个做podcast 的,last name is God
最西边的岛上
OMG!!! :-)
无牙
Dr. God,上帝医生。dr.god,小仙医生。
5
500miles
我有个朋友叫王岩,有一次打电话到他实验室,May I speak to Yan Wang?

我旁边的中国同事“嗷”的一声笑到地上去了,“你找阎王干啥,看生死簿吗?”

 

 

5
500miles
老枪该不高兴了
最西边的岛上
哦,都是真儒雅哈
最西边的岛上
LOL, 一口咖啡差点儿喷到键盘上 ;-)
久经沙场的枪
我有位朋友姓丁,女博士,苦于德国人叫丁丁不好听,求简练响亮的前名,我献计曰,

何不用

夜叉丁

无牙
老枪在装嫩 - 500miles -
5
500miles
真正的狠人是“嬴政梓棺费鲍鱼”的作者,诗鬼刘贺!居然敢起跟以前帝王一样的名字,昌邑王海昏侯 -- 刘贺

可惜诗鬼二十七岁早逝,

5
500miles
丁有什么不合适的,叮当的叮嘛。。。德国人经常叫“划克”之类的名字
小学同桌
丁丁跟丁当不是一个意思。。。
紫色海洋
这个必须抬杠。。。梓有故里的意思,梓木是名贵的树。。。
Z
Zhuzitaba
丁一
5
500miles
梓木当然是名贵的木材,所以才被帝王拿去做,,,,做那啥对吧。普通的破木头只配烧火,红红火火的火
油腻三脚猫
谁说普通的破木头不能做棺材?有纪实文学写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说烈士们用的就是非常普通的木板钉成的大木头盒子。一开始他震惊了

因为他印象中的棺材都是极好的木料。可转念一想,战场上,有棺木承敛已经很不错了。多少人尸骨无存呢!

o
ozxlu
有道理。应加上一项:上口。施适世这名就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