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战争中国可否不战而屈人之兵?--兼谈国家核心和边际利益

杨别青
楼主 (文学城)

朝鲜战争中国可否不战而屈人之兵?--兼谈国家核心和边际利益

 杨别青

关于中国1950年介入朝鲜战争,有一个观点认为中国误判了美国,如果不是误判战争可以避免。因为”根据美国的NSC81/1文件和美国的“军委”(参联会)给麦克阿瑟见机行事的授权,中国可以不战而胜,“并且下结论:“正确的说法该是志愿军在长津湖的出现,而不是长津湖之战,击退了美军到三八线南”。

我认为这种观点和结论是有很大问题的,理由如下:

1. 在中美两国当时处于敌对状态并且没有直接沟通渠道的情况下,根据美国的秘密内部文件来说明中国的误判,好比两人下军旗时(看不见对方棋子)裁判暗笑下棋者误判将对方的工兵当司令一样,并不能显示裁判的高明,也不能据此说明中美当时决策者和评论者的水平,而是应该想想如果我处在当时的情况下会怎么处理?能否想到更好的办法?美国说的话是否算数是有很大疑问的。起初声明朝鲜和台湾不是他防卫的范围,朝鲜战争爆发后迅速介入韩战并派舰队入住台海,生生否定了自己的声明。公开声明都不靠谱,内部文件可靠吗?

2. 国家之间的对外行为受内部秘密文件的制约有很大的局限性,因为决策者内部也往往存在很大分歧,在国家获利的时候往往会修正原先的文件或制约。这里举一个例子,日本在中国的918事变原由关东军的少壮派自行发动,日本高层想阻止并没有阻止成功,最后认可了关东军的行动,并没有退回918事变所获得的好处。

3. 如果中国没有出兵,北朝鲜就此消亡,麦克阿瑟自然是举国上下崇拜的英雄。由于中国出兵并将美军赶回了38线,麦克阿瑟不甘心失败试图扩大战争到中国本土,才会被撤职。因为中美苏三方的底线和共识是局部战争不引发世界大战。单纯的中国出兵而出现在长津湖,并不能让麦克阿瑟撤退。因为见机行事的衡量标准是是否有成功的可能。中国出兵并战败,并不会改变麦克阿瑟成为英雄的结局。如果铁原阻击不成功,中方一败涂地,很难相信美军会停在38线。

4. 中国出兵的原因主要有3个:1)保护本国的缓冲区以免受敌国直接威胁,道理和美国不惜与苏联发动核战争阻止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一样。2)援助北朝鲜。因为理念和道义两方面中国有责任帮助北朝鲜。3)对美国显示力量,为将来收复台湾做准备。1)和3)是中国的核心利益,2)是中国的边际利益。

5. 凡是保卫国家核心利时,往往不惜代价或愿意付出很大的代价,美国发动核战的代价够大的了吧。中国也一样,即使被打败打烂打游击也不惜一战。38线以北对于美国则是边际利益,所以不愿意付出太大的代价,但是忽略中国,轻视中国的反应还是为此付出了代价。

1840年以来,中国割地赔款受的屈辱实在太多。虽然中国是二战战胜国,雅尔塔会议还是决定将中国的利益交换给苏联,名义上的战胜国并没有赢得尊重,国际关系还是实力对话。蒋经国对斯大林说,”我们刚要赶走日本,现在你要我们丢掉蒙古,我们不好向国民交代“。斯大林回答,”是你来求我,不是我求你“。实际上道出了国际关系的实质。

旧怨未了,美国舰队入住台海阻止中国攻台和扫射安东等地又添新恨。中国也需要一场让世界人民重新认识的立国之战。所以即使百般艰难,中国也是义无反顾的参战了。

纵观世界历史,国家没有实力的时候没有多少国家会在乎你的眼泪,即使在乎也是爱莫能助。外交家的才干是摆设。日本侵华,蒋介石多次希望或恳请西方国家出面调停,基本没有什么用,日本照样比赛百人斩,日本国内还大肆炫耀,南京大屠杀照样发生。无论你承认或者反感,现在的中国起码没有几个国家敢于侵入。

国家没有实力的时候没有多少国家会在乎你声音,国家领导者判断的智慧也不是很重要的因素。一个国家只有强大到有实力投放以及投放实力的意志才会引起其他国家的重视,你说的话才会有人听。中国参战朝鲜并惨胜无疑是一次响铃,提醒其他国家静下来听我说一说。现在好了,美国每天不提中国就没有新闻似的。

我的一个肯尼亚裔朋友对我说,没有几个国家的军队赢过美国,中国算一个。

2021-10-22

附:(来自百度)

日本政府紧急制止和失败

1931年8月中村事件披露后,日本政府命外务省密切关注东北形势。1931年9月15日日本驻奉天总领事林久治郎电告外相币原喜重郎:“关东军正在集结军队,领取弹药器材,有在近期采取军事行动之势。”币原喜重郎乃向陆相南次郎抗议:“此种作法从根本上推翻以国际协调为基本原则之若槻内阁外交政策,绝不能容忍。” [32]  外务省亚洲局局长谷正之也对陆军省军务局局长提出过质问:“关东军少壮士官之间正在计划在满洲如何干掉中国军,此一消息是否真实?”因日本国内对于关东军欲在东北发动事变早有所闻,元老派西园寺公望公爵也劝南次郎处事要谨慎。天皇亦谕令南次郎整顿关东军军纪。南次郎决定派参谋本部作战部长建川美次郎到东北,传宣中央意旨。但建川与参谋本部许多人是赞成关东军武力发动阴谋的。派他赴东北的消息,被参谋本部情报课俄国班班长桥本欣五郎密电告知关东军高级参谋、九一八事变的主要策化者板垣征四郎,告知阴谋已泄,盼在建川到沈阳前发动。1931年9月18日建川到达沈阳,尚未到达关东军司令部,事变就在当夜发生了。 [40] 

1931年9月18日晚10时半,日本驻奉天领事馆领事森岛守人(时总领事林久治郎不在)从东北赵欣伯处获知中国军队不准备抵抗,乃于10时45分驰赴关东军特务机关见板垣,要求停止袭击。板垣拒不接受。森岛欲再说,花谷正少佐拔刀威胁:“再干涉统帅权, 不能置之不理!”森岛只好退回总领事馆,向林久治郎报告。林久治郎向板垣通电话仍劝停火,板垣依然不听。 [33]  [40] 

内阁不扩大方针

九一八事变

1931年9月19日,日本政府召开紧急内阁会议。南次郎强调这是关东军的自卫行动,但是币原喜重郎怀疑这是关东军的阴谋,并且试图通过外交手段解决这次事端。同日,日本驻国联代表芳泽先于中国通报日本和中国发生冲突,并称日本政府已采取了所有可能措施避免这一地方事件的升级。9月22日币原对中国政府驻日公使蒋作宾说:“陆军愿吞并东三省, 余则视为吞一炸弹。” [30] 

9月24日日本政府对外发表的声明中,虽然将事变的责任推给中方,但也表示,会将军队“大体撤回并集结于铁路附属地内”,并辩称“帝国政府在满洲并无任何领土欲望”。而当时日本军部、关东军与日本政府、外务省之间在处理事件的方式上确实存在分歧。 [40] 

内阁向军部靠拢

但在日本社会从上到下的压力下,内阁和外务省的立场开始向军部转移。从根本上说,币原外相与军部对扩展日本在满蒙的权益是一致的。币原主要是更多的从外交的角度考虑,关注和担忧国际的反应。关东军逐步占领了中国东北广大地域后,策划成立“独立”政权,币原也不是绝对不同意的。他是从时机策略着眼,而反对操急从事。 [40] 

由于日本国内政坛的倾轧,若槻礼次郎内阁于1931年12月11日总辞。次日,犬养毅任首相兼外相,荒木贞夫陆军大臣。犬养毅内阁与军部的方针更趋一致。诚如戴传贤上中央政治会议的报告所言:“判断日本之军事政策,必定要达到完全占领东三省之目的而后已。其外交当局,最初与军事当局意见不同。但在第二次(国联)行政院决议之后,外交当局便已逐渐追随军部行动。现在外交完全为军略所支配。故一切观察判断,应以军事为前提。” [40] 

总体而言,尽管日本内阁、外务省在处理“九·一八”事变的方针上与军部存在分歧,但在对外声明和交涉中,却竭力掩饰事变真相,辩解关东军的侵略行径。 [40]  随着1932年五一五事件的发生,犬养毅被暗杀。5月26日,日本成立以海军大将斋藤实为首的、唯军部马首是瞻的“举国一致”内阁,使日本的军国主义进一步得到发展。

 

s
stonebench
对抗美援朝的评价分歧,本质上是中国要不要、能不能、应不应独立自主地发展。

否定派基本是崇美跪美派,中国软弱自私的精英多属此类,没有眼光的草根也跟着起哄。

肯定派则是独立自主派,有骨气和良知的精英草根多属此类。

看到这个根本差别,否定派的言论就只是表演上的花样了。

为啥独立派的言论不是花样?

因为这是大势所趋,上帝也驱赶美国在这方面推动中国。

 

杨别青
同意,涉及国家利益的时候,道义往往不占上风
绝对匿名
好帖,对我的反驳到位,赞。中国可以不战而胜的前提就是战前能搞懂美国的真实意图。可是中国可有做过这哪怕是一丝的努力?
杨别青
不知你看过《三岔口》这个剧没有?周恩来的声明以及让印度传话就是努力,敌对国家之间往往是从最坏处着眼的
绝对匿名
那是传话给对方想说明自己的意图,尽管彻底失败。我问的是想了解对方的意图。
s
stonebench
刚刚建立的中国对实力将要达到颠峰的美国,通过智谋不战而胜,让美军停在三八线?

恐怕中国有这个智慧,美国也没有这么蠢。

振声
说得好!
绝对匿名
不战而胜其实是种曲解了的说法。准确表达该叫消除误判,自然双方无恙
杨别青
我觉得中国对美国的意图是清楚的,如果判断美国在北朝鲜和中国死磕,毛泽东不一定下决心参战。
杨别青
谢谢鼓励
v
victor1988
美国没死磕,真死磕,中国受不了。你把美国当成敌人,苏联、我们为之流血牺牲的朝鲜在这场战争中都是什么角色?
s
stonebench
俺倒是觉得双方都有底线有顶线,能多占就多占,退不能过底线。这样,双方就必须较量。

美国的顶线可能是朝鲜全岛;底线是三八线。

中国的顶线也是,底线也是三八线。

双方底线不让,对方顶线就无望。

于是停战。

在这种情况下,了解对方意图,让对方了解己方意图是不可能实现停战的。

杨别青
所以1951年停不下来,
绝对匿名
如果中国清楚美真实意图,那就已经晓得你所说的下军旗的那一面,那又何必真交战?
杨别青
同意美国没在北朝鲜死磕,中国没有苏联的后方空中和装备支持,也很难坚持长时间打仗

我没有将中国,朝鲜或美国作为我敌对方,尽量从旁观者角度分析。

杨别青
期望值不一样,双方自信自己的实力的时候,打架就开始了,打架打累了,被劝停的可能性最大。
s
stonebench
那时的美国有智慧,也承担不起死磕。它的真正的对手是苏联,重心在欧洲。不能在小岛上下注太大。

斯大林的智慧在这儿:中美在这儿缠斗越久越好。

毛泽东的智慧也在这儿:有苏联在,斗不久。

中美一停战,斯大林的算盘就空了,毛泽东就胜了一筹。

绝对匿名
你这就答非所问了。美国的意图可是清清楚楚的,既不模糊,也不是变量
通州河
同意你的观点,38线是一个大家都可以接受的心理预期,也是一个双方实力的平衡点。
杨别青
当初美国可没有声明清楚,而且关于朝鲜和台湾的声明可是很快变了,如果中国铁原阻击没守住,美军会停38线吗?

我下线了,以后有机会再聊。

绝对匿名
就依你说的双方都知道对方的顶底线,而底线并不冲突,为何一定不能相安于底线?
有言
大赞!这个棒!918日寇的例子简捷有力地说出了美寇侵略者一丘之貉的本质。-:)
s
stonebench
是。让对方把可有可无的吐出来比较容易,放弃底线则要难得多。而且,三八线,对各方都好。

所以,线上停火。

有言
嗯,目前双方的平衡点在关岛。-:)
s
stonebench
搂草打兔子呗,好处越多越好,捞不到就拉倒。但不试试就住手是不可能的。
绝对匿名
难道没声明清楚就不能了解对方的意图了?可以通过第三方联系对方呀。何况美已经把球抛过来了。
绝对匿名
如果给你说你可以在行动上试一试,但代价是断手脚;但还有不必断手脚方法试试,你会选择前者?
通州河
打仗不是纸上谈兵呀,战争的走向和结果是最不可预测的,同时各自的底线和预期也会有相应调整。不要那么死板
绝对匿名
与你理解的恰相反,这话意思是从复盘历史看,既然互相可以相安于底线,为何一定要通过战争来达到这状态。
通州河
彼此都在猜测对方的意图实力意志等等,停火线是打出来了,不是大家想出来了的。我很希望你的观点能

成立,这样无论对志愿军还是包括美军的联军,都可以少死很多人。

绝对匿名
停火线也可以不打就谈出来,当然前提是只要双方愿意谈。而这点美方是愿意的。
h
hkzs
论据有误。战史表明中国出兵后美军即已放弃夺取北韩,这是二次战役美军迅速撤退的原因也是五次战役美军打到铁原为止的原因。

楼主的分析是基于中共的宣传和中国人的传统思维作出的与战史历史完全不符合的臆想式推论。

铁原并非一个普通地点,是朝鲜中部战场的枢纽,还有东部的华川水库,都是对联合国军十分重要的据点,共产党部队在联合国军的攻势下无力守住这些战略要点本身就说明了联合国军有能力打到任何它想打到的地方。

最后的停火协议也完全是共产党方面单方面向联合国军妥协的产物。整个战争毫无疑问地是以联合国军的胜利而停止的。

 

h
hkzs
中国出兵的目的是把美军赶下海,不是止步38线。这是有当年历史文献证明的。

三、为着朝鲜问题和亚洲重要问题真能够得到和平解决,我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现向联合国提议:

甲、在同意从朝鲜撤退一切外国军队及朝鲜内政由朝鲜人民自己解决的基础上举行有关各国的谈判,以迅速结束朝鲜战争;

乙、谈判内容,必须包括美国武装力量从台湾及台湾海峡撤退和远东有关问题

丙、举行谈判的国家,应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苏联、英国、美国、法国、印度和埃及七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即从举行七国会议起予以确定;

丁、七国会议的地点,应选在中国

四、上述提议,如获得联合国及有关国家同意,我们认为及早举行谈判,对于迅速结束朝鲜战争及和平解决亚洲问题是有益的。

谨此电达,即希查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外交部部长

一九五一年一月十七日于北京

----以上为《人民日报》原始内容

 

h
hkzs
相反,在中国出兵后,联合国军从来没有提出要打到鸭绿江解放全朝鲜。相反倒是提出了在三八线停火,结果被中国拒绝了。

再次证明,中国出兵的目的就是要把美军赶下海。

 

h
hkzs
铁原志愿军的确没守住,所以共产党才不得不接受在38线附近停火啊。这才是历史事实!看朝鲜战争大事记就可以知道。

铁原失手后,苏联说为了和平,可以在三八线停火,生生把周恩来半年前说的38线不是分界线的话给吃了回去。

可见,YY中国赢了的都是有意无意地不顾历史事实的结果。

有言
你要加油呀。文学城美军总司令的位置岌岌可危矣。-:)
老生常谈12


斯大林死了后苏联不想打了,中国不想打了。

宝马奔驰
心腹大患日本得灭了先

丫太坏,从中国学了文化又反过来欺师

杨别青
中国的声明是美军不过38线,南韩军队中国不管,但美军不相信中国会大规模出兵以及出兵能赢
杨别青
铁原阻击12天本身是延缓美军的进攻,为后续部队在背后构筑阻击阵地,这是战役目的,达到了
杨别青
论据我文中已经例举,同意38线是各方利益的平衡点,超过这个点都不容易接受,后面谈判的就是条件
杨别青
机会主义都是有限冒险,走一步看一步,没有实力和意志不能指望他们自动止步
杨别青
需要分清楚,美方什么时候开始愿意谈,能接受什么条件?
杨别青
同意老生的观点,单凭中国和美国死扛,代价会更大
有言
是,这个偷学了中华文化的倭寇要解决好先。-:)
白镜天
楼主文章的缺点是,只强调了“国家的实力”,忽视了“最高统帅和人民战斗到底的意志”。有时候后者更重要。阿塔就是眼前的例子。钢铁巨人
白镜天
斯大林是二战时的例子。毛泽东和中国人民的抗美援朝战争自然也是最好的例子。国家实力处于劣势,但坚强意志不可摧毁!
白镜天
所以,以史为鉴,从台独手里收复台湾,全看习近平和中共政治局的“意志”。(人民意志已经不言而喻)。
杨别青
我最后两段提到了,只是没有特别强调,毛泽东和蒋介石的差别之一就是意志
老生常谈12
对!所以达到战役目的后志愿军主动放弃铁原,李奇微出奇兵奇袭未果,也命令停止朝北进军

范弗里特大发雷霆。

李奇微说他们准备好了,构成防线,你去造成自己的伤亡?

 

十具
楼主的认知都是违背常识的。“公开声明都不靠谱,内部文件可靠吗?”问得何其幼稚!在人类政治达到理想的清明状态之前,

秘而不宣的才是真实意图。不知贴主生活在哪个世界,有任何实实在在的社会阅历?

美当时的档案是解密的,几十年的学者深耕,没有找出一项证据指向美国政府有侵华的企图。倒是有海量证据证明the opposite was true. 最直接有力的就是二战结束即被大裁后的美军在全球的部署势态。

史实的借用更是可笑。众所周知关东军用眼下的军事得手,成功地绑架了日本的文官政府。这可以类比韩战时的麦克阿瑟与美国政府的互动吗?1950年的美国不是战前的日本,生拉硬扯连常识都不顾了。美国各种历史和读书网站讨论韩战时,自我极度膨胀的麦克阿瑟都是众矢之的,有人甚至骂他是jack ass。大家承认他在日本和美国大众中有很高的威望。正因为如此,他的言行才严重危害了美国利益,杜鲁门才果断免了麦克阿瑟的职,及时止损。就价值、制度、传统而言,美国文官政府怎么会被一个军头左右,你倒是论证一下啊。

如果本贴是一份作业的话,非F莫属。

h
hkzs
那是你的想象。战史记载63军后方并无志愿军部队,六月初,也没有新的志愿军部队入朝参战。

所谓后方部队只存在于宣传员的梦境中。战史真相是,联合国军中部战线到达铁原后,联合国军自己停止了进攻。63军在平康以北继续组织防御。别忘了,铁原已经在38线以北30公里外了,也就是联合国军已经到达了其想要的海空补偿线了。

如果联合国军继续进攻,63军还得继续后退。所以共产党方面很快就求和了:

真实的历史是这样的:

1951年6月11日铁原被联合国军攻占。

1951年6月23日苏联外交部副部长、苏联驻联合国代表雅科夫·马立克首次提出了停战的要求。

1951年6月30日联合国军司令李奇微广播说,如果共产党准备停火,联合国军愿意派代表讨论。

任何讨论,脱离了历史事实,那不过是梦呓而已。

h
hkzs
不一样,美国放弃北韩是自己有能力拿下但出于政治考虑不拿,志愿军退回38线是想解放南韩,竭尽全力也打不过去的结果。

如果中国的目标只是保住北韩,中国在联合国军1950年底退回38线以南时就可以停火了。

如果中国想努力一下看看能不能解放南韩,那么在1951年4月中被联合国军打回38线的时候就可以停火了。

实际情况是,中国还不服气,觉得自己有能力解放南韩,于是发动了第5次战役,结果再次惨败而归,才不得不接受事实,愿意按联合国军的条件停火了。

 

白云蓝天
本来都是一些很简单的道理,但有些人为了反共,完全不顾事实,昧着良心地指白为黑、黑白颠倒、胡搅蛮缠。
杨别青
你误解了, 我从不认为中国判断美国会侵略中国,美国也不会认为苏联会从古巴侵入美国,但这是威胁
白镜天
很好!提到就好。恕我读文不仔细。
杨别青
鲍威尔渲染伊拉克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而直到战争结束,美国也未能发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美国认错了吗?
杨别青
立场是一方面,事实认定也有故意的
绝对匿名
作为你所开帖的针对者,我对你逐条回答如下

1.作为历史复盘人,当然是在晓得了谜底的基础上讨论,才能找出答案避免再犯错。说中国入朝与美交战可以避免,是因为客观事实是中美双方的战略下线并不冲突,可以互安,战争的基础不存在。而现实是战争发生了,这是不该之事,因而才有反省的必要,而不是像文中肯定战争的必要性。

2. 被你试图反驳的帖子中,讨论的依据是JCS给麦克阿瑟的授权, JCS92801,不是你文中提到的秘密文件NSC81.1.两者性质不一样,所以你说法不成立

3你对10月新的授权原文理解有误,以成功与否见机行事是指原定的行动,是消灭北韩老金,不是志愿军。所以该说法也不成立

4核心利益1已经说过,不是一定需要战争才能获得。通过战争解决的依你文中所说只有利益3了。.战争必然导致大量牺牲和流血,如果这些牺牲流血有为了显示力量这一缘由的话,那就太残忍和不人道了

5.上面4的驳斥可以同用。

绝对匿名
你大概不知道,10月11日,老毛给外交部的批示,拒绝了美见面谈的要求
杨别青
我知道这个,这个时候是老毛有些误算
绝对匿名
所以老美是至始至终都愿意谈,而且用行动表明了的
绝对匿名
我们主题还留在谈中国了解美国的意图上,还没到谈让美理解中国意图
绝对匿名
楼歪了,我们主题还在中了解美意图
L
LengXiao
所谓的误判就是美经过分析得出结论中方不敢出兵朝鲜。
杨别青
看看这里维基百科写的

https://zh.wikipedia.org/wiki/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

5月22日,志愿军已较疲惫并有较大的伤亡,部隊人困馬乏,彈藥欠缺,糧秣耗盡。李奇微將軍通過對「肩上後勤」能力的計算,知道志愿軍的攻勢已经接近尾声。聯合國軍共十三個師在五月中旬反攻。志愿军主动全线撤退。5月24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80师(原解放军第六十军第一八〇师,军长韦杰)被截斷在三十八度線以南。事后统计阵亡人数在2000人以上,被俘近4000人,突围归队与留在后方警卫第60军军部的第540团2营共有4000人。

其它部队也遭到了一定损失,不得不继续向北撤退。联军一直推进到铁原金化一线。志愿军以六十三军死守铁原一线,与联合国军进行极为惨烈的战斗,终于阻止住联合国军的进攻,稳住了局势。中國人民志愿軍全線後退40公里后开始构筑防线,等待联合国军到来。6月10日,联军也停止了进攻,第五次战役结束。

第五次战役为朝鲜战争以来进行的最大规模的一次战役,之后朝鲜战场上没有再发生大规模运动战。双方转入了持久的阵地攻防战。

h
hkzs
这不就是我上面说的么?

没有什么志愿军增援部队,美军只是自己主动停止了进攻而已。

杨别青
63军阻截的是美军进攻部队,为何美军不停止进攻呢
杨别青
是的,所以才放手进攻,合围于鸭绿江边
杨别青
我的回答

1. 结果已经知道,如同军旗复盘一样,复盘的前提还是根据当时的信息是否有更好的选择,中国不知道美国的秘密文件和国策,美国不相信中国会大规模出兵依然过38线,所以没有更好的选择可以避免战争。

2. 这个问题其实比较复杂,另行讨论吧

3.其实是成立的,因为他们没有给出中国出兵条件和变通,

4.可以避流血的做法就是美国不过38线,这也是中国声明和托尼赫鲁带信的目的。

5?

绝对匿名
争论的重点比较集中在1,先就说它吧。那就接着你上面楼我说了而你没回应的地方你接着回应吧
绝对匿名
所以,战前不谈的一方是中共,同意否
绝对匿名
话题还是拉回来,甭管文件,到底战前中国了解了美国的真实意图没,?
农村干部
政治意义远大于其他。如果当时没有展现出中国人的意志和决心,香港,西藏,新疆可能已从大陆被分离,台湾也会独立。
大号蚂蚁
志愿军,意思就是不是中国出的兵。没有什么误判不误判,美军出兵都是公开的。日本朝鲜中国都是偷袭。就是赌一把。最不济就是保留苏军在东

冷战美苏划好了楚河汉界,就没有想再打世界大战的。朝鲜越界,苏联就故意避开安理会让美国打回来。美国太过分,苏联就会打回来。这都是不能踩的红线。双方只能在边缘地域渗透占点小便宜。没有压倒性优势,谁也不敢全压上。抗美援朝根本不是为了打美国,而是为了从苏联哪里争取更高的待遇。美国对中共没有根本威胁,苏联才有。

郑南
彻头彻尾地助纣为虐,可惜了无辜的中国炮灰们
m
modems
越南把美军赶下海统一国家,北韩+土共却止步于三八线,是不是土共还不如越南牛逼?
m
modems
还是大蚂蚁说的透!
w
wenxueOp
双方都有底线和顶线,见机行事,哪会是静态目标的纸上谈兵。双方都在尝试之后,按照反馈中途调整
w
wenxueOp
长津湖,美军保人失地,共军失人夺地。资源中的人力和军械,以强补弱。光看一方面,争部分真理,岂非无谓
o
oldmansea
唐,明,清各朝都是出兵朝鲜的,地缘政治决定的
d
dong140
不得不打。除非共產黨願意做南宋。
杨别青
先讨论到这里吧, 有机会在聊,谢谢
杨别青
是的
杨别青
苏联就不想自己打,帮你们打
杨别青
志愿军进攻美军到38线,还守住了38线,这是越共做不到的
杨别青
正是这样
杨别青
所以中国是被动应战,
杨别青
这里回答你一点,中国因为实力不济,也没最后决定是否出兵,所以没法预先公开宣称大规模出兵
绝对匿名
虽然回答对原问题回避,但能理解。就此打住吧。
衍波襄平
为金家而战!
无头无脑
是被人迫着战的,也是无法避免的

作为中国人,基本的常识,能不开战就不开战。

当时什么情况?穷的边裤子都穿不起,工业几乎没有,当时国内很多地区还有大量的土匪特务 ,东北还很多地区还是苏联实际控制。

除非中共脑子有毛病,自己找死。

但为什么中共还是找死,不外一是苏联、二是韩共、三是美国。当时美国根本就不觉得中共有什么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