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之家,人才荟萃, 卧虎藏龙, 实乃酒香不怕巷子深也。 老夫所兴旧文重发,以盼子期之遇。。。

孤雁胡天
楼主 (文学城)

"三日入厨下, 洗手做羹汤。 未谙姑食性, 先遣小姑尝"。 读懂了诗人, 便读懂了诗。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80258/202301/7400.html

多年来,王建的这首诗一直被解释成, 聪明的新婚妇人,小心翼翼地司候公婆, 希望能得到公婆的认可。我背来美国的,大众文艺出版社1997版的"唐诗三百首"就是是这么注释的。

但是, 王建好歹也是个唐朝命官, 和白居易齐名, 哪怕被贬左迁之后, 做了陕州司马, 也比白乐天的江州司马要好多了。那么大的一个官 (太府寺丞相当于财政部的一个司局长, 可是不小的官), 哪有闲心思去捉摸女人的心事。

所以吗, 这首诗本来就是写王建自己了。新入太府寺, 不知太府寺正卿或少卿工作风格, 写首打油诗, 给和自己平级的其它几位太府寺丞, 表达一下自己虚心学习的愿望。同时向各位同仁请教并望各位不吝指点, 云云。

这种事情在唐朝很正常, 明清两代也常见。红楼梦中有一章"葫芦僧误断葫芦案", 就有类似的场景。 那个贾雨村甫一上任, 就有门子指点咋咋办了薛蟠的这桩人命案。当然了, 那是门子自告奋勇了。贾雨村并未写诗投石问路。但这不妨碍本文的论点。

其实, 用诗词投石问路在唐朝是很时髦的。孟浩然就有"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之美句。孟是写给张九龄丞相读的,当然要更谦逊一些了。比孟浩然写得更好的,和王建一样, 也是拿新婚妇人必兴的, 还有朱庆余。朱, 越人, 才华横溢, 受水部尚书张籍举荐, 进长安赶考。发榜之前,忐忑不安, 问诗张水部一首:

"昨夜洞房停红烛, 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 画眉深浅入时无"? 

这首诗和王建的 "不谙姑食性, 先遣小姑尝" 乃同工同曲之妙!

更有趣的是张水部的回答:

"越女初妆出镜心, 自觉明艳却沉吟。齐纨难比新时贵, 菱歌一曲敌万金"。

大藤横扫!

l
lovecat08
读诗乐趣多。
梧桐之丘
热烈欢迎孤雁胡天!以文会友不亦乐乎。希望多多发表大作。
孤雁胡天
谢过班长
孤雁胡天
谢过班长
浮云驰
有趣!这样一加上当时的人事背景立刻就有弦外之音了,忽略背景单是细腻灵动的诗本身反而传了千年脍炙人口,也算是无心插柳了吧。
浮云驰
这篇有美食也有美人,可以参加活动呀
孤雁胡天
谢过班长。
n
nearby
有道理。请国王和楼上小江做专家评论
n
nearby
+1
孤雁胡天
欢迎评论, 互相切磋, 共同提高。
l
lovecat08
l
lovecat08
+100
美国王过人
专家谈不上,可以与各位分享一下自己的浅见。“所谓《诗》无达诂,《易》无达言,《春秋》无达辞。王建的《新嫁娘》其实一共有三

首,数这首最为有名,并选入小学生语文课本。另外两首如下:

其一

邻家人未识,床上坐堆堆。
郎来傍门户,满口索钱财。


其二
锦幛两边横,遮掩侍娘行。
遣郎铺簟席,相并拜亲情。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读者一定会有不同的解读。第三首的意境正好与职场情形相合,不过我觉得用在一个妻妾成群的封建家庭也未尝不可。至于王建当时作诗时是否会想到这些,恐怕只有王建自己知道了。

孤雁胡天
多谢王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