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老照片:慈禧太后坐船游玩,盲人跪地乞讨

炳哥的小历史
楼主 (文学城)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100多年的历史倏忽而过。小编搜集整理了一组晚清老照片,回顾被定格的人和事。无疑,这些珍贵的影像资料拉近了我们与历史的时空距离,你看了之后有什么感触呢?

北京东单北大街建造克林德牌坊。

1900年6月20日晨,德国公使克林德在北京东单北大街被清军枪杀,后来清廷被迫在其死亡之地建造牌坊以志纪念。这座牌坊耗费白银60万两,建成后宽约4.7丈,高约2丈,东西横跨东单北大街。

正在修建中的正阳门城楼。

1900年义和团运动期间,正阳门箭楼和城楼均被焚毁。1901年开始重建,施工进度十分缓慢,直到1906年才竣工。瓮城闸楼外的马车依次排列,整整齐齐,各安其位,实在出人意料。

挥舞大刀的男子,功夫高手。

旧社会人们有习武的传统,平时强身健体,关键时刻保卫家园,驱逐强盗或外敌。这些人往往结成民间团体,如大刀会、小刀会、一贯道之类。不过,那时候已进入热兵器时代,以大刀为武器明显落后了。如果还宣称“刀枪不入”,那就更加愚蠢了。

慈禧太后泛舟西苑中海。

这张照片揭示了慈禧太后休闲生活的一个瞬间,她坐在小船上,身边有众多宫女和太监陪伴,其中肩扛竹子的那个人就是总管太监李莲英。太后晚年大部分时间在颐和园和西苑居住、理政,因为这两处地方风景如画,比紫禁城舒适多了。

众人走进西苑仪鸾殿拜见慈禧太后。

这张照片的拍摄背景是:1905年9月,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女儿爱丽丝等人访问中国,14日,慈禧太后和光绪帝在仪鸾殿接见了他们。照片中的场景正是爱丽丝一行人在太监的引导下进入仪鸾殿。会见结束后,爱丽丝在日记中称慈禧太后“精干、敏锐和威严”,光绪皇帝却“目光呆滞”。

一个盲人跪地乞讨。

这位可怜的盲人敲着木鱼,希望引起过往行人的注意,给他施舍一点钱物。

人来人往的集市。

镜头前的摊位是卖玩具的,既有斧钺刀叉等“兵刃”,也有各类泥塑人物、马车等,带着浓浓的年代感。

“小胖子”袁世凯,外貌很憨厚。

袁世凯留存至今的影像资料中,他都是胖乎乎的形象,越到晚年越胖。照片中没有展示出来的一个信息是,他还身材矮小(有资料显示其身高1.6米左右),可谓又矮又胖,名副其实的“小胖子”。

重修慈禧太后陵墓。

1873年,慈禧太后的陵墓——菩陀峪定东陵开始修建,1879年完工,耗银500多万两。后因连年雨水,多有糟朽,于1895年进行修葺。说是修葺,实际上陵内建筑无一不修,大殿和东西配殿都从原来的揭瓦维修改为拆后重建。

重修慈禧太后陵墓。

重修期间,慈禧太后先后两次来到工地亲自检查。1908年10月18日,历时13年的重修工程终于结束。巧的是,4天后慈禧太后就去世了。

k
kai2002
成立一个城管就可以了,或者发明一个城市户口
c
caral
别忘了还要“批错一个人”

否则枪毙x千万饿死y千万斗死z千万的结果,咋会是多生四个亿

p
pinenut
1)跟清宫剧就是完完全全两个世界;2)鞑虏的服饰实在难看
网上闲逛
袁世凯长的不错啊,慈禧身边那些宫女实在是惨不忍睹。
多哥
“如果还宣称“刀枪不入”,那就更加愚蠢了”,这算什么屁话?不要如此妄自菲薄自己的老祖宗。过去习武之人吹嘘自己的功夫刀枪不入,这个

"枪” 字,指的并非现代火器。

后来义和团也用缴获的、也许是清廷提供的火枪。他们冲锋的时候如果还真的是高喊刀枪不入,那就是鼓舞士气的呐喊,犹如苏军的乌拉或日本鬼子的 “笨仔!”也就是万岁的意思,也基本等于刀枪不入。照你的逻辑,被子弹击中瞬间而亡,哪还有啥万岁啊!

为什么洋人和鬼子可以刀枪不入这么类似地喊,而我们的老祖宗就不可以或喊了,就是 “更加愚蠢,” 或照你的意思,老祖宗们本来就是愚蠢的?

不要跟风毫无见识地也跟着乱说。。。

 

l
lanxf126
袁世凯很端正啊,历史会给他一个客观公道的评价
飯盛男
枪是紅纓枪、不是機関枪。如果相信鉄布衫金鐘罩之類武功是真実的話、那就得相信刀枪不入

硬気功

立竿见影-1
共产党为什么歌颂小刀会,却镇压一贯道?
灵芝联想
如果现代还为之辩解,”那就真的更加愚蠢了”。
多哥
你的意思:中国人民抵御、抗击、驱除、消灭及至进攻外虏的勇气和决心,是更加愚蠢的?
多哥
金鐘罩之類的自吹自擂,那是江湖骗子,不是正宗武林侠士。我们不能以一概全。
公鲨
克林德牌坊到底该不该建?——1900年6月20日晨,德国公使克林德在北京东单北大街被清军枪杀
衡山老道
袁大头推翻清朝有功,恢复帝制罪大恶极。此后中国几十年内战,和袁大头有着直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