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出租房生意8年了,挣了些钱,也给家庭带来了很多的麻烦,牺牲了很多本来可以和孩子玩乐的时间,在公司里也成了不求上进之人。现在换了一个工作,收入大幅提升,认识到知识还是很有价值的,应该努力进取。反思这几年走过的路,觉得还是不搞地产更好些。
1.太具有地域性。随着收入的增加,人们会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地方居住, 无论是气候还是风景。工作的升迁有时也需要搬家。而人在异地出租生意是很难实现高回报的。出租的税务好处也是基于不卖房的前提,同样也限制了地域流动性。有人说可以1031exchange,但总是要卖房,手续费上要损失一大笔。
2. 出国的大部分人,尤其是60后和70后,都是技术精英。把精力放到工作上,混个人五人六是没问题的。把挣来的钱放到SP500index, 虽然比出租少挣些,但也不用在出租上花时间。其实出租比Index多挣的那部分是时间换来的。
3. 有人说房子可以杠杆,回报率高。其实上市公司的股票也是加了杠杆的。公司发行bond,preferred share和equity share。 Equity share就是股票,优先级最低。Bond类似与房子的senior loan(regular mortgage)。 房子的首付是 equity share,也就是股票。 所以不存在所谓房子杠杆优越性一说。
这次换了异地工作,给了我一次思考的机会。
不是你的。所以股票升值的好处是发行公司(大股东)得到的。你一个散户,百分之零点几的ownership, 没有什么杠杆作用的。
请别混淆杠杆的所有权
所以bond就是mortgage. 作为银行,不管房子涨多少,它就是只挣利息钱。而买房子的人靠首付赚了大头。这跟股票是一样的。
我早就说过,做地主不是每个人的最佳选择!
老朽做地主虽成功,但也不是他的最佳选择!
他的最佳选择应该是作家或好莱坞编剧,
大才小用了!
尤其是年轻人,正是闯天下的时候,不要被房子拴住。
房子太多,必然分散精力。华人在各行各业的地位难以支撑。完全成了别人的劳力。话语权和就业市场全部被印度人占领。造成华2代在就业上的艰难(比印2代难多了)。
有钱没权,最终就成了德国的犹太人。而且人家一修改规则(如大学入学规则),自己花的钱都打水漂。
所以眼光不能只看自己一亩三分地。如果华人都盯着自己那块,早晚别人会把你那块全部拿走。财富只有靠权力才能巩固。没权,你就是首富也是没用。
现在华二代正蓬勃成长。希望地主们别把自己的掏粪得来所谓财务自由理念强加于子女。看看Door Dash的几个华人子女,那才是榜样。只有眼界高,群体所能达到的高度才能高。
呵呵,得罪得罪。不过这是咱多年来在投坛的观点。
所以公司才会找股民筹款。
不过很高兴和你讨论。
码工薪水高,是平均值的两倍。
工作了20多年,相当于普通人工作了40-50年,退休应该没问题!
不存在哭都来不及的问题!
房子比股票稳定,当房租有一半的当地平均工资基本上可以退休了
我觉得这里很多老中因为房地产拥有了财务自由。这其实只是解决了温饱问题。我们的后代的起点应该比我们高。
刚贷70%,Equity是30
增值33.33%
若还款有一些时日。Equity是40-50
增值也就20%+
净租金算辛苦费,给你了,或给PM。
地主是一个技术资金和时间都有要求的生意。比方说你能自己动手修理吗?你能货比三家吗?你能自己买卖吗?你有规模效应吗?你有生意人的精明吗?你有一个高收入工作吗?你想享受生活吗?答案显而易见。业余地主既辛苦又无趣也不可能高回报。唯一指望分散点儿投资风险。上不了规模,降不了成本,为人作嫁衣
说实话,用PM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尤其是自己不太懂的时候。好在几年下来,基本可以做到小事不管,大事知道如何把关,感觉也是个积累过程。
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应该把时间花在工作上而不是TF.
怎么连个PM都舍不得请呢?真的就指望那几个铜板发财?我知道请人就没有现金流了,或者现金流就少了。但是生活质量好多了啊,也同样可以投资房产,无非是钱积累地慢点了而已。但是大家都发财心热,生怕错过了每一个铜板。人各有志吧。
在公司爬ladder有各种限制和机遇影响,当地主还是自己说了算。两条腿都跑最理想。
我家还处于爬ladder状态,w2比几年前涨了不少,但是从来不后悔早早加入小小地主行列
而且真有本事的人,靠的不是时间(加班)获得升职的,上班时间40小时好好干,完全可以升上去。
比老板工作轻松意味着什么?
我家的几乎一年360天天天工作的,他老板更加是,半夜三点给手下们发email
你还年轻没有碰到dot com和金融危机。如果你准备退休时股市down turn比这两次更厉害(经济危机一次比一次厉害看这趋势别说不可能哦),你的钱一下都wipe掉超过一半 那你就靠social security过日子吗?如果分散投资有房租收入多少可以保证你的基本生活,而只是等股市回来可能需要很长时间了。记得dot com时都有70岁的人要回来工作要老板接受。
当然美国人也可以靠政府,在美国真没有饿死的,homeless都把人们捐助的食物扔垃圾桶里吃腻得不要吃了。
我老公也是这种观点!我就不用小地主的事影响他在专业上发展了。我也打算只买一点小白玉,不羡慕大地主了:)。
自有股本都是百分之十几(监管要求),高了就是经营不善。
囤房产,美名曰投资,实际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既然读了书,就是要使用自己的专长,不断买房囤积就是不务正业。如果真喜欢房产,应该去读民用建筑和房地产经营,搞房地产开发公司,为稳定民生贡献力量。
华人不断买房,实际是占了大大咧咧不懂数学的鬼佬的便宜。他们不懂精打细算,寅吃卯粮,等到醒悟时,关键的生存命脉已经被人掐死。
和股市一样,房子价格合理了就没有了高回报的可能性。有买方就有卖方,各有所图,只要适合自己就好了。
我是一个可怜的马工,事实上是G家的一个项目经理。是的,我的年薪:70万。
G家不如facebook,垃圾工年薪一个亿,但假设70万不低吧。
我看了我现在在银行的存款也是70万,这是我到美国20年的全部资产。
这个在硅谷是傻子都知道的贫困阶层。
我并不傻,学历不低,北清ECE,常青的CS Ph.D., G家不是世界上最差的公司,70万应该不是硅谷最低的年薪。
家庭消费是比较节约的,当然起跑线很低:父母没有大钱支柱。
我反省最多的问题就是我和我太太都很懒惰,懒惰最大的体现就是没有买房。
精神上的懒惰是无药可医的,是任何体力上和脑力上的勤奋都弥补不上的。
当我有20万存款的时候,我可以买现在70万首付一样的房子;不一样的是我的贷款会少3/2,
对了,地税也会少很多很多。
这些是70万年薪带给不了你的。
对了,70万年薪只会带给你一个月2万的收入,在硅谷你如果有两娃加租房,一个月剩多少,是个简单的数学题,
不需要大数据和人工智能。
这个简单的数学题就是Sam大叔的税务杠杆: 买房可以抵税,租房用税后的钱。房价上升是加了杠杆的,地税是锁定的。
房租永远是税后的钱。
通胀和税会让你高年薪变得无力。
我查了一下80年代NBA球星现在的情况:不会投资的现在都不怎么样。
不要告诉我NBA球星中位数收入低,但的确不高,才70万,和我一样。
但80年代,70万的首付在PA能买条街吧。
401K没算,401K账户有60万。
没有自住房,在2012年前后如果买了自住房, 资产至少翻倍,现金也会增加不少。
现在房租是6000刀,外加300$的HOA, 地点在Mountian view.
70万年薪(公司股票我是马上折现的,包括在年薪中),除掉tax, 401k,医保,到手不到30万。
除掉每年的旅游,买车,机票等等,一个月也就两万$。
房租和小孩的教育占了大头:一个月一万多点。
生活费不到两千,各种固定开销如电,水,电话,网络,加油,车险等等,大约一千,
家具衣服礼品等等开销大约500$, 钟点工500$,
20000-10000-2000-1000-500-500=6000$, 一年就存个7万。
不能用20年算,读博是攒不了钱的。前期收入也没有70万,尽管太太也工作。
平均按十年算, 也就70万吧。
做出租房生意8年了,挣了些钱,也给家庭带来了很多的麻烦,牺牲了很多本来可以和孩子玩乐的时间,在公司里也成了不求上进之人。现在换了一个工作,收入大幅提升,认识到知识还是很有价值的,应该努力进取。反思这几年走过的路,觉得还是不搞地产更好些。
1.太具有地域性。随着收入的增加,人们会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地方居住, 无论是气候还是风景。工作的升迁有时也需要搬家。而人在异地出租生意是很难实现高回报的。出租的税务好处也是基于不卖房的前提,同样也限制了地域流动性。有人说可以1031exchange,但总是要卖房,手续费上要损失一大笔。
2. 出国的大部分人,尤其是60后和70后,都是技术精英。把精力放到工作上,混个人五人六是没问题的。把挣来的钱放到SP500index, 虽然比出租少挣些,但也不用在出租上花时间。其实出租比Index多挣的那部分是时间换来的。
3. 有人说房子可以杠杆,回报率高。其实上市公司的股票也是加了杠杆的。公司发行bond,preferred share和equity share。 Equity share就是股票,优先级最低。Bond类似与房子的senior loan(regular mortgage)。 房子的首付是 equity share,也就是股票。 所以不存在所谓房子杠杆优越性一说。
这次换了异地工作,给了我一次思考的机会。
不是你的。所以股票升值的好处是发行公司(大股东)得到的。你一个散户,百分之零点几的ownership, 没有什么杠杆作用的。
请别混淆杠杆的所有权
所以bond就是mortgage. 作为银行,不管房子涨多少,它就是只挣利息钱。而买房子的人靠首付赚了大头。这跟股票是一样的。
我早就说过,做地主不是每个人的最佳选择!
老朽做地主虽成功,但也不是他的最佳选择!
他的最佳选择应该是作家或好莱坞编剧,
大才小用了!
尤其是年轻人,正是闯天下的时候,不要被房子拴住。
房子太多,必然分散精力。华人在各行各业的地位难以支撑。完全成了别人的劳力。话语权和就业市场全部被印度人占领。造成华2代在就业上的艰难(比印2代难多了)。
有钱没权,最终就成了德国的犹太人。而且人家一修改规则(如大学入学规则),自己花的钱都打水漂。
所以眼光不能只看自己一亩三分地。如果华人都盯着自己那块,早晚别人会把你那块全部拿走。财富只有靠权力才能巩固。没权,你就是首富也是没用。
现在华二代正蓬勃成长。希望地主们别把自己的掏粪得来所谓财务自由理念强加于子女。看看Door Dash的几个华人子女,那才是榜样。只有眼界高,群体所能达到的高度才能高。
呵呵,得罪得罪。不过这是咱多年来在投坛的观点。
所以公司才会找股民筹款。
不过很高兴和你讨论。
码工薪水高,是平均值的两倍。
工作了20多年,相当于普通人工作了40-50年,退休应该没问题!
不存在哭都来不及的问题!
房子比股票稳定,当房租有一半的当地平均工资基本上可以退休了
我觉得这里很多老中因为房地产拥有了财务自由。这其实只是解决了温饱问题。我们的后代的起点应该比我们高。
刚贷70%,Equity是30
增值33.33%
若还款有一些时日。Equity是40-50
增值也就20%+
净租金算辛苦费,给你了,或给PM。
地主是一个技术资金和时间都有要求的生意。比方说你能自己动手修理吗?你能货比三家吗?你能自己买卖吗?你有规模效应吗?你有生意人的精明吗?你有一个高收入工作吗?你想享受生活吗?答案显而易见。业余地主既辛苦又无趣也不可能高回报。唯一指望分散点儿投资风险。上不了规模,降不了成本,为人作嫁衣
说实话,用PM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尤其是自己不太懂的时候。好在几年下来,基本可以做到小事不管,大事知道如何把关,感觉也是个积累过程。
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应该把时间花在工作上而不是TF.
怎么连个PM都舍不得请呢?真的就指望那几个铜板发财?我知道请人就没有现金流了,或者现金流就少了。但是生活质量好多了啊,也同样可以投资房产,无非是钱积累地慢点了而已。但是大家都发财心热,生怕错过了每一个铜板。人各有志吧。
在公司爬ladder有各种限制和机遇影响,当地主还是自己说了算。两条腿都跑最理想。
我家还处于爬ladder状态,w2比几年前涨了不少,但是从来不后悔早早加入小小地主行列
而且真有本事的人,靠的不是时间(加班)获得升职的,上班时间40小时好好干,完全可以升上去。
比老板工作轻松意味着什么?
我家的几乎一年360天天天工作的,他老板更加是,半夜三点给手下们发email
你还年轻没有碰到dot com和金融危机。如果你准备退休时股市down turn比这两次更厉害(经济危机一次比一次厉害看这趋势别说不可能哦),你的钱一下都wipe掉超过一半 那你就靠social security过日子吗?如果分散投资有房租收入多少可以保证你的基本生活,而只是等股市回来可能需要很长时间了。记得dot com时都有70岁的人要回来工作要老板接受。
当然美国人也可以靠政府,在美国真没有饿死的,homeless都把人们捐助的食物扔垃圾桶里吃腻得不要吃了。
我老公也是这种观点!我就不用小地主的事影响他在专业上发展了。我也打算只买一点小白玉,不羡慕大地主了:)。
自有股本都是百分之十几(监管要求),高了就是经营不善。
囤房产,美名曰投资,实际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既然读了书,就是要使用自己的专长,不断买房囤积就是不务正业。如果真喜欢房产,应该去读民用建筑和房地产经营,搞房地产开发公司,为稳定民生贡献力量。
华人不断买房,实际是占了大大咧咧不懂数学的鬼佬的便宜。他们不懂精打细算,寅吃卯粮,等到醒悟时,关键的生存命脉已经被人掐死。
和股市一样,房子价格合理了就没有了高回报的可能性。有买方就有卖方,各有所图,只要适合自己就好了。
我是一个可怜的马工,事实上是G家的一个项目经理。是的,我的年薪:70万。
G家不如facebook,垃圾工年薪一个亿,但假设70万不低吧。
我看了我现在在银行的存款也是70万,这是我到美国20年的全部资产。
这个在硅谷是傻子都知道的贫困阶层。
我并不傻,学历不低,北清ECE,常青的CS Ph.D., G家不是世界上最差的公司,70万应该不是硅谷最低的年薪。
家庭消费是比较节约的,当然起跑线很低:父母没有大钱支柱。
我反省最多的问题就是我和我太太都很懒惰,懒惰最大的体现就是没有买房。
精神上的懒惰是无药可医的,是任何体力上和脑力上的勤奋都弥补不上的。
当我有20万存款的时候,我可以买现在70万首付一样的房子;不一样的是我的贷款会少3/2,
对了,地税也会少很多很多。
这些是70万年薪带给不了你的。
对了,70万年薪只会带给你一个月2万的收入,在硅谷你如果有两娃加租房,一个月剩多少,是个简单的数学题,
不需要大数据和人工智能。
这个简单的数学题就是Sam大叔的税务杠杆: 买房可以抵税,租房用税后的钱。房价上升是加了杠杆的,地税是锁定的。
房租永远是税后的钱。
通胀和税会让你高年薪变得无力。
我查了一下80年代NBA球星现在的情况:不会投资的现在都不怎么样。
不要告诉我NBA球星中位数收入低,但的确不高,才70万,和我一样。
但80年代,70万的首付在PA能买条街吧。
我是一个可怜的马工,事实上是G家的一个项目经理。是的,我的年薪:70万。
G家不如facebook,垃圾工年薪一个亿,但假设70万不低吧。
我看了我现在在银行的存款也是70万,这是我到美国20年的全部资产。
这个在硅谷是傻子都知道的贫困阶层。
我并不傻,学历不低,北清ECE,常青的CS Ph.D., G家不是世界上最差的公司,70万应该不是硅谷最低的年薪。
家庭消费是比较节约的,当然起跑线很低:父母没有大钱支柱。
我反省最多的问题就是我和我太太都很懒惰,懒惰最大的体现就是没有买房。
精神上的懒惰是无药可医的,是任何体力上和脑力上的勤奋都弥补不上的。
当我有20万存款的时候,我可以买现在70万首付一样的房子;不一样的是我的贷款会少3/2,
对了,地税也会少很多很多。
这些是70万年薪带给不了你的。
对了,70万年薪只会带给你一个月2万的收入,在硅谷你如果有两娃加租房,一个月剩多少,是个简单的数学题,
不需要大数据和人工智能。
这个简单的数学题就是Sam大叔的税务杠杆: 买房可以抵税,租房用税后的钱。房价上升是加了杠杆的,地税是锁定的。
房租永远是税后的钱。
通胀和税会让你高年薪变得无力。
我查了一下80年代NBA球星现在的情况:不会投资的现在都不怎么样。
不要告诉我NBA球星中位数收入低,但的确不高,才70万,和我一样。
但80年代,70万的首付在PA能买条街吧。
401K没算,401K账户有60万。
没有自住房,在2012年前后如果买了自住房, 资产至少翻倍,现金也会增加不少。
现在房租是6000刀,外加300$的HOA, 地点在Mountian view.
70万年薪(公司股票我是马上折现的,包括在年薪中),除掉tax, 401k,医保,到手不到30万。
除掉每年的旅游,买车,机票等等,一个月也就两万$。
房租和小孩的教育占了大头:一个月一万多点。
生活费不到两千,各种固定开销如电,水,电话,网络,加油,车险等等,大约一千,
家具衣服礼品等等开销大约500$, 钟点工500$,
20000-10000-2000-1000-500-500=6000$, 一年就存个7万。
不能用20年算,读博是攒不了钱的。前期收入也没有70万,尽管太太也工作。
平均按十年算, 也就70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