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霉的志愿军94师

千里
楼主 (文学城)
倒霉的志愿军94师 长津湖战役中,志愿军各部要论起倒霉的程度,若94师谦称第二,恐怕无人敢称第一。当12月8日宋时轮首次向彭总和毛主席反映长津湖战场出现的严重问题时,他即提到94师的严重问题:一个团长和团参谋长因冻失踪,一个营长和数名连排干部被冻死,大批士兵未经战斗、自行溃散。有朋友肯定会想起88师,但88师那不能说是倒霉,那是悲惨的血和泪,以后说到26军战事的时候,再单聊88师,今天先扯一下94师在长津湖战场的倒霉往事。 6park.com

 

长津湖战场上94师属9兵团27军建制,但此前该师并不是27军的老部队,在赴朝之前才匆忙调归27军指挥。当时毛主席对9兵团寄予厚望,把兵团所属的3个军分别加强了一个步兵师,全兵团乃是独一无二的四师制。94师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直接从福建装上闷罐车,被拉到了东北,未及久留又渡江奔赴朝鲜战场。 6park.com

 

27军当时比较傲,觉得前线布置三个师足够了,因此把94师留在了鸭绿江边的厚昌江口地区,当作全军的预备队。本来这种安排其实给了94师更多的时间,以弥补仓促入朝所造成的后勤准备不足问题。然而,从后来发生的情况来看,94师没能把握这个天赐良机。 6park.com

 

*****手机端升级,关注朋友动态,快捷浏览!

6park.com

 

11月27日晚,27军全线发起进攻,但跟预想中的一夜结束战斗不同, 79师和80师在长津湖东西两岸的新兴里和柳潭里都碰得头破血流。特别是79师,一昼夜激战之后,再也无力发起进攻,只能固守阵地,与陆1师暂时形成对峙。27军此时急调94师南下参战,这让远离战场的94师措手不及。南下途中由于美军飞机轰炸和严重的后勤短缺,该师出现了严重的掉队现象。终于靠近战场时,又被军里抽出一个团赶往赴战湖地区,因此94师赶往柳潭里时只有280和282团两个步兵团。 6park.com

 

12月1日,陆1师开始撤出柳潭里,27军命94师和79师当夜分别从公路东西两侧出击。接到命令时94师离战场还有相当的距离,因此把任务交给了前锋280团。这个280团星座疾驰,按时在12月1日夜同陆1师后卫部队交火,但却表现得一塌糊涂。12月1日晚94师280团同陆1师后卫部队的作战细节,就不在这里详细展开了,本系列的第36篇曾有详细的分析,有兴趣的可去俺博客自取。 6park.com

 

简单来说,战斗发起之前想当然地以为敌人仅有小股部队担任掩护,不堪一击。根本没做战斗侦察,依靠从当地老乡那里得来的错误信息制定作战计划。接火后发现情况不对,部队又擅自撤回;被上级发现后大骂一通,再调过头来强攻;临近天明时,再次因“误听命令”自行溃退。。。 6park.com

 

不管怎么说,约3个小时的交火之后,280团总算是占领了公路东侧的预定目标1446和1469高地。毕竟,这两个高地在陆1师的防御圈之外。不过从此以后(12月2日),94师再未和陆1师碰面,虽然双方不过相距几公里。 6park.com

 

*****手机端升级,关注朋友动态,快捷浏览!

6park.com

 

94师在12月2日以后的行军路线,本系列的第36篇也曾有分析,此处不再赘述。简言之,从12月2日开始,94师就开始在公路东边的大山中折腾。说是上级指挥不当也好,说是通讯不畅也好,说是缺衣少穿、部队被飞机轰炸士气低落也好,反正94师在接下来的5天里,部队再未接战,两个步兵团却完全失去战斗力,在回撤的路上部队还失去控制,出现了严重的逃亡现象。 6park.com

 

按照1950年12月底94师自己的统计,投入战斗几个小时,战斗伤亡500多人,非战斗伤亡3000余人,两个步兵团完全失去战斗力。究其原因,从27军军部和94师师部的材料来看,无处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战前准备不周,粮弹不足;自身出现严重问题,作战部署不周,军阀倾向等等。战后不久的1951年2月,94师就被撤销了建制,280团和282团分别被改建为27军的补训团和担架团,但很快也被撤销,从此湮灭。 6park.com

 

*****手机端升级,关注朋友动态,快捷浏览!

 

6park.com

 

至于部队真正遭受的苦难,除了宋时轮电文中提到的团级干部失踪,营连排级干部冻死外,再没有详细的记载。只是,团营级干部尚且如此,普通士兵恐怕也不难想象了。 6park.com

 

(94师12月1日-5日的详细作战细节,参见本人博客长津湖系列文章第36篇 https://changjinhu.blogspot.com/) 6park.com

 

参考资料: 6park.com

 

94师入朝作战总结 6park.com

 

27军军长彭德清总结

老白456
现在人谈论战争立场是要反战,谁希望打仗难道不怕自己或自己的后代在战场上死于非命就是有病
吃素的狼
94师是49年3月地方部队整编组建,51年2月撤编,大约2年寿命。不过,老实说,九兵团本不该跑到长津湖去打这一仗。

盖马高原几十年一遇的零下30多度极寒,谁愿意蹲在那里挨冻,请便,请老天爷收拾他就是廖。

要打,也得等到天暖和了,把那位挨冻的冻傻了,再打不迟。

天时地利人和么,咋都忘记啦?

那些要骂俺的,且慢。您找个机会,野外零下30多度,跑到那里,(友情提醒,穿厚实点),冻上一夜。

就一夜,再来骂俺不迟。

为啥这么说?俺在零下34度野外施工来着。

穿着25斤重的老羊皮大衣,里面是羊羔皮袄皮裤,赶脚就像是赤身露体在风雪里,那不叫冷,那叫痛。

领导说,这是敢死队突击,就仨小时。大家几乎被冻傻了,胳膊腿都不听使唤,棉手套碰到铁家伙就立刻粘住。

可怜的是炊事班也被抓来增援。他们不常在野外作业,不经冻。才半个小时,鼻子耳朵就冻得白刷刷滴,赶紧撤,否则,木有了鼻子找不到对象,领导就抓瞎廖。

公平滴说,俺主张把兵派到盖马高原打仗的彭总和麦帅,抓到长津湖冻上一夜,叫他们明白,这地方这时间这气候不适合中美两军打架。

要打,也许叫老毛子和爱斯基摩人到那里打架,还比较人道主义。

就事后诸葛亮而言,以逸待劳,以暖待冻,借老天爷做友军,把对手冻傻了,等到不太冷的时候出击的,一定会大获全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