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后, 有段时间, 工人农民的孩子上大学容易, 出身不好的没啥机会

d
deepsigh
楼主 (文学城)

在这方面

有个省尤为突出

结果全国高考

该省几乎垫底

省领导倍感尴尬

第二年就容许出身不好的人

也可以报考

桃花源主
看地方干部的执行政策的水平。我的父母叔叔姑姑们可以上的几乎都上大学了。
桃花源主
唯一一位娘娘考上了但是她们中学的六位同学的档案被校长弄丢了。结果上海市教育局补救

唯一一位娘娘考上了但是她们中学的六位同学的档案被校长弄丢了。结果上海市教育局补救。六人被分配到上海的研究院或者设计院。我娘娘去了医药设计院,后来以高中文凭升为工程师。

有言
娘娘是哪里说法?是姨妈?-:)
m
man008
文革开始填表格就需要填出身了,出身不好的人比二次大战的犹太德国人还惨.
桃花源主
父亲的妹妹。母亲的姐妹叫大姨妈小姨妈大阿姨小阿姨
桃花源主
上海好像没有这个情况。除非军工专业。
m
malpenn
上世纪50年代,工农子弟读高中的都少,60年代开始多起来

文革前,出身不好的人,报名高考,好像没什么限制,但是学校录取有限制

出身不好的人上大学,胡景涛应该算是个著名的例子吧。他父亲是茶庄的老板,应该是资本家

d
deepsigh
各省不一样, 不同时期也不一样
m
man008
文革后改成推荐上大学了,出身不好的绝不会被推荐的.
吾道悠悠
应该是嬢嬢吧.
吾道悠悠
文革期间“可以教育好的子女”(可教子女)也可被推荐上大学,

当然,比例很小,但我见过。

桃花源主
上海简化通用
b
baydad
不会是工农速成中学吧?哪些都是红二代

保送的。不是什么工农子弟。

有言
对的。我们也这样叫。因为桃源网友说姑姑,以为是指其他亲戚。-:)
c
coach1960
那起码得每天当众骂自己的娘才行吧?
吾道悠悠
没那么夸张,当众表演过分也可能适得其反。
p
passyi2
没有根据的瞎说!!!我的同学里有几个祖上是地主的。

我祖上是地主,没耽误我78年上大学!当然我的情况和他们不同,上一代是双高。

龙剑
上海郊区如宝山,父亲的姐姐叫姑母,父亲的妹妹,叫嬢嬢。
华府采菊人
可以上的都上了,不能上的就没有上,“谁可以, 谁不能“??
龙剑
上海也一样,59年考大学,全班50来人,唯一没考上本科和大专是父亲被镇压的,尽管他的数学好于考上复旦数学系的我。
龙剑
主要是看父母的身份,一般不会再往上追溯,说祖上的身份没有多大意义。
p
passyi2
78年入学的时候班上多数人不过二十一二岁,他们的父母也就40出头,不可能是地主成分。
龙剑
保送不错,但不一定是红二代,如郝建秀入读复旦附中。
龙剑
保送不错,但不一定是红二代,如郝建秀入读复旦附中。
有言
谢谢指正!-:)
p
puyh
父亲的姐姐好像是叫“大大(du)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