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前的北京胡同记忆:“敲梆子的来了”

d
dudaan
楼主 (文学城)

那时一部分副食店为了“方便群众”,会派人拉着一种特殊的装满各种副食的“排子车”,走街串巷来卖副食品,敲着梆子通知住户,一些年老的小脚老太太们听到梆子声总是异常兴奋,高喊“敲梆子的来了!”纷纷走出家门来购货。毕竟对于她们来说,走到离家并不太远的副食店仍然是不方便的。

来我们这条胡同送货的属于南小街上的一家副食店,人称“二店”,我想全名应当是“南小街第二副食品商店”,但没有人知道“一店”在哪里。送货的大多数情况下是一位大眼睛、络腮胡的售货员,对老太太们非常客气,一团春风,但是对于奉家长之命来打酱油打醋的孩子们却总是声色俱厉,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记得有一次我去打酱油,他瞪着眼睛厉声问道:“一毛的还是一毛五的?”(当时散装酱油的两个档次),那话音接近吼叫,我一下子被吓哭了,酱油也没打就跑回家,我奶奶出门来责问,他解释说,我跟这孩子逗着玩呢。

他的样子我至今记忆犹新。

文革开始后大概是因为送货上门会让人变懒“变修”就取消了。

铁驴
那时的北京还有老北京味儿,北京是我们北方人向往的地方,北京人自己可能不知道,听侯宝林的相声,老舍的骆驼祥子,
铁驴
不知不觉就被文化同化了,北方都叫胡同,方言土话也接近,南方叫弄堂就不那么亲切。现在听郭德纲的相声,偶尔听到一句土话觉得很亲切。
铁甲连环马
是西直门里儿那个南小街吗?离冰窖胡同不远。我在那儿上整托幼儿园。
d
dudaan
北京站和朝阳门之间的南小街,老24路汽车走的路线
铁甲连环马
军区总院那个。朝阳门内。朝内菜市场很值得记忆。我出国前在东四住。
d
dudaan
那个菜市场我也常去

有时去东单菜市场,有时去这个。

b
borisg
东单菜市场是门面店(大概老外去得多),东西摆得很漂亮。记得中间摆水产的台子上

东单菜市场是门面店(大概老外去得多),东西摆得很漂亮。记得中间摆水产的台子上

有一次摆了一条几米长的鲟鱼,感觉巨大,不知道最后咋卖的。。

铁甲连环马
剁开了卖吧?忘不了的地方。
耳机
你该听听方清平的单口

不过他功底没大缸好

 

加州耍猴人
胡同---应该是来源于蒙古语,大概是“水井”的意思。北京话应该是一种杂糅体的语言。
月城
菜市场对面是文化部的一个单位

再往西就是外交部

铁甲连环马
外交部也在斜对面?
月城
很久以前了,你可能太年轻

住史家胡同的dudaan兄可能知道

华府采菊人
军区总院好像是东四十条?
月城
还要往东一些, 不远,那个地方叫祿米仓

军区总院的礼堂很大

d
dudaan
鲟鳇鱼,是切开了卖,我买了一块

那东西比较腥。

也买过虎鲨,比较好吃。

d
dudaan
我的许多朋友住在那一带
铁甲连环马
富贵的地带,不服不行。
B
BeagleDog
生长在北京是哪辈子修来的福气!我们(大连)只有卖豆腐的才到胡同敲邦子。文革后,豆腐凭票供应,基本上都要到

副食店去买啦。

不具体
打起锣来敲起鼓,推着小车儿来送货。车上东西实在是好啊。有小伙儿扎头的绳儿,有老头儿喝奶的嘴儿。。。
没主意
这个太熟了, 我大方家的
太爱北京了
跟您一样我特喜欢听郭德纲相声里的老北京话,自从妈和奶奶去世后很少听到了,我爸10来岁来的北京这些老词儿用的少

有次在纽约图书馆看到过一本郭德纲成名前写老北京民俗的书。每次听老郭说老北京话时我都会想起妈妈和有妈妈的日子。德云社十几年前演过一出相声剧<清末>特别好看,很有老北京人艺的感觉。您在头条上可以搜到,头条上还有老舍先生和溥仪说的北京话。

z
zneteng
此梆非彼梆。。。这个“老梆子”是指菜梆子,天津话里有“老梆菜”的说法
大江川
我至今不喜欢北京,有些人过于牛B,比如冯妇王朔袁小2薄小3。。。之流,
S
Soltek
奇怪,我们管外交部街西口大华电影院旁边的副食店也叫二店。我对小街的印象是道窄车多。
S
Soltek
米市大街那有个外交部街,原来国民党的外交部在那,49年后没多久就搬了,后来成了外交部宿舍。
S
Soltek
我想在这里大部分是新北京人,像我爸就是60年代初毕业留校的,我妈这边是30年代我姥爷从协和毕业留下的。
S
Soltek
24路司机技术可是厉害,那么窄的路还能把车开得飞快,更牛的是还不怎么出事。
S
Soltek
咱这是东北敲梆子的来了。
l
leileileilei
24路是北京公共汽车里走的最窄的道路的,除了两头还宽点。感觉小街儿里两辆公交车错车都困难。
月城
基督教青年会对面那个? 我记得是卖冷饮的
S
Soltek
反正我在小街上骑车耳朵老是执楞听后边的汽车声。和24路有一比的是23路,朱市口电影院那儿过马路的,骑车的特多还特乱。
S
Soltek
两个卖冷饮的,一个在大华电影院旁边叫德昌厚,还有一个是专卖冷饮的我忘了名字,在红星电影院街对过。
S
Soltek
基督教青年会/东城区教育分局,我忘了谁前谁后了,实际上正对着我们大院的院墙,它斜对过是一家山货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