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粮的记忆(ZT)

白云蓝天
楼主 (文学城)

 

  每当在超市挑选精装的米面时,我不由地会想起小时候跟着父母去粮店买粮的情景。

  那时,树林召镇区仅有一家国营粮店,镇里居住的居民都得到那里去买粮。在计划经济年代,吃、穿等物资都得凭票证购买,如当时的肉票、布票、棉花票、粮油供应本等等。说到买粮,市民都得凭借粮油供应本(简称粮本)买粮,粮本是每个拥有城镇户口的居民才有的待遇,它和户口本同等的重要,如同“身份证”一样,是一种身份象征。如果农业户口的学生考上大中专院校后,就能从所在乡政府开上户口迁移证、粮食迁移证去学校报到,这也就标志着自己跳出农门,从此吃上商品粮,成为乡邻们艳羡的对象,也实现了自己人生履历中一次质的飞跃。

  粮本是当时城镇居民购买粮食所需的凭证,是国家为保证非农业人口的粮食供给而为每个人配给的粮食、食用油定额记录本。记得那时的粮本是手掌大小的红皮册子,封面印有 “城镇居民粮油供应证”字样,翻开第一页是粮本的发行单位名称和粮本持有人姓名以及粮本编号、粮本发放时间。粮本里承载的信息主要有:每人每月享受的供应数量及当月购买情况记录,如购买时间、种类、数量、余粮等内容。

  在那个年代,这个看似简单的小本本简直就是一个家庭的“命根子”,甚至比人民币都重要,即使你有再多的钱,没有粮本(或粮票)无处买得到粮食。常记得,母亲将粮本放在家里红油躺柜内的暗屉里,抽屉上把小锁头,在柜子外还要加把锁。每次买粮时,母亲将粮本装在她贴身的衣兜里,还不时地用手摸摸,生怕丢了。那个年代除了粮本能买到粮,国家发行的粮票也是买粮的凭证之一,但粮票比起粮本有更优越的作用,可以跨地区买到粮食。当时的粮票有全国通用和地方粮票两种,在我们内蒙地区发行地方粮票,只限在内蒙古地区使用,如果出差必须持单位介绍信去粮店换一定数量的全国粮票随身携带,在外地吃顿饭,既使买个馒头都离不开粮票。在镇里,就是在市面上买个月饼,也需要粮票,因为你吃的每一粒粮食都是计划经济下的产物。

 

  每个家庭的粮食供应总量都是依据户籍而定,要与户口本相对应,按人供应口粮,成人和孩子的月供应量都有区别,成人每月27斤,小孩子从出生登记起每月7斤,以后每年增2斤,直至11周岁按成人量供应。这27斤粮食主要是白面、玉米面、玉米碴子、豇豆、黄豆等七八种杂粮,只有在过年时才会按人供应3—5斤的大米。即使国家给每个人定了量,也不能想买就买,是有计划的供应,也就是说居民买粮都有时间限制,具体时间要按居民居住的片区划分。如我家所在的居民组供粮日是25日,如果在24日就将粮食吃完了,想买下月的粮食,粮站也不会卖给你,不让你有寅吃卯粮的机会,必须等到25日这一天才有供应。所以那时的人们为了避免无粮可吃的窘境,都得计划着吃。记得我们有个邻居,家里专门备杆秤,每次做饭时,先称好粮食再下锅,生怕吃空了。母亲做饭时,也总会拿碗量盘,确定每次做饭的用量,故而家里从没出现过断顿饿肚子的情形。如果谁家青黄不接没了粮食,也只能硬着头皮向亲戚朋友去借。记得我的一个邻居,在没有粮食吃的情况下,曾从乞丐手里买过讨要来的小米。

  当时,镇内的粮店位于长胜街东侧,粮食局大院北,进入粮店,南侧是开票、收款室,大厅正中有排长长的木头槽子横在地中央,南北走向两头与墙相连,将整个屋子分成内外两个区域,外面是市民购粮区,里面是堆放粮食的工作区。每个木槽里放置各种粮食,每节槽上有半截盖子,盖上放着台秤、铁撮子等装具,木槽的外侧固定些木头漏斗。当我跟着母亲去买粮时,特别喜欢闻粮店内胡油、粮食的香味。进了店内,父亲总是先看看粮店小黑板上写出的粮食种类、价格等信息,端详槽里的粮食成色,然后到窗口处排队办理开票、交款手续。在那仅有的两个窗口前,多会儿去了都有人在排队,有时长长的队伍能排到门口。

  记得每到该我们供粮的日子,街坊邻居就相约买粮,大人考虑到粮店人多,就先打发孩子们去排队,他们拎着面袋、拿着粮本随后赶来。人们在拥挤、嘈杂声中焦急地等待着,常常因为有人插队,出现争吵甚至动手打架的情景。从窗口眊进去,里面的工作人员接过粮本办完手续后,撕张单子用镊子夹住挂在头顶的铁丝上滑到外面的付货区,付货的工作人员取下单子,高声喊出名字照单付粮,买粮人听到叫号赶紧将口袋套在漏斗下等待着粮食流入口袋。付货的工作人员手脚麻利动作快,有时,不等口袋完全抻到漏斗下,粮食就落入漏斗里,不小心会有粮食撒在地上。如遇这种情况,买粮人不高兴地怪怨几句,也不敢提出补偿的要求,因为那样的话担心会把付货的工作人员得罪了,生怕以后再买粮时给你来个缺斤少两。无奈只得将地上的粮食揽篅,尽管收起粮食里面夹和了杂质,还是小心翼翼地又装在另外的一个口袋里,没拿多余口袋的,就包在衣服的前襟里,一点也不能作害,那是金贵的口粮。每位买粮人对计量的准确与否观察得很细致,有时,会因台秤杆的高低、也许就是一两的头绪与工作人员争执起来,工作人员抓把添进去让顾客满意而归。每当在街上行走时,经常会看到自行车驮有米面布袋的、或者背袋、扛袋的买粮人,头发上、衣服上常常漂浮着米面的粉尘。那时,父亲的自行车前梁、后架上驮着米面,我紧攥着后架上的铁杆,紧跟在后面走着。

  记得那时粮店供应的粮食主要是玉米面,玉米窝窝吃多了胃很不舒服,常常伴有灼热感或吐酸水。于是,母亲常常调剂着给我们烙玉米面饼子、或者在玉米面窝窝里拌些糖菜丝丝,或者换成钢丝面,或者做成一种叫“拿糕”的糊状食物。那时母亲常说:“唉,甚时候能尽饱吃上白面呀。”

  母亲的期盼也寄托了那个年代人们共同的希望。进入90年代,放开了粮食市场,购买粮食的渠道多而便捷。母亲的愿望真的实现了,白面、大米尽管吃,玉米面成了猪饲料,那些被视作“命根子“的粮本、粮票退出了市场。人们在每天吃着精米、白面的时候,却忘记了困难年代对粮食的渴望,开始对粮食不再珍惜,出现了浪费粮食的现象。特别是现在的孩子们,不愁吃不愁穿,还有各种营养品滋养着,他们不知道粮本、粮票是怎么回事儿,不知道曾经买粮的困难,更不会知道种粮的艰辛。

  抚今追昔,我们真应该珍惜粮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作者:冯丽云

 

白云蓝天
粮本的作用大致是:作为领取粮票的凭证,以及作为各种配额粮(比如大米配额、春节期间的年糕配额等等)的记录本,等等。
铁甲连环马
有没有保护收入低人群的作用?

起码客观上应该有。定量是一种平均化吧?俺想的不深,请教大伙。

老生常谈12
粮证的最主要作用是保证城镇人口人人有粮吃。

无论富贵贫贱,一律平等。

白云蓝天
这是最根本的。
白云蓝天
大米的配额量好象长期是固定的,只占全部的1/3,甚至更少些。
p
planet
原因是供应不足。
立竿见影-1
因为除了粮站,没有任何别的地方卖米
B
BeagleDog
都是低收入。工资差距很小。
不吃胡萝卜
我们那里南方人可以有五斤大米。我在上海出生,我有,我妹妹就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