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方,城市居民凭购粮本买粮。细粮、粗粮有一定比例,(北方)细粮里只有几斤大米,多数是面粉。若因某种事由要离家外出,

n
nov2016
楼主 (文学城)

比如出差,探亲要去外地,可以凭证明,拿粮本到粮店领一定数量的全国粮票(从定量中扣除)。粮票可以用来买早点(大饼1两,油条半两,好像),在餐馆吃饭,买糕点,等等。学生假期回家探亲,统一由生活委员办理退伙,领取全国粮票。回家探亲的,可以把粮票留给家人买粮食。

不过,如果家人想用全国粮票到粮站买粮,还必须要带上家人的购粮本,粮站会按居民定量的粗细粮比例卖给。

1961年暑假我回兰州家里,领了35斤粮票回家,家人放钱包里。不幸在公共汽车上钱包被偷。我只好返回学校,靠多位同学,大家都帮忙匀一点,凑合着过了近一个月。写过。

1961年真是很困难,城里人也吃不饱。

月城
明白了,2016兄解释了我下面的疑问


买粮有粗细之分,粮站是按比例供应,标准在粮本里了。
粮票无粗细之分,只有个人定量不同而已,按年龄划分,好像还按职业?

b
borisg
这里有一篇文章可见一斑。当然随时间和地点有所变化。

http://news.my399.com/system/20110929/000250955.html

n
nov2016
是的,未成年人的定量与年龄相关,职工按工种有较大区别,学生定量比一般居民高些。
c
coach1960
一个月之内(比如学生放假,军人探亲等等,可以凭粮票+证明在粮站买些粮食。。。一个月以上要有“粮食关系”证明
X
XYZ94538
+1,这里是户口在外地学生,带着全国粮票和证明在老家驻地的粮站,按照当地的供应标准购买粮食。
b
borisg
另外军人定量战士45斤,基层连队干部需要和战士一样摸爬滚打,定量也是一样的。在机关的

另外军人定量战士45斤,基层连队干部需要和战士一样摸爬滚打,定量也是一样的。在机关的

干部是32斤,如果有家属随军自己开伙粮票可以领出来跟地方居民无异。

月城
谢谢波兄介绍
n
nov2016
60年代中期及以后,虽然还是那些定量,比60年代初的时候已经好得多了。
老生常谈12
小孩,问你叔叔不就知道了吗?

对国家贡献巨大的共和国长子,共和国掌上明珠的大连每月粮食供应:

大米2斤,精粉2斤(过年过节时才有),标准粉4斤, 加拿大进口的全面粉(黑面)2斤(不总有),(黄)豆面半斤,其余为陈年苦涩的玉米面。豆油或者花生油3两。

猪肉半斤,(豆饼做的)豆腐2-4斤。

有时有一些高粱米高粱面替代玉米面。

中学生定量27斤,我能吃55斤,我没挨饿过。从农村拿些地瓜土豆高粱米等。另外大连的小杂鱼,蚬子,海蛎子,海带,海菜等低级海产品常年吃。

而北大荒农场就提供给全军的粮食和50%的中国城镇商品粮,都是白面。也提供了全国城镇的豆油。

月城
我姑姑

前几年聊天时曾说过,当年她在北大荒兵团,每月有30多元的工资,根本用不完,可以每月给家里寄20 - 25块。

我都没敢在这里说这个事,不然有些网友该说我歌颂文革了

老生常谈12
兵团里基本不花钱

除了吃饭交固定的饭钱。

大阿牛
兵团劳动还是艰苦的,但是有工资,属于国营单位。我表哥就是黑龙江建设兵团的知青
c
coach1960
还发衣服,还有探亲费。兵团开始不叫知青,叫“兵团战士”。后来改国营农场的叫农场职工,近年来稀里糊涂地都叫知青
g
gweipwu
没关系,我们都知道月城是好人。就像教练老弟一样。

B
BeagleDog
主要是副食供应好转。我们那儿64-65年有动员民众吃爱国肉。大概是刘邓使农村走“资本主义道路”见了成果。

一下又没有足够的冷库储存,就只好动员大众买买买。那时我家有个阿姨在家里帮忙家务,我母亲买回很多爱国猪肉,这个阿姨每天把肥肉炼成猪大油,总是报怨熏得头疼。

i
ireadwrite
这个也许各生产建设兵团不同。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

有现役军人,退役军人,农场职工,和知青。该兵团最初是在几个农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现役军人主要是由广州军区派来的组建的人,大多数是领导干部(兵团、及各师、团一级),人数不多。原农场职工较多,然后是知青。"兵团战士"大概是一个称号。该兵团只存在了几年,每年都招收数千至数万的知青。也许工作待遇上和其他人差不多,但据说他们的身分是知青。兵团是军级单位,据说全盛时期兵团人员总数九十多万,其中知青总数超过十万。后来兵团称号撤销,又改回农场。

c
coach1960
看过电视剧【邓小平】吧?79年大返城时,国家不承认“兵团战士”(农场职工)是知青,理由大概是

这些人一直是由国家供给(拿工资),而不是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知青农民。。。however, 大城市去的兵团战士很多都是成分好的中上层家庭出身,他们不会受委屈的。很快就搞定了,中央也就是邓小平决定:全部返城!

m
myiqim2
到80 年初都这样吧,我那时是学校生活委员,管领和发粮票,外省的发全国粮票,本省的发省内粮票
i
ireadwrite
电视剧没看过,但知道知青闹返城的事。广州

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的事是听那里的知青说的。

我当年下放当知青,也是去的农林场。当时县直机关的子女全部都是去农林场(好像是从73还是74年开始的),除非自己要求去别的地方。

我们按月发工资,但农场和林场的标准略有差异。我第一年是每月22元,第二年记得是26元,和场里的一级农工(最低级农场工人)的相同,第三年按计划要升到29元(与农工二级相同),但不记得我是否在升工资前就离开去上学了。但是我的身份一直是知青。去年我向大学母校查询我的高考成绩,他们寄来的登记册上,我也是登记为知青。

也许各地政策有不同。我们那里,知青与非知青(如本场青工)在很多方面无差别,但是有些政策或待遇是只适用于知青的,例如招工。推荐上大学的名额也是,知青和非知青名额是分开的,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本县自行的政策。还有,过年时,知青办会给知青发点慰问品,例如一条洗脸毛巾,一个口缸,都印有字的("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之类)。

知青可以要求转为农场工人或林场工人,工资可能不变,但身份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