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七十年代,北京以面食为主,面票沾65%,还是70%。

方家胡同
楼主 (文学城)

粗粮30-35%里面,大约15%是大米。

北京郊区盛产优质的小站稻米,农民习惯吃面食,我们一批人就用自行车驮着面粉去到远郊农村和他们交换。新米的味道特别好,煮完后,带着香味,油亮油亮的。以前没有吃过,以后也没有机会再吃。

p
puyh
海司农场在房山小清河那里,种水稻,那米是好吃,可是不出饭,一碗就是半斤。
信笔由墨
唐山地区出产一种旱稻——小站稻(“站”字可能不对),据说很可口,只是没见过,全是听说。
大阿牛
北京有粗粮票和细粮票之分的,粗粮票只能买棒子面、高粱米和小米。细粮票可以买白面和大米。比例是多少请北京人出来说话
大阿牛
小站米时天津地区吧?我七十年代去北京时吃过,很好吃。
p
puyh
唐山有旱稻?没听说过,明天问问我的唐山战友。
铁甲连环马
买机米可以用粗粮票。74年?还是73年?好像北京人都可以把粗粮票买白面了(希望我不是记错)。应该是陈粮吧?
方家胡同
米票是包括在粗粮里,算下来大约20%要买棒子面,我吃不惯。

不少人,尤其是农村的人,可以就着臭豆腐吃窝头。

方家胡同
小站稻米原产天津,以产地小站为名。
方家胡同
那时候,北京海淀也出产小站稻米!
p
puyh
肯定错了,80年代在北京还分粗细粮饭票呢。
铁甲连环马
袁世凯在小站练兵?的那个小站?
华府采菊人
北方很多地方产大米, 只要有水, 因为只能种一季, 生长期长, 就好吃

郑州郊区也出一种米, 煮出来饭基本上是立着的,估计是米的密度两头差别很大

p
puyh
说的是旱稻,我们房山农场也是种的小战米水稻。
铁甲连环马
我爸爸的一位同事,家里不吃机米。我爸爸就借他家的粮本去用粗粮票买机米。愣是把棒子面给甩掉了。机米我也特爱吃。
铁甲连环马
还得问问真上岁数的北京人。70年代中期,是不是粗粮票可以买白面来着。我那时候的记忆,靠不住。

为这事儿,我们家在河北省怀来县的几家亲戚,可羡慕死我们了。经常找借口来北京住几天。我妈妈就拿蒸馒头和蒸糖三角招待他们。他们吃得那个样,比吃点心都香。

中国的老百姓真不容易,特别是当时的农村,唉。

p
puyh
73,74年我还在北京,要是如你所说我们部队那时为什么还吃粗粮啊。
方家胡同
应该是,据说小站稻米就是屯兵的时候种的。
方家胡同
米票和粗粮票是分开的。
p
puyh
什么是机米?
l
leileileilei
就是它!
方家胡同
就是北京人对大米的统称。
l
leileileilei
1毛5分1一斤的次米, 没啥油, 产量大一点, 感觉像现在的泰国香米或越南米。
l
leileileilei
有过很短的一段时间是这样的。传说是面时间太长了,赶紧卖掉。
p
puyh
那就是籼米,不好吃,陈籼米就更难吃,但是出饭。
铁甲连环马
我特爱吃米,所以机米也很知足。馒头倒是一般。
p
puyh
那你看见小战米就迈不动腿了吧:)
铁甲连环马
我饭量大,不挑食,长了1米8,乱吃一气;到了大学,成了体育健将呢。

月城
这个还真是第一次听说,粮票有印象,还有粗细之分?

l
leileileilei
几级健将?大学里一般三级就很好了。
铁甲连环马
连续2年,拿到一枚体育优秀纪念章----跟团徽一般大。我们班就2个人有。我体育最后成绩91分。
铁甲连环马
开始实施之前,还当谣言批了几句。后来,所谓“百分之百的白面”,成了一些人的脍炙人口消息。估计是陈粮,北京人沾光的事儿。
铁甲连环马
向前辈致敬!那么早就是解放军了。军队的粮食供应,可能跟地方不掺和吧?
耳机
对,质量没泰国香米好,可能是南方一年多生的那种,不像东北大米油水大
耳机
美国现在有小站米卖
铁甲连环马
算粗粮是吧?记不得那么清楚了。反正对我来说,米就是最好吃的。

耳机
不算粗粮,一般食堂都是鸡米饭

哈,我一直记得是这个鸡,不是有机的机

c
coach1960
男子二级运动员100米11秒4,在年级里称“健将”妥妥滴
爪哇孤客
水稻好吃的关键有两点:一是白天和晚上温差要大(白天光合作用强而晚上呼吸作用弱);二是土壤矿物质。
爪哇孤客
你年轻
l
leileileilei
你的图里标的基本都是面, 那就是面票,
月城
不年轻,我知道粮票,但没见过粗粮票或细粮票
铁甲连环马
我12秒。所谓“健将”二字是我自封的。我是在一般院校连续每年得一枚那个体育优秀徽章而已。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健将。

我女儿1米74,是个不错的网球手。

l
leileileilei
12也很好了。算得上一般意义的健将
清迈
文革揭发杨尚昆的大字报就说不仅他自己,他孩子也是小站米精粉(上海叫富强粉)随便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