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各位前辈的回忆,特别是教练的回忆,感到“工分”制度加集体劳动很好啊,为啥刘少奇、邓小平搞三自一包?

d
delta2020
楼主 (文学城)

大规模集约化生产管理, 效率比家庭作坊好多了。为啥刘少奇、邓小平搞三自一包?

当年的化肥、农机技术水平有限,你不能拿当年的产出水平跟现在比, 就说集体生产不好。

 

s
speedingticket
这也是我认为人民公社制度优越的原因,我们那里的情况也证明了这一点。分地绝对是倒退
d
delta2020
从统治者的角度来看,现在化肥和农机问题解决了,人民公社制度应该更有效率,更应该恢复呀。估计土地流转的下一步就是人民公社。
最接近太阳的人
共产主义制度更优秀,可惜实现不了!人的私心战无不胜.
s
speedingticket
当时的种植业已经发展的挺好了,比如杂交种子,化肥,灌溉,机械化,社队办企业;而养殖业发展很慢。改开使养殖业迅速发展起来了
s
speedingticket
现在有点相似
s
speedingticket
这个要首先感谢正大综艺的正大集团,是我们国家的第一家外资企业,给我们带来了现代化的养殖观念和技术
X
XYZ94538
现在农村推广合作社,要农业规模化生产经营。
c
coach1960
布尔什维克,波尔布特,【摘苹果的时候】,太平天国都实施过。。。。
k
kai2002
这么优越这么把农民个个给饿得半死,70年代请农民忆苦思甜,说说旧社会的苦,结果无一例外,全说60年饿得如何惨。
s
slow_quick
工分制度接近于“计时工资”制”。。。

叫做出工不出力。

我们知青到17-8岁才下乡学干农活,与当地农民比,在集体的地里干活差不多快。到自留地干活那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农忙时常常搞包工制,一包就灵。有时是定量(比如除草面积),干完回家;有时是定工分值(比如多少面积值1个工分),完成的多就多拿工分。包工制接近于“计件工资制“。

研究研究
这是因为少数人吃的起,多数人吃不起后造成的结果。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比如现在的有机猪肉有几个人吃得起?如果也是平均分,保证市场上就买不到了。总量在那里。

印度粮食人均才刚刚达到中国1960年人均,但他们就能年年大量出口到国外。资本主义初期就是旱的旱死,涝的涝死。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y
yuntai
不太一样,工分“分值”不是确定的,你只知道得多少工分,这些工分值多少钱和粮要到年底决算时才知道。
P
Paenia1
前三十年的迅速发展,证明了集体劳动。刘邓一是没有战略眼光,二是出于权贵阶层的利益出发。
s
slow_quick
我学外汇交易时就想到了当年的工分。工分是不能随意交换的货币。。。

把积累的工分看成某类货币,与人民币兑换值一年一结

y
yuntai
不能这样类比,因为每个公社,每个大队,每个生产队(小队)的工分值都是各不一样的,没法

横向交换;纵向也没法交换,前年的工分跟去年的工分也不会一样。

B
BeagleDog
我家下乡那儿就是这样。农民忆苦思甜就讲,二两粮时如何没吃的。二两粮就是当地人对人民公社初期办食堂那段历史的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