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农村的秋后分红,

c
coach1960
楼主 (文学城)

说到农村的秋后分红,第一个话题就是一个工分值多少钱。如果一个生产队的1个工分值一毛钱,那么一个标准日工分就是1元钱(10个工分),以此类推。分红前农民在生产队会计那里借的钱(假如你能借到的话)预支的粮食蔬菜等实物,要在分红核算中一并扣除。再把把当年的每家按人头分得的标准口粮,余粮/工分粮和一定的食用油等物品按照一定的折价领回家。扣除实物所得剩下的就是现金了。当然分得的口粮物质超出了你的劳动(工分)价值,就领不到现金,甚至倒欠生产队的钱,落下债务(饥荒)。

城市工人领取的工资相对要稳定公平的多。不同农村地区和生产队对劳动工分评定和工分记录标准很不一样。因为交公粮,卖余粮出徭役等占据农村劳动成果的大部分。在同样资源条件下,队长干部的能力/魄力,如何利用政策灰色地带,平衡上交国家和农民自留的矛盾,非常重要。有没有靠得住的“副业”是关键。

就我个人直接对1974-1978年间的两个生产队的分红分配情况举例说明:

1。我哥插队的生产队极为贫穷。每个工分不到3分钱,队里对评工分还非常苛刻。只有真正的男人壮劳力才能挣上标准的10分工分一天。大部分妇女/老人的标准日工最多是8个工分。尽管工分值很低,生产队长,“记工员”(也挺有权力的)不肯轻易地给村民奖励高工分,人们干日常的农活儿也没有积极性。

村里除去秋天分红,一年中社员从生产队集体所有中几乎得不到什么福利和实物。农民能想方法获得额外收入的渠道很有限,因此村民的收入一目了然。

2。我插队的牧区大队大不一样。虽说一个工分7.9分钱,但是男女老少标准日工分都是10分。一年中有一半的劳动可以得到额外加工分。我临时被派往各放牧点做些应急的工作,队长给我记每日12-14个工分。打牧草等要紧的活计,我们一天可以挣到16-20个工分。我1977年实际出工不到10个月(高考耽误了一些时间),还挣到了3300多个工分。

更重要的是,社员一年中可以从大队得到很多物质,这些物质的记价在大队会计账上是远远低于标准市场价格。比如,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在夏天的非屠宰季节里,每家(除去放牧专业户)一年至少可以从大队获得一只羊。由大队长批了条子自己到牧羊点领取,名义上是应付红白喜事,亲戚走动等事宜。一只“6颗牙”(2岁以上年龄)的山羊按30斤肉,每斤19分钱计在账上。另外,社员们平时在大队菜园分到的瓜果蔬菜,少量奶制品,记账也是象征性的。

由于居住分散,全大队每年必开两次正式的全队会议,男女老幼都来参加。宰羊聚餐喝酒是必须滴,也算是一项福利吧。
 

最后,队里分红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交公粮 Vs 自留的比率,交公粮就是交税。我们牧业队上交牛羊/毛皮,奶制品。每隔一年上级来队里核查牲畜数量,队里可以通过手段打些埋伏,这里就不展开说了。

当年城里人观看电影【龙江颂】觉得真实感动,农民看了却要骂娘。老实说,真没见过“江水英”式的大队长。

喜气洋洋交公粮的的场面在现实生活中不多见,问问你自己缴税时很兴奋吗?

西
西木人
我们小队的记工员是个中农子弟,字好人诚实,还记得我记工本上他写我名字的样式

我的最高日工资是9分X7毛=0.63元,自此再也没有升迁机会,就远走他乡了

c
coach1960
我哥当过记工员,也是因为是知青,在队里没有裙带瓜葛
铁甲连环马
那他还干农活吗?是专职就干给人家、记公分。
华府采菊人
别说城乡差别, 乡-乡差别都够大了,一个全劳力干一天活够买八分一盒经济牌香烟的地方会羡慕你们的
c
coach1960
记工分那点工作量怎么可以是全职工作?一年给少量工分补贴,靠的是诚实,信誉
X
XYZ94538
coach1960,我从来就没有评论过你的贴子或跟贴,你却对我的贴上来就要骂娘,你这个人很不地道,什么德性?
d
delta2020
你该骂。我要是当面,还会抽你大嘴巴,见一次抽一次。
s
speedingticket
我们那里的记工员,会计是全职,几乎不干农活。队长倒是经常干活
s
speedingticket
每个人经历不同,观点肯定不一样,大家可以讨论。但是不要针对具体网友
铁甲连环马
你说话客气点好吗?教练是很有涵养和人缘的资深网友会员。我们都很尊重他。请你也这样做。
温莎公爵
正说明教练对你的指责就事论事,无私怨可挟。君当多自省,少自恋,去除报复心态,勿成孤家寡人。
c
coach1960
“有骂娘的冲动”是个形容词状语,对你帖子内容的心里反馈,你小学毕业了没有?“你这个人很不地道,什么德性?”是粗俗的骂人
X
XYZ94538
为什么?发神经病?还是进了鞋教?还是失去了做人的本质?
X
XYZ94538
资深会员就可随便骂娘?文学城有这规矩吗?
X
XYZ94538
你“骂娘”两子不是骂人,“不地道”,“什么德性”倒是骂人了?
吃素的狼
呵呵,俺们兵团不计工分,反正粮食全部都要交。但是,有自己的瓜菜地。连队司务长有两种,一种见了上边来人就把“家底”拿出来招待。

另一种是上边来人,净给吃“忆苦饭”,还可着劲儿哭穷。

前者被人骂死,基本干不长久,后者受人拥戴,在连队里游刃有余。

江水英那样的,在戏台上是喘气的,不在戏台上的,是不会喘气滴。

她要是喘气,别人就都得憋死。

 

p
planet
对不起,XYZ,我骂过你也是吃激素生长的,因为你讲的话证明了你没有经过那个年代,很多事你是冒充的,是胡说8道。

所以我怀疑你的帖是找骂的(搏点击捞外快)。但是对待网友骂这问题上,你还算是理智的。 

坛子的人较老,很难用你编的歪理说服他们经历,因为不是事实,反之,你的生编硬说会令人讨厌。

你权衡自己的道义和利益吧。

幽久桥
大江南北差不离呀!坐标老毛老乡,每个工分四分钱左右,正劳力一天10个工分

印象中妇女一天才6个工分,典型重男轻女。俺们隔壁村比较惨,10分工八分钱。

s
slow_quick
我插队的地方工分值与教练的哥哥插队地方工分值接近,在当地还不算最差的。。。

最差的10分工只值1毛多钱。

我插队的生产队,老知青刚去时10分工也只值1毛多。经过知青与当地村民的共同努力,在我们离开时涨到3-4毛钱。有多方面的因素,水利、良种、化肥是其一方面,副业乃至小工业是更重要的方面。副业+小工业当时是比较边缘的做法,很有资本主义倾向。小工业是全大队的企业,我们雇的销售人员,当时每月给300元,就是去行贿卖货的。大家回忆一下,70年代中末300元一个月是什么概念。

c
coach1960
那时多少有些松动了。知青通过社会关系能为队里办些实事。我哥和我都为队里办过好事
s
slow_quick
我也干过计工员。。。

也是因为知青与村里什么大姓都没关系。计工员要知道社员都在哪里干活,到处跑也蛮累的。我们知青任计工员、会计都不是全职,还是要干农活的。我两个都干过。计工员职位不高,但也有风险,在人比较少的地方计工,会有性贿赂。

 

龙剑
1965年在甘肃金塔县搞四清运动,见识过负的工分值。因为生产靠贷款,工分越多分得粮食越多,但欠国家贷款也越多。
清迈
“交公粮责任无旁贷 请把我们的收下来”——京剧《龙江颂》
y
yuntai
这个很容易看出来的。
y
yuntai
“我建议,把其他的粮食作为余粮卖,为国家多做贡献,该不该?”
c
coach1960
“你们的种子粮,饲料粮都准备好了吗?”
有言
只是有这个冲动,但克制了。就是说没有骂。大家河蟹玩乐。哈哈。-:)
山乡不仕老了
县官不如现管。我插队时在当地两个公社,三个生产队呆过。

工分收入都不一样。大队干部有很大不同。有的聪明些,对自己乡亲好些。对上面"阳奉阴违",百姓日子就好过一些。有的喜欢拍上面的马屁,欺压自己乡亲,老百姓日子就不好过。

一般地说,一个对,外姓少的,干部比较抱团,比较敢对上欺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