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部级,省级,市级,(科学院级)院级。
1985年第一次评奖,主要是对之前的26年累积的成果评奖。因为第一次评奖,年代久远,26年累积,制定评奖
规范和标准,制定验证检验标准,组成评奖委员会,包括验证工作,所以工作量极大,没有计算机可以使用,
虽然有一些小型机,但是应用软件没有,都是手工的。这样就需要提前很长时间报名,准备材料,层层筛选,
逐级上报。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即使是三等奖也是大奖,多是科学院学部委员一级,全国知名的行业领军
人物,名教授级别的获奖。
对于1985年首次评选,1982年2月毕业的77级几乎没有机会参加这次评选。1985年研究生毕业更没有机会,
因为连报名准备材料都来不及,所以几坛那个造假骗子77级高考没考上,然后是由系统内部后来招生考上了,
毕业后上研究生,最早也是1985年2月毕业,晚些也许是1985年夏天毕业。分配到单位,连报名都来不及,怎么
能获奖?连谎都圆不了。
他嫉妒我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造谣说我是假的。我们是90年代初获奖的,不是1985年首次,我已经毕业
了9年了。这也不是我一个人获奖,整个核心项目成员和外围项目的负责人都一起获奖的。
1986年停评一年,1987年恢复评审,基本上是对1985年评审遗漏的项目进行补评,还是国家最高水平的科学家
和教授级的获奖。
1988年开始逐渐正规化了,主要是对前几年获证当前的项目评奖,数量也一下子降了下来。
我博客文章:
闲聊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80年代我的北京轶事(三)乘坐专
,到处秀照片。
我不是公众人物,需要保护隐私。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我的博客里涉及到隐私的信息都做了一些处理。
我秀过一次立即就删了。网上没有害人的人吗?在网上有人更加肆无忌惮,因为代价很小啊。
只是告诉你我不秀照片的理由。
我可以私下给你个人照片,但不能给任何不知道的人。
我们这专业面窄,对于获奖有天然优势,竞争不多,一直是国家重点。
看来获奖和专业和呆的单位关系很大。
要是分配到了什么面条研究所,造纸研究所等等一辈子也不要指望什么大奖了
闫的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我不是质疑他,其实我也不关心,你要是分配到了正确的单位,单位获奖,你也有份呀,没人会去深挖的。特别是重大项目,连第一获奖人都没有,就是单位
评奖的奖项能查出来,得到科技部去查,或者国家档案馆也应该有。
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不是每年都有,更是屈指可数。
如是国家级二等奖,那是大奖,你父亲是全国范围内专业翘首。
父亲获得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也不知道证书在哪里。
没发过任何主贴和博客,也没有建设性的跟帖,到处找茬。
• 还有人在意几十年前那点陈芝麻烂谷子和事儿! - MarsFather - (0 bytes) (3 reads) 11/25/2020 20:29:00
• 有人就喜欢捡嘛 - southgate - (0 bytes) (2 reads) 11/25/2020 20:35:08
请别跟我贴,我讨厌捣乱的。
• 你狡辩吧?你能证明毛岸英没牺牲还活着吗? - 老生常谈12 - (2330 bytes) (4 reads) 11/25/2020 20:49:26
• 因为不像你发帖张口就来。本来也不打算在这里发主帖,主要你的太不靠谱 - southgate - (0 bytes) (1 reads) 11/25/2020 20:48:38
• 我秀不秀照片你管得着?人家至少不像你妞妞哒哒的, 呵呵 - southgate - (0 bytes) (1 reads) 11/25/2020 20:53:55
你把我的贴歪楼跟主贴完全无关,我烦你这种跟主题无关的骂人跟贴。
• 大大方方秀照片不是挺好的,难道也错了? - southgate - (0 bytes) (2 reads) 11/25/2020 20:43:06
出国留学的大部分都是助理工程师或者助教就出来的,没有时间和更多的机会去干国家级科研攻关项目并且完成获奖。
我是副研究员出国留学的。
研究生本身的工作也可以是获奖项目的一部分而因此获奖,特别是如果研究生的培养单位和毕业后的工作单位是同一个单位且是获奖项目单位。你说的必须毕业后工作诺干年才有可能获奖的前提是错误的。
我干了9年,我们不是1985年获奖的。
1985年获奖的项目份量最重,都是世界举目的,是26年累积的。
以后评奖则基本上是每年的。
只要研究者参与该项目的时间早于获奖时间,哪怕他以学生的身份参与,他就有可能获奖。你不能否定这个可能。
成千上万的科研工作者干了一辈子,出成果的也不少,根本没有机会获奖,包括当时的教授和研究员。
更况且每一级奖都有人数限制,奖级越低人数越少。后来每项获奖的人数现在可能增加了,因为2018年某项特等奖人数几十个人。
你无权决定,也没有权排除某人。
一群90后看到了抗日神剧手撕鬼子很解气,很娱乐,但是也是不信的。
一位90多岁的抗日老战士亲自打过日本,知道日本鬼子很难打,八路军和游击队的武器装备很落后,这些农民出身的身体素质也不行,军事素养也不高。所以他经历过,亲历者,知道真相,打日本鬼子很难,八路军牺牲很大。
我绕了这么一大圈是想说,一个旁观者非要按自己的想像和亲历者拔杠子能争出个什么结果?到此为止吧!
国家级,部级,省级,市级,(科学院级)院级。
1985年第一次评奖,主要是对之前的26年累积的成果评奖。因为第一次评奖,年代久远,26年累积,制定评奖
规范和标准,制定验证检验标准,组成评奖委员会,包括验证工作,所以工作量极大,没有计算机可以使用,
虽然有一些小型机,但是应用软件没有,都是手工的。这样就需要提前很长时间报名,准备材料,层层筛选,
逐级上报。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即使是三等奖也是大奖,多是科学院学部委员一级,全国知名的行业领军
人物,名教授级别的获奖。
对于1985年首次评选,1982年2月毕业的77级几乎没有机会参加这次评选。1985年研究生毕业更没有机会,
因为连报名准备材料都来不及,所以几坛那个造假骗子77级高考没考上,然后是由系统内部后来招生考上了,
毕业后上研究生,最早也是1985年2月毕业,晚些也许是1985年夏天毕业。分配到单位,连报名都来不及,怎么
能获奖?连谎都圆不了。
他嫉妒我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造谣说我是假的。我们是90年代初获奖的,不是1985年首次,我已经毕业
了9年了。这也不是我一个人获奖,整个核心项目成员和外围项目的负责人都一起获奖的。
1986年停评一年,1987年恢复评审,基本上是对1985年评审遗漏的项目进行补评,还是国家最高水平的科学家
和教授级的获奖。
1988年开始逐渐正规化了,主要是对前几年获证当前的项目评奖,数量也一下子降了下来。
我博客文章:
闲聊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80年代我的北京轶事(三)乘坐专
,到处秀照片。
我不是公众人物,需要保护隐私。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我的博客里涉及到隐私的信息都做了一些处理。
我秀过一次立即就删了。网上没有害人的人吗?在网上有人更加肆无忌惮,因为代价很小啊。
只是告诉你我不秀照片的理由。
我可以私下给你个人照片,但不能给任何不知道的人。
我们这专业面窄,对于获奖有天然优势,竞争不多,一直是国家重点。
看来获奖和专业和呆的单位关系很大。
要是分配到了什么面条研究所,造纸研究所等等一辈子也不要指望什么大奖了
闫的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我不是质疑他,其实我也不关心,你要是分配到了正确的单位,单位获奖,你也有份呀,没人会去深挖的。特别是重大项目,连第一获奖人都没有,就是单位
毛泽东为何不去留学
沈卫威
1919年3月12日,毛泽东和一群准备赴法国留学的学生一道离开北京,14日到达上海。送走留法学生后,他于4月6日回到湖南长沙。
。他在1920年给好友周世钊的信中说:我觉得求学实在没有“必要在什么地方”的理,“出洋”两字,在好些人只是一种“迷”。中国出洋的总不下几万乃至几十万,好的实在少。多数呢?仍旧是“糊涂”;仍旧是“莫名其妙”,这便是一个具体的证据。我曾以此问过胡适之和黎劭西两位,他们都以为我的意见为然,胡适之并且作过一篇《非留学篇》。
在长沙,毛泽东于1919年7月14日创办《湘江评论》。与此同时,胡适在北京的《每周评论》上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于是,胡适和毛泽东都对对方的活动产生了反应。毛泽东是如期把《湘江评论》寄给了胡适。胡适在8月24日的《每周评论》第36号上撰写有《介绍新出版物》(署名“适”),高度评价了《湘江评论》,并表示支持湖南的学生斗争。他说:“《湘江评论》的长处是在议论的一方面。《湘江评论》第二、三、四期的《民众的大联合》一篇大文章,眼光很远大,议论也很痛快,确是现今的重要文字。还有‘湘江大事述评’一栏,记载湖南的新运动,使我们发生无限乐观。武人统治之下,能产生出我们这样的一个好兄弟,真是我们意外的欢喜。”而这篇文章正是毛泽东写的。“民众大联合”的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一思想的确立是在《湘江评论》时期。
9月1日,毛泽东响应胡适“多研究些问题”的号召,在湖南起草了《问题研究会章程》,寄给北京大学的邓中夏,刊发于10月23日的《北京大学日刊》。《问题研究会章程》中所列的大小144项问题(有互为兼容),是对胡适文章中所提出的问题的具体展示,思路和主旨与胡适基本一致。
1919年12月18日,毛泽东第二次到北京。这是他为反对湖南督军张敬尧所领导的学生运动的具体工作。他前往北京,代表“新民学会”上书胡适,是想争取胡适对湖南学生的支持。胡适晚年对助手胡颂平回忆说:“毛泽东在湖南师范毕业后到了北平,他和五个青年上书于我,——这封信,我是交给竹淼生的弟弟竹垚生保管的。在抗战期间,放在上海,竹垚生怕出事,把它烧掉了。”
毛泽东亲自登门拜访胡适之事,胡适的日记中有记录。1920年1月15日的胡适日记中有:“毛泽东来谈湖南事。”1920年4月11日毛泽东离开北京去上海。回湖南后,毛泽东寄给胡适一张名信片,内容如下:
适之先生:
在沪上一信达到了么?
我前天返湘。湘自张去,(新)气象一新,教育界颇有蓬勃之象。
将来湖南有多点须借重先生(之处),俟时机到,当详细奉商,暂不多赘。
此颂
教安
毛泽东寄
寓长沙储英源楚怡小学校
胡适晚年追忆了当年他对青年毛泽东的吸引和影响。在1951年5月16-17日的日记上,胡适回忆说:“毛泽东依据了我在1920年的《一个自修大学》的讲演,拟成《湖南第一自修大学章程》,拿到我家来,要我审定改正。他说,他要回长沙去,用‘船山学社’作为‘自修大学’的地址,过了几天,他来我家取去章程改稿。不久他就回湖南了。”
胡适所说的在毛泽东给朋友的信中可得到印证。1920年2月和3月14日毛泽东在离开北京之前分别给陶毅、周世钊的信中说:
“湘事平了,回长沙,想和同志成一‘自由研究社’(或径名自修大学),预计一年或两年,必将古今中外学术的大纲,弄个清楚。好作出洋考察的工具(不然,不能考察)。”“我想我们在长沙要创造一种新的生活,可以邀合同志,租一所房子,办一所自修大学(这个名字是胡适先生造的),我们在这个大学里实行共产的生活。”“如果自修大学成了,自修有了成绩,可以看情形出一本杂志。”
1921年8月16日毛泽东在湖南《大公报》上发表了《湖南自修大学组织大纲》,同时他又起草了《湖南自修大学创立宣言》。9月,毛泽东利用船山学社的校舍开办的自修大学开学。原船山学社的社长贺民范为校长,毛泽东任教务长。1922年4月,自修大学的校刊《新时代》创刊。11月自修大学和刊物被湖南政府勒令停办。湖南自修大学的学生大部分后来成了共产党的干部。
摘自《胡适周围》
--文学城www.wenxuecity.com--
评奖的奖项能查出来,得到科技部去查,或者国家档案馆也应该有。
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不是每年都有,更是屈指可数。
如是国家级二等奖,那是大奖,你父亲是全国范围内专业翘首。
父亲获得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也不知道证书在哪里。
没发过任何主贴和博客,也没有建设性的跟帖,到处找茬。
• 还有人在意几十年前那点陈芝麻烂谷子和事儿! - MarsFather - (0 bytes) (3 reads) 11/25/2020 20:29:00
• 有人就喜欢捡嘛 - southgate - (0 bytes) (2 reads) 11/25/2020 20:35:08
请你大大方方秀你的照片
请别跟我贴,我讨厌捣乱的。
• 你狡辩吧?你能证明毛岸英没牺牲还活着吗? - 老生常谈12 - (2330 bytes) (4 reads) 11/25/2020 20:49:26
• 因为不像你发帖张口就来。本来也不打算在这里发主帖,主要你的太不靠谱 - southgate - (0 bytes) (1 reads) 11/25/2020 20:48:38
• 我秀不秀照片你管得着?人家至少不像你妞妞哒哒的, 呵呵 - southgate - (0 bytes) (1 reads) 11/25/2020 20:53:55
你把我的贴歪楼跟主贴完全无关,我烦你这种跟主题无关的骂人跟贴。
• 大大方方秀照片不是挺好的,难道也错了? - southgate - (0 bytes) (2 reads) 11/25/2020 20:43:06
出国留学的大部分都是助理工程师或者助教就出来的,没有时间和更多的机会去干国家级科研攻关项目并且完成获奖。
我是副研究员出国留学的。
研究生本身的工作也可以是获奖项目的一部分而因此获奖,特别是如果研究生的培养单位和毕业后的工作单位是同一个单位且是获奖项目单位。你说的必须毕业后工作诺干年才有可能获奖的前提是错误的。
我干了9年,我们不是1985年获奖的。
1985年获奖的项目份量最重,都是世界举目的,是26年累积的。
以后评奖则基本上是每年的。
只要研究者参与该项目的时间早于获奖时间,哪怕他以学生的身份参与,他就有可能获奖。你不能否定这个可能。
成千上万的科研工作者干了一辈子,出成果的也不少,根本没有机会获奖,包括当时的教授和研究员。
更况且每一级奖都有人数限制,奖级越低人数越少。后来每项获奖的人数现在可能增加了,因为2018年某项特等奖人数几十个人。
你无权决定,也没有权排除某人。
一群90后看到了抗日神剧手撕鬼子很解气,很娱乐,但是也是不信的。
一位90多岁的抗日老战士亲自打过日本,知道日本鬼子很难打,八路军和游击队的武器装备很落后,这些农民出身的身体素质也不行,军事素养也不高。所以他经历过,亲历者,知道真相,打日本鬼子很难,八路军牺牲很大。
我绕了这么一大圈是想说,一个旁观者非要按自己的想像和亲历者拔杠子能争出个什么结果?到此为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