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军号吓退一个营!志愿军仅剩7人,司号员军号创奇迹 志愿军司号员郑起

天南地北
楼主 (文学城)
简介

编辑

郑起,男,黑龙江省海伦县人,一九三二年出生,一九四六年七月参加革命,中国共产党党员志愿军第三十九军第一一六师第三四七团第七连司号员。一九五一年一月三日,第三次战役釜谷里战斗中,在连队干部都负伤或牺牲后,他挺身而出,代理连长指挥战斗,他组织全连轻重武器,粉碎敌人冲击,毙伤敌60余人。全连最后剩下7名战士时,他指挥战士们把仅有的1根爆破筒和几枚手榴弹投向敌人,然后机智地吹起冲锋号,迫使敌人仓皇溃逃。立特等功,获二级英雄称号。 [1]  事迹 编辑 郑起担负阻击南逃之敌任务的志愿军347团钢铁七连,由于在英军的轰炸下,已经没有办法修筑工事和掩体,七连的战士们就在泥水中抗击着英军士兵的一次次的进攻。经过一天的激战,打退了敌人无数次的进攻,但伤亡也十分严重,郑起吹响冲锋号,敌人疑惑,不敢进攻,转而逃跑。从此一把小号破退敌军的传奇故事,在团里一代代传承下来。 1951年新年前夕,志愿军在朝鲜东起东海岸,西至临津江200多公里的战线上,突破了敌人的38度防线。就在志愿军某部向汉城突进时,联合国军命令曾经参加过诺曼底登陆战役、英军精锐部队第29旅的皇家来复枪团占据釜谷里一线有利地形,企图迟滞我军行动,掩护其主力向南逃窜。 釜谷里是个距离南朝鲜首都汉城仅30公里的小镇,是通往汉城公路上的一个重要的三岔口,对于英军来说,这个高地关系到他们的生死。因此,英军的炮火极其猛烈,高地上的一尺多厚的雪立即变成发烫的泥水。 担负阻击南逃之敌任务的志愿军347团钢铁七连,由于在英军的轰炸下,已经没有办法修筑工事和掩体,七连的战士们就在泥水中抗击着英军士兵的一次次的进攻。经过一天的激战,打退了敌人无数次的进攻,但伤亡也十分严重。 很快,指导员张鼎先牺牲,接着,排长们也全部牺牲。当敌人再次进攻时,连长厉凤堂身负重伤,被通信员强行背离战场。临行前,他吃力地把压在身下的手枪掏出来给司号员郑起,想说什么却没说出来。郑起明白连长的眼神,如今,阵地上已没有干部了,连长在对他说:去指挥战斗。郑起对奄奄一息的连长说:放心,阵地由我负责,坚决守住! 当郑起望着通信员背着连长下去,忽然感到肩上沉甸甸的,不禁对自己产生了怀疑:现在全连只剩下17个人了,我一个司号员指挥得了这场战斗吗? 但当他一想起七连,是支由中国工农红军发展至今的连队,想起连队那些辉煌的历史时,便感到信心倍增。现在是考验七连战士,关系到七连命运的时刻了,不能再犹豫了。 大家听我指挥,我们是全军闻名的钢铁英雄连,剩一个人也要打到底!19岁的司号员郑起主动担起了指挥责任。 哪怕只剩下一个共产党员,也必须坚守 司号员,我们听你的,你指到哪我们打到哪!大家纷纷说道。 大家好好打,也要留神,明天就进汉城了!郑起说。 他把全连的6名共产党员召集到一个工事里,说:我们的伤亡很大,能坚持战斗的人不断减少,而且与团主力的联系中断了。我们面临的困难非常严重,但我们都是共产党员,我们要像连长、指导员还有牺牲的英雄们那样坚守阵地,哪怕只剩下一个共产党员,也必须坚守…… 他重新布置了兵力,把现有的人编成3个战斗小组,并由剩下的6名共产党员分任正副组长,分成三角形把守,自己在前面负责整个阵地的指挥。 这时,敌人的迫击炮向这个高地猛烈地轰击,并连续发起了进攻,都被高地上的勇士们打退了。 激战中,轻机枪手李家福的枪管被打坏了,接着有战士喊道:没有子弹了!郑起向堑壕周围扫了一眼,发现防御阵地前沿有许多敌人的尸体,心里暗自高兴起来:从敌人身上取子弹。他正琢磨着怎么通过敌人的封锁取到子弹时,李家福已熟练地把打坏的两挺机枪拼成一挺,举起来说:司号员,你看,这不又是一挺好机枪吗? 郑起把到敌人尸体中间去取子弹的想法告诉了李家福,让他掩护,然后爬出堑壕,迅速地向前奔跑。他的出现,惹来敌人机枪的好一阵扫射。他赶紧蹲到就近的一个炮弹坑里,机灵地截断一根树枝挑起了自己的军帽。军帽一露出弹坑,敌人一阵密集的机枪射击,把帽子打得左右摇晃。他趁机一跃而起,从一具一具敌人尸体上搜集弹药,一下子抱回10条子弹袋和一大堆手榴弹。 不一会儿,敌人又发动进攻了,炮击延续了半个小时,漫天的烟雾、尘土,小山上什么也看不清,又有4名战友牺牲了。 到了黄昏,阵地上只有7个人,大家又渴又饿,弹药再一次严重短缺。郑起鼓励大家说,现在是战斗的关键时刻,我们已坚守了一整天,绝不能在最后的一刻让阵地丢失。就是拼刺刀,也要把敌人拼下去! 郑起把干粮袋中的最后一点干粮给大家分了,然后等待着最后时刻的到来。 英军发起了最后一次进攻,六辆坦克参加了向高地上的冲击,而步兵人数是前面数次进攻的几倍。 等到已经能把英国人的钢盔看得很清楚了的时候,郑起发出了开火的命令。 阵地上仅剩的七名中国士兵几乎是同时站起来开枪了,并扔出手榴弹。郑起一边打一边喊:阵地是同志们用血换来的!不能让敌人夺去! 我就是牺牲,也要让首长和战友们再听一听我的号声 敌人离前沿越来越近了,战士们的子弹全部打光,轻重机枪都不响了。英军士兵已经拥上阵地,所有的中国士兵都端起了刺刀,准备与敌人决一死战。这时的郑起,多么希望能找到一件迎敌的武器呀。他的手摸到自己心爱的军号。他心想:我就是牺牲,也要让首长和战友们再听一听我的号声。 嘀嘀哒嘀嘀嘀……郑起跑向阵地上最高的地方,站在那里,举起了自己的小钢号。站在被打塌了的堑壕上,挺起胸膛,忍着伤口疼痛,用尽力气,吹起了冲锋号。 嘹亮的号声在釜谷里上空震荡。就在这时,稀奇的事情出现了:眼看就要到达山顶的敌人,一听到这震撼人心的军号声,疑惑了一下,突然停止了射击,急忙掉转过头没命似的往山下跑。 在三四七团指挥所一直紧张地观察这个高地动向的人也迷惑不解:这军号声是什么意思?到底发生什么事了? 郑起一遍一遍地吹,吹得嘴唇出血,一直把敌人吹到公路上。 郑起站在山上一看,公路上已经起了大火,英军的汽车在三四七团主力的打击下开始燃烧,只有一辆空车突出了火网,一大群英国鬼子在后面狂叫着追赶…… 郑起知道他们跑不掉了。 当团长李刚和政治委员任奇智登上阵地时,看见的是7个衣衫被刮成碎片、满脸烟尘遍体鳞伤的士兵。 谁在这里指挥战斗? 司号员郑起!郑起立正敬礼。 团长政委大恸,和7个士兵热泪交融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皇家奥斯特来复枪团被击溃,两个连被全歼。 敬毛主席一杯酒 釜谷里的战斗结束一年以后,郑起应邀到北京参加国庆观礼。在北京参观了几天之后,9月30日,郑起接到了一个红色请柬,上面写着:谨请光临--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 在中南海的怀仁堂。毛泽东宴请200多名各界来宾。 毛泽东所坐的桌子是一百号,郑起坐的桌子是六十六号,由于排列的原因,郑起和毛泽东仅仅相隔一张桌子。 19岁的郑起,出生于一个苦命人家,两岁时父亲去世,三岁时母亲改嫁。他要过饭,放过猪,要不是参了军,他根本不知道人吃饱饭是什么滋味。 郑起端着一杯酒,走向毛泽东。 他说:敬毛主席一杯酒。 毛泽东问:是志愿军的代表? 郑起说:是,从前线来。 毛泽东放下酒杯,拉起了这个年轻士兵的手。 郑起回到朝鲜的战壕后,对他的战友们说,毛主席的手热热的,又厚又软。
铁甲连环马
仔细读完,我觉得敌人还是在三四七团主力的打击下才溃败的。这个空城计比较难演。一把号,吹上3-4遍冲锋号,在加上7个筋疲力尽的战士

的喊杀声,不足以吓退那么多敌人。

c
coach1960
有过这样的战例,东汉末年张飞喝断当阳桥,
铁甲连环马
教练好!多日不见了。

铁甲连环马
楼主的文章,让我想起一个儿时读过的故事。我的记忆中,这事儿是发生在辽沈战役廖兵团溃败的过程中,搜出来却不是。

 

1934年,红四方面军经过数月鏖战,粉碎了刘湘等军阀对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六路围攻。某夜,红9军作战科长周希汉(他创下的战例也确实“稀罕”)带着500人的机关勤杂和号兵、通信连,穿插于红5师和红27师之间,随主力追逃,突然与几个团的敌人遭遇,而此时,25师改道向东,后面的27师还没上来,怎么办?(好在是在夜里!)周希汉急中生智,让号兵连散开,每十米一个,战斗一打响,一百多把军号一起吹响冲锋号,雄壮的号声震耳欲聋,在山谷激越回荡。红军战士趁着这声势,呐喊着冲向敌人,似有千军万马!历来就对红军的冲锋号发憷、又成惊弓之鸟的逃敌,哪见过如此阵势?!魂魄失散,纷纷丢盔弃甲溃逃!等天亮清点战果,光抓的俘虏就有2000多人。这位周希汉建国后曾任海军参谋长和副司令,1955年授予中将军衔。

通州河
孔明的空城计好像也在城外有少量伏兵,在司马懿大军退跑路上摇旗呐喊,增强效果
c
coach1960
问候铁甲兄!
p
puyh
周希汉也是个指挥得了千军万马,指挥不了老婆孩子:)
老生常谈12
电影《战将周希汉》

 

天南地北
前段时间看了这个电影,毛爷手下这样的战将不少,是老毛敢打霉第的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