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80后还记得小时候
赶集的场景么?
跟着大人去赶集
就是为了买根一毛钱的冰棍
一毛钱的冰棍,
我们都是舔着吃的
那时候去赶集真的
比现在有意思多了
看看这些老照片
回忆汹涌而来
让多少人瞬间泪奔
能上供销社消费,
让人羡慕嫉妒恨
▼
攒够了钱就想去买糖,
糖纸还不舍得扔
那会最大的梦想
就是承包零食铺!
那时候的烤地瓜
怎么这么甜?
爆米花最后开炉的时候
我们都躲得远远的
夏天能吃到冰棍太幸福了
能喝到汽水,简直爽歪歪
这种炉子现在
再也没有看到
茶叶蛋和这个小推车
都是满满的回忆
去赶集中午还要吃馄饨
看到老板的手表了吗?
能下馆子吃饭的都是有钱人
市场里无奇不有,
瞧这磨刀的架势
买块布,
在集上找个裁缝做衣服
那时侯谁家有个黑白电视机
就了不起
手纸居然是论斤在卖!
挂历、海报是大人们的时尚
小人书是孩子最爱,
一本只要几分
老大爷卖豆子,
袋子铺了一地。
那会的咖啡厅
可是太洋气了
卖老鼠药的小贩
张口就是顺口溜
医生显然也是赤脚的
那时候戴眼镜的
可全是大学生
卖烟的小伙发型时尚
那时候很多人不识字,就有人专门帮人写字
男人剪头发都要刮胡子
在小镇,每隔段日子就有热闹的集市。
人们天没亮就起,四面八方来赶集。
乡村邻里逛一逛,
唠唠嗑,
一天很快就过去
临走还要买烟叶
回去自己卷烟
那会很少缺斤少两,
却仍爱讨价还价
那时的瓜果蔬菜
都是自己种的
熟食一般可舍不得买
猪也是自己喂的,
香的很
能买这么一半猪肉
一定是家里有宴席
他看到有人拍照,
好奇的观望
每次看到老照片
都热泪盈眶
那时候还小的长大了
年轻的变老了
老的或许……
这不仅仅是照片
还是我们回不去的旧时光
旧时光里有再也找不到的人
大都数都是80年代到90年代的照片。真正70年代的极少。
现在小朋友们认为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东西,在70年代是不存在的,比如私人开的店。
楼主估计看不出来或者根本就没看。
仔細回憶、当是87年左右
有段時間忽然所有的商店都没外煙、有幾個月之久
其間傳聞要漲価、再開賣時果然是漲了許多
不過下午的灘子就少很多
有国営店、分肉店魚店和菜場3処。魚店経常不開門、開門時大多賣海魚。河魚就在自由市場買、那時還没有養殖的
早晨早点店都是国営集体的、没見過私営的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8351901/
店主一只眼是義眼、老板娘看上去比店主年長許多。老板娘一般不站柜、総是在屋内紡綿線、積到一定量、支起織布機織土布
站柜的是他們倆女児、倆女児後来也有工作了、回家就站柜。白天没人站柜、要喊老板娘才出来
店主好像也有工作、白天不在家。最上面是個児子、好像結婚了、不回家的。最下面還有個女児、従小送給人家帯到新疆去了
当時太小、也没関心、現在回想起来也不明白当時這様的店是如何存活下的
那時上下午各有一班双体客船航行、単程2小時
船碼頭那里也就自然有農産品交易、不過当地人一般不在那里買、貴点的原因
我家大人那時也比較左、不去私人店買東西的。我家(小孩)也没有拿零用銭習慣、所以也不去買糖果的
和私人店当然是属隣居、平時往来雑談也是有的。我們小孩経常去串門、看紡線看織布
我家隔壁是家電影院、電影院前有一大広場。所以有2家小店成対望形
幾年前去看了当時生活的地方、早改得面目全非了、電影院都没了
70、80后还记得小时候
赶集的场景么?
跟着大人去赶集
就是为了买根一毛钱的冰棍
一毛钱的冰棍,
我们都是舔着吃的
那时候去赶集真的
比现在有意思多了
看看这些老照片
回忆汹涌而来
让多少人瞬间泪奔
能上供销社消费,
让人羡慕嫉妒恨
▼
攒够了钱就想去买糖,
糖纸还不舍得扔
▼
那会最大的梦想
就是承包零食铺!
▼
那时候的烤地瓜
怎么这么甜?
▼
爆米花最后开炉的时候
我们都躲得远远的
▼
夏天能吃到冰棍太幸福了
▼
能喝到汽水,简直爽歪歪
▼
这种炉子现在
再也没有看到
▼
茶叶蛋和这个小推车
都是满满的回忆
▼
去赶集中午还要吃馄饨
▼
看到老板的手表了吗?
▼
能下馆子吃饭的都是有钱人
▼
市场里无奇不有,
瞧这磨刀的架势
▼
买块布,
在集上找个裁缝做衣服
▼
那时侯谁家有个黑白电视机
就了不起
▼
手纸居然是论斤在卖!
▼
挂历、海报是大人们的时尚
▼
小人书是孩子最爱,
一本只要几分
▼
老大爷卖豆子,
袋子铺了一地。
▼
那会的咖啡厅
可是太洋气了
▼
卖老鼠药的小贩
张口就是顺口溜
▼
医生显然也是赤脚的
▼
那时候戴眼镜的
可全是大学生
▼
卖烟的小伙发型时尚
▼
那时候很多人不识字,就有人专门帮人写字
▼
男人剪头发都要刮胡子
▼
在小镇,每隔段日子就有热闹的集市。
▼
人们天没亮就起,四面八方来赶集。
▼
乡村邻里逛一逛,
唠唠嗑,
一天很快就过去
▼
临走还要买烟叶
回去自己卷烟
▼
那会很少缺斤少两,
却仍爱讨价还价
▼
那时的瓜果蔬菜
都是自己种的
▼
熟食一般可舍不得买
▼
猪也是自己喂的,
香的很
▼
能买这么一半猪肉
一定是家里有宴席
▼
他看到有人拍照,
好奇的观望
▼
每次看到老照片
都热泪盈眶
那时候还小的长大了
年轻的变老了
老的或许……
这不仅仅是照片
还是我们回不去的旧时光
旧时光里有再也找不到的人
大都数都是80年代到90年代的照片。真正70年代的极少。
现在小朋友们认为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东西,在70年代是不存在的,比如私人开的店。
楼主估计看不出来或者根本就没看。
河南。因为一张照片上看到汽车站牌,开封---郑州。人们的穿戴也像是中原地区。但不是清一色的非绿既蓝的服装,可以看到卖肉的男青年穿着小开领的西服,还有皮夹克,女生着装碎花衣服,应该不是文革刚结束时的服装。两个女青年在饭后补妆,在七十年代也是不敢想象的,特别是在公共场所。没有看到文革式的标语口号,一条也没有。有一张照片挂着挂历,印着毛主席的大头像,旁边写的是1997。照片可能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
仔細回憶、当是87年左右
有段時間忽然所有的商店都没外煙、有幾個月之久
其間傳聞要漲価、再開賣時果然是漲了許多
不過下午的灘子就少很多
有国営店、分肉店魚店和菜場3処。魚店経常不開門、開門時大多賣海魚。河魚就在自由市場買、那時還没有養殖的
早晨早点店都是国営集体的、没見過私営的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8351901/
店主一只眼是義眼、老板娘看上去比店主年長許多。老板娘一般不站柜、総是在屋内紡綿線、積到一定量、支起織布機織土布
站柜的是他們倆女児、倆女児後来也有工作了、回家就站柜。白天没人站柜、要喊老板娘才出来
店主好像也有工作、白天不在家。最上面是個児子、好像結婚了、不回家的。最下面還有個女児、従小送給人家帯到新疆去了
当時太小、也没関心、現在回想起来也不明白当時這様的店是如何存活下的
那時上下午各有一班双体客船航行、単程2小時
船碼頭那里也就自然有農産品交易、不過当地人一般不在那里買、貴点的原因
我家大人那時也比較左、不去私人店買東西的。我家(小孩)也没有拿零用銭習慣、所以也不去買糖果的
和私人店当然是属隣居、平時往来雑談也是有的。我們小孩経常去串門、看紡線看織布
我家隔壁是家電影院、電影院前有一大広場。所以有2家小店成対望形
幾年前去看了当時生活的地方、早改得面目全非了、電影院都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