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 邶风 新台

小二哥李白
楼主 (文学城)

邶风 新台

 

新台有泚,河水弥弥。燕婉之求,蘧篨不鲜。

新台有洒,河水浼浼。燕婉之求,蘧篨不殄。

鱼网之设,鸿则离之。燕婉之求,得此戚施。

 

这是一首通过比拟燕子每年回来筑巢看见不同景观的视角,来感叹黄河中下游洪涝的严重性,和沿河先民们为了抗洪而做作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诗歌。

 

新台周围的水还是清澈的时候,黄河还在慢慢上涨。燕子来找地方筑巢,芦苇还没有长出嫩芽。

新台周围的水变成泥浆的时候,黄河正在慢慢退去。燕子来找地方筑巢,芦苇已经高大茂密。

新台边缘曾经用来网鱼的横杆,大雁可以从旁飞过。燕子来找地方筑巢,正好可以落户在这些像屋檐一样的木橼之下。

 

新台有泚,泚是指水清澈,有泚指的是新台刚刚垒成,还没被泡成泥浆的时候。

河水弥弥,河水特指黄河之水。弥是指水涨,弥弥,正在慢慢上涨。

燕婉之求,燕子来找地方筑巢。

蘧篨不鲜,蘧篨是指芦苇,不鲜,没有嫩芽。因为刚刚垒起的新台是新土,土台上好没有任何植被,所以连一根芦苇的嫩芽都没有。

 

新台有洒,洒是指水浑浊,有洒指的是新台泡在水里已久,周围的水已经被泡成了泥浆。

河水浼浼,浼字从水从免,免原意是脱帽和退下,浼是指水退,浼浼,水正在慢慢退去。

燕婉之求,同上。

蘧篨不殄,殄的原意是指断和残,不殄,没有断残,指芦苇非常茂盛。河水开始退去的时候,芦苇已经非常茂盛。

 

鱼网之设,用网捕鱼的设备。

鸿则离之,大雁从旁边飞过。

燕婉之求,同上。

得此,得到这里。

戚施,戚原指斧钺边缘,后来通指主体的边缘。亲戚,靠近主亲的旁系亲人。施是指横向的旗杆所挂的垂下的蕃旗。施字非常古老,可以追溯到象形文字的图案,很有意思。

戚施是指横杆很多,形成了一个像屋檐一样的边缘。

燕子是喜欢在屋檐底下筑巢的,得此戚施,指喜欢找屋檐筑巢的燕子得到这里由捕鱼的横杆形成的“屋檐”。

 

这首诗歌透露了很多先民们与黄河搏斗的信息。

新台是黄河中下游的先民们为了抗洪而筑起的高台。这是一项依靠集体力量才能够完成的活动。而且在春天在黄河汛期之前,燕子回来筑巢的时候,已经建好,说明建台是有计划的活动。

为了生存先民们在高台用横杆架起渔网捕鱼,而且架子的数量相当多,说明先民们熟练掌握在黄河边有规模渔猎的技术。渔网之设的设字,也说明了这些设备是在新台建设的计划之中。戚施说明这和渔网设备的规模相当大。

从芦苇的状态可以得知,当时黄河洪涝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如果考虑到燕子每年回来一次,当时当地的黄河洪涝期可能持续超过一年。

当洪水退去的时候,从大雁鱼网之设旁飞,和燕子把鱼网的架子当成屋檐来筑巢的描写,可见先民们建设的新台的高度,和当时黄河泛滥时水位之高。

从诗歌选择的艺术的角度,以燕婉之求,燕子每年春天回来筑巢所见,来诉说新台在黄河汛期之前,汛期,和汛期之后的变化。千年之后,同一个地方的诗人还会以同样的视角写出“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到这里”的儿歌,并且同样得到极大的共鸣。这说明今人与先民在审美和感情上高度相通。

诗歌的用词,对静态和动态事物的精确细腻,逻辑性强,匹配他们驾驭大规模工程的能力,说明这个地方的先民们在文化和生产力上的先进性。

“设施”这个在今天还代表着生产力和组织能力的用词,学者们考证最早见于西汉的《淮南子》和东汉的《论衡》。他们之前又是从哪里获得这个词的?已经明摆在这首诗的最后一阙里边了。

“刺时”派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把“蘧篨”不可折,“戚施”不可仰,来附会说是指蟾蜍,我认为是解释过头了,破坏了这首诗歌的美感,不可取。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诗经 邶风 新台 深夜挽歌。。。2022-02-16,送坛友乐教授。。 邶风 二子乘舟 康奈尔大学如何塑造美国精英的思想和性格 《欧氏几何》是中西哲学的核心差别。。
小二哥李白
密码同学及“刺时”派,可以进来商榷一下。。
5
500miles
看的半懂不懂的,,,蛤蟆在井里跳进跳出
小二哥李白
我深度研究了三首诗经邶风的诗,小有所成,记录在我博客《诗经系列》中了。。

诗经系列

密码忘记了
谢小二哥之邀。我守旧派

还在学习阶段,不敢立新论。经典解释转下面,供大家参考,兼听则明。

作品原文  播报 邶风·新台⑵ 新台有泚⑶,河水弥弥⑷。燕婉之求⑸,蘧篨不鲜⑹。 新台有洒⑺,河水浼浼⑻。燕婉之求,蘧篨不殄⑼。 鱼网之设⑽,鸿则离之⑾。燕婉之求,得此戚施⑿。 [1]  注释译文  播报 词句注释 ⑴邶(bèi):《诗经》“十五国风”之一,今存十九首。邶,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地在今河南省汤阴县东南。 ⑵新台:台名,卫宣公为纳宣姜所筑,故址在今山东省甄城县黄河北岸。台:台基,宫基,新建的房子。 ⑶有泚(cǐ):鲜明的样子。有,语助词,做形容词词头,无实义。 ⑷河:指黄河。弥弥:水盛大的样子。 ⑸燕婉:指夫妇和好。燕,安;婉,顺。 ⑹蘧篨(qú chú):不能俯者。古代钟鼓架下兽形的柎,其兽似豕,蹲其后足,以前足据持其身,仰首不能俯视。喻身有残疾不能俯视之人,此处讥讽卫宣公年老体衰腰脊僵硬状。一说指癞蛤蟆一类的东西。鲜(xiǎn):少,指年少。一说善。 ⑺洒(cuǐ):高峻的样子。《韩诗》作“漼”。 ⑻浼浼(měi měi):水盛大的样子。 ⑼殄(tiǎn):尽,绝。一说通“腆”,丰厚,美好。 ⑽设:设置。 ⑾鸿:蛤蟆。一说大雁。离:离开。一说通“丽”,附着,遭遇。一说通“罹”,遭受,遭遇,此指落网。 ⑿戚施(yì):蟾蜍,蛤蟆,其四足据地,无须,不能仰视,喻貌丑驼背之人。 [2]  [3]  [4]  [5]  [6]  白话译文 新台明丽又辉煌,河水洋洋东流淌。本想嫁个如意郎,却是丑得蛤蟆样。 新台高大又壮丽,河水漫漫东流去。本想嫁个如意郎,却是丑得不成样。 设好鱼网把鱼捕,没想蛤蟆网中游。本想嫁个如意郎,得到却是如此丑。 [2]  [3]  创作背景  《邶 作品原文  播报 邶风·新台⑵ 新台有泚⑶,河水弥弥⑷。燕婉之求⑸,蘧篨不鲜⑹。 新台有洒⑺,河水浼浼⑻。燕婉之求,蘧篨不殄⑼。 鱼网之设⑽,鸿则离之⑾。燕婉之求,得此戚施⑿。 [1]  注释译文  播报 词句注释 ⑴邶(bèi):《诗经》“十五国风”之一,今存十九首。邶,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地在今河南省汤阴县东南。 ⑵新台:台名,卫宣公为纳宣姜所筑,故址在今山东省甄城县黄河北岸。台:台基,宫基,新建的房子。 ⑶有泚(cǐ):鲜明的样子。有,语助词,做形容词词头,无实义。 ⑷河:指黄河。弥弥:水盛大的样子。 ⑸燕婉:指夫妇和好。燕,安;婉,顺。 ⑹蘧篨(qú chú):不能俯者。古代钟鼓架下兽形的柎,其兽似豕,蹲其后足,以前足据持其身,仰首不能俯视。喻身有残疾不能俯视之人,此处讥讽卫宣公年老体衰腰脊僵硬状。一说指癞蛤蟆一类的东西。鲜(xiǎn):少,指年少。一说善。 ⑺洒(cuǐ):高峻的样子。《韩诗》作“漼”。 ⑻浼浼(měi měi):水盛大的样子。 ⑼殄(tiǎn):尽,绝。一说通“腆”,丰厚,美好。 ⑽设:设置。 ⑾鸿:蛤蟆。一说大雁。离:离开。一说通“丽”,附着,遭遇。一说通“罹”,遭受,遭遇,此指落网。 ⑿戚施(yì):蟾蜍,蛤蟆,其四足据地,无须,不能仰视,喻貌丑驼背之人。 [2]  [3]  [4]  [5]  [6]  白话译文 新台明丽又辉煌,河水洋洋东流淌。本想嫁个如意郎,却是丑得蛤蟆样。 新台高大又壮丽,河水漫漫东流去。本想嫁个如意郎,却是丑得不成样。 设好鱼网把鱼捕,没想蛤蟆网中游。本想嫁个如意郎,得到却是如此丑。 [2]  [3]  创作背景  播报 《邶风·新台》,旧说以为卫人所作,目的在于讽刺卫宣公违背天伦,在黄河边上筑造新台,截娶儿媳。根据《史记·卫康叔世家》记载,卫宣公是个淫昏的国君。他曾与其后母夷姜乱伦,生子名伋。伋长大成人后,卫宣公为他聘娶齐女,只因新娘子是个大美人,便改变主意,在河上高筑新台,把齐女截留下来,霸为己有,就是后来的宣姜。卫国人对卫宣公所作所为实在看不惯,便编了这首歌子挖苦他。《毛诗序》谓:“新台,刺卫宣公也。纳伋之妻,作新台于河上而要之,国人恶之而作是诗也。”朱熹诗集传》遵从其说。现代有人以为这是一位妇女遭了媒婆欺骗,所嫁非人,因而发出怨词的说法;也有人认为这是一位妇女在婚姻上上当受骗后的谑怨愤懑之辞。 [2]  [3]  [4]  [6]  [5] 风·新台》,旧说以为卫人所作,目的在于讽刺卫宣公违背天伦,在黄河边上筑造新台,截娶儿媳。根据《史记·卫康叔世家》记载,卫宣公是个淫昏的国君。他曾与其后母夷姜乱伦,生子名伋。伋长大成人后,卫宣公为他聘娶齐女,只因新娘子是个大美人,便改变主意,在河上高筑新台,把齐女截留下来,霸为己有,就是后来的宣姜。卫国人对卫宣公所作所为实在看不惯,便编了这首歌子挖苦他。《毛诗序》谓:“新台,刺卫宣公也。纳伋之妻,作新台于河上而要之,国人恶之而作是诗也。”朱熹诗集传》遵从其说。现代有人以为这是一位妇女遭了媒婆欺骗,所嫁非人,因而发出怨词的说法;也有人认为这是一位妇女在婚姻上上当受骗后的谑怨愤懑之辞。 [2]  [3]  [4]  [6]  [5]
5
500miles
紫洋喜欢捣鼓这些东西,,,可以做你的知音
小二哥李白
“刺时”之说比周星驰的电影还要“无厘头”。。
阿尤
笑坛的风气不正啊……
阿尤
你厉害了,还能扑腾扑腾,我直接淹没了
5
500miles
蘧篨:蛤蟆; 鸿:蛤蟆。一说大雁;戚施:蟾蜍,蛤蟆。。。。

鸿,也是蛤蟆?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你们这些小麻雀,只知道啄牛屁股,哪里知道癞蛤蟆的高大志向啊。。。

我要吃天鹅!

小二哥李白
5班,蛤蟆,阿尤,蛤蟆:燕雀安知蛤蟆之志哉。。

• 你厉害了,还能扑腾扑腾,我直接淹没了 阿尤 - 

5
500miles
蛤蟆一说是有些太牵强了。。网上很多东西也是三脚猫弄的

比如移花接木找到的那个对高力士的评价,大概就是看了几集电视剧后写的

5
500miles
没事,脚歪不怕鞋正
密码忘记了
对我来说,读“诗”,“书”只是为了学习,理解古代的文献

古代文献用典较多,而这些“典故”,多来自更古的书上记载的“梗”。所以可以说,“诗”“书”上的“梗”,其后的很多文章中都会借用。因此,不接受经典的解释,遇到其后面的文章,诗词中借用的“梗”,也就读不懂了。打个比方,古文,诗,词中用了个“新台”,知道这梗的,马上就能领会到又在讲什么“爬灰”的故事了。

我是实用主义者,不是研究古书的专家,所以不考据研究,只“守旧”,接受主流观点,求个读古文,诗词时,能快速地粗略了解,生吞活剥地理解个大概意思。对小二哥有精力研究,考据“诗”的新解,在下佩服。

密码忘记了
“鸿”应该是大雁

下了渔网,抓了个大雁,癞蛤蟆真吃天鹅肉了!

对宣姜而言也不是坏事,本来就是个政治婚姻,做太子妃的话,太子能不能顺利接班还不一定呢!你看齐侯也没什么意见,也没因此出兵讨伐卫国。

小二哥李白
可能“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真是出自“刺时派”对这首诗的歪解了。。
密码忘记了
那就需要小二哥再考据一把了!
小二哥李白
我研究这几首诗首先尊重其形,既字面上的意思。我发现邶风几首诗歌的字面意思非常丰富,艺术和审美水平非常高,邶国应该有高人。
密码忘记了
后世影响也不小

燕婉之欢,燕婉之求,燕尔新婚,都是指男女之事的成语了。

久经沙场的枪
这个,前一阵儿研究诗经那位同学呢?当时文字没怎么成型,山东土音应该很重,,,
o
ozxlu
都钻故纸堆里了?
密码忘记了
通篇蛤蟆功,是出自闻一多的一家之说

原有的“刺时”说,是指原诗创作的历史背景,是“筑新台,纳儿媳”,叹姜女“所得非所愿”。

闻一多之前,只有最后一词“戚施”解释为“蛤蟆”。闻把“籧篨”,“鸿”也都解释成了蛤蟆。因政治原因吧,在大陆又被广泛采纳。

石牛
哇, 二哥是文化人
爪四哥
有没有 新台币?
5
500miles
娶了原本打算给儿子的媳妇,尤其是还没过儿子门的,并不算什么大错。
小二哥李白
二子那篇也是本尊嘛,老枪用山东话朗诵一下?
小二哥李白
很明显闻一多也在“刺时”嘛,是不是发生在老蒋扒了花园口黄河之后?
密码忘记了
楚平王也干过,成就了武举,孙武破楚一战的千古英名

所以,生物学上没大问题,社会学上可能引发严重后果。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柏举一战,也是血流成河。

小二哥李白
还有新爪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