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计一下七十年代和现在国内的生活费用,以四口之家为例。

b
borisg
楼主 (文学城)

七十年代城市四口之家(两个大人,两个小孩)收入80元是中等偏上水平了。两个人每人月工资40元是比较普通的,一个人挣80元已经凤毛麟角了。

每人伙食10元(起码的),房屋取暖5元,衣服每人每年起码15元,日杂交通,基本花光。

现在同样的,四口人,住房费上学费加吃喝,不算买房子,租的,不是一线城市,怎么着也得花一万吧,这都是基本生活,没有汽车,旅游,衣服也是仅够用的没有多余的。比这再少的就接近贫民了。

 

b
borisg
至于农村么,下面有人说一个月种种地一千块也能活,那么七十年代农民一个月挣不到10块钱不也活过来了。。。
p
puyh
+ 应该综合比较,不能单一的比较,那没意义。
聂耳
這個要用經濟學上的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來算。一個比較通俗的算法是:你的工資可以買幾斤大米

毛時代上海的大米最便宜的是13.5 最貴的是17.1元/担。

聂耳
国际上不同国家的货币是以麦当劳的汉堡价作基算单位,因为麦当劳在全世界都有店,你的工资在甲国可买几个汉堡,在乙国可买几个。

所以用大米是不太准确的,但那时中国又没有麦当劳。

H
HEYO
那时候吃得和猪一样,能叫活吗?
聂耳
京東網上40斤東北大米927元,根據1930年開始施行的《中華民國度量衡法》規定 一擔=100斤。這麽算就是1.35-1.71元

取個中間數 1。5元/斤。 80/1。5=53.3333,

而現在 927/40= 23.2元/斤。 月工資10000: 10000 / 23.2 = 431斤大米

聂耳
真没想到现在米这么贵! 我不知道这个米是对不对 连接: https://www.jd.com/jiage/13204d61481
聂耳
根據這種大致計算,現在月入1萬元的生活要比毛時代月入80元好太多了,以后大家就别争了。资本主义就是好
b
borisg
那是讲究人吃的品牌米。一般人在街市上几块钱一斤。
聂耳
谢谢,差太多了,我在美国就买黄国宝算好吗?
n
nolie
七十年代的长沙米价

家里我负责买米,只到81年离家。

 

米分三等,每斤分别为0.138, 0.152, 0.171元。138的米是陈年早稻米,很难吃,所以一直买152的。

老白456
七十年代普通城镇居民也就是最基本的温饱,生活水准极其低下,现在再有人还是那种生活水准也太凄惨了
老生常谈12
黄国宝中等

东北大米出油,有嚼头,口感好,香喷喷。

1982年我和上海同事到辽阳出差,吃当年产东北大米,上海同事坚决不吃一口菜,怕破坏了大米的原味,结果菜都被我吃了。

曾在庄里
在大城市,如果自己没房子,人均月入1000根本就没法生存。这是畸形房价造成的。反过来,如果自己有一套房子,那这样

的收入也能凑合生活。当然畸形房价造成大城市什么都贵,人均月入一千生活比较艰难。但在农村,房子便宜,人均月入一千生活还过的去。其实大部分农村人收入比这个也高不到哪里去,就是一个正常的收入。这样的收入水平下,吃穿用度比我们小时后要好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