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在朝鲜战争关键时刻的几次误判(3)

千里
楼主 (文学城)
毛主席在朝鲜战争关键时刻的几次误判(3)

接着上篇咱们继续讲毛泽东在朝鲜战场关键时刻对形势的误判。 6park.com

 

上篇讲到毛泽东误判敌我双方实力,霸气地拒绝联合国以三八线为界停火决议,批评了彭德怀提出“后退几十公里”的建议,坚持一鼓作气把美帝赶下大海。遗憾地是,朝鲜战局没有按照他这位伟大战略家的意志为转移,而是发生了战略家没有料到的惊天逆转。51年1月20日,麦克阿瑟亲临大邱第八集团军指挥部,指挥美军迅速转入全面战略反攻(攻防转换如此之快震惊了彭德怀),首战水原,再战砥平里,收复汉城,收兵三八线(史称第四次战役)。现在,中国官史盛行一种模糊的说法:美帝这次反击成功是因为李奇微替代麦克阿瑟后,提高了美军士气,摸清中国军队的活动规律的缘故。这种说法咋听似有几分道理,但是却经不起推敲:李奇微到朝鲜是替代第八集团军军长沃克,取代麦克阿瑟担任联军总司令时第四次战役已经基本结束,所以由东京飞到大邱亲自下令责成美军发起反击的是麦克阿瑟。既然如此,中国官史为什么如此厚此薄彼呢?一句话:某些御用文人借用李奇微回忆录中自吹自夸的成分,故意贬低麦克阿瑟而已,千方百计为自己麦克阿瑟战败下台这一谣言铺垫。李奇微的这种自吹自夸好比京剧《杜鹃山》里柯湘唱词:“毛委员指航程,光辉照耀天地明”。。擦!有总书记在,有常委在,轮到你丫个普通“委员”指航程? 6park.com

 

第四次战役志愿军兵败退回三八线(实际是堪萨斯线),按毛主席的性格当然不甘心啦(被赫鲁晓夫讥笑为好斗的小公鸡),只要口袋里还有本钱,他老人家决不会下赌场的!鉴于先期入朝的三野和四野严重受损,毛泽东下令从国内每个步兵连队抽调二十人给予补充,又把剩余的一野、二野和华北兵团中尚能上阵的人,组成第三梯队,换装苏式武器,准备卷土重来,一举拿下南朝鲜,把美帝赶下大海。坦率地说,彭德怀是志愿军高层中第一个认识到美军是无法战胜的,更是一再反对仓促用兵的,为此甚至专门赶回北京惊醒毛泽东的春梦当面力争,但毛泽东根本听不进去:坚持第三梯队到达朝鲜后,就可以一举迅速解决朝鲜问题。彭德怀虽然反对,但也不得不按照领袖的旨意制定作战计划—这就是军史里所说的第五次战役。第五次战役是两年零九个月的抗美援朝兵力投入最多的一次战役(共十四个军近八十万人),歼敌的胃口也是空前的:美军三个师,韩军两个师,英军两个旅,土军一个旅,这是要拼命一战定乾坤的节奏。 6park.com

 

彭德怀戎马一生经历过无数次战役。从朝鲜前四场战役来看,老彭深知:如果连对手一个团都无法歼灭的话,一场大规模的战争的胜利将是无从谈起的。但是毛泽东坚持要打,而且还要大打,要快打,要按斯大林的旨意“趁热打铁”。很遗憾的是:彭德怀在最后一分钟, 如同他最后一分钟支持出兵朝鲜一样,被迫支持了第五次战役。其实反对第五次战役的不仅是彭德怀,志愿军高层中其他一些人也不赞成,但自延安整风后,无人敢于直言,仅有一个邓华公开表达了自己的意见(后来邓华为此付出代价):对敌人力量估计不足,对自己力量估计过高。站在共产党的立场上,这话可算已经说到家了!所以彭德怀战后感慨,当初该听邓华的。。(悔不该听信王近山这种二百五的一泡尿滋到釜山抓五千美国俘虏的牛逼大话)。 6park.com

 

当第五次战役正在紧鼓密锣准备的时候,发生了两件大事:4月8日,美帝航空兵空袭了平壤以东属志愿军后勤部第一分部的三登库区以及当地的铁路中转站和存放山洞,大火连烧三天,将志愿军为第五次战役准备的三百多万斤军粮和四十万套夏装军衣全部烧光。4月10日,加利福尼亚国民警卫队改编的步兵第40师到达日本,横滨码头上彩带飞舞,鲜花遍地,乐队高奏《加利福尼亚我来了》,引来了一大群看热闹的新闻记者和日本民众。如此高调的增兵,不愁没有谍报网将情报送到北京,这个消息震惊了中南海里的毛泽东。美帝在朝鲜战场一共七个师,志愿军已经难以应付,要是再调来一个师,这仗还怎么打?其实,这是麦克阿瑟玩得美版兵不厌诈:乘船到达日本的其实是两个师,一个是第40师,另一个是俄克拉荷马国民警卫队改编的第45师,但这两个师是杜鲁门特批用来保卫日本的,不可以用于朝鲜战争。但麦克阿瑟却高调公开第40师的到达,而且表示将其用于朝鲜战争,其目的不言自明。 6park.com

 

毛主席果然急了,急三火四地命令彭德怀抢在美帝增兵前发起第五次战役。但是军队要发起作战,首先部队得到位,而且大军未动粮草先行。但毛泽东不管这些,只是一味要求部队迅速发起攻击。4月22日,在作战准备尚未完善的情况下,八十万大军发起了人海攻击,有些部队甚至需要跑步20公里才能达到前沿。第五次战役的详细经过我在这里暂不细述,以后有机会专门讲第五次战役,可比小小的长津湖有滋味多了。这里只把战斗结果简单阐述一下,顺便摘录几段志愿军高级将领的战后总结供大家参考: 6park.com

 

1) 预先制定的歼敌五个师又三个旅的计划未能实现,不仅未能歼灭美军整师整旅,甚至连整团建制都没有一个,唯一的亮点就是歼灭了担任掩护任务的英军29旅格罗斯特营600余人。 6park.com

 

2) 战役过程中,志愿军人海对火海,造成惊人伤亡。尤其是战役第二阶段,美军发起反击后,志愿军全线崩溃混乱,约二万人被俘,丢弃大批武器弹药装备。美帝给这次战役起了一个别名,但担心这个别名会伤害了一些人的感情,这里就不介绍了。 6park.com

 

3)战役结束后,志愿军再次退回三八线,只不过这次后退的更远、更加匆忙。美帝不但占领了三八线,而且还夺取了原属北朝鲜的铁原、金华、华川等军事战略要地。 6park.com

 

对于第五次战役的严重失利,彭德怀没有隐瞒,他在电报中坦率地告诉毛泽东:“目前部队干部情绪消沉,对战争长期性感到厌倦,顾虑今后作战会更加困难,对战争能否取胜产生怀疑,某些干部甚至违抗命令,官兵关系不正常,破坏纪律现象相当严重”。后来,彭德怀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彭德怀自述》)也曾承认,在他戎马生涯中有四次败仗。红军时期赣州战役,百团大战中的关家垴战斗,解放战争时期的西府战役和朝鲜战争中的第五次战役。 6park.com

 

志愿军副司令邓华对第五次战役也有一段精彩的文字总结:“第五次战役的作战指导上仍旧是一种带速决性的办法,主要是轻兵速胜的思想作怪,对敌人的力量估计不足,没有很好研究敌人新的特点来修正我们的打法;对自己的力量估计过高,新到部队的某些弱点虽已看到但未注意补救;对自己的供应困难估计不足,战役准备工作并未很好完成,即仓促投入战斗。在战役布置上企图过大,口张得很开,打得远,以致未达成预期目的,反而增加了前送弹药后运伤员的困难。志司在指导上的这些缺点是主要的。” 6park.com

 

5月27日,彭德怀将陈赓与解方(时任志愿军参谋长)送回北京,当面向毛泽东汇报前线官兵的处境和对未来战局的评估。毛泽东听了汇报后,再次做出了对形势的误判:美帝一定会趁胜追击,再次越过三八线夺占平壤—元山一线。朝鲜的金日成比毛泽东更着急,如果美帝夺取平壤—元山一线,对中国是个面子问题,对他来说,国土的精华就丢了,靠中国战友的力量再夺回来的可能性基本为零。两人商量后,6月5日,毛泽东致电斯大林:讲述了中国目前遇到的种种困难,表示愿意就三八线停战。毛主席还是很注意自己的形象的,他在电报里补充:由于战场形势不利,中朝目前都不宜提出停火,最好由苏联政府出面。6月23日,苏联副外長兼驻联合国代表马立克在联合国新闻俱乐部发表演说,建议双方停火。第二天《人民日报》立即发表社论支持马立克的停火建议,并且声称“中国人民是爱好和平的”。 6park.com

 

但是,毛泽东又一次误判了,因为美帝根本就没有夺占平壤—元山一线的计划。杜鲁门仍然担心苏联在西欧可能发起行动,仍然不会为李承晚多打一些领土而牺牲美国生命,既然已经主动撤离了北朝鲜,自然不会再花力气打回去。这时杜鲁门满脑子想的就是如何停战,如何从朝鲜脱身,把军队调到欧洲加强防务。李奇微长期在华盛顿担任总统的顾问,对总统的红头文件吃得比较透,对总统的想法可谓心领神会。老李不顾众将领的反对,严格下令美军追击到堪萨斯线为止,甚至原先已经制定在西线夺取礼成江一线的计划都紧急叫停。为什么美军要停止在堪萨斯线呢?因为堪萨斯线是三八线附近最利于联军防守的一条战线,所以美军必须越过三八线夺取这一条战线。有人会问,那美军又为什么要前出怀俄明线呢?美军争夺怀俄明线的目的也是从防守策略考虑的,旨在夺取铁原、金化,华川这三个志愿军最重要的兵站基地,杜绝中朝利用这三个战略要地向南再次发起攻击的可能性。 6park.com

 

毛泽东一提停火谈判,正中杜鲁门下怀,正在田纳西参加航空工程研究中心落成典礼的杜鲁门连回华盛顿都等不及,立即顺坡下驴,即兴发表演说,接受中朝提出的停火谈判。 6park.com

 

(未完待读)

白云蓝天
“误判敌我双方实力,霸气地拒绝联合国以三八线为界停火决议”——SB作者只会放马后炮!挟大胜之余哪有不乘机扩大战果之理?
白云蓝天
在当时那种大胜的形势下,世界上没有一个战争指挥者会听从惨败之军的安排进行停战谈判!
走资派还在走
也不都介,凡事都有例外,比如清朝和法国那场战争,就是冯子材那场镇南关大捷。
聂耳
一个听不得不同意见的人不可能做出正确判断。
白云蓝天
例外必然是政治原因或者其他什么原因,如果纯粹是从军事角度而言,那必然是乘胜扩大战果。
走资派还在走
对了,我一直想跟你说,我终于找着《蚯蚓降龙》了。
白云蓝天
你讲的是象棋?不记得你曾跟我提过此事。
走资派还在走
我记得原先说过《文革残谱》,还有四川曾东平先广东许银川胜的那盘对局。您没兴趣那就算了。
白云蓝天
我记得你说过《文革残谱》。

 

https://bbs.wenxuecity.com/memory/1349438.html

 

h
hkzs
对手后撤诱敌深入,自己自以为是自己大胜,被人一顿胖揍,不得不屈服吃回头草。
竞选
海湾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42天就把入侵科威特的伊拉克军队赶出了科威特,结束了战争。
L
LengXiao
解放战争时太袓曾命粟裕带队东渡长江去敌后活动,粟裕反对,力陈留在苏北的益处,太袓允之。
聂耳
我是指49年后,他越来越听不得不同意见。
白云蓝天
你纯凭想象自说自话吗?而且逻辑也荒谬透顶——既然想诱敌深入,为何又迫切希望停战?
白云蓝天
我上面讲过除非是军事以外的原因,就如中越战争、中印战争,中国见好就收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