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家老毛那时候,一个工(一个成年男劳力正常情况下一天的劳动),一般值两毛钱。一年一天不休息

曾在庄里
楼主 (文学城)

也就得70多块钱。这七十块钱要扣除口粮钱后 (按粮站供应价格算),所剩无几。如果孩子多,劳力少,还要欠生产队的钱。除成年人多,没什么小孩的家庭,还能分少许现金外,大部分家庭从生产队得不到任何现金收入。但花销还是有的,那靠什么呢?主要是靠养几只鸡下了蛋卖了,还有一年能养一头猪,到年底卖了,又是一笔整钱。管制不严时,还能业余时间纺棉花织土布卖钱。养好几头猪,那是做梦。猪也得吃东西呀。粮食还不够人吃的,哪能用来养猪啊。割猪草也得有人干啊。所以一家也就是养一头猪,一般养一年,大概能长到150斤左右就不错了。留着自己吃肉,那是做梦。当然南方可能要好一些。

铁甲连环马
请教:口粮还要钱吗?是农民自己种出来的。有一个人分一份口粮是吧?
偃月劃戟
+?
铁甲连环马
曾兄说:“这七十块钱要扣除口粮钱后 (按粮站供应价格算),所剩无几。”
i
ireadwrite
我家乡直至七十年代中期

仍有部分地区是10工分(一个工)值两毛多钱的,和你家乡相似, 每年都有很多超支户:干了一年,不但没钱分,还欠生产队的。

当时最好的地区有10工分值一元多的。

 

b
borisg
欠了怎么办,也得让人活,一年一年欠下去。
曾在庄里
是有经常拖欠的,那也没办法。所以大家干活没积极性。干多了也拿不回来。
衡山老道
猪养一年有150斤算是很好的,我外婆每年养一头猪,从来没有一头猪到100斤。人都吃不饱,猪咋能养肥?
铁甲连环马
北京郊区,看来都不错。
欲千北
口粮要算钱的。农村劳力少,人口多的透支户,主要就是因为分了口粮,倒欠生产队。
铁甲连环马
陈永贵75年曾经建议中央发文,社员欠集体的粮债一律免掉。(看来他知道,那是根本没法儿还的债。)
萧岚
所谓“ 农民养两头猪, 一头卖给国家一头留着自家食用。” 纯属天方夜谭

所谓“ 农民养两头猪, 一头卖给国家一头留着自家食用。” 纯属天方夜谭。人都吃不饱肚子,哪有猪吃的?农户只能勉强养一头猪,也不大。能养到一百斤出栏,就很高兴了。哪里舍得自己吃?这是最主要的零花钱。我们下放在水网地区,后来想办法在水面培植水葫芦喂猪, 猪能吃,但是猪也长不大。

 

强劳动力一天算四毛钱,在苏北算中等偏上的水平。家里劳动力多的,到了年底分红,扣除分到的口粮,一家可以拿到几十块钱。分红时候,也有情况不好的,总有几户,除了口粮,拿不到一分钱,还要倒欠生产队的钱。

 

极左的人喜欢长篇大论歌颂那个时候。其实对历史事实并不了解。到实际情况就要露馅。

k
kingfish2010
我插队的地方, 算是比较富裕的, 72年一个工 6角钱,队里有果树, 但是没有足够的粮食喂 猪。

粮食只能留一点人的口粮,喂猪的主要是草和叶子, 饲料里没有淀粉和蛋白质,猪也不爱长肉。一头猪身上没有多少肉的。

老乡们一年也就是春节杀一头猪, 吃两天。我们知青也是一样, 一年吃一次猪肉。

稍微富裕一些的老乡有的家里能用食盐腌一小坛子,留着以后来客人的时候, 拿出来炒点酸菜。

肥肉炼油了, 也是留着炒菜时搁一点点, 准备吃一年的。那时候以粮为纲, 很少种其他作物。

说到粮食, 留下来的粮食也不够吃的。到了春天, 几乎家家喝粥, 吃干粮的时候很少的。

 

巴哈马妈妈
读起来心里好难受啊。
k
kingfish2010
城市里:辽宁省。 陈三两锡联大将军。 每月半斤肉。毛侄子远新。托耄他老人家的福, 辽宁人民现在还怀念。。。
巴哈马妈妈
我小的时候,爸爸给我削甘蔗,一个

来赶集的乡下小伙子光着脚丫,递给我爸爸一个生红薯请他帮他削去烂掉的,我爸爸几乎削了一大半腐烂的部分才递给他吃。他可能饿坏了。我眼睛都红了。政府有什么权利让老百姓过的猪狗比如还要唱赞歌?

风秋马白
猪吃的和人吃的不冲突

猪食主要是干草,辅助的是粮食加工过程产生的麸皮和糠。春夏的时候足够的鲜草是让猪长肥的一个因素。 如果希望猪长得肥就要加蛋白质。最好在猪食里直接加黄豆或者黑豆,如果豆子只能 给人吃,那做豆腐剩的豆腐渣, 榨豆油剩下的豆饼就是猪最好的食物了。

衡山老道
豆腐渣,豆饼能给猪吃,就说明粮食够了。但问题是人都吃不饱。有几年,我们每年有三个月只有红薯吃,没有米。
衡山老道
真实,我们老家也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