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歌苓:心怀善意的人,往往能遇见美好

路边野花不採白不採
楼主 (文学城)

心怀善意的人,往往能遇见美好

严歌苓

这时我已在地铁入口,心想不如就做个赤贫和魅力的测验,看看我空口无凭能打动谁。让我蹭得上车坐,赊得着饭吃。  

  我身无分文地出了门。

那是一月的芝加哥,北风刮得紧,回去取钱便要顶风跋涉半小时,无疑是要耽误上课了。

这时我已在地铁入口,心想不如就做个赤贫和魅力的测验,看看我空口无凭能打动谁。让我蹭得上车坐,赊得着饭吃。

我唯一的担心是将使芝加哥身怀绝技的扒手们失望。

“蹭”上地铁相当顺利 ——

守门的黑人女士听说我忘了带钱,5个1寸长的红指甲在下巴前面一摆,就放我进去了,还对着我的后脑勺说:

“要是我说‘不’你不就惨了!你该感谢上帝,我一天要说99个‘不’才说一个‘是’呢!……”

她笑得很狰狞,像个刀下留人的刽子手。

12时59分下课。

很想跟同学借点儿午餐钱,又怕他们从此跟我断绝来往。

开学那天,一个大龄男生借了一位女同学9块钱,下面就出现了一些议论。

所以我打消了借钱的念头。

饿死也得为我们大龄同学们争气。

所有同学都进了校内那个廉价餐厅,我只好去校外昂贵的一家意大利餐馆。

一个意大利小伙子过来在我膝盖上铺开又硬又白的餐巾。我点了鲜贝通心粉,吃最后几根时我开始在心里排演了。

吃不准笑容尺度,但是不笑是不可以的。

人家小伙子忙了半天,至少该赚你一个笑容吧。

我眼睛盯着账单,手装作漫不经心地在书包里摸那个丢在我卧室枕边的皮夹,然后我已经分不清是真慌张还是假慌张地站起来,浑身上下逐个掏口袋。

“灾难啊!”我说,“我的钱包没了!”

小伙子瞪着我。

他耐人寻味地看着我自我搜身,一遍又一遍,然后摇摇头表示遗憾:

“冬天穿得厚,扒手就方便了。”

我表示非常难过,如此白吃,还吃得那么饱。

他连说可以谅解,都是扒手的错。

他拿了张纸,又递给我笔,请我留下地址和电话。

我说这就不必了,明天保证把饭钱补上,连同小费。可他还是坚持要了我的电话号码。

写完后我抬头笑笑,这一笑,魅力就发射得过分了,因为他的眼神一下子变得楚楚动人的,问:

“平时可以给你打电话吗?”

我打着哈哈,说可以可以。

我打算徒步回家。

走在芝加哥下午3点的街道,风吹硬了街面上的残雪,每走一步都要消耗掉一根通心粉的热量。

很快我放弃了,跳上一辆巴士。

一上车我就对司机说我没有钱,一个子儿也没有。

司机点点头,将车停在一个路口,客客气气地请我下车。

我红着鼻头对他笑着说:“明天补票不成吗?”

他鄙夷地说:“天天都碰上你这样的!来美国就为了到处揩美国的油!”

我正要指出他的种族歧视苗头,一只皱巴巴的手伸到我面前—— 是个老头,怀抱一把破竖琴。

他把手翻过来打开拳头,掌心上有4枚硬币……

付完车钱,我立刻拿出我那支值10块美金的圆珠笔,搁在他手里。

他说:“你开玩笑,我要笔干吗?”他摘下眼镜,给我看他的瞎眼。

我问他在哪里卖艺。

他说在公立图书馆门口,或在芝加哥河桥头。

我说:“明天我会把钱给你送过去……”

他笑笑,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下了巴士,离我住处还有5站地,我叫了辆计程车。

司机是个锡克人,白色包头下是善良智慧的面孔。

我老实交代,说钱包忘在家了,他静静地一笑,点点头。

到了我公寓楼下,请锡克司机稍等,我上楼取车钱。

更大的灾难来了:我竟把钥匙也忘在屋里。

我敲开邻居的门。我和这女邻居见过几面,在电梯里谈过天气。

女邻居隔着门上的安全链条打量我。

我说就借10块钱,只借半小时,等找到公寓管理员拿到备用钥匙,立刻如数归还。

“汤姆!”女邻居朝屋内叫一声,出来一个6岁男孩。

女邻居指着我说:“汤姆。这位女士说她住在我们楼上。你记得咱们有这个邻居吗?”小男孩茫然地摇头。

我空手下楼,带哭腔地笑着,告诉锡克司机我的绝境,请他明天顺路来取车钱,反正我跑不了,他知道我的住处。

他又是一笑,轻轻点头,古老的黑眼睛与我古老的黑眼睛最后对视一下,开车走了。

我想起田纳西·威廉姆名剧《欲望号街车》中的一句话:

“我总是依靠陌生人的善意。”

这句话在美国红了至少30年。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严歌苓:心怀善意的人,往往能遇见美好 陈凯歌回忆录节选 - 天国 张抗抗:遗失的日记 电台女主播发火,对话内容太爽了(ZT) 非常有趣的照片,令人大开眼界!送给朋友一起看!
聂耳
這種人養尊處優慣了,不吃一頓飯會死嗎,沒錢坐車就走唄,腿長著幹嘛?一個人為這麽點事兒向人求助,我弊視
聂耳
這種人養尊處優慣了,不吃一頓飯會死嗎,沒錢坐車就走唄,腿長著幹嘛?一個人為這麽點事兒向人求助,我弊視

毛泽东为何不去留学
沈卫威

1919年3月12日,毛泽东和一群准备赴法国留学的学生一道离开北京,14日到达上海。送走留法学生后,他于4月6日回到湖南长沙。

。他在1920年给好友周世钊的信中说:我觉得求学实在没有“必要在什么地方”的理,“出洋”两字,在好些人只是一种“迷”。中国出洋的总不下几万乃至几十万,好的实在少。多数呢?仍旧是“糊涂”;仍旧是“莫名其妙”,这便是一个具体的证据。我曾以此问过胡适之和黎劭西两位,他们都以为我的意见为然,胡适之并且作过一篇《非留学篇》。

在长沙,毛泽东于1919年7月14日创办《湘江评论》。与此同时,胡适在北京的《每周评论》上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于是,胡适和毛泽东都对对方的活动产生了反应。毛泽东是如期把《湘江评论》寄给了胡适。胡适在8月24日的《每周评论》第36号上撰写有《介绍新出版物》(署名“适”),高度评价了《湘江评论》,并表示支持湖南的学生斗争。他说:“《湘江评论》的长处是在议论的一方面。《湘江评论》第二、三、四期的《民众的大联合》一篇大文章,眼光很远大,议论也很痛快,确是现今的重要文字。还有‘湘江大事述评’一栏,记载湖南的新运动,使我们发生无限乐观。武人统治之下,能产生出我们这样的一个好兄弟,真是我们意外的欢喜。”而这篇文章正是毛泽东写的。“民众大联合”的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一思想的确立是在《湘江评论》时期。

9月1日,毛泽东响应胡适“多研究些问题”的号召,在湖南起草了《问题研究会章程》,寄给北京大学的邓中夏,刊发于10月23日的《北京大学日刊》。《问题研究会章程》中所列的大小144项问题(有互为兼容),是对胡适文章中所提出的问题的具体展示,思路和主旨与胡适基本一致。

1919年12月18日,毛泽东第二次到北京。这是他为反对湖南督军张敬尧所领导的学生运动的具体工作。他前往北京,代表“新民学会”上书胡适,是想争取胡适对湖南学生的支持。胡适晚年对助手胡颂平回忆说:“毛泽东在湖南师范毕业后到了北平,他和五个青年上书于我,——这封信,我是交给竹淼生的弟弟竹垚生保管的。在抗战期间,放在上海,竹垚生怕出事,把它烧掉了。”

毛泽东亲自登门拜访胡适之事,胡适的日记中有记录。1920年1月15日的胡适日记中有:“毛泽东来谈湖南事。”1920年4月11日毛泽东离开北京去上海。回湖南后,毛泽东寄给胡适一张名信片,内容如下:

适之先生:

在沪上一信达到了么?

我前天返湘。湘自张去,(新)气象一新,教育界颇有蓬勃之象。

将来湖南有多点须借重先生(之处),俟时机到,当详细奉商,暂不多赘。

  此颂

教安

   毛泽东寄

   寓长沙储英源楚怡小学校

胡适晚年追忆了当年他对青年毛泽东的吸引和影响。在1951年5月16-17日的日记上,胡适回忆说:“毛泽东依据了我在1920年的《一个自修大学》的讲演,拟成《湖南第一自修大学章程》,拿到我家来,要我审定改正。他说,他要回长沙去,用‘船山学社’作为‘自修大学’的地址,过了几天,他来我家取去章程改稿。不久他就回湖南了。”

胡适所说的在毛泽东给朋友的信中可得到印证。1920年2月和3月14日毛泽东在离开北京之前分别给陶毅、周世钊的信中说:

“湘事平了,回长沙,想和同志成一‘自由研究社’(或径名自修大学),预计一年或两年,必将古今中外学术的大纲,弄个清楚。好作出洋考察的工具(不然,不能考察)。”“我想我们在长沙要创造一种新的生活,可以邀合同志,租一所房子,办一所自修大学(这个名字是胡适先生造的),我们在这个大学里实行共产的生活。”“如果自修大学成了,自修有了成绩,可以看情形出一本杂志。”

1921年8月16日毛泽东在湖南《大公报》上发表了《湖南自修大学组织大纲》,同时他又起草了《湖南自修大学创立宣言》。9月,毛泽东利用船山学社的校舍开办的自修大学开学。原船山学社的社长贺民范为校长,毛泽东任教务长。1922年4月,自修大学的校刊《新时代》创刊。11月自修大学和刊物被湖南政府勒令停办。湖南自修大学的学生大部分后来成了共产党的干部。

  

摘自《胡适周围》

--文学城www.wenxuecity.com--
聂耳
她在美国虽然多年却不知道,向人求助是被人看不起的,而能帮助别人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不知道这事否和基督教的教义有关?
聂耳
在美国你最好不要开口要人帮助如,下班你想要搭同事的车回家,美国人一般会这样表白自言自语地说

哦,我的车坏了,正想是不是要打个电话叫出租,还是叫我老公来接我。

聂耳
看上去是自言自語其實是說給你聽,如果你給她一個offer, 她還會问你一句 “are you sure?"好像她根本没想到要向你
聂耳
类似的例子很多,你也可以说人家要面子,但你细想一下这不是面子是文化和价值观的不同。所以轻易不要向人求助,自己想办法去!
聂耳
人可以穷,但不能没有尊严。
通州河
我同意你的观点,有时我们不得不求助他人,但这篇文章读起来虚伪恶心,纯粹煽情
聂耳
基督徒一般不會向人求助,他們是向上帝禱告求助上帝也會為他介難。川普這次在如何 reopen美國時,他自己說他也向上帝

以求幫助

聂耳
所以美国人不喜欢向人求助的文化,可能和基督教的教义有关。我猜
聂耳
这就是被《环球时报》拿来嘲笑的白宫祷告团照片

原上草2017
别想多了,她是个作家,就是随手拿点东西写篇文章而已。或者可以说是为写而写。
杨别青
这个不好,多次利用了别人的善良
x
xiaomiao
想验证一下她的魅力?恶心。
左岸右岸
的确非常虚伪和伪善,令人不齿!
美东JJ
写这种东西才是粉饰太平,真恶心!
不具体
这个女作家的所有作品,几乎都充满了虚伪矫情和恶毒。
走资派还在走
教父说过,求人帮忙不是轻易开口的,所以也不能轻易拒绝
N
Norstar
一个无赖的自白
大江川
歌苓冯妇。。。浮虚之丑。加上莫言,老谋略强,霸占中国文坛,亦为1大奇观。哈哈哈。
聂耳
是在第一集开头那部份吗?
多哥
走网友精辟,不愧是混江湖干特高课的!
走资派还在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