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日》:电影中的大历史(三)

千里
楼主 (文学城)
《红日》:电影中的大历史(三)

 

张灵甫这时终于确定,陈毅真是要来一口吃掉他了。此时再向上边来回报告纯属浪费生命,张灵甫不得不咬牙抗命,下令全师分三路向南急速后撤。华野第9、第4纵队从后追着第74师连续猛攻,但王牌师名不虚传,阵脚不乱,在空军掩护下且战且退,直奔垛庄。此时,华野第1、第8纵队因路途较远尚未攻击到位,第74师一旦抢先撤回垛庄,凭借临蒙公路机动,与左右友军联结,历史上也就不会发生著名的孟良崮战役了。然而这时出现了两个事情,终于让历史没有改变。 6park.com

 

 

 

第一个事情,华野第1纵队独立师的临机决断,逼迫张灵甫上了孟良崮。叶飞的第1纵队担负右翼穿插任务,负责切断第74师与第25师、第65师之间的联系,其中包括了抢占孟良崮和垛庄两个要点。第1纵队在前一阶段作战中属西线兵团,当时刚从鲁西南赶回来,部队非常疲劳,需要休整补充,本来粟裕是想让其担任全军预备队的。但华野几位首长在考虑战役部署时,都认为黄百韬的整编第25师要比李天霞的整编第83师战斗力强,离第74师又最近,一旦不能将两部敌人分割,整个战役就泡汤了,因此需要有攻防兼备能啃硬骨头的部队上。后经谭震林提议,陈毅、粟裕同意,决定由第1纵队执行这个艰巨的任务。

 

对于全面筹划这一战役的粟裕来说,叶飞纵队是其在新四军时期的嫡系主力,战斗力是信得过的,虽然疲劳点,但用着放心。当时到野司来受领预备队任务的第1纵队副司令员何克希、副政委谭启龙闻知情况有变,一时都不敢表态。经过陈毅下令,叶飞亲自乘马飞奔20余里,到华野司令部受领了任务。返回纵队后,叶飞命令廖政国1师负责切断蒙阴方向敌整编第65师与第74师的联系,自己亲率2师、独立师南下切断第25师与第74师的联系。

6park.com

 

 

第1纵队独立师不是一般部队,其前身就是从中原军区千里突围到苏皖解放区的皮定均麾下之“皮旅”,创造了中原东路突围的奇迹。该部先是改编为华中野战军第13旅,1947年1月改称华东野战军第1纵队独立师。由于独立师13日下午出发后没有向导,向指定地点集结时晚了几个小时,导致叶飞率纵队主力出发延迟。结果到了第二天,第74师也开始后撤,几乎和叶飞部平行南进。最险的时候第74师走山岗,第1纵队走山脚,双方已互相发现。第74师部队以为下边是第25师的人,既没问口令,也没打枪。叶飞命令部队全速前进,一刻不停。当时真要是打起来,第1纵队地形不利,会受到很大损失,完成任务也更加困难。

6park.com

 

 

到了14日拂晓,第1纵队各部猛插急进,连续抢占尧山、黄斗顶山、天马山、蛤蟆崮、黄家峪、界牌等要点,切断了第74师与第25师、第65师之间的联系。但是第74师撤退速度很快,已直奔孟良崮而去。一旦让其越过孟良崮,就靠近了临蒙公路的平坦地带,无论是回垛庄还是和第25师靠拢都呈进退自如之势。粟裕非常焦急,连派3名作战参谋向叶飞传令,要其不惜一切代价抢占孟良崮,将第74师堵在孟良崮山脚下。然而叶飞率2师左赶右赶,还是没能跑过张灵甫,被其先到达了孟良崮。

6park.com

 

 

关键时刻,奉命抢占垛庄的独立师1团在插到孟良崮西侧山地时,发现了先前第74师修的那条至汶河南岸的急造军路,并且看到了第74师大批辎重队伍正沿这条道路向南急赶。团长王诚汉认为这是第74师的必经之路,不能让敌人逃跑。遂临机决断,改变原定计划,迅速抢占附近要点285高地,摆开了阻击阵势。与此同时,独立师3团抢占了孟良崮西侧要点330高地,进一步切断了第74师和第25师间的联系。

这时已是14日中午。张灵甫接到归路被断的报告后,意识到情况严重,第74师有被困在山谷狭小地域挨打的危险。遂命令先头51旅组织兵力全力反击,连续向独立师1团、3团阵地发起了多次冲击,整个下午双方都在激战。第1纵队独立师连续行军战斗30多个小时,坚决拖住了第74师,叶飞在战后总结中对独立师的顽强作风给予了高度评价。 6park.com

 

影片中张灵甫率第74师回撤时,发现孟良崮东西两侧出现大批华野部队占领阵地,已不能通过。在观察了地形后,张灵甫不听参谋长董耀宗的劝阻,执意改道前进,命全师登上孟良崮,当晚在山上宿营,第二天再南下垛庄。而在真实的历史上,南下的急造军路被华野部队切断后,确实令张灵甫非常震惊。此时北面华野第9、第4纵队正压过来,东西两侧与友军的联系也遭到分割,南面唯一的退路又被共军阻断。第74师2万多部队被压缩在孟良崮旁狭小的山谷中,处境非常危险,必须迅速决断。 6park.com

 

当时第74师的将领中有两种意见:一种是迅速打通道路突出去;一种是先退上孟良崮稳住阵脚,再伺机集中兵力打出去。张灵甫在此前已令先头部队向第1纵队独立师1团、3团的阵地发起连续进攻,争取打通退向垛庄的道路和向黄百韬部靠拢,但一直没能取得突破。张灵甫考虑到,先前莱芜战役已有李仙洲的失败教训,若长时间顿兵于狭窄山谷中,无可依托阵地,人员拥挤密集,火力难以发扬,一旦共军发起猛烈攻击,第74师首尾不能呼应,无法组织有效反击,极易遭到速败。而先头部队已实施多次突击,一直没能打开道路,也不知道何时才能打开,大部队却不能长时间停留在谷底绝地中。 6park.com

 

最后,张灵甫采纳了后一种意见,全师先退上东侧的孟良崮稳住阵脚。既然垛庄基地还在手里,只要前方一有突破,大部队就可翻山而下,龙归大海。于是,张灵甫命令以58旅占领孟良崮及附近600高地、芦山、雕窝一线,51旅占领孟良崮以西面梨沟、冯家庄一线,57旅占领孟良崮以北当阳、孟家峪一线,摆出可进可守的姿态,带不上山的重武器统统就地销毁。各部到达指定位置后加强工事,严密防范,等待命令。同时仍令51旅猛攻285高地和330高地,力图打开退回垛庄的道路及打通与黄百韬第25师的联系。 6park.com

 

应该说,张灵甫的上山考虑在当时确是可行的方案。虽然从结果看,他此际就应该不惜一切代价强行从第1纵队独立师阵地打开缺口南撤。攻击285、330高地的战斗一直持续到了黄昏,第74师总算夺取了285高地,并攻占了330高地一半阵地。独立师1团改到285高地以南公路两侧继续实施阻击,3团与敌在330高地上对峙。如果张灵甫连夜集中兵力再猛烈突击一次,是极有可能打通道路退回垛庄的。然而,这时候催命鬼来了。 6park.com

 

在得知张灵甫退守孟良崮后,从蒋介石、陈诚到顾祝同,都认为这是天赐良机。正好可以第74师为饵,吸住共军主力,在孟良崮地区与其展开决战。14日黄昏第74师刚退上孟良崮并向上级报告不久,从汤恩伯到徐州陆军总部就连续给张灵甫发电报,要求该部在孟良崮至少固守3天,发挥“磨心”的作用,吸住共军主力,协同周围友军来个“中心开花”,聚歼共军主力于孟良崮下。张灵甫当晚虽有心连夜突围,黄百韬也表示可以接应,但终究不能违抗校长和国防部的重命,也只能安心做“磨心”了。至少张灵甫对第74师的战斗力还是有自信的,认为共军一时吃不下它,只要友军来得快,是有希望实现“中心开花”的。这样,他和第74师的唯一生路也被断送了。 6park.com

 

影片中饰演参谋长董耀宗的是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老艺术家程之。他从艺50年,曾在《夜店》、《腐蚀》、《我这一辈子》、《鸡毛信》、《魔术师的奇遇》、《铁窗烈火》、《笔中情》、86版《西游记》等百余部影视片中饰演过角色,还为《三剑客》、《王子复仇记》、《牛虻》等多部译制片配过音。42年后,他的儿子程前又在崔永元制片的《电影传奇》中饰演了董耀宗的角色,向自己的父亲致以了敬意。 6park.com

 

下面要说第二个事情,就是鲁南还藏着一个华野第6纵队,断了第74师的要命后路。当初王必成和第6师在涟水城与第74师结下了血海深仇,一直是念念不忘。这回粟裕命令第6纵队协同第1纵队星夜兼程北上抢占垛庄,去打第74师,可把王必成和6纵官兵们乐坏了。接到命令后,王必成立即收拢部队从隐蔽地费县铜石镇出发,翻山越岭,徒涉河流,硬是两昼夜跑了200里山路,终于在14日黄昏赶到了垛庄。有赖第1纵队独立师的临机奋战,为第6纵队争取了半天宝贵时间,没有让第74师抢先退至垛庄。半夜时,第6纵队突然发起攻击,一举歼灭了垛庄守敌第74师辎重团6个连大部,攻占垛庄,缴获了囤积于此的大量弹药和军用物资。坚决把张灵甫和第74师装进了棺材,王必成和6纵官兵们总算是出了一口恶气。 6park.com

 

打到15日拂晓,王建安的第8纵队也攻占万泉山,切断了第74师和第83师的联系。至此华野5个纵队打通了联系,最后合拢了包围圈,将第74师合围于孟良崮山区狭小地域内,并对其左右两翼的第25师、第65师、第83师形成了阻击防线。与此同时,外围组援的第2、3、7、10纵队亦各自展开,分别吸引、阻击国民党军第83师、第11师、第7军、第48师、第5军等部。鲁南军区部队也进迫临沂,威胁国民党军后方。一场惊心动魄的决战来临了。 6park.com

 

影片中当野司下达奔袭垛庄的命令时,沈振新正在和高博饰演的丁政委下围棋,这个情节很有意思。在真实的历史上,因为军长陈毅的带动,新四军中下围棋的风气很盛,不少指战员都能来几手。像邓子恢、张云逸、叶飞、方毅、陶勇、梅嘉生、张劲夫、夏征农、汪道涵、胡立教、金明等中高级干部,都是棋迷。《红日》的作者吴强当时是新四军第6纵队宣传部长,也爱下围棋,所以后来在小说中塑造出了这个情节。值得一提的是,建国后陈毅担任了外交部长,在中日还没有建交时就以围棋为纽带,大力促进了两国的民间交流。陈毅当时的忘年棋友中,还有日后的一代棋圣聂卫平。1963年,日本棋院为了感谢陈毅对中日围棋交流的贡献,特别授予他“名誉七段”称号。陈毅逝世后,中日两国实现了邦交正常化,日本棋院又追授给他“名誉八段”称号,成为了一段历史佳话。 6park.com

 

孟良崮属蒙山山系,位于蒙阴东南60公里的芦山山区,其主峰海拔575.2米,面积只有1.5平方公里。相传北宋将领孟良曾驻扎于此,因而得名。在孟良崮周围,还分布着万泉山、芦山、雕窝等山峰,山区东西宽40~50公里,南北纵深30~40公里。这一带清一色都是石头山,群峰耸立,怪石嶙峋,人烟稀少。孟良崮山势陡峭,多悬崖峭壁,山上草木稀疏,水源只有一处泉眼和一个池塘。就军队进行防御来说,山峰陡峭虽然有利,但在石头山上无法构筑工事,只能用石块堆砌成简易火力点,更重要的是水源太少,几万人难以久守。张灵甫命令部队沿孟良崮前沿的285高地一线至雕窝、芦山、520、540、600等高地形成环形防御,以孟良崮主峰为核心阵地,凭险固守。他也知道,现在是生死悬于一线,就看自己的部队能挺多久,左右友军的救援速度有多快了。 6park.com

 

陈毅和粟裕此时也并不轻松,本来他们的计划是第1纵队先敌抢占孟良崮,然后协同其他各纵队将第74师压在孟良崮以北的山谷里加以分割围攻。尽管第74师战斗力强劲,但其处于没有防御阵地的运动之中,又因地形关系难以展开兵力和发扬火力,华野部队居高临下地打,极有可能在14日当天即可将其歼灭。如今张灵甫抢先退上了孟良崮,虽然已将其围住,但周围正有国民党军十多个师向孟良崮围拢过来,最近的只有几公里路程,华野外围阻援纵队已全部和敌人交上了火,情况已变得非常紧急。这是一场双方70多万人参加的大会战,决定着华野主力的生死存亡,也决定了整个华东战场的命运。陈毅当即提出了“歼灭74师,活捉张灵甫”的战斗号召,要求部队发扬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一定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拿下孟良崮。粟裕也带着指挥所一直进到了孟良崮北侧艾山脚下一个山洞里,直接观察战场和指挥战斗。陈、粟决心于15日凌晨3时发起总攻,力争当日上午结束战斗。 6park.com

 

与此同时,在南京的蒋介石亦如坐针毡。现在按他的预想在孟良崮山区与华野展开了决战,这是一喜;然而各路进剿军能否同心效命,全歼共军,而不是赔掉他的王牌第74师,这是一忧。蒋介石发下严令,要求顾祝同、汤恩伯、欧震、李天霞、胡琏、黄百韬、张淦等将领必须督促部队从速向张灵甫靠拢,合击共军,否则要按职问罪。并派空军从徐州和济南方向出动,空中支援第74师作战并空投食品和弹药。同时命令汤恩伯亲自赴前线就近指挥,协调各路部队。汤恩伯此人在打仗上有自己的一套,但在政治上也是一个欺上瞒下之辈。他乘车出临沂不远,便得知垛庄已失守,前方就是共军,遂将前线指挥权交给了第一兵团副司令李延年,自己掉头打道回府。 6park.com

 

5月15日凌晨3时,华野部队向孟良崮发起了总攻。5个纵队全部发起攻击:第1纵队在西侧,第4纵队在西北侧,第9纵队在东北侧,第8纵队在东南侧,第6纵队在西南侧和南侧,四面合击密不透风。这5个纵队可谓是华野的精华,都是最能打的纵队,全都拉上来,确实太看重第74师了。华野官兵们高喊着“攻上孟良崮,活捉张灵甫”的口号,向孟良崮守敌各阵地发起勇猛冲击。然而,第74师名不虚传,战斗力确实强大。其火力配置合理,战术动作熟练,预备队增援及时,反冲击速度很快,与华野部队在各山头阵地反复争夺,一次次把冲上来的华野部队压了下去。双方来回拉锯,短兵相接,刺刀见红,将孟良崮各山头打成了一座座血丘。 6park.com

 

对于这场攻坚战,《第三野战军战史》中记载道:“战况激烈程度,为解放战争以来所少见。”时任华野第9纵队25师73团团长的孙同盛也非常感慨:“我团打过的蒋军,其战斗力没有超过74师的,比整编第11师、第5军都强,不愧为蒋介石的‘御林军’。”当时第9纵队一梯队团伤亡较大,司令员许世友就命令将机关人员补入战斗部队,投入一切可以投入的力量坚决攻击。许世友在电话中还放了狠话:“你们师长当团长,团长当营长,营长当连长,带头冲!” 6park.com

 

 

这次孟良崮之战,也让张灵甫见识了华野的炮火威力。粟裕命令将特种兵纵队和各纵队的榴弹炮、山炮等重炮集中起来,向第74师占据的山头猛烈轰击,势如排山倒海。第74师的阵地在华野部队的连续猛攻下遭到逐步压缩,渐次猬集到了东西向不过数平方公里的狭小山头地域内,人员密集,一颗炮弹就会造成较多伤亡。而且山上全是石头,炸开的碎石四溅,更加大了伤亡,真是苦不堪言。张灵甫在先前的战斗中没有和华野炮兵如此正面遭遇过,未曾感受到华野部队已大大提升了的战斗力。这回终于知道了,可惜再没有他翻本的机会了。 6park.com

 

 

眼看华野各攻击部队越逼越近,张灵甫真急了,连续向汤恩伯呼叫增援。实际上汤恩伯并非不卖力督促各路援军来救张灵甫。15日一大早开始,他就接连电令黄百韬、李天霞、张淦等部迅速前进,为第74师解围。当时张灵甫自己也还有点信心,对部下说:“汤司令指挥不动桂系部队,指挥其他中央军嫡系部队应该是没有问题的。”确实,汤司令想指挥桂系部队是很难。张淦是白崇禧的爱将,面对汤恩伯的紧急电令,一劲推说遭到共军(侧后牵制第7军和第48师的华野第7纵队)强大火力攻击,损失较大,正恶战胶着,当天抽不出兵力向孟良崮靠拢。令张灵甫想不到的是,中央军嫡系部队同样不靠谱。

 

李天霞是个什么样的人大家都清楚,早在张灵甫部在汶河沿岸遇阻,他就打定主意要跑。14日凌晨,李天霞便不顾友军安危命令第83师各部突然后撤了15至20公里,把本应该由他保护的第74师后方基地垛庄给晾了,这才给了华野6纵以可乘之机。等到张灵甫在孟良崮被围,李天霞不但不向前靠拢救援,反而上欺下瞒,指挥部队在包围圈外围兜圈子,甚至越跑越远。他倒是有理:“张飞(指张灵甫)不是顶有办法的吗?我李天霞平生不主张打硬仗,以少胜众是为上策。”这实在是令人哭笑不得。当时华野第8纵队在阻援时对第83师进行了袭扰,李天霞就借口遭到了共军重兵攻击,正奋力阻击,以此来搪塞汤恩伯的查问。

 

黄百韬的第25师离孟良崮最近,只有5公里,第74师又暂归他的第4纵队指挥,黄百韬也不算是个打滑头仗的人,按理他应该是卖力的。然而开始时黄百韬却保存实力,只派了1个旅前去解围,主力则隐蔽未动。张灵甫向他喊话时,黄百韬竟然还引用曾国藩的话教育张灵甫要“先求稳当,次求变化”。等张灵甫急了,黄百韬就让部队向孟良崮打出一阵炮弹作为应付。就这样,因为第25师出动的兵力不足,难以撼动华野部队西南侧的防线。国民党军队中“胜则争功,败不相援”的一幕又出现在了孟良崮战场上,真是叫张灵甫和他的蒋校长情何以堪!

 

打到15日下午,面对蒋介石亲自对第25师下的严令,再加上部下提醒,黄百韬终于又增加了1个旅前去解围。当时叶飞第1纵队方向的战斗空前激烈,一个连级阵地每日都要落下上千发炮弹,指战员们在被烈火洗过的阵地上与解围之敌浴血拼杀。这样打下来,叶飞既要集中兵力参加攻击孟良崮,又要挡住外围前来救援的整编第25师、第65师,兵力使用上实在是捉襟见肘。在长达60公里的对外正面上,只有1师指挥的4个团进行阻援,可谓压力山大。黄百韬经过加强攻势后,督促部队反复争夺连续突破覆浮山、蛤蟆崮、界牌等阵地,向前推进了5公里,与第74师只隔一座天马山了。 6park.com

 

 

此时1师师长廖政国已用上了所有的预备队,手里只剩下几个警卫员了。眼看着国民党军已爬上了天马山半山腰,急得他心如火焚。就在这时,廖政国发现有一支部队正沿山沟向孟良崮方向前进,立即将他们拦住询问。原来这是友邻第4纵队10师28团的1个营,奉命跑步前进去攻击孟良崮。廖政国也不管不顾了,说自己这边情况紧急,要求该营听他指挥阻击敌人。对方的营长考虑了一下,决定为了整体利益执行廖政国的命令。亏了这个营上去,在最后关头又将国民党军赶下山去,令黄百韬功败垂成。解放军的优良作风,在关键时刻得到了充分体现。打到黄昏,黄百韬不敢夜战,以受到共军万余增援部队压迫为借口,将部队撤了回去。

 

15日当天,陈毅、粟裕接连指挥发动了三波强大总攻,都被第74师顽强挡住了,不要说上午解决战斗,打了一天也只攻占了孟良崮外围阵地。面对四周国民党军越逼越近,如果不能及时攻下孟良崮,那几十万华野将士的命运是不堪设想的。陈毅和粟裕商量后,横下了一条心,要不惜一切代价,坚决把第74师吃下去。鉴于当日攻击中各纵队间协同不够,各自为战的问题,决定由叶飞统一指挥第1、4、6、9纵队,总攻孟良崮。再次总攻时间定于16日1时。

 

第74师也打得快山穷水尽了。当天在华野部队的连续猛攻下,该师伤亡严重,外围阵地全部丢失,被压缩在东西3公里、南北2公里的几个山头上,人马辎重皆密集拥挤在山头、山谷中,面对解放军炮火覆盖无所遁逃。更要命的是,因连续多日天气干旱,骄阳如火,山上的泉眼干涸了,唯一的池塘也落到了华野部队手中。张灵甫组织力量反击了20余次,也没能夺回池塘。第74师官兵焦渴难耐,只得杀马饮血,甚至喝自己的尿,即使是女政训队员亦无法幸免……由于没有水,需要注水降温的马克沁等重机枪也打不响了,导致阻击火力大为减弱。山上的粮食吃光了,弹药也消耗得差不多了。因为双方阵地已呈犬牙交错之势,国民党空军轰炸助战的效果很差,而且连续空投的物资大部分落到了华野部队的阵地上。张灵甫曾尝试着组织部队向南和西南方向突围,但都被华野第1、第6纵队挡了回来,致使战力越加衰竭。

 

影片中张灵甫命令集中炮火轰击540高地掩护部队突围,还猛的一拳砸到了桌子上,给许多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实际上,那个时候第74师已只剩部分迫击炮等轻型火炮,炮弹也严重不足,根本打不出影片中的那种威势了。到了这个时候,张灵甫的心也凉了,对部下表示:“看来我们又上了友军的当了!”黄百韬来电询问情况,张灵甫如此回答道:“大势已去,干到最后为止,希望各方面的援兵能提前来最好,晚了就来不及了。”

 

16日凌晨1时,华野5个纵队发起了第四次总攻。华野的猛烈炮火打到各高地上,但见四处硝烟蔽空,乱石横飞,令人胆战心惊。第74师伤亡惨重,伤员、非战斗人员、骡马、辎重撒得漫山遍野,已呈整体混乱之势。究是如此,第74师的抵抗仍非常顽强,与华野部队反复争夺着每一个阵地。外围前来救援的各路国民党军也在蒋介石、顾祝同、汤恩伯的再三催促下,向孟良崮艰难推进,与华野阻援部队激烈交战。陈毅、粟裕高度关注战局,每隔5分钟就打电话向各纵队询问一次。粟裕还直接把电话打到了团一级,直接查问一线的战斗进展情况。陈毅则向部队放了狠话:“你们打掉一千,我给你们补一千;打掉两千,我给你们补两千。谁打下孟良崮,谁就是英雄!” 6park.com

 

 

 

这场惊天动地的大搏斗一直打到了16日黄昏,弹尽援绝,饥渴疲惫,第74师纵是铁打的部队也终于垮掉了,最后全师尽墨。张灵甫和副师长蔡仁杰、58旅旅长卢醒在600高地靠近山顶的岩洞指挥部中死于非命,51旅旅长陈传钧、57旅旅长陈嘘云、参谋长魏振钺、副参谋长李运良等将官被俘。

 

战斗刚刚结束,孟良崮地区即电闪雷鸣,大雨、冰雹倾盆而下。第74师盼了多日的雨水早不来,晚不来,偏偏这时候来了。大批被俘的第74师官兵真是欲哭无泪,此乃天要其亡呀!按照粟裕原来的计划,在歼灭第74师后,还要乘胜扩张战果,再打掉第25师或第83师。然而孟良崮一战打得部队实在太疲劳了,又没有预备队,加上东、西、南数路敌军正全力向孟良崮方向围过来,队形密集不好分割。陈毅、粟裕遂决定不再恋战,指挥各纵队连夜脱离战场,后撤到坦埠、马牧池以北地区进行休整。等周围国民党军终于推进到孟良崮后,战场已被大雨洗刷干净,而整编第74则灰飞烟灭了。顾祝同等人震骇非常,只得令各路人马全部转入防御态势。战后,第一兵团司令汤恩伯被蒋介石撤职,黄百韬、李天霞也都受到了处分。张灵甫则被大肆褒扬。后来国民党败退到了台湾,还将张灵甫入祀了台北圆山忠烈祠。

6park.com

 

 

解放军军史记载,在孟良崮战役中,华野全歼了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编第74师及整编第83师1个团,歼灭整编第25、65、83、48、11师一部,其中毙伤13000人,俘虏19676人,合计歼灭32676人;缴获山野炮28门、步兵炮和战防炮14门、轻重迫击炮235门、轻重机枪987挺、长短枪9828支、火箭筒43具,以及大量弹药、物资。同时华野部队阵亡2043人,负伤9300人,加上其他减员,共计减员12189人。

6park.com

 

 

另据国民党《第一兵团蒙阴东南地区战役战斗详报》记载,此役“亡军官1717员、兵11253名,伤官1392员、兵7479名,失踪官167员、兵3315名”。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华野歼灭的32676人明确包括了前来孟良崮解围的国军其他部队人员,而不是单指第74师。根据国军资料,第74师进入华东作战9个月,减员在1万人左右,但仅补充了3000余人。孟良崮战役前,又有榴弹炮营、留守处等单位离队未参战。因此,在孟良崮覆灭的第74师应在24000-25000人左右(其中又有少量在战役中漏网)。如果按战役俘虏的90%为第74师人员,约17700人。以第74师参战数减掉被俘数,不可恢复损失约在6000-7000人之间。如华野部队的减员也按类似方法计算,则双方的战斗伤亡相差不多,从一个侧面也可略见两军的战斗力。

6park.com

 

 

1952年,当地政府在孟良崮山脚下建立了一座烈士陵园,收集安埋了在这次战役中牺牲的2859名烈士。截止到现在,烈士陵园共查到了2700余名烈士的姓名。粟裕大将逝世后,也将一部分骨灰撒放在了烈士陵园里。影片中的插曲《谁不说俺家乡好》在当年可谓是脍炙人口,创作者吕其明、杨庶正、肖培珩等人正是在烈士陵园里找到了灵感,你一句我一句地搭出了歌词。歌曲完成后,又找了上海歌剧院歌唱演员任桂珍来演唱,在影片公映后立即红遍了全国。2007年10月24日,中国发射了第一颗人造月球卫星“嫦娥一号”,卫星上搭载了31首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名列之首,响彻太空。

 

在孟良崮战役中被俘的万余名第74师官兵,后来有很多人加入了华野部队。因为其优良的军事素质,在日后的战斗中也多有出色的表现。

 

这里有一个重要问题,张灵甫是怎么死的。实际上,这也是一个著名的历史罗生门,至今尚未有定论。战史上通常有三种说法:一是被华野部队击毙;二是被华野部队俘虏后遭干部泄愤枪杀;三是命令下属向他开枪自杀。其间的各方叙述资料颇多,读者可自行检索阅读。笔者经过反复比较后,较倾向于第三种说法,因为其证据链形成相对最为可靠。

6park.com

 

 

这一仗打下来后,陈毅如释重负,感叹道:“嗨呀,这三昼夜总算是熬过来了!”“以后我儿子长大了,不能让他带兵打仗,这不是人干的!”

 

胆魄惊人的孟良崮战役,更成为了粟裕大兵团作战指挥的经典力作。在当时的中共高级将领中,敢打这样一仗的,粟裕是第一人。能成为共和国第一大将,是那么容易的吗!

 

影片在华野部队攻占孟良崮后的欢呼雀跃中结束了,本文也该结束了。最后,用陈老总在战后写就的《孟良崮战役》一诗来作为结尾吧:

 

孟良崮上鬼神嚎,七十四师无地逃。

信号飞飞星乱眼,照明处处火如潮。

刀丛扑去争山顶,血雨飘来湿战袍。

喜看贼师精锐尽,我军个个是英豪

立竿见影-1
有本小说,叫“逐鹿中原”,军长好像叫“靳军”
立竿见影-1
有本小说,叫“逐鹿中原”,军长好像叫“靳军”

毛泽东为何不去留学
沈卫威

1919年3月12日,毛泽东和一群准备赴法国留学的学生一道离开北京,14日到达上海。送走留法学生后,他于4月6日回到湖南长沙。

。他在1920年给好友周世钊的信中说:我觉得求学实在没有“必要在什么地方”的理,“出洋”两字,在好些人只是一种“迷”。中国出洋的总不下几万乃至几十万,好的实在少。多数呢?仍旧是“糊涂”;仍旧是“莫名其妙”,这便是一个具体的证据。我曾以此问过胡适之和黎劭西两位,他们都以为我的意见为然,胡适之并且作过一篇《非留学篇》。

在长沙,毛泽东于1919年7月14日创办《湘江评论》。与此同时,胡适在北京的《每周评论》上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于是,胡适和毛泽东都对对方的活动产生了反应。毛泽东是如期把《湘江评论》寄给了胡适。胡适在8月24日的《每周评论》第36号上撰写有《介绍新出版物》(署名“适”),高度评价了《湘江评论》,并表示支持湖南的学生斗争。他说:“《湘江评论》的长处是在议论的一方面。《湘江评论》第二、三、四期的《民众的大联合》一篇大文章,眼光很远大,议论也很痛快,确是现今的重要文字。还有‘湘江大事述评’一栏,记载湖南的新运动,使我们发生无限乐观。武人统治之下,能产生出我们这样的一个好兄弟,真是我们意外的欢喜。”而这篇文章正是毛泽东写的。“民众大联合”的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一思想的确立是在《湘江评论》时期。

9月1日,毛泽东响应胡适“多研究些问题”的号召,在湖南起草了《问题研究会章程》,寄给北京大学的邓中夏,刊发于10月23日的《北京大学日刊》。《问题研究会章程》中所列的大小144项问题(有互为兼容),是对胡适文章中所提出的问题的具体展示,思路和主旨与胡适基本一致。

1919年12月18日,毛泽东第二次到北京。这是他为反对湖南督军张敬尧所领导的学生运动的具体工作。他前往北京,代表“新民学会”上书胡适,是想争取胡适对湖南学生的支持。胡适晚年对助手胡颂平回忆说:“毛泽东在湖南师范毕业后到了北平,他和五个青年上书于我,——这封信,我是交给竹淼生的弟弟竹垚生保管的。在抗战期间,放在上海,竹垚生怕出事,把它烧掉了。”

毛泽东亲自登门拜访胡适之事,胡适的日记中有记录。1920年1月15日的胡适日记中有:“毛泽东来谈湖南事。”1920年4月11日毛泽东离开北京去上海。回湖南后,毛泽东寄给胡适一张名信片,内容如下:

适之先生:

在沪上一信达到了么?

我前天返湘。湘自张去,(新)气象一新,教育界颇有蓬勃之象。

将来湖南有多点须借重先生(之处),俟时机到,当详细奉商,暂不多赘。

  此颂

教安

   毛泽东寄

   寓长沙储英源楚怡小学校

胡适晚年追忆了当年他对青年毛泽东的吸引和影响。在1951年5月16-17日的日记上,胡适回忆说:“毛泽东依据了我在1920年的《一个自修大学》的讲演,拟成《湖南第一自修大学章程》,拿到我家来,要我审定改正。他说,他要回长沙去,用‘船山学社’作为‘自修大学’的地址,过了几天,他来我家取去章程改稿。不久他就回湖南了。”

胡适所说的在毛泽东给朋友的信中可得到印证。1920年2月和3月14日毛泽东在离开北京之前分别给陶毅、周世钊的信中说:

“湘事平了,回长沙,想和同志成一‘自由研究社’(或径名自修大学),预计一年或两年,必将古今中外学术的大纲,弄个清楚。好作出洋考察的工具(不然,不能考察)。”“我想我们在长沙要创造一种新的生活,可以邀合同志,租一所房子,办一所自修大学(这个名字是胡适先生造的),我们在这个大学里实行共产的生活。”“如果自修大学成了,自修有了成绩,可以看情形出一本杂志。”

1921年8月16日毛泽东在湖南《大公报》上发表了《湖南自修大学组织大纲》,同时他又起草了《湖南自修大学创立宣言》。9月,毛泽东利用船山学社的校舍开办的自修大学开学。原船山学社的社长贺民范为校长,毛泽东任教务长。1922年4月,自修大学的校刊《新时代》创刊。11月自修大学和刊物被湖南政府勒令停办。湖南自修大学的学生大部分后来成了共产党的干部。

  

摘自《胡适周围》

--文学城www.wenxuecity.com--
t
tomcat801
“陈毅下令,叶飞亲自乘马飞奔20余里,到华野司令部受领了任务。“主帅才做得了主!叶飞乃陈帅手下一员悍将,是菲律宾人。哈哈哈

叶飞在革命早期就参与领导了霍童暴动,创建了闽东红色根据地;抗日战争爆发后,任新四军第三支队第六团团长,胜利指挥了郭村保卫战车桥战役等,屡建奇功,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解放战争期间,历任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司令员兼政委,第三野战军第十兵团司令员,率部参加了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豫东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等重要战役,在孟良崮战役中叶飞率领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成功分割国民党七十四师,一面顶住七十四师的反扑,一面挡住敌其他部队的增援,配合其他解放军部队成功歼灭国军五大主力之首的七十四师[6] ,后又率部解放了包括无锡在内的一系列大城市和福建省,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立下了赫赫战功;

t
tomcat801
闹武毒闹的,今天才把这个故事的一二和三看完。好文!
天堂之令
驴头不对马嘴。。。《红日》讲得是华野王必成六纵的故事
多哥
这种网络文学看看就算了,但跟着用词诸如 “王必成和6纵官兵们总算是出了一口恶气”, 等等,就是中毒了,呵呵。
老生常谈12
沈丁军才2万人,军长沈振新,副军长梁波

梁波40多岁,未婚,追求一个20多岁的女兵。沈振新的妻子做了一瓶辣肉酱,沈军长给梁副军长吃。

b
borisg
下面说错了,这个小说才是讲六纵的,从打襄樊开始。话说那时侯的部队已经很有训练水平了不是老土。有个情节,

攻进去以后,康泽的部队被分割打散了,于是从司令部吹号联系指挥,然后各个部队也吹起号来报告。

共军就抓了个俘虏来听这些号声。。。

b
borisg
对不起没仔细看,这个是中野的六纵,司令也姓王。。。
q
quest
准确地说,华野6纵12日下午四点接受命令,15日晨三点对垛庄发起攻击。急行军240里。
多哥
准确地说,还有抢占凤凰山这一段故事,就是电影南征北战里头讲的。
q
quest
六纵16师抢占黄崖山阻隔黄百韬的二十五师。
q
quest
六纵18师攻垛庄,17师抢占大望山阻击李天霞83师。
q
quest
6纵特务团首先攻入张灵甫的指挥所。
q
quest
王必成司令,江渭清政委,皮定均副司令。
通州河
请问一下,你是靠记忆写出来的,还是需要查一下,如果单靠记忆,真的佩服!
清迈
罗生门的还有华野特纵的大炮哪儿来的?以前一直说运输大队长蒋介石送的 共军没有缴获过大批重装

东北野战军和华野的美式105重炮,都是二战期间美国援助苏联的。战后苏联将美国这批通过《援助法案》送给苏军的重炮又送给了共军。

军事上共军是通过美国援助苏联的重型武器打败了蒋介石,经济上美国人受冀陶鼎的蛊惑延缓了对蒋政府四亿美元的金援,蒋自己也接受了冀通过宋子文孔祥熙等权贵提出的金圆券计划,再加国民党内部贪污腐败,所以呼啦啦大厦倾倒,整个社会崩塌,被老共摘了桃子。

清迈
罗生门的还有华野特纵的大炮哪儿来的?以前一直说运输大队长蒋介石送的 共军没有缴获过大批重装

东北野战军和华野的美式105重炮,都是二战期间美国援助苏联的。战后苏联将美国这批通过《援助法案》送给苏军的重炮又送给了共军。

军事上共军是通过美国援助苏联的重型武器打败了蒋介石,经济上美国人受冀陶鼎的蛊惑延缓了对蒋政府四亿美元的金援,蒋自己也接受了冀通过宋子文孔祥熙等权贵提出的金圆券计划,再加国民党内部贪污腐败,所以呼啦啦大厦倾倒,整个社会崩塌,被老共摘了桃子。

b
borisg
瞎扯吧。苏联人什么时候得到过105mm,证据在哪里。
萧岚
张俘虏后遭最先冲入的六纵特务团泄愤枪杀。华野战后总结和江渭清回忆相互印证。

楼主对张的死因说法不对。

 

 

F
FL_MSD
老父亲当年是三野一纵叶飞的手下,和我讲过一点孟良崮战役
q
quest
刚看过原24军军史。
每天一讲
乱军之中取张匪灵甫首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