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罗晋萧太子的哭戏

燕子飞回来_88
楼主 (文学城)

关于罗晋萧太子的哭戏太多人黑了。但实际是演技的一大看点。罗晋的哭戏里每次的层次是不一样的。太子对君父的感情也是一次次不一样的。他刚开始针对的人还是属于对大王的针锋相对,冠礼的卷轴案, 是胜券在握的气定神闲。所以那时的网文风是对比琅玡榜。他基本能先对手一着。但几个回合里看到父亲明显的偏袒大王,和对自己的严厉,最后在朝堂上已经把正常儿子的委屈求全演得淋漓尽致。顺便说一下很多人都在夸皇帝演得好,说罗晋的太子只会哭,可能大家都喜欢强权的人吧。其实皇帝的演技跟罗晋对手是弱了,他的张力一直是一样的霸道,不讲情面,甚至讨厌。而罗晋跟皇帝的对手戏是由层次的,是越来越绝望,虽然期盼,但心寒。第二次的春闱事件,他也如同以前一样棋先一招,却落入对方的圈套(这次的对手已非大王,而是幕后的李百舟)。 当他意识到因为自己的介入而让老师处于危难时,他就分寸打乱了,但他对父亲还有亲情依赖,所以他求父亲是去抱大腿,这是儿子向父亲求饶的招数。但这一次较量让他意识到自己的争强好胜可能会对自己最在乎的人引来危害后,他就变弱了,更加谨小慎微。他希望能保全自己最在乎的人。父亲明显的偏袒宠爱也不再去争了。这是一次对父亲的疏离。但仍有对父亲的敬重和爱戴。如果太子只是跟大王及他的团队斗,可以看出太子不弱,还通常能后发制人。但再加入父亲的威逼,那才是击垮太子的力量。因为从小老师的大儒思想教导,无论君臣,还是父子,叛逆都是大逆不道的。罗晋跟王劲松的师生情对手戏是这部剧里最高级的表演,那个打手心,开始的不乐意疼得撒娇,到后面意识到自己做的事可能让老师涉险而不得不离开时,那个后悔懊恼,主动让老师打自己,催人泪下。而父亲明显的偏袒踩低,君王的偏信不信任,都让太子无路可走, 两难。只有尽量不做为,少惹事。这满腹的憋屈,所以事件发生时,会看到太子的委屈和哭泣。他该如何呢?官逼民反,这父亲的处处相逼,如果抗争就只能反了,而自己的教育又绝对不能反。
太子在看到贵妃大王皇帝一家3口喝茶时,已经没那么渴慕了,他来奉茶上的是劣质的边关茶。对父亲和皇帝就是尽儿子和臣子的本分了。 通过奉茶把安亲伯的丑事提到皇帝面前。 当然又做了皇帝的一步棋。
昨天射柳那段是罗晋演戏的一个高潮,第一次对父亲身心的分裂。 父亲提前已经告知太子不要赢。还给了不驯服的烈马,鞋子也被作了手脚,就是不让太子赢。但太子恋爱脑,一心想赢个媳妇。而挑战前皇帝突然要北营的军队让射场的气氛变更诡异。这时太子看到北营首领内穿盔甲,他放弃自己的射柳机会来阻截,却被皇帝射中战马,跌伤手臂。这种突发事件父亲第一时间不是对儿子的信任,首先是对战状态的防备,这是凉透了太子的心。 而太子跌下马还下意识喊出让皇帝小心刺客。 这也是为何马场人都散了,而太子久久起不了身。之后的处罚雷霆之威,罚太子守先皇的陵,那基本算废太子前招了。 这时老师又来请求皇帝。而太子出来正遇到,太子那个愣住,掉笔,跪下,转脸对老师说走吧。这一段太子都没有对皇帝求。这时太子对皇帝心已冷,他也不再奢求,知道求也没用。只是求老师速速离开,不要来趟浑水,希望老师周全。最后隔着门对皇帝的独白,有点像生离死别前最后的对白一样。因为他觉得自己可能以后都看不到皇帝,也回不去京城了。算了父子情。这些都能看出罗晋的心理变化。他跟老师的对手戏时两人同步的,情感一直递增。而皇帝其实相对戏弱,同样的张力一路演。如果皇帝的情感张力也能演出变化,那会更好看。毕竟罗晋最大的对手戏时皇帝。

贴个罗晋演绎太子对皇帝的那段内心独白,这时怎样的悲凉。

https://www.weibo.com/tv/v/Iikq7idNg?fid=1034:4443683504771713

燕子飞回来_88
贴个中影小水的剧评,人物权力分析

燕子飞回来_88
有人说这部戏像琅玡榜前传,讲的是太子萧景瑜的故事。
彼特飞侠
那么顧逢恩是林殊的爹?
燕子飞回来_88
类比二表哥的人设是林殊,梅长苏换脸前。当然有年龄差。林殊的爸对应的是顾思林,太子的舅舅。
C
Cathy_Bay
受不了太子的哭戏,弃了。动不动眼泪汪汪,还要嚎啕大哭,也没看出层次,没有共鸣。皇帝演的层次更明显,从君到父的变化演的细腻

至少能体会到。

燕子飞回来_88
哭是人设初期,后面会翻转,等心彻底凉了以后。罗晋就是把这么多场层层密密的哭戏演出了太子内心的变化。这要连续看下来才能明白,弃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