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无依之地》,分享三点感受

陶陶三
楼主 (文学城)

在天玉和米可的双重认证下,看了赵婷的获奖电影《无依之地》。很出色,谢推荐。而且看完,我也对此片为什么广受青睐释然。

不长篇大论,简单分享三点。

 

 

一、类似贾樟柯《小武》、《三峡好人》这样的伪纪录片,给不熟悉这个套路的观众,以十分新鲜的观影体验。

贾樟柯就是这么出来的。选择一个历史片段,对准社会的一个小地方,用镜头跟踪一个虚构的边缘人、小人物,通过他/她去接触身边真实的人、群体和社会,不做判断,去自然而然展现,做一个真实的记录者。

这种叫做伪纪录片。

他既有纪录片的真实性,又通过虚构人物,获得完整的故事性。和我们看到的传统电影的“fantasy”的观影体验不一样,这类电影,还原的是“真实”、“真挚”;“fantasy”电影的观影体验,你是代入为男主、女主,而这类电影,你则是获得“偷窥”的观影体验。

在整个观影过程中,你似乎都在偷窥。和纪录片又不一样,纪录片中的人,是知道Camera的存在的,有时还会和记者对话,回答问题,伪纪录片则不同,又做成像故事片一样,人物似乎不知道Camera的存在,他/她每一天每一刻每一秒,都是他/她真实的自己,我们只是像上帝或鬼魂一样,观察或偷窥他/她此时此刻的真实状态,以及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并对他/她如何找到答案、走出困境,充满了期待。

尤其当你对这类人的生活不熟悉时,或者是你的幻想生活时,就更充满了吸引力。

所以,并不是赵婷有多么丰富的生活经历,有多么高明的技巧,她找到了好的题材,对准了美国社会这时代的一个片段,一个小地方,一个小人物,效仿贾樟柯,做了一个伪纪录片。

不Judge,给观者更多的留白空间。于是你一解读,就觉得非常高明。

当然,她也受到王家卫影响,在对白和摄影上见长,也大量融入音乐,所以电影呈现出一些文艺气质。而贾樟柯的电影,不具这种气质,更多是烟火气、市井气和小人物的狡黠、幽默。

 

二、关于什么是家和人生,这里面有哲学

《无依之地》,很容易先入为主想到是卖惨。看,美国人的底层生活,如此窘迫。但实际上,你从女主在她妹妹家的言谈交锋,就可以看出,实际上,还是人生哲学的不同。

什么是家?

大众的家,就是找个稳定的工作,买套房子,生儿育女。但对女主这样的少数“怪胎”来说,家不只是一个word,一套house,而是你心里始终最柔软最怀念的那个地方。

女主怀念她的父亲,怀念他已去世的前夫。家在她的心上。世俗之人,认为她在漂泊,但她不认为自己在漂泊。相反,世俗之人守住一套房子,充满创伤,心无宁静,这才是一种漂泊。

所以,怀着这两种哲学的人,彼此是说不通的。

就好像在一家里,两口子个性、志趣是如此不同,一起出去玩时,一个为大自然的美好兴奋得大呼小叫,来回奔跑,另一个一边走一边刷手机,看股票,玩微信,然后彼此都觉得对方很无聊。

《无依之地》中,女主的确是人生遇到了窘迫,但是她很独立、坚强,同时影片强调了她并非弱者,也并非别无选择。她做过老师,对莎士比亚的诗句手到擒来,她在工厂、营地、餐厅打工,样样拿得起放得下,她有妹妹的邀请,有遇到一段新感情的招手,她都拒绝了。

为的是什么?

有她的那一套人生哲学,也有她的弱点和困惑。

她的弱点和困惑,就是为前夫的记忆而活着。认为这种鲜活的记忆是人生,把心里的怀念当做家。

通过住在Van上,加入营地的生活,她找到了答案。

 

三、什么是答案?

伪纪录片的好处,它其实已经有答案,但是不强加给你。而是通过你偷窥,是主人公自己一点点解开困惑,找到答案的。

怎么知道她找到答案了?

很明显,一开始总是很苦逼的脸,到最后释然了,安详了;一开始处处受挫,到最后游刃有余了。

本片给了三个答案:

1、这些人的窘迫,不完全归因于他们自己,而是有社会和国家的因素,需要去改变;但没改变之前,需要他们自己彼此互助,从而暂时、一点点改善这种窘迫。

感谢好友琳达梅,给她的指引。

2、生命的美好,不只在于世俗的人生,还在于把自己融入到大自然,去见证大自然的美好、神奇、和力量。

这一点,始终很多人感觉不到,做不到。

感谢营中老鸟思万基对她的指引。

当你回忆人生最美妙的瞬间,除了父母、爱人、孩子,还有什么?还有在哪里看到的悬崖峭壁,哪里看到的几百只燕子腾空飞起。

像我这样的:-)

感到到了么?

这也是人生。我这是在城镇里、居家附近、但人迹罕至的地方拍到的,只花了5元停车费。不需要花咱多少钱,多少时间精力,只需要这个心,明白这也是人生。

 

3、明白服务和奉献的含义

很多人,认为赚钱才是正经事儿。但实际上,正当的赚钱行为,本质上也是一种服务。通过服务他人,服务大众,服务社会,获得你的那一份子钱。一部分社会财富,再分配转移到你手上。

其实,好多边缘人、弱势群体,从他们的困境中,真正走出来,有的是从求助走出来的,但很多,也是从主动去服务他人中走出来的。

当你得不到帮助,感觉暗淡时,把你这种希望得到帮助的心,换位思考,反过来,去帮助别人,哪怕从微小的点一滴开始,那么就获得欣喜,渐渐走出阴影了。

它甚至可以帮你疗伤,帮你治愈。

《无依之地》中,到那营地的人,每个人似乎都有自己的伤痛。他们把营地互助组织的发起者鲍勃·威尔斯,视若神明,但实际上,最后通过女主和他发自肺腑的交谈,将心换心,发现,他也有极其不堪而窘迫的过往,心中有逝子之痛,难以释怀。

也是通过帮助和服务其他陷入类似窘境的人,来纪念自己的儿子,也因此,自然而然,走出了经济和心灵上的双重困境。

由此,女主就进一步升华了。

 

有了以上这些新的体验,新的哲学,女主的人生,就焕然一新了。在房车上的生活,是极简主义的生活,从大自然去体验生命的魅力,在Amazon、餐厅、工作的季节性临工,不再看做只是生活所迫,而也是一种对大众对社会的服务。

既怀念逝去的亲人、爱人,但也不纠结于这种感情之中,而是可以把这种爱,乐于去分享给社会上接触的每一个人。

不是挺好么?

 

————————

不过最终。这些零散的哲学,是远远不够的。没有领悟大道,人生依然处于无依之地。大道,才是我们心灵真正的家。有了这个,无论在家,还是在路上,都可以,都不怕。:-)

 

 

青松站
她也受到王家衛影響,,Chloe-:))..
平等性
陶兄真是专业人士,这影评写得,真绝!有一点很好奇,这只是不长篇大论,简单分享三点;非常很期待那长篇大论时的风范
米可
认同,内心的无惧是有依之本~~~ :)
爸爸的草鞋
深刻!
孔雀羽
心中的不安来源于对未知的恐惧和无奈。
米可
非常赞同
桃花源主
不看这种“哲学电影家”拍的害人东西,和以前琼瑶的小说害小姑娘是同一个手段不同的方向。好莱坞的推崇的东西
欲借嵯峨
我也是看了trailer就放弃了,压抑灰暗,这是他们自己选择的生活方式,和变化的世界无关
桃花源主
美国有个故事片,讲的是一个青年为了体验独立的不依靠社会的吉普塞人那样的生活,住在一部废弃的公共汽车里

最后是个失败人生,杀人和死亡。

爪四哥
哈哈,爪四哥的影评,总是四点感受 :-)
平等性
赞!还有一点,就是对欲望没有实现的不甘
桃花源主
法国也有部电影记录一个老太婆的人生轨迹,通过故地访问,一部车上打印各个时期照片。也是伪纪录片手段。不过格调是阳光的。

这个蛇么地的就是个灰色的模仿

 

v
vmi
女主哪儿有选择? 要么寄人篱下, 生活费用怎么来?

她根本找不到稳定工作, 电影里已经说了。 她只能四处流浪打季节工。 

很多其他人是有选择的, 但她没有。 

陶陶三
如果她真想回归正常生活,可以找妹夫乔治,考牌做个房地产经纪,过一段时间就上岗了。明显乔治是先喜欢她,她让给妹妹的。:-)
陶陶三
爪哥总要多做一次,时间一长,就只能四天做一次、四个月做一次、四年做一次了。:-)
陶陶三
每部电影都不一样。一开始我也以为是部卖惨的电影,看完后发现不完全是,它还有温暖的地方,有坚强的地方。每部电影,像每个人,都不同。
陶陶三
希望美国人都皈依我佛,了脱生死!:-)
陶陶三
最简单的就是最深刻的,最深刻的就是最简单的。:-)
陶陶三
inner peace,是我们需要寻求和达到的。:-)
陶陶三
读者看了我这一篇,自可以浮想联翩,在头脑里长篇大论。不过最好依然是在心中长篇大论。最后是无心,无论。:-)
陶陶三
这个自然。赵婷多次提到,自己喜欢王家卫。你很喜欢一个人,自然会受到他/她影响。:-)
v
vmi
她根本无法回归。 那是你的想象。

地产经纪没那么容易。 她一直在其他地方生活, 没有人脉和对当地的了解。 她也有年龄了,每天都需要一日三餐的生活费。 

陶陶三
你也可以想象。:-)
v
vmi
还是回归电影吧。 多看两遍
米可
看了你的这篇,让我写出了上面的人生感悟~~~
米可
我应该是做到了无惧生死~~~

曾经生不如死~~~

j
jin_yin_hua
她可以住在妹妹或男朋友家里,找一份一般的工作,像她在餐馆里的一样

不愿意寄人篱下的话,可以申请政府section 8的住房,也住在车里. 很多人有工作但不得不住车里. 但这样就固住在一个地方了,不是开着车到处走走.

陶陶三
女主实际上处于人生低潮,在治愈过程中,和那些学习吉普赛人、嬉皮士的年轻人不一样。她是可以改变的,焕然一新的。

其实,这部电影,也是她的一个改变之旅。影片结尾,她回到和前夫生活了一辈子的帝国小镇,已经不再像从前那么留恋了,可以淡然处之了。

人们终将从伤痛和伤痛的回忆中走出来。营主鲍勃·威尔斯本人亦是如此。他组织了互助营,成为了YouTuber,建立了公益组织,改善了自己的生活,也改善了他人的生活。对女主有好感的戴夫,也为自己的儿子而改变,回家去照看孙子。

影片结束时的女主,肯定是不一样的女主,焕然一新,不会再偏执。就是佛家孔兄常说的,“不落两边”。鄙弃世俗的这种生活,和鄙弃追求自由的流浪生活,都是执于两端。

每个人找到让自己心安的生活方式,无怨无悔,就行。-:)

 

陶陶三
嗯,多看看肯定是有好处的,你说的,肯定也有道理。:-)
陶陶三
为往事干杯!:-)
陶陶三
若人生无什么牵挂,更无什么羁绊,接下来就是无无惧。
蓝山飞狐
写的真好。
v
vmi
那不是寄人篱下吗。男朋友也是寄人篱下的

是什么人都可以无理由申请Section 8吗?

陶陶三
寄人篱下,也只是一时,也不一定一世。韩信还有过胯下之辱呢。人走出困境后,有时都不相信自己曾经如此狼狈不堪过。:-)
陶陶三
谢谢你。:-)
桃花源主
又在胡弄人,最简单的是吃喝拉撒睡。深刻吗?
米可
就是还有牵挂啊,尘缘未了~~~
才歌
陶兄还善于总结分析,赞一个!
陶陶三
谢才哥。不过对比起来,我还是唱歌唱得好一点。:-)
陶陶三
你去问孔雀羽兄,吃喝拉撒是不是很深刻?:-)
陶陶三
电影很多很多,欲哥选择自己喜欢的,有感觉的看就好。:-)
天玉之
影评写得很专业,分析得有条理,看得真透彻!人心灵的自由和安放,是容易被忽略的财富和需求,在这一点上,富人也可能是心灵的穷人,

 

反之亦然

 

谢谢!~~

陶陶三
谢天玉,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