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一方

枫散仙
楼主 (文学城)

在水一方

— 怀念一位未曾谋面的朋友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这段《诗经·秦风·蒹葭》现在主要被解读为情歌,特别是经琼瑶小说、电视剧主题歌歌词的改编和传唱,被翻译成“有位佳人,在水一方”。但我却可以感受到这段诗经里蕴含的凄美和无奈,隐隐约约地承载着人生三苦:求不得,怨憎会,爱别离。所谓伊人,可以有各种解读...

我此刻的感受就是别有一番滋味:网友“在水一方”刚刚在今年三月末去了天堂,我是不久前才得到这个消息的。而我的状态就是如此,许多朋友就在云端,特别是病友,长时间没有了消息可能就是去了“远方”,而且很难确认。

我问过她的队友(她是这样称呼她的他的),有没有她的在线讣告、生平之类的东西。可惜如我猜测,答案是没有,这也符合她的行事准则。有网友也问及她的生平,我想就此写点东西纪念她,不知道写到什么程度不为过,因为她很注意保护隐私。

我们是虚拟世界里的朋友,在那里没有物理世界的个体标签,“人人平等”,没有社会地位的差异,甚至不分男女老少。其实,人们在社会中交往,不管是在真实世界还是虚拟空间,不管是亲人、朋友还是仇人,最终都是在彼此的记忆中形成一个虚拟形象,一个被对方归纳整合出来的量子态的“人”。 对于同一个自然人,在别人的记忆中会形成略有不同的这种量子态的虚拟人的影像。

这是 AI 对“在水一方”的理解

有研究表明,能够在脑中形成这种量子态的“人”的个数对每一个人在某个期间都是有限的,上限平均值也就是 150 个,这也是人类社会组织结构的基础变量。虽然有能力强的人可以有多一些的朋友,但同时也会缩小每一个个体量子态“人”的信息量。

我曾经在这方面的能力还不错,但按我现在记忆力大大减退的化疗脑来看,估计也就是平均值的 1/5 水平,所以我很珍惜每一位新朋友,不管是在现实世界还是虚拟空间里的。

我相信在水一方在我的记忆中形成的这种虚拟形象也是唯一的。我感觉她对我很坦诚,就让我在这里念叨一下我认识到的她吧,以为纪念。

(一)缘初

那是四年前,也是在春天里,我在文学城上连载了《在加斗癌王》,邀请读者中的癌患及家属加入我的群,以便大家互相帮助,抱团取暖。

在水一方就是那时加入的。她的身份比较特殊,除了是患者,还是医者。她这个网名看上去很常见,但也隐隐地蕴含着她那时的心态 — 某种程度上,她已经把自己与其他人隔离开来了。其实,我们哪个癌患不是如此呢?

她比较谨慎,不愿意过多地暴露她的个人信息(其实我们大多如此),在群里除了“在水一方”这个网名,很少提及自己的情况,包括病情。

在群里她有点伶牙俐齿,对看不惯的事情不留情面,比如老中医、偏方治疗癌症等,直接就怼。因为我碰巧和她同病,就经常有私下互动。她是多年前就患上了胰腺 NET,一种神经内分泌肿瘤(我是一身多“职”,胰腺 NET 便是其一)。她患的是一种及其罕见的分型,完全相同的患者在北美的人数一只手都数得过来。这种 NET 虽然不如我的胰腺 PDAC 那么恶性,但也是进展很快的类型。

用她自己的话说,怪不得买彩票总是不中,原来运气用在肿瘤上了。

这个“运气”可以这样理解:美国人在一生中约有 2/5 的患癌风险,但这个数字主要是因为老年后的患癌概率太大才升到这么高的。全球每年癌症的患病率大约是 35%%(万分之三十五,但美国较高,每年约有 200 万,全球每年约有 2000 万新发病例)。胰腺癌总体患病率占所有癌症的 3.4%(美国每年约有 6.54 万新发病例,90% 的胰腺癌是 PDAC,就是我的主癌),而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 NET 占胰腺癌总数的 5~7%(美国每年约有 4000 例新发病例,我又在这儿了),在胰腺 NET 中,有大约 1/3 的人属于胰腺功能性 NET(美国每年 1000 多例,苹果的乔布斯大概就是这种)。而她的分型在胰腺功能型 NET 中只占不到 0.5%(全美国只有 a handful)。

这时,她已经发病近十年,是在换肝后的平稳期,希望用她的知识来帮助更多的人,再多发一点光和热。据我的理解,人患大病后,会对人生有另一种飞跃性的认知,往往会对帮助别人、贡献社会比较热心。这不仅仅是同病相怜,而是一种对人生价值观的重塑。

她和群里许多病友都有联系,我只是其中之一。她是那种谈得来就侃侃而谈,谈不来就闭门谢客的那种。这四年来,她在我这里建立了一个这样的虚拟形象:高智商、强逻辑、客观、爽快、果决、健谈、友善、坚韧,她展现出来的都是在传统观念中男性的优点, 缺点是自控能力差,这是她自己说的,我猜测她在现实生活里比较强势、任性。

当然这些成因不仅是她被病魔折磨多年的结果,也是她成长经历的反映。和我差不多,她周围的人,包括同事,都不是很清楚她得的是什么病。我不好过多暴露她的过去,就给她来一幅速写吧:

生长于知识分子家庭,学生时期的学霸+美女博士,在同学中找到了她的白马王子,毕业后携手在欧州、加拿大等地游学工作,最后落脚美国从事医疗。她的长相有点像影星何晴,大方美丽。下图是 AI 根据她的照片画出的吉普力风格的肖像。

为了避免暴露隐私,用 AI-engineered 的肖像来代替

她和我聊的主要是她的病后情况,也许按熟悉她的人来看,可能是完全不同的另一个人。

(二)病起

虽然本身就是在医院里工作,她病发时却也是折腾了好久无法确诊。她本是健身达人,平时一周健身房五天,除草都是当锻炼,没有想到自己居然会如此”走运“...她后来挺了这么久,我猜测除了她本身的医学素养和周围的医疗资源,也与她自己的身体基础好有关。苹果乔布斯的患病情况比她还要轻一些,也只抗战了八年。

胰腺 NET (也称 PNET)很难确诊,是因为其早期症状千差万别,很难归因。一旦错过了早期的治疗,就会很容易肝转,或转移到身体其它部位。就像草坪里的杂草,一旦你看到开花了,往往它已经在地下繁衍了子子孙孙,物理清除是很难弄干净的。

和胰腺导管癌 PDAC 不同的是,功能性 PNET 不是马上玩命繁殖增生,使得人体过载,而是四处捣乱,让人防不胜防。两者的类似之处是药很难到位,能控制住就是很不错了,想彻底消灭几乎是不可能的。目前唯一根治的方法就是早期发现手术切除,而这两者早期发现的几率都很低。

PNET 是很折磨人的。我去年 PDAC 复发,住院检查期间的邻床病友就是 PNET 肝转患者,在等着做 embolisation(一种栓塞术)。他比我小二十岁,曾经是个大胖子,这时已经骨瘦如柴了,睡觉嫌床硬、硌得骨头痛,必须在胳膊和大胯上贴纱布垫才能睡着。PNET 肝转后,就像加入了永无止境的马拉松长跑,紧跟病情,没有尽头。

和大多数 PNET 患者一样,她很不幸错过了早期发现的机会,确诊时就已经肝转了。然后就开始了无休止的爬 PNET 天梯 — 就是随着病情发展而相应治疗。到了我的 PDAC 首次发病的 2019 年初,她的天梯也爬得快到了尽头,急需换肝才能换梯子继续爬。

在肝移植问题上,她的运气极好。听说佛州排队时间短,就去了当地肉身等待,只等了 4 天就排到了。原因是当地有一个大型活动,喝酒的人多,而出交通事故的概率与酒精消费量成正比,排在她前面的几个人又都不在本地,不能按时赶回来,让 B 型血的她成了队首。同时,还有另一个更重要的幸运因素让她涉险过关。

PNET 做肝移植前需要基于 PET-CT 的核素扫描来确认没有其他部位的转移才可以做。就在那时,加拿大产的核素缺货(大概是 Chalk River 的 NRU 反应堆永久关闭了),而欧洲的 HFR、BR2 等反应堆也因计划外维护和故障多次停机,导致供应紧张,直接造成长时间无法做这种 PET-CT。她正好赶上了这个时间段,因无法做扫描也就跳过了这个步骤,否则她可能就不会被通过评审了 — 她将此归功于神迹。对,她信主。

所以她真是幸运中的幸运,中奖机率太高,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事情。虽然 PNET 的 5 年生存率很高,大约是 PDAC 的 5 倍多,但她的那种罕见分型很低,大约只有 1/3 的患者有幸撑过 5 年,而且因总体样本数量太少导致这个数值没有太大的统计意义。这次的肝移植又成功地给她续命 6 年。

说到移植,她还告诉过我一个小知识,就是在美国,南方红州肝移植比北方容易,而且 B 型血比 A 型、O 型容易配型。原因估计就是这些地方骑摩托车的人多,而 B 型血的人大概比较讲公益(签约遗体捐赠的人比例高),而且容易冲动开飞车。比如路易斯安那州的肝移植平均等待时间只有两个月(肝移植只要血型相同就可以,当然多匹配更好)。这一点连移植医生都觉得奇怪。

当年苹果乔帮主没有这个认知,开始在加州死等,后来才多州登记排队,最后在田纳西的孟菲斯等到了肝源,有点晚了,只延续了两年。

(三)编年

她在群里很注意保护隐私,从不谈论自己的病情。但她和我私下对她的病情从不隐瞒,大概我就像是一个大树洞吧。这也是我在写此文的一种悖论心态,不知该暴露她的多少信息为宜,而这种纪念性的文章也不可能就只是放空炮。衡量再三,我还是以避免把虚拟世界里的她和现实世界中的她关联起来为准吧。

她不是个纠结的人,对人生已经看淡。她可以很平常心地聊后世的想法,也自己主动去具体安排。她比我小不少,在这方面已经很看得开了,很不容易。

她和我也只是偶尔在微信里聊一聊,有时隔几周,有时隔几个月,我就是这样陆陆续续地得到一些她的信息的。我因为朋友圈里朋友太多,朋友圈根本看不过来,索性也就不看了,所以我也没有注意到她平时的朋友圈更新。

2021

刚刚加入群后,她很活跃,但经常会陷入口舌之争。那时群友们都是来自各种背景的,对治疗癌症都有自己的认知,外加上有少数混进来的别有用心的人,群里很是嘈杂。她可不管这些,只要看到不对的,丝毫不客气,眼睛里揉不得沙子。而对于她那时的状态,任何情绪的大幅波动都是很不利的。

我估计漂亮的女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往往会在周围收获更多的倾慕和关照,也会被培养出比较锋利的刺吧,此所谓玫瑰原理。当然也是脑子够用,做事认真,用她自己的话说,“我最大的问题是喜欢钻牛角尖,还把事情太当真”。虽然她在国内念书十几年一直是班干部、班长,但本性难移,直言快语很容易得罪人,“属于在宫斗剧里活不到第二集那种”。

于是为了群里的安宁,也为了避免经常性的情绪起伏,她就退群了。她为人很爽快,直来直去,和她交流其实一点不累,所以我们就私下联系。作为病友,我“蹭”了她不少的医学知识,特别是关于 PNET 方面的东西,她可是专业的。

除了疾病相关的信息交流,我们有时也闲聊。她有一个优秀的丈夫,陪她这些年满世界的跑,几大洲都溜达了一遍。他们作为同学,携手一路走来,对她也很迁就照顾。她爱玩就陪她找机会就出去转,短期就在本地走,长期、长途的可以是非洲、印度。她嫌和医疗系统打交道过于琐碎,他就把联系这些机构的活都承担了下来。

有病后她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活动了,就经常在网上浏览、看书。平时也是有机会就外出短游,就连疫情期间也不放过,去国家公园野营、去看鸟。

就在入群不久,她的 PET-CT 就显示已经骨转、肺转多处,需要治疗了。我想,她退群也是也是反映了她对这种检查结果采取的保护措施,不能再在群里再惹过多的情绪波动了。

这时治疗 PNET 的最先进的技术是 PRRT,这是一种化疗式的放疗,就是把放射性同位素静脉注射到血管中来做全身性的放疗,以便杀死、抑制 NET 细胞。这个技术是源于欧洲的,美国刚刚引入没有几年,当年乔布斯也是去荷兰做的。现在中国也开始引入了。

她在医生安排 PRRT 治疗、等待保险审批时打了时间差,去了一趟希腊,那时希腊刚刚对打过疫苗的美国人开放。这让她对古文明心心念念的梦又圆了一个。她带着血氧仪、血压计、各种药物,顶着疫情的风险(新冠对所有癌症病人,特别是正在治疗的患者,是极其危险的),飞往希腊。

回来后两次 PRRT,成功再次锁住了她的 PNET 进展。PNET 就是这样,控制住不发展就是最佳手段了,杀是杀不干净的。

到了十月,乘 PRRT 的信心,再次前往另一个古文明发源地,土耳其。在这里她连伊斯坦布尔都没有去,就是奔着那些历史遗迹来的。她的体力真不错,队友也很给力,这段时间一点也没有闲着。

从土耳其回来不久,另一位癌患朋友,也是差不多同时入群的,选择自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她是笃信佛教、研修净土宗的,走前请来了僧人助念。她有点像乔布斯,也是想用素食把瘤子饿死,或者回国找食疗专家。

因此她和我谈起了我们这些人不可避免的两大难题:信仰和来世。这其实是同一个问题,信仰就是解决来世问题的。她早在得病前就已经信了主,但她没有对我这个无神论者展开强大的攻势,只是旁敲侧击,同时也认可只要内心淡定,无神论也无不可。但她也向我推荐了冯秉诚的见证系列,还有范学德的《我为什么不愿成为基督徒》,《我愿意成为基督徒》。然后自然就拓展到逻辑...

2022

关于信仰的讨论,让我们的交流停摆了半年。下一次聊天,她刚刚来加拿大一趟,处理以前的事宜。这时的疫情还没有完全消失,国际出行还经常需要疫苗签证外加近期抗原检测。她是真的关不住,不管是身体还是内心。

这是她那时的加拿大印象...

接着,另一个群友的太太走了,是细菌感染造成的,比较突然,没有一点准备。她正在关爱的一位胃癌朋友也突然去世了,估计是癌栓脱落引起的栓塞。其实,癌症患者最后离开的原因往往都不是癌症本身,而是二级伤害造成的。

于是我们讨论了“特异性免疫”功能,让我再受一次教育。

她这时也正在做 PET-CT 检查,结果一切正常(stable) — 好消息。

2023

新年她发来的贺年卡是《明天会更好》群星演唱,高清版的 — 我们都希望明天会更好。

她的父亲去年末也差一点被新冠送走,一番惊险,挺了过来。去年年末的突然开放,对 80 多岁的老年人是一个大检验。

今年初,她安心地去实践了她的文明之旅,到了印度。

在印度旁遮普的金庙 — 觉悟中...

在这幅照片里,三大宗教的思想都体现出来了:基督教、伊斯兰教、印度教...

入夏,她再次来到了加拿大 — 我说你怎么不来温哥华呢?这时疫情也基本过去了,但她的病情却有恶化迹象,肝脏上出现多发阴影 — 她当年移植时就知道,5年内的复发率高达 80%。她又得开始 PRRT 治疗了。

这时她经朋友介绍,读了一本书,就是曲艺的《与你同行》。她感叹道,总共就 19 个月,整天马不停蹄地赶。面对 CT 结果,仍然抱着治愈的信心。她赞佩他们强烈的求生欲,但对美国的替代疗法不以为然,感觉他们用力过猛。书中的”理论“互相矛盾,胆子很大。遇到说话直的医生,不高兴就换。

对于替代疗法,没有对照组,结论就很难判断,影响因素太多。书中他们在 Arizona 州一个替代中心住了 4 个月,那个中心用上目前己知的几乎所有替代疗法,同时加上放化疗等。我的群友也有去那里的,我理解这也是需要中医的相同的道理吧:当医院治不了的时候,医生有时会说,找中医看看吧。梅奥分院就在附近,拒绝接收从那里出来的患者(比如治疗期间出现并发症什么的)。

《与你同行》封面:左手在 Am 和弦上,是小调伴奏,抒情的旋律

这时我脑袋发热,居然想开始工作。一了解,才知道原来她一直是 part time 工作着的,不像我,早就罢工了。

又是半年没联系。这段时间她又做了两次 PRRT,控制住了病情,然后跑去了大洋洲,算是把世界的各个角落跑遍了。我问她没有去激流岛看看顾城的故居?她说不喜欢他,没去。

对了,她的墓碑终于做好了,是中式的(立式,西方的都是躺平的),拖延时了很长时间。她告诉我准备二刷奈飞《six feet under》(我还没有看呢,不知道现在是不是也该刷一下)。

虽然 PRRT 有效,但不是可以经常做的,和化疗类似。第一次的 PRRT 对她大概有效了两年,这一次呢?而且副作用也是很大的。北美的医生往往更注重治疗和生活质量的平衡。

那天,她的队友请下午假陪她去水族馆 — 那是她的生日。

她还是在做癌症关怀。她关怀的一位印戒细胞癌患者,都进入 hospice 程序了,老伴儿还抱希望可以治好。他们对治疗状态没有概念,而身为护士的女儿从外地回来也不照几面,几乎见不到人。我们一起感叹老年病患在北美的凄凉。

就在这时,癌症群里有一位有类似的情况,就打道回府,回国养病去了(这里更新一下他状态,他半年多后癌症复发,又回到了加州,半年后就走了)。

2024

又是半年过去了。就在我开始跑医院对复发的 PDAC 确诊之时,收到了她的信息:我悲剧了。原来她做了肝脏活检,确认了这个移植的肝脏上也扩散了 PNET。

肝转是 PNET 最头疼的事,不然也就不会有肝移植这个选项了。我那时胸腔积液查不出问题根源,只是怀疑复发。她是在例行检查时发现肝脏阴影增大,就做了活检。

然后在结果出来之前,她赶紧订票回国,再陪父母一段时间,也看一看生她养她的地方,同时正好给母亲过大寿。她父母都八十多了,还能抵抗住疫情放开时的混乱。遗传的因素很重要,但运气也不仅仅是遗传带来的。她老爸在她回美国的那天早上,自己悄悄出去给她买了她喜欢的小吃 — 这就是父爱!老爷子高龄,已经是需要重点保护的易碎品了,回来晚了都会吓坏一家人。好在她有兄弟在国内照顾父母,不必太过担心。

和我通话时是她刚刚从国内回来,得知了活检的结果。

到了年中,就开始化疗。这时她的身体虚弱已经很难挺住化疗的冲击了。一剂药就把她打入医院五天,虽然她以前就用过这种药,而那时是没有多大反应的。现在身体不一样了,化疗也就停了下来。

这时我也确诊了复发,也要开始化疗了。她建议我化疗前去洗牙。化疗(已经癌症本身的破坏力)往往会导致口腔的各种问题,保持口腔卫生对于癌症治疗至关重要。

她以前和我聊天都是打字,可这时已经多数改成了语音,对她打字有点消耗太大了。体力明显下降了太多了。她想出去走走也都比较犹豫了,各种血象下降,不敢乱跑。

一个月后,她发现停掉反酸药,血象居然恢复了。我们这类手术术后需要终身服用 PPI 反酸药。她和我用的都是 pantoprazole,没想到会有这种影响。PPI 这东西很怪,是调节体内钾钠泵的,但人体太复杂,副作用千变万化,因人而异。

到了秋天,她又登上了回国的航班。她想在重新开始化疗前再看看父母,也去新疆转一下,那也是她尚未去过的地方。

北疆的阿勒泰 — 那时大雪封山刚刚融化,残雪依旧可见

还能骑马 — 起码还可以旅行,可是不太容易

结果回美国就开始化疗。第一次就不良反应严重,然后怀疑染上了新冠,自测阳性,赶紧吃药。但这时她也在安排去伊朗高原、古波斯,以圆她游历几大文明古国的梦,宁愿推迟化疗。

这时,大家正在对沙白瑞士安乐死之旅展开全民大讨论,很是嘈杂,各抒己见。而她对那些文明古迹的热衷也似乎有点像沙白那股劲儿,只是她不像沙白,是没有多少选择的。她还在寻找任何机会可以顽强地生存下去,但同时也在生存和生活之间寻找平衡,努力着最后的绽放。

最后,她还真的在年末去了伊朗两周,了了这个心愿。不过,为此她也推掉了两次化疗。好在同团里有一位医生,安全系数要高一些。于是,她完成了文明古迹之旅(她二十年前就去过埃及,生病后去了肯尼亚、以色列、东欧,近几年又去了印度、希腊、土耳其、澳洲),没有了遗憾。

回来后和我聊了很多关于伊朗的事儿...那天,是她最后的一个平安夜。

2025

刚刚过了新年,她的坏消息就又来了,连 CA19.9 都飙高了。到了春节的时候,她拒绝了一位网友请教关于 PNET 的问题,但理由很是让人心酸:我的时间不多了。

这时她肝上已经布满肿瘤,严重肝损,PRRT 已经不敢上了,上了恐怕会弊大于利。再次换肝不说有没有上一次的运气能等到否,而且肯定是不符合条件,也太危险,有可能都下不了手术台。能撑这么久,她的医生认为她已经是个 miracle 了。

这时医生已经准备让她去 hospice 了,但她拒绝,说还没有准备好。13 年抗争过来,我可以理解那种心态。好在她没有 PDAC 的超级疼痛。

因为知道她的病情起起伏伏历史,我还是惯性地猜测她应该会闯过这一关。虽然看到那句“我的时间不多了”,让我的心里会“咯噔”一下,但没有去理性地思考这意味着什么。

不过,她还是在“生活”着,还去看了热映的《哪吒 2》。

三月初,她还给我转来有人 PDAC 治疗的信息。

入春后,为了锻炼,我也开始了庭院工程。买花,换土,打草根,施肥...我忙活着,希望忘却疾病,还抽空写了一篇《溜溜的 ta》,发表时间是 3 月 28 日。不料长时间没有联系,再次听到的消息竟然就是她去了天家,就在我写《溜溜的 ta》的时候。

她是有信仰的人,不会像我这样对生命过于留恋。但我听到这个消息,却是非常悲痛,还带着点遗憾,自责怎么没有在她最后的时刻和她多聊聊,送她一程,也让那个量子态的形象在我的脑子里更具化一些再定格。

(四)量子态

她喜欢毛孩子,养了两只,一只是猫,另一只也是猫。

我可不是迅哥的徒弟。之所以这么说,是因这另一只的确是比较怪异、带点狗性的猫,聪明但有点缠人,好像叫斯芬克斯,是一种没有毛的、看上去比较抽象的那种。

这个吉普力风格的斯芬克斯猫足够抽象了

在我很小、很小,是在还不认字的幼儿时,家里有一本小画册,是关于一只小老虎的故事。故事的情节不记得了,但那幅小老虎的神态却是还是历历在目,神似这副 AI 作品中的猫。

就在我看到 AI 画出这个肖像的时候,就被勾出了我那久远的模糊记忆。记忆中的小老虎是有性格的,我那时甚至有点怕它、不敢正视它。虽然没有故事伴随了,但那只小老虎却在我的记忆中活了过来,是量子态的动态存在。

反对量子不确定性的薛定谔没想到他的猫论比后世邓小平的猫论更广泛传播,而且成了量子力学的经典思想实验。我也没想到,AI 画出来的猫居然勾出我幼年时期建立起来的量子虎,也不知道这是照猫画虎还是照虎画猫了。

在水一方好像离开了我们,但也好像没有,她也许只是不再聊天了。网友就是这样,可以“永远”地在网上留下量子态的形象,投影在每一个关心她的网友的心中、脑海里。

不知哪一天、哪个事件,就会勾起对她的回忆。比照一下老三篇《纪念白求恩》里的五个人:“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好像都是虚浮唱高调的,而漏掉了真正的人:让别人怀念的人。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在水一方 做母亲的成本 溜溜的ta 他们都叫大卫 落袋为安
偷油老鼠
在水一方安息
b
borisg
我有一些想法同您讨论。

我有一些想法同您讨论。

得癌症自然是一件凶险的事情,病人四处求医,也成了半个专家。之所以这样,因为癌症种类繁多,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不得不自己操心,不是某种细菌感染明确的吃几天抗生素就可以的标准治法。

但是另一方面,像您这样的可以每一个细节的都写出来,都记在脑子里,是不是过分把自己的精力花在上面了,是不是这样会影响自己的心情,而不利于病的恢复。

得病需要治,可是别把自己变成一个专职的病人。

我是个大大咧咧的粗人,若有冒犯请原谅。

6
6thsense
一个聪慧,坚韧又非常热爱生活的女士,愿她在天堂安息!
h
hongloumeng
祝福你和你的朋友们!
枫散仙
谢谢你直率的告诫。从本质上讲,我也同意你的看法,但实际操作上也是因人而异,我是这样理解的...

从基本面上看,患癌症后最重要的就是治病。但某些癌症是不治之症,这样就产生了生存与生活的平衡需求,而且,提高生活质量也会间接地改善身体健康状况,有益于治疗。

所以,我觉得两种极端情况都应该避免:一是全力求医,不顾自己的条件;一是无视自己的病情,觉得一切皆有定数,甚至不屑求医。

对于第一种,如果是全力找现代医学手段还好,有的走偏门,比如乔布斯开始治病的前几个月,就更是离谱。即便是遵循现代医学手段,是不是太折腾、有的放矢,也需要权衡。现在的医学水平就这么高,很多手段还是在实验中,对病人的响应也是各有不同。如果一味地找各种治疗,而忽视平时的生活和精神放松,甚至有的因经济情况而买房子筹款远赴外地治疗,我觉得不一定会如尝所愿。

对于第二种,就更是不靠谱,我在此就不多说了。

最好的选择是,把问题交给专业的大夫,由他们安排,相信他们,自己配合。另一方面,尽量不要给自己压力,平时做一些喜欢做的事情,找到生活的平衡点。就像你所说,“别把自己变成一个专职的病人”。

对于我来说,我就是一个宅男,喜欢写一点东西,愿意和朋友交流,搞一点公益活动,做一些家务事儿。这些可以让我有心灵寄托,不至于太空虚无聊。写这些东西是出自内心,不费脑的,反而可以得到一些精神上的慰籍。

m
mhRh389
文笔真好!诚挚的祝福给你和你的朋友们!
少而精
+1, 这个case也是个奇迹。看来KRAS靶药长期对胰腺癌疗效有限。
独行仙人
猫不要养。很多寄生虫。

很多癌症其实是寄生虫引起的。

 

S
SandyAn
请问那个 Arizona 州的替代疗法中心叫什么名字?

感谢您这么详尽的回忆。愿在水一方安息,她有美貌,有事业,有爱情,有生活,一生值了!

j
julie116
祝健康平安!新冠和当时一系列操作对患者是雪上加霜…
白兔妈
祝福你与你的朋友们! 加油!
枫散仙
请慎重点开,这不是推荐,只是一些有关信息...

这个非主流治疗中心是在 Scottsdale, Arizona 的 https://envita.us 。

他们也提供各种化疗放疗,但是剂量是可以 personalized,不像主流医学的标准化模式。

这里费用很高,而且大概率不在你保险公司的 cover 之下,预估在 $5万/月 量级。

如果真的有兴趣,可以先去 Amazon 上买一本《与你同行》,以审慎的眼光看一看了解一下。

h
hongloumeng
说的很好。本质上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具体情况,别人无法体会本人的感受。尊重本人的生活方式是最慈悲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