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的养生之道?

雾里看花123
楼主 (文学城)

我们这老年中心有一82岁的华裔女士,祖籍上海 (她父亲是同济大学教授),特爱甜食。以前这活动中心是自由取食(后来有人提意见自由取食不卫生而改为分发),她每次会拿很多甜食吃:比如她一个人经常吃掉很大一块Tiramisu 的1/3-1/2。 她经常拿将近一整盘Cannoli (外壳包着甜奶油样的东西),她不吃外壳,专吃其中的甜奶油,无意识地浪费很多可食的外壳。她每次都会吃cookies, 吃完还带一些回家。她没糖尿病。因为她相对穷,她冬天不开暖气,夏天不开空调。她经常走到附近几个小镇去拿和吃免费的食物。身背十几20磅走路是常事,我所知道的她去过的最远的地方来回有8mile 以上。去有些镇/市需爬一小山,她说她经常爬那山已经爬了19年了。 她血脂高,但她一直拒绝吃药。她说”我才不听医生的呢,我家兄弟姐妹8个,听医生的那7个都死了”。医生有她说的那么可怕吗? 以她为榜样,我最近一周也爬2-3次山。

l
lucky_rain
看来爱吃甜食的人有长寿基因
t
truth_lover99
多年来持续的体力活动(她提到爬那座山已经 19 年了)很可能极大地促进了她的心血管健康、强壮的肌肉和骨骼以及整体的身体韧

1.  她经常为了获取免费食物而步行很远的距离去附近的城镇,而且经常背着相当重的物品(10-20 磅),还包括爬山,这构成了大量的运动。多年来持续的体力活动(她提到爬那座山已经 19 年了)很可能极大地促进了她的心血管健康、强壮的肌肉和骨骼以及整体的身体韧性。这种程度的活动可能有助于抵消一些不太理想的饮食带来的负面影响。

2. 虽然她的饮食含糖量高, 她对“甜食的偏爱”可能更多地是通过更传统的、虽然含糖量高的零食来满足的。此外,她的身体可能已经长期适应了她的饮食模式。虽然并非理想,但持续的、即使是不平衡的摄入也可能与突然的饮食变化或富含现代高加工食品的饮食有所不同。

3. 冬天不开暖气、夏天不开空调,这可能迫使身体更努力地调节自身温度,从而增强身体的自然适应能力和抵抗力。此外,长期处于相对自然的环境温度中,可能减少接触一些现代空调和暖气系统可能带来的干燥空气和潜在过敏原。

重要的是, 她的健康很可能是遗传、其他未知的 lifestyle 因素,甚至可能还有一定程度的运气复杂相互作用的结果。尽管她目前看来身体健康,但她拒绝治疗的高胆固醇是一个重要的健康问题。

田牛妹1
说白了还是锻炼, 有氧运动:-)
雾里看花123
她一直佝偻着腰,可能于长期弯腰负重加osteoporosis有关, 但她没有疼痛。
v
viBravo5
这女士吃得糖都被消耗掉了。糖好比锂电池电解质,是人体能源之一,但不消耗掉不转为脂肪在血液里浓度过高对人体器官有害
曲艺
我父亲血糖非常高,9以上,也是很爱吃甜食,不吃药,长寿。

我的家医很佛系,啥病去他那儿都不叫病除了癌症和心脏病,所以他不给太多的建议,总说每天开开心心就行了。

今年苹果树
我们村,有好几次看到在繁忙的路上连蹦带跳乱穿过马路或在马路边背着大包步行的,都是亚洲人

老美笑问,你们亚洲人喜欢在马路上Hiking?

带着墨镜帽子,脸晒的黑黑的,背着满满的大背包,东张西望,前后观察着险情,也不好看呀!我都担心他们被老美误会成去零元购的。

运动锻炼还是应该去合适的场合。

l
lucky_rain
你的家医很好。我知道的长寿的老人都不忌口,尤其爱甜食
曲艺
跟老美说:长寿的秘诀是把运动放入日常的生活,所以亚洲人普遍比西方人长寿,像日本

人没有去健身房的习惯,却最长寿

今年苹果树
去马路边Hiking喝汽油长寿?呵呵
幕鼓晨钟
99.999%的人50岁后不再做引体向上
幕鼓晨钟
日常户外运动一定会经过马路边, 如果不把车开进山
波粒子3
运动是促进胰岛素灵敏度最有效的方法
L
LostAtBay
现在流行负重步行rucking
s
slow_quick
坏了,我被你们发现了。那个大包里都是我什么fair上的嗟来之食
k
kingfish2010
为什么不做了? 你还在做吧?
幕鼓晨钟
为生计, 每周一次左肩挂个個包右肩搭个包还有一个背包会走四百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