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ne Density L1-L4:
BMD: 1.075 g/cm2, T-Score: -1.0
Trabecular Bone Score L1-L4:
TBS: 1.336
Bone Density Femoral Neck: Left
BMD: 0.750 g/cm2, T-Score: -2.1
Bone Density Bilateral Wards Mean:
BMD: 0.544 g/cm2, T-Score: -2.8
Bone Density Bilateral Trochanteric Mean:
BMD: 0.547 g/cm2, T-Score: -2.6
Bone Density Bilateral Hip Total Mean:
BMD: 0.793 g/cm2, T-Score: -1.7
我就是40多查出骨质疏松,发现内分泌的异常,另外严重缺VD。
目前没有吃药,一直在纠结是否要吃药; 但是在做生活方式上的调整, 比如注重足够蛋白质的摄入, 经常运动,特别是着重于负重的练习,还有做正面的冥想, 培养心境平和的心态.
我回国和我姐一起做了骨密度测试. 我的好很多. 我现在要求她每天做俯卧撑, 用自己体重来做重量运动. 我觉得运动锻炼会帮助你. 一定要坚持. 每天补钙补D3.喝骨头汤
一直做骨密度,直到60岁,骶尾椎有骨质疏松,吃了1年多的药放弃不吃了,主要是这个药不能长期吃,副作用是大骨头骨折。
骨密度测试比过去好一点 -2.4,过去是- 2.5。
我一直做重量,喜欢走路,你可以试试走路时背重量包,在家做原地起跳,跳绳等,都是很好的重量锻炼。
医生说太早了。我说等到65岁再发现就来不及治了。我医生就同意测了。我从小体重偏低,有骨质疏松高危因素。现在每天补VD。吃了一阵Forsamax,有好转就停药了。
再见她,我还要求,我对她说:“我非常重视防病,所以我没病,没进过医院,没手术过,加拿大的医疗几乎没给我花过钱,我连新冠和流感疫苗都免了,总之,这点要求不过分。”
你这个测得满详细的。我们一般只测Lumbar spine, Hip 和 Femoral Neck. 你跟我以前测的很相似,腰椎骨量正常,Hip和Femoral Neck骨量减少。
一般BMI在19以下的,50岁以后都会开始骨量快速减少由于雌激素的迅速下降。而且瘦人峰值骨量可能也没大体重的人那么高。50岁以后每年以1%到3%的速度下降,如果其间不做任何抗阻运动,大部分人到70岁的时候,就都是骨质疏松了。所以我觉得那些让人60岁以后才测骨密度的医生有点坑人,因为很多瘦人40,50就开始骨量减少,如果能积极应对,做正确的运动,完全是可以保持现有的骨量,而且还能增加的。而不是到60多岁就直接发现骨质酥松,必须治疗了。
如果你近期没有骨折过,你这个骨密度的结果一般医生也会认为是可治或可不治的。我们没测过Wards,所以不知道。我觉得补充足够的VD,晒太阳。做抗阻运动,跳跃,负重深蹲,快步走,都能很好的提高下肢骨密度。有个年纪大的朋友体能非常好,一直运动。每天游泳,骑自行车。50岁的游泳速度曾经是校队第一。就是人一直很瘦,晚上睡不好。她今年79岁了,两个手腕都骨折过。所以做什么样的运动还是很重要的。一定要有重量刺激的运动。才能对抗骨质酥松。
Bone Density L1-L4:
BMD: 1.075 g/cm2, T-Score: -1.0
Trabecular Bone Score L1-L4:
TBS: 1.336
Bone Density Femoral Neck: Left
BMD: 0.750 g/cm2, T-Score: -2.1
Bone Density Bilateral Wards Mean:
BMD: 0.544 g/cm2, T-Score: -2.8
Bone Density Bilateral Trochanteric Mean:
BMD: 0.547 g/cm2, T-Score: -2.6
Bone Density Bilateral Hip Total Mean:
BMD: 0.793 g/cm2, T-Score: -1.7
我就是40多查出骨质疏松,发现内分泌的异常,另外严重缺VD。
目前没有吃药,一直在纠结是否要吃药; 但是在做生活方式上的调整, 比如注重足够蛋白质的摄入, 经常运动,特别是着重于负重的练习,还有做正面的冥想, 培养心境平和的心态.
我回国和我姐一起做了骨密度测试. 我的好很多. 我现在要求她每天做俯卧撑, 用自己体重来做重量运动. 我觉得运动锻炼会帮助你. 一定要坚持. 每天补钙补D3.喝骨头汤
一直做骨密度,直到60岁,骶尾椎有骨质疏松,吃了1年多的药放弃不吃了,主要是这个药不能长期吃,副作用是大骨头骨折。
骨密度测试比过去好一点 -2.4,过去是- 2.5。
我一直做重量,喜欢走路,你可以试试走路时背重量包,在家做原地起跳,跳绳等,都是很好的重量锻炼。
医生说太早了。我说等到65岁再发现就来不及治了。我医生就同意测了。我从小体重偏低,有骨质疏松高危因素。现在每天补VD。吃了一阵Forsamax,有好转就停药了。
再见她,我还要求,我对她说:“我非常重视防病,所以我没病,没进过医院,没手术过,加拿大的医疗几乎没给我花过钱,我连新冠和流感疫苗都免了,总之,这点要求不过分。”
你这个测得满详细的。我们一般只测Lumbar spine, Hip 和 Femoral Neck. 你跟我以前测的很相似,腰椎骨量正常,Hip和Femoral Neck骨量减少。
一般BMI在19以下的,50岁以后都会开始骨量快速减少由于雌激素的迅速下降。而且瘦人峰值骨量可能也没大体重的人那么高。50岁以后每年以1%到3%的速度下降,如果其间不做任何抗阻运动,大部分人到70岁的时候,就都是骨质疏松了。所以我觉得那些让人60岁以后才测骨密度的医生有点坑人,因为很多瘦人40,50就开始骨量减少,如果能积极应对,做正确的运动,完全是可以保持现有的骨量,而且还能增加的。而不是到60多岁就直接发现骨质酥松,必须治疗了。
如果你近期没有骨折过,你这个骨密度的结果一般医生也会认为是可治或可不治的。我们没测过Wards,所以不知道。我觉得补充足够的VD,晒太阳。做抗阻运动,跳跃,负重深蹲,快步走,都能很好的提高下肢骨密度。有个年纪大的朋友体能非常好,一直运动。每天游泳,骑自行车。50岁的游泳速度曾经是校队第一。就是人一直很瘦,晚上睡不好。她今年79岁了,两个手腕都骨折过。所以做什么样的运动还是很重要的。一定要有重量刺激的运动。才能对抗骨质酥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