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被任命为NIH院长

s
solo1
楼主 (文学城)

昨天参议院表决通过,由斯坦福大学的医学及经济教授杰(Jay Bhattacharya)出任国家卫生研究院(NIH)院长。

2020年10月,杰与一位哈佛大学教授和一位牛津大学教授曾参与起草《大巴灵顿宣言》(Great Barrington Declaration),倡议以“群体免疫”的策略应对,让病毒在抵抗力较高的年轻人之间自然传播,只“重点保护”长者及高风险人群。当时的NIH院长柯林斯(Francis Collins)与白宫首席抗疫顾问福奇(Anthony Fauci)曾批评,这样的立场危险而且不道德。

当时,大巴灵顿宣言有数万名学者签名支持,但被主流媒体全面封杀。后来,柳叶刀杂志还举办了一面倒的大批判。

当时,fuz一看就说这就是solo1一直鼓吹的反向隔离战略。

我在2020年4月就向川普总统建议考虑反向隔离战略。反向隔离可以在两个月结束疫情,美国死亡人数少于六万,经济损失百亿美元数量级。我当时预测压平曲线战略,美国在两年内死亡人数在60万~100万(实际两年死亡85万),经济损失万亿美元数量级,这些都得到证实。

由于主流专家的战略误判,新冠疫情死亡人数多了约10倍,经济损失多了约100倍。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杰被任命为NIH院长 加拿大,请不要生气 再说一下新冠疫情的病死率 一夜回到解放前 据说美国可能要禁止mRNA新冠疫苗
玻璃坊
杰会不会支持禽流感“群体免疫”?
l
lucky_rain
这是啥人, 有啥成就?
波粒子3
长者不能完全与年轻人隔离,年轻人之间自然传播。年轻人势必造成所有长者感染,死亡无数
风啸啸壮士
看名字,是一印度裔
周老大
反向隔离?Omicron没问题,原始病毒能让人浑身发黑,反向隔离?这一次其实是Omicron救了全世界
s
solo1
你这就是主流专家的观点。但与事实不符。
波粒子3
因为没有采用反向隔离吧
s
solo1
我和杰都是说的原始病毒健康人死亡的概率极低,所以可以反向隔离。

我是用战略思维方法,看出健康人死亡概率为十万分之二。战略思维方法就是从杂乱无章的数据中看出规律,这个需要天赋、长期的训练和吃苦精神。我是连续看了五天五夜,这个是极限体力活。

杰采用的是通常的流行病学方法,考察的是中小学生的死亡率。

以上都是2020年的事,都是原始病毒。

至于Omicron,在美国、欧洲和非洲,很多人是第二次感染,死亡率当然很低。

要知道Omicron初次感染的死亡率,要看澳大利亚和中国的数据,结论是没有变化。

一般的主流专家看到的是表观病死率=死亡人数/感染人数。如果高危人群都躲起来了,表观病死率就很低。观察到的表观病死率从十万分之二到1.7%,有1000倍的差别。

t
ttt1010
有个机会就卖弄一次,,

不吹会S吗

周老大
群体感染的同时也会出现变种,最终结果就是人人过关,占不到便宜的
d
dudaan
几年来我曾是本坛唯一一个给你的贴点赞的,支持独立思考,但疫情发展的现实证明

反向隔离忽视了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病毒的载量(load)。

在大部分人对病毒缺乏免疫力的情况下完全放开,在人口相对稠密的居民区就会出现病毒过载,病情加重,死亡率上升。

很多人可能忘了,最初极个别的人把“原始”病毒带到英国、印度等地刚开始传播的时候,当地医生发现这个病似乎没有武汉那么可怕,没有特效药病人也很容易自愈,其实那是因为病人少,病毒的载量少,尽管免疫缺乏,人也能应付。

一旦大量的人同时生病,在人口稠密地区就完全不一样了,就会发生纽约那种惨烈的疫情。

国内的一些朋友在从清零到突然放开的过程中独居,不出门,仍然染病,因为中国那种公寓楼环境中就突然出现高载量的病毒。你不可能把老年体弱的人都转移到沙漠中去反向隔离起来。

所以,如果美国在疫情初期真的完全放开,会死更多的人,包括一些青壮年。

即使打了疫苗也很难对付高载量的病毒,仍然会出现重症。我在波士顿的一位医生朋友在奥米克戎主导期就病倒了,病得很重,因为接触了大量的病人。

 

p
pickshell
纸上谈兵。
周老大
楼主完全无视Omicron之前是肺炎,无视医疗挤兑,如意大利拔老人管给年轻人。
周老大
医是工程,不是科学。国内放开时连退烧药都短缺,那还是第一制造大国
q
qianliu
不知你对中国的防疫政策是如何评价的?以及你对中国疫情死亡人数的推测?
梁琥珀
“我在2020年4月就向川普总统建议考虑反向隔离战略” 我笑了,好自恋。
s
solo1
我没有说并不是没有考虑。战略没有细节支持那不是战略。
s
solo1
我看了成千上万个数据。
s
solo1
中国的某些方面做得很好,战略方面还是比较弱。

比如,疫情之初,防疫部门及时地发现了新冠疫情,一些基本參数也大致正确。但是,这些没有上升到决策层的战略,错失了把疫情消灭在萌芽状态的机会。作为对比,意大利、西班牙等地疫情扩散到整个城市沦陷才发现。

武汉封城用了一些蛮力,之后的动态清零是一种保守的战略。芬兰、越南、新西兰、澳大利亚都是类似。

我2020年大概五月份向中国有关部门介绍过反向隔离战略,没有引起重视。

上海封城是一个败笔,如果像北朝鲜一样果断选择反向隔离全国放开,可以避免一万亿美元的损失。

后来在12月选择放开大方向是正确的,但准备仓促,细节有些问题。

理论上讲,死亡率从十万分之二到1.7%都有可能,也得到个例証实。

至于全国死亡人数,我以前做过一些评估,因为数据太少,可靠性较低,就不再重复了。

 

路过2013
看了成千上万个数据,还是第一次听到对数据的这种描述方法。

你是看了成千上万的病例,还是看了一个数据统计里面有成千上万的病例

新冠涉及的病例非常大,成千上万占的百分比非常小。

s
solo1
成千上万个数据来源或参考文献。比如,Worldometer列出了世界各国的新冠疫情数据,只是一个数据来源。

比如,报道河南农民工新冠患者服中药全部康复,算一条。

美国某地养老院,多少人感染,新冠死亡20%。

某监狱新冠感染几百人,死亡一人。

某游艇感染几百人,死亡几人。

某航母感染一千人,死亡一人。

欧洲某滑雪胜地,没有死亡报道。

这些杂乱无章的数据,需要战略思维能力才能看出其规律来。其实,可能约一百万条。

s
solo1
这样万亿美元的重大事情当然要报告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