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深秋回北京,天气很好,一点儿都不冷,也没风,大院儿的花坛里还是鲜花盛开。午后妈妈如果精神好,我就推她去散步。
妈妈十分喜欢看花草,对各种形态的花朵、枝叶都要赞叹一番。大朵大朵的月季让她欢喜,轻轻托在掌心赞美,还要凑近了闻一闻。对了,妈妈喜欢香的花。
父亲以前种花,米兰和茉莉都是妈妈的最爱,因为它们香。她总是提到小时候在街头买铁丝上挂着的白玉兰或者栀子花,戴在前襟,可以香一天。
不过,家里养花的事情,妈妈基本不插手,父亲负责。父亲出差,在花盆里插个小牌子“我要喝水”。然后妈妈天天给它喝,结果淹死了。
妈妈喜爱花朵,从小就表现出来。她喜欢描绘花朵图案,喜欢刺绣花卉,喜欢用布贴和丝袜染色做花朵。甚至在退休后去上过插花课。我对于插花的构图启蒙,最早也是从妈妈那里得来的。但她很快不喜欢这种“杀死”鲜花的艺术了。她说看花,欣赏一下就好,何必剪下来插瓶,拥有短暂的美丽呢?
所以我基本没有买过花束送给妈妈。唯一一次,是在广州买了一大束栀子花,带回北京,妈妈惊喜极了。前年回北京,买了一盆长寿花给妈妈。她很喜欢红彤彤一片的花朵,却总是担心自己要养死它。结果一年下来,花谢了,绿叶还健康地或者。生命力之顽强,赢得了妈妈的赞许。
散步的时候,我摘了几朵小花,配一簇小草,送给妈妈把玩。她十分喜欢,拿着不停比划,说是戴在胸前,就是别致的胸针。
我拿包装丝带做了一朵又一朵的绢花,点缀上小珠子,缝在她的小推车上,她也是喜欢得紧,每天都要拨弄几次。赞叹道:“你比我有创造力。”
这句话,妈妈说了几十年了。她总是说自己就是模仿,很少创新。但其实仔细想想,在物质匮乏的时期,妈妈可以变着花样给我们做衣服,装饰着好看的绣花、滚边、包扣......每一样都是创造力的体现啊。
还有生活中很多精巧的“小发明”、“小改造”,因地制宜地提高生活便利,也是妥妥的创造力。
如今回头看,妈妈挂在嘴边的“我没有创造力”,无形中让我从小就产生了对所谓的“创造力”的仰视和渴望。记得小时候父母喜欢在家搬家具,以图更好地利用有限的空间,提高生活质量。那是我最喜欢的“游戏”,以至于长大之后,兜兜转转,还是进入了室内设计的行业。
其实,人们把“创造力”描绘得太高太炫了。普通日子里,带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周围人的关心,普通人的生活智慧里包含了很多的创造力。就好比我们的生活里,处处都有艺术,而不必称为“艺术家”一样。
去年生日,女儿陪我隔空涂鸦一个月,算是她送给我的独一无二的生日礼物。最后一张涂鸦,她写道:“Thank you for giving me the gift of art"。
我也要对自己的妈妈说:“谢谢你,给我创造的能力和喜悦。”
其他领域的创造力是不是也是这样的呢,我是觉得艺术始于模仿的:)
所谓创造力和所谓“外向性格”的盲目推崇,有点过了。
我自己插花几乎没有买过。鲜花业其实很不环保。
人获得类似的感慨?花儿开过美过,成了插花或者自然谢了,都不枉开过一场了。和它们一比,无花果的花可是卑微多啦
之前有些为了追求创造力而追求创造力的“大师”,用什么呕吐物、女性腋毛阴毛来作画,那都是屁的艺术家!
去年深秋回北京,天气很好,一点儿都不冷,也没风,大院儿的花坛里还是鲜花盛开。午后妈妈如果精神好,我就推她去散步。
妈妈十分喜欢看花草,对各种形态的花朵、枝叶都要赞叹一番。大朵大朵的月季让她欢喜,轻轻托在掌心赞美,还要凑近了闻一闻。对了,妈妈喜欢香的花。
父亲以前种花,米兰和茉莉都是妈妈的最爱,因为它们香。她总是提到小时候在街头买铁丝上挂着的白玉兰或者栀子花,戴在前襟,可以香一天。
不过,家里养花的事情,妈妈基本不插手,父亲负责。父亲出差,在花盆里插个小牌子“我要喝水”。然后妈妈天天给它喝,结果淹死了。
妈妈喜爱花朵,从小就表现出来。她喜欢描绘花朵图案,喜欢刺绣花卉,喜欢用布贴和丝袜染色做花朵。甚至在退休后去上过插花课。我对于插花的构图启蒙,最早也是从妈妈那里得来的。但她很快不喜欢这种“杀死”鲜花的艺术了。她说看花,欣赏一下就好,何必剪下来插瓶,拥有短暂的美丽呢?
所以我基本没有买过花束送给妈妈。唯一一次,是在广州买了一大束栀子花,带回北京,妈妈惊喜极了。前年回北京,买了一盆长寿花给妈妈。她很喜欢红彤彤一片的花朵,却总是担心自己要养死它。结果一年下来,花谢了,绿叶还健康地或者。生命力之顽强,赢得了妈妈的赞许。
散步的时候,我摘了几朵小花,配一簇小草,送给妈妈把玩。她十分喜欢,拿着不停比划,说是戴在胸前,就是别致的胸针。
我拿包装丝带做了一朵又一朵的绢花,点缀上小珠子,缝在她的小推车上,她也是喜欢得紧,每天都要拨弄几次。赞叹道:“你比我有创造力。”
这句话,妈妈说了几十年了。她总是说自己就是模仿,很少创新。但其实仔细想想,在物质匮乏的时期,妈妈可以变着花样给我们做衣服,装饰着好看的绣花、滚边、包扣......每一样都是创造力的体现啊。
还有生活中很多精巧的“小发明”、“小改造”,因地制宜地提高生活便利,也是妥妥的创造力。
如今回头看,妈妈挂在嘴边的“我没有创造力”,无形中让我从小就产生了对所谓的“创造力”的仰视和渴望。记得小时候父母喜欢在家搬家具,以图更好地利用有限的空间,提高生活质量。那是我最喜欢的“游戏”,以至于长大之后,兜兜转转,还是进入了室内设计的行业。
其实,人们把“创造力”描绘得太高太炫了。普通日子里,带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周围人的关心,普通人的生活智慧里包含了很多的创造力。就好比我们的生活里,处处都有艺术,而不必称为“艺术家”一样。
去年生日,女儿陪我隔空涂鸦一个月,算是她送给我的独一无二的生日礼物。最后一张涂鸦,她写道:“Thank you for giving me the gift of art"。
我也要对自己的妈妈说:“谢谢你,给我创造的能力和喜悦。”
其他领域的创造力是不是也是这样的呢,我是觉得艺术始于模仿的:)
所谓创造力和所谓“外向性格”的盲目推崇,有点过了。
我自己插花几乎没有买过。鲜花业其实很不环保。
人获得类似的感慨?花儿开过美过,成了插花或者自然谢了,都不枉开过一场了。和它们一比,无花果的花可是卑微多啦
之前有些为了追求创造力而追求创造力的“大师”,用什么呕吐物、女性腋毛阴毛来作画,那都是屁的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