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说道,有些教育程度较高的人会认为逻辑思维是唯一正确的思维方式,拒绝其他思维方式。福奇的“相信专家,相信科学”就是一个例子。
有一种思维方式叫做综合思维(abductive reasoning),就是观察整体而直接给出答案。综合思维对探索未知、发明、战略尤为重要。
比如,印度数学家拉马努金(Ramanujan),因为没有正规的数学教育,他的公式都是想出来的,没有中间步骤。他留下的笔记大约有3900个公式,大约五个还是十个是错的,错误率是极低的。俗话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他接近智者的水平。我可以达到99%正确的水平,离智者还差一个数量级。
这种思维方式挺费神的,拉马努金33岁就病逝了。
美国新冠疫情之初,媒体报道说,帝国理工学院预测如果放任自流美国将死亡250万人,美国的专家们预测如果采用压平曲线战略可在两个月结束疫情,死亡六万人。
在2020年三月底的时候,三个基本情况:1)他们是专家。也就是说,符合现有的理论或模型。 2)他们比我聪明。他们是一个团队。3)他们的预测是错的,与观察到的事实不符。我当时就看出来了,一般人可能要两个月之后才看出来。结论是他们的方法不对。
鉴于事关重大,百万人数量级的死亡,万亿美元级别的经济损失,我试着看是不是能够解决这个问题。这个要看大量的资料(成千上万),数量的,非数量的,文字的,图像的,主流媒体的,社交媒体的,美国的,欧洲的,中国的,要同时看这些数据,也就是连续地看了大约100个小时,得出如下结论:
(1)健康人(没有基础病的人)得新冠死亡的概率为十万分之二。
(2)美国有基础病的人中,得新冠会死亡的人占人口比例为1.7%。
(3)反向隔离是美国的最佳防疫战略,即健康人自然地在两个月内感染完毕,期间有基础病的人自愿选择居家隔离。
休息了一个星期后,同时也是一个冷静期,我写信向川普总统建议反向隔离战略。当然,新冠变异成为新一轮疫情的时间我是不能预测的,这是后来的Omicron。
过了一段时间,我进一步具体化新冠战略:
【上策一,严格隔离,人口死亡率百万分之一到十万分之一,死亡人数300~3000,时间二个月,经济损失百亿美元。适于疫情初期,美国当时已经没有这个机会了。
上策二,反向隔离,人口死亡率十万分之二到万分之二,死亡人数6000~60000,时间二个月,经济损失百亿美元。基本上是无为而治。
中策,放任自流。死亡人数100,000左右,时间二个月,经济损失百亿美元。放任自流就是自发的反向隔离。
下策,压平曲线,死亡人数600,000到1,000,000,时间二年,经济损失万亿美元。】
所有这些结论都是想出来的,就是综合思维,这在常规科学家看来是不科学的。事后証明美国两年间新冠死亡85万人,与预测相符。Omicron后美国绝大多数人采用了放任自流,只有一个大波的感染,但仍有少部分人采用压平曲线而形成持续的低水平感染。
如果当时采用反向隔离战略,两个月就结束疫情,仅美国就减少死亡100万人以上,避免万亿美元数量级的经济损失。
福奇的“相信专家,相信科学”就是拒绝综合思维,教训是惨痛的。
你的高论始于四月。
当时已经在美国全面暴发,成批死亡了。
别总跟驴拉磨似的,跳出那个圈子吧
反科学的样本。
美国医学界这次的教训,
不仅不能质疑逻辑
反而要重新推崇逻辑和科学的定义。
科学,就是科学,是绝对不容许资历和权威去左右的。
美国医学药学防疫学居然建立了一套
所谓的权威体系。
这个体系正在病毒之后,也没有完全崩塌。
原因很简单,政治和资本喜欢权威主义。却不喜欢科学,科学不为他们所控制。
科学全内部主要是因为论文审查资质体系的惰性。关键时刻,导致了判断需要依赖
一尊。
病毒第一波通常是最毒的。如果美国有理性有逻辑地做出合理的判断,美国和世界不至于死这么多人。
你有听说过,邻国病毒杀人了,我国一定要把病毒引入国土,追踪患者,然后绝对如何应对?
一月份,病毒杀人在中国已经有明确的数据,可以多渠道核实。
盲信权威的,才是应该反省的吧。
我那时在国内,以我这个小老百姓的思维,用脚指头也想得出来,肯定有感染的人把病毒带出国,不明白为啥中国都封城,国际航班还照样运营。
到3月20,我出国到加拿大,居然,机场的人都没有戴口罩,我自己全副武装还觉得不好意思,上厕所时还跟别人道歉,希望我的装扮别吓着他们。
很遗憾你没资格当审稿人,要不然他也不会这么惨。lol
我最初设想的办法在美国是每天早上有两个小时的老人专卖时段。群众的创造能力比我强,不少商店推出代买服务,都不用下车。
中国放开疫情后,也有不少城市做到98%。当然,像北京市主观愿望是想搞好,结果搞砸。
北朝鲜做到99.99%。
别看你在这推那马药那么起劲,若真染上了新冠,未必你自己真去吃。
只会死更多。就这么简单。
唉,无知无畏,只会信口开河助纣为虐,个愤青而已。
坚持啥啊?
前文说道,有些教育程度较高的人会认为逻辑思维是唯一正确的思维方式,拒绝其他思维方式。福奇的“相信专家,相信科学”就是一个例子。
有一种思维方式叫做综合思维(abductive reasoning),就是观察整体而直接给出答案。综合思维对探索未知、发明、战略尤为重要。
比如,印度数学家拉马努金(Ramanujan),因为没有正规的数学教育,他的公式都是想出来的,没有中间步骤。他留下的笔记大约有3900个公式,大约五个还是十个是错的,错误率是极低的。俗话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他接近智者的水平。我可以达到99%正确的水平,离智者还差一个数量级。
这种思维方式挺费神的,拉马努金33岁就病逝了。
美国新冠疫情之初,媒体报道说,帝国理工学院预测如果放任自流美国将死亡250万人,美国的专家们预测如果采用压平曲线战略可在两个月结束疫情,死亡六万人。
在2020年三月底的时候,三个基本情况:1)他们是专家。也就是说,符合现有的理论或模型。 2)他们比我聪明。他们是一个团队。3)他们的预测是错的,与观察到的事实不符。我当时就看出来了,一般人可能要两个月之后才看出来。结论是他们的方法不对。
鉴于事关重大,百万人数量级的死亡,万亿美元级别的经济损失,我试着看是不是能够解决这个问题。这个要看大量的资料(成千上万),数量的,非数量的,文字的,图像的,主流媒体的,社交媒体的,美国的,欧洲的,中国的,要同时看这些数据,也就是连续地看了大约100个小时,得出如下结论:
(1)健康人(没有基础病的人)得新冠死亡的概率为十万分之二。
(2)美国有基础病的人中,得新冠会死亡的人占人口比例为1.7%。
(3)反向隔离是美国的最佳防疫战略,即健康人自然地在两个月内感染完毕,期间有基础病的人自愿选择居家隔离。
休息了一个星期后,同时也是一个冷静期,我写信向川普总统建议反向隔离战略。当然,新冠变异成为新一轮疫情的时间我是不能预测的,这是后来的Omicron。
过了一段时间,我进一步具体化新冠战略:
【上策一,严格隔离,人口死亡率百万分之一到十万分之一,死亡人数300~3000,时间二个月,经济损失百亿美元。适于疫情初期,美国当时已经没有这个机会了。
上策二,反向隔离,人口死亡率十万分之二到万分之二,死亡人数6000~60000,时间二个月,经济损失百亿美元。基本上是无为而治。
中策,放任自流。死亡人数100,000左右,时间二个月,经济损失百亿美元。放任自流就是自发的反向隔离。
下策,压平曲线,死亡人数600,000到1,000,000,时间二年,经济损失万亿美元。】
所有这些结论都是想出来的,就是综合思维,这在常规科学家看来是不科学的。事后証明美国两年间新冠死亡85万人,与预测相符。Omicron后美国绝大多数人采用了放任自流,只有一个大波的感染,但仍有少部分人采用压平曲线而形成持续的低水平感染。
如果当时采用反向隔离战略,两个月就结束疫情,仅美国就减少死亡100万人以上,避免万亿美元数量级的经济损失。
福奇的“相信专家,相信科学”就是拒绝综合思维,教训是惨痛的。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不要夸大形式逻辑的功能:新冠疫情实例 中美关系转风向了? 不要夸大形式逻辑的功能 子曰,三十而立 一分钟做不出来的题目,对我来说就是难题
你的高论始于四月。
当时已经在美国全面暴发,成批死亡了。
别总跟驴拉磨似的,跳出那个圈子吧
反科学的样本。
美国医学界这次的教训,
不仅不能质疑逻辑
反而要重新推崇逻辑和科学的定义。
科学,就是科学,是绝对不容许资历和权威去左右的。
美国医学药学防疫学居然建立了一套
所谓的权威体系。
这个体系正在病毒之后,也没有完全崩塌。
原因很简单,政治和资本喜欢权威主义。却不喜欢科学,科学不为他们所控制。
科学全内部主要是因为论文审查资质体系的惰性。关键时刻,导致了判断需要依赖
一尊。
病毒第一波通常是最毒的。如果美国有理性有逻辑地做出合理的判断,美国和世界不至于死这么多人。
你有听说过,邻国病毒杀人了,我国一定要把病毒引入国土,追踪患者,然后绝对如何应对?
一月份,病毒杀人在中国已经有明确的数据,可以多渠道核实。
盲信权威的,才是应该反省的吧。
我那时在国内,以我这个小老百姓的思维,用脚指头也想得出来,肯定有感染的人把病毒带出国,不明白为啥中国都封城,国际航班还照样运营。
到3月20,我出国到加拿大,居然,机场的人都没有戴口罩,我自己全副武装还觉得不好意思,上厕所时还跟别人道歉,希望我的装扮别吓着他们。
很遗憾你没资格当审稿人,要不然他也不会这么惨。lol
我最初设想的办法在美国是每天早上有两个小时的老人专卖时段。群众的创造能力比我强,不少商店推出代买服务,都不用下车。
中国放开疫情后,也有不少城市做到98%。当然,像北京市主观愿望是想搞好,结果搞砸。
北朝鲜做到99.99%。
别看你在这推那马药那么起劲,若真染上了新冠,未必你自己真去吃。
只会死更多。就这么简单。
唉,无知无畏,只会信口开河助纣为虐,个愤青而已。
坚持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