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安处】之十四:茶贩肆

孔雀羽
楼主 (文学城)
第十四回  茶贩肆

 

江南江北,有很多地方出产上好的茶叶。据说排名前十的名茶分别是: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庐山云雾,六安瓜片,君山银针,信阳毛尖,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祁门红茶。而天下各色茶类最齐全的地方,当然是京师长安。上至皇宫内院,下至贩夫走卒,渴了,都会抿一口,喝一碗。茶叶,也是通商西域和塞北的重要商品之一,其他的还有丝绸和瓷器。

长安城东的东门庙是城里最大的茶叶集散地。东门庙不是一座庙,而是庙会的场所,地处东门,靠近要道白虎大街,往来非常的方便。南来北往的茶贩都喜欢来茶贩肆歇歇脚,聊聊天,点几样小菜,抿几口小酒,喝一壶好茶,然后去赶自己的路。

人们真的知道自己要去往何方吗?

从哪里来,往何处去,在这天地之间到底要做些什么,到底在做些什么?

 

和其他京师的大酒楼比, 茶贩肆是个门面很小的小店,店里十几张硬木桌子和长凳,也没有雅房。大家都是匆匆而来,小憩即走。

这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店,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日子,一群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如同往常,厚厚的棉布门帘内,坐满了南腔北调的人,高谈阔论着,说着各地的趣闻和生意经。门帘外,依然有很深的积雪,被过往的车辆碾压,伴着淤泥,寒冷湿滑。但为了生计的人们顾不上这许多,穿梭忙碌着。

柜台内,掌柜的算盘打得劈里啪啦响。

大堂里,两名小二在招呼着客人,端茶倒水,递酒上菜。

穿过柜台就是厨房和后院。蒸笼的热气,柴火的青烟,在这天寒地冻的季节,给人一丝丝的暖意。一条魁梧的大汉在院子里光着脊背劈柴,劈开的柴在墙角堆得像小山一样,如此寒冷的日子,他却汗流浃背了。厨房内,一名矮壮的汉子也在汗流浃背的忙着,他同时要看着三个炒锅,还有两个大蒸笼。一个消瘦的老汉则不停地把墙角的柴搬过来,往五个火炉里加柴。柴火的烟气有时熏得他睁不开眼,不断地咳嗽。

“六号桌。。。“ 厨房里传来一声吆喝。

掌故的停下算盘,“吴三,六号桌上菜了。“

靠内的小二赶忙跑进厨房,把菜给六号桌端上来。

“老刘头,今年的生意好做吗?“ 六号桌的客人闲聊着。

“别提了,我赶了八车货过来,往年这个时候,开春转暖,各大商号都是大量入货,西域塞外的买家也是这个时候过来补货。但今年各大商号都不愿意多收,压价压得厉害。这一趟没钱赚,白跑了。“

“我也一样,能把货出手就不错了,没砸在手里。“

一个人压低声音,“听说开春路会断。“

另一个人声音更低,“我也听商号的人说了。东门庙里没看到什么西域塞外的买家。”

“那也不一定,皇城根下的人都爱嚼舌头,好像个个都认识朝廷衙门里的人,其实大多是胡扯,我看是故意要压我们的价。知道我们这么远来不可能不卖再把货拉回去。”

对面那位摇了摇头,“应该不是,都是些老主顾了,故意压价来年咱不送货了他们的买卖也受损失不是。你们没看到东门庙里京兆府的衙役多了起来。盘查得厉害。“

“那,莫非是要。。。“ 老刘头用手掌做了一个切的动作。

“嘘。。。莫谈国事。“

“那我们怎么办?“ 老刘头不甘心。

“我是会回去告诉乡亲们,今年少种茶叶,多种粮食吧。朝廷也许会多征粮食。“

老刘头点点头,“有道理啊,防患于未然。“

“来来来,别光顾着聊,吃吃。“

 

门帘一掀,一股寒气扑入,四个人趾高气扬地走了进来。官靴,官裤,官袍,官帽,是京兆府的捕快。喧闹的大堂一下子鸦雀无声,大家都低头只顾吃东西,有人开始结账准备走人。掌柜的忙上前,“四位官爷,里边请,想吃点啥?“

为首的上下打量了一番掌柜,“以前的老孙头呢?“

“哦,他年岁大了不想干了,把店子盘给了小人,回家养老去了。“ 掌柜的堆着笑脸。

“你叫啥?“

“小的姓张,来,几位官爷,别站着说话,里头暖和,里头坐,今天几位官爷来了是天大的面子,想吃点啥您尽管吩咐,账算在小店身上,日后还要请官爷们多多关照。“

“嗯,机灵,是个买卖人。“ 为首的带着其他三人在靠里面的一张桌子坐下。

掌柜的在旁边伺候着,“几位官爷,想喝点啥,吃点啥?“

一位年轻的捕快指着为首的道,“我们谭爷最喜欢西湖龙井,先上一壶,然后高粱酒两斤,肉夹馍八个,四碗哨子面,夫妻肺片一碟,酱牛肉一盘,再来一大碗羊杂汤。这些都是我们谭爷最喜欢的。“

“好的好的,谭爷是。。。?“ 掌柜陪着笑。

“谭旭谭爷都不知道。京兆府长安城东的大捕头,这一带谁人不知何人不晓。“

“谭爷恕罪恕罪,小人初来乍到,不认识大人,大人莫怪。小的这就给您沏茶。“ 掌故的急忙去沏好茶,顺便再端来几碟瓜子点心。

“张掌柜哪里人啊?“ 谭旭随口问道。

“小人歙州人氏。“

“怎么会来长安坐买卖?“ 谭旭端起茶杯,吹了吹,轻轻地抿了一口茶。

掌柜的关切地问道,“谭爷,茶还行吧?小人以前在老家也是开了间小酒店,小地方混口饭吃。一直想来京师见见世面。一位在京师的同乡前段时间告诉我说老孙头这店想卖。价格也合适,小的就给盘下来了。“

“以前没来过长安?“

“没有,一直都在老家歙州。“

“你的这些伙计呢?“

“回大人的话,都是小人的同乡,跟着小人出来见世面。“

谭旭的眼睛冷冷地看了看厨房和后院,然后盯着两个店小二。吴三陪着笑脸道,“是啊大人,我和我哥都想跟着我们掌柜来京师看看。“

厨房传来一声吆喝,“九号桌,夫妻肺片,酱牛肉。“

掌柜的忙喊,“吴大吴三,快上菜,再给几位爷提一坛酒来。“

门帘一掀,又一名捕快进来,快步来到谭旭跟前,耳语了一阵。谭旭点点头,“嗯,继续盯着。“

 

已是子时,喧闹的东门庙早已没了人影。最后一桌客人也走了,茶贩肆也打烊了,关上了门板。劳累了一天的几个人终于可以坐下来,自己弄几个小菜,喝几口小酒。

“最近这一个月东门庙的捕快确实多了起来。“ 掌故的看了看大家。

“主要是盘查外地人。“ 白天砍柴的大汉道。

吴大吸完最后一口烟,把竹烟斗在鞋底敲了敲,弄干净里面的烟渣,“也不是所有的外地人,他们主要是查西域人和塞外人。像我们这些南方人就不在意。“

掌柜的瞅了瞅咳嗽的老头,“端木先生,你怎么看?“

“我一天都在烧火,根本没看。“

矮壮的厨师笑道,“忙了一天,我也没功夫看。诶,端木先生,那你说咋办?“

“去看看不就知道了。“

掌柜的眼神一亮,“端木先生的意思是。。。“

“老夫去京兆府衙,吴鹤吴老大去紫竹苑。“

矮壮汉子不服气地嚷嚷,“我一天都在厨房没出去过,吴老大至少在大堂里看了半天,凭啥让他去不让我去?“

端木梅花上下打量了他一眼,“吴道观,你长得像个树桩子,六合拳还马马虎虎,你别说上房,翻得过墙吗?人吴老大号称蜻蜓点水,你是石头入水,凑啥热闹。“

众人低笑不已。

“你。。你。。你“ 吴道观有些气急败坏。

端木梅花自己也笑了,“行了,这样。你和我去京兆府,在外面候着。万一东起手来有个帮手。吴老三,你和你哥一起去紫竹苑,你哥进去你也在外面候着,有个照应,有人追出来就拿你的金钱镖招呼。记住,咱是去探点的,不是去打架的。惊了对方立即跑路,绕一圈确定没人跟着再回来。“

掌柜的倾佩地道,“姜还是老的辣。“

端木梅花得意地捋了捋胡子,眯着眼道,“青城啊,老夫能活到今天,靠的就是小心二字。探清敌情,留有退路,一击不中,下回再来。不可一味地斗狠。六扇门里也有高手。“

砍柴的汉子道,“听说刑部总捕头链子枪童削铁很是厉害。“

张青城笑道,“师弟的八银枪是不是痒痒啦?“

端木梅花瞅了瞅砍柴汉子,“范镇,八银枪刚猛,两军阵前链子枪可能不敌,街头巷尾就是另外一会事。以后你要是遇到他,选个开阔地。“

 

灯灭,窗开,四条黑影鱼贯而出,消失在夜色中。

紫竹苑,却依然灯火通明。子时,对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人们来说,劳累了一天,明天还要早起,早就上床睡了。但对寻欢的人来说,才刚刚开始。一条黑影,从黑暗中潜出,跃过围墙,悄悄地隐入黑暗中,一动不动。

亥时,歌舞无影,弦乐无声。除了里里外外稀疏的大红灯笼,只有早春寒冷的夜风,和夜访中隐隐约约的男人的低喘和女人的娇吟。无论是盖世英雄还是贩夫走卒,又有几人能逃脱女人的温柔乡?就算能逃脱女人的温柔乡,又有几人能逃脱六道轮回?

密室内,坐着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

今晚,紫竹苑的很多房间内都有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但这个男人和这个女人,只是在聊天。男人不姓柳,也不叫下惠,他叫嵯峨欲借。桌子上有一支长箫,紫竹做的长箫。桌对面,女人低头坐着。

“这几天,京师的公子哥们来的少了。“ 嵯峨欲借轻声道。

“他们不喜欢和外地的将军们打照面。“ 女人还是低着头。

“都来过些什么将军?“

“潭州水师的秦都督,福州水师的金都督,河东道的关都督,河北道的西门都督。”

“听说呼延兄弟十天前就到了长安,一直没来过。 “

“嗯,有些奇怪。“

“还有什么奇怪的?“

“附近捕快比较多。“

“我让七郎,爱加,菜菜子,和木槿小心防着呢。“

“伊野君,伊贺君,粉豆妹妹,平城妹妹要多小心。“

“伊野七郎,伊贺爱加,粉豆菜菜子,平城木槿,都是我一手调教出来的。不用担心。你和小雅疏桐也要多加小心。六扇门盯得紧,你要是出事了,我可没法向络姑娘交代了。“

“嵯峨君,一直不明白你为什么要帮我们?“

“唇亡齿寒。“

 

又有三条蒙面黑影跃过围墙,从三个方向往内院潜入。

夜空中,不知何时,开始起雾了。三人过了前院,过了中院,顺着假山,廊桥,闪入后院。雾,越来越浓。雾中,突入多了一盏灯笼,和一个提着灯笼的白衣人,身形消瘦,腰插两把弯刀,一长一短,“喂,你们三个,鬼鬼祟祟的,到底要干什么。“

密室的灯灭了,几间房的灯亮了。

三人见行踪败露,一个倒纵,掠过中院,往前院急退。前院的一盏灯笼忽然也亮了,背后站着一个青衣人,眼神如同夜空中的寒星,高挑俊秀。一手提着灯笼,一手握着刀柄,拦住去路。三人更不多言,其中俩人拔刀直扑过去,另一人手一抖,一把飞刀带着寒光后发先至。

青衣人原地旋转,左手灯笼飞出击落飞刀,右手顺势抽出长刀,双手握刀,低喝一声,“龙旋斩。“ 荡开来袭双刀,接着拔地而起扑向甩飞刀之人,”迎风斩!“ 当头直劈而下。飞刀客后退急避,其余二人从左右袭击青衣人后背。青衣人更不回头,短刀出鞘,身形空中再旋,”樱花斩!“ 一花两瓣,隔开双刀,长刀随即斜劈而下,直取右侧黑衣人,”寒流斩!“ 。右侧黑衣人到地侧滚。飞刀再次袭来,青衣人一个后仰,避过飞刀,长刀刺向左侧黑衣人,”鹊桥斩!“ 。左侧黑衣人挥刀拨开长刀,青衣人一个翻身,短刀再刺向其腰腹。左侧黑衣人慌乱之下,撒手弃刀,一个后滚翻,跃出围墙。

飞刀客人往前冲,连射三把飞刀。青衣人短刀脱手直奔飞刀客而去,”拨云斩!“, 同时长刀舞得滴水不漏,打落三把飞刀。飞刀客骤停,向左避开短刀,连续三个侧滚翻,跃出墙外。右侧黑衣人同时后滚翻,意图跳出围墙。青衣人长刀横扫,”天罗斩!“。右侧黑衣人空中借翻滚之势荡开长刀,借力飘出墙外。

青衣人并不追赶,捡起地上的灯笼,消失在雾中。

一切又恢复了平静。可是,谁又知道,那雾中,到底还隐藏着什么?又过了一会,又一条黑影,从最黑暗的墙角闪出,一晃,就不见了。

 

京兆府,长安城西,光德坊东南隅。

虽是亥时,京兆尹孟温礼依然在掌灯夜读。 批了一天的公文,歇下来,喝口好茶,夜读诗书与古人神交,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可是今夜,孟温礼的心思却不在诗书上。天子脚下,皇城内外,文武百官,皇亲国戚,但最举足轻重的是两个不起眼的小脚色,京兆府尹和北衙六军中统领左右羽林军的羽林卫。京兆府尹统管长安城及周边地区,羽林卫则负责皇宫的护卫。

京兆府尹,职责重大,也是个火山口。

城里太多的皇亲国戚高官显贵,谁也不能得罪。更不能结党营私,负了圣上的宠信。八方周旋如履薄冰。本朝设三省六部,兵部作为六部之一,虽然和吏部,礼部,工部,刑部,工部,一起归尚书省节制,但近些年来,三卫大将军手握重兵权倾朝野,尚书令兼左仆射戴至德反而有些失势。孟温礼有时感觉自己像个肉夹馍,特别是现在。

一个月前,大将军府差人来,让京兆府加紧盘查外地人口,特别是西域和塞外之人,严防探子,一经发现,应立即抓捕送往云麾将军薛仁贵府严查。如有懈怠,按延误军机严办。而吏部刑部也联合派人来,命京兆府全力配合刑部严查外番,如有细作,押解刑部大牢。

孟温礼忽然有些头疼。

作为文官,他当然不能得罪吏部,也不愿得罪刑部,内心中也有些看不惯那些骄横跋扈的将军们。但他,绝不能得罪郑大将军和薛将军。

得罪了谁都可能吃不了兜着走。

怎么办?

他放下书,背着手在屋子里来回踱步,十来圈后停了下来,一丝苦笑,喃喃道:“只能这么办了。“

 

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到了门口,”大人恕罪,下官有事禀告。“

“哦,谭捕头,开进来说话。”

谭旭推门而入。孟温礼惊道,“谭捕头,你受伤了?”

“大人,被刀风震伤,不碍事。”

孟温礼关切道,“阿旭啊,不用这么拼命,你若有个三长两短,我如何向弟妹交代?交给手下人去办就好啦。”

“大人,小人做捕头的,吃的就是这碗饭,派兄弟们去我也不放心。”

“嗯,什么情况?”

“嵯峨欲借身边果然有高手,碰到两位东瀛刀客,和其中一位交了手。小人和手下两个兄弟三打一都败下阵来,幸好都是小伤。”

“哦,居然有这么厉害的高手。” 孟温礼低头沉思了一会,“这一个月来,都有些什么人去过紫竹苑?”

“除了一些平常常去的公子少爷们,比较扎眼的就是一些最近外地来京师的督府将军们。”

“紫竹苑名声在外,这些外放的将军们难得来长安一次,倒也不意外。紫竹苑有什么人出来吗?”

谭旭低声道,“只有一些下人出来购买各种物件,小人都派人盯着的,未见异常。”

“那就完全没有什么异常的东西吗?”

“紫竹苑养鸽子。”

“会不会是信鸽?”

“小人今晚就是想去探探他们的鸽笼,被发现了” 谭旭苦笑道。

孟温礼点点头,“谭捕头幸苦了,早点回去休息,明后两天在家好好养伤,不用来衙门报到了。明日本官会知会刑部。”

谭旭面露疑惑,“大人,兄弟们已经查了一个月了,刑部搅进来,功劳就全是他们的了。”

孟温礼轻声道,“就按本官的意思去做吧,不求有功,但求无过。退下吧。”

“诺。” 谭旭出来,把门掩上,带着在外候着的两个捕快出了府衙。他们谁也没有注意到,在他们身后,有一个黑衣人,也跟着飘出了京兆府。

 

太阳出来了,难得的一个艳阳天。

朱雀大街的南端。一大早,一辆绿呢围车停在戴府前,张行成下来,缓步朝戴府走去。戴府侍卫一见,忙上前行礼,“张尚书,一大早就来了,小的马上去通报,大人请到门房稍事歇息。”

“好。“ 张行成捋了捋胡子。

一杯茶的功夫,侍卫跑了回来,“老爷在书房等候张大人。“

来到内院,侍卫推开房门,“张大人请,小人在院外候着。”

走进房内,戴至德正在沏茶,“行成啊,这么早来,一定有什么要事,来,先喝杯热茶暖暖身子。虽然开春了,这外边啊,还是天寒地冻的。”

张行成忙向前道,“哎呀,这大人亲自给下官沏茶,如何使得,如何使得。”

戴至德笑道,“行成啊,咱老兄老弟的,还什么上官下官,使得使不得的。”

“那就恭敬不如从命,” 张行成端起了茶杯。

“行成啊,说吧,啥事?”

“今天还有人比下官起得早。”

“哦,谁啊?”

“孟温礼。”

“他管着这京兆府,事多,起得早不稀奇。不过一大早来了你的刑部,倒不常见。”

“据他说,他的东城大捕头昨夜带人夜探紫竹苑,被人打成重伤。”

“哦,京兆府的大捕头,在这天子脚下,自己的地盘,被人打成重伤。这京兆府的人,真有这么差吗?”

“他手下东西南北上千捕快,他当然可以派人围了紫竹苑把人全抓回来。”

“但他没有这么做,而是来了你刑部。”

“所以下官来请戴公拿个主意。”

戴至德笑了,“行成啊,孟温礼不愿意拿主意,你也不愿意拿主意么?这里没外人,你说说你打算怎么办。“

张行成低声道,“下官以为,孟温礼这是明哲保身之计,不拿主意就不但责任。他是要把这件差事往刑部推。“

“他上次往刑部推是什么时候?“

“回大人,这是第一次。“

“看来盯着这件差事的还有其他人。“

“是。“

“他既然推,就接吧,人第一次来上门,不能让人难堪。“

“下官知道该如何做了。“

 

紫竹苑,姑娘们起床了,恩客们醒了。

一宿的温柔,然后呢?

没有然后,因为本就是逢场作戏。每个人在这红尘,都有一个自己的角色,演着自己的戏,只是,有些人演的好,有些人演的糟。可是,最终,演得好和演得糟,又有什么区别?

嵯峨欲借手里拿着一张纸条,“小心信鸽,小心刑部。“

这是昨晚后半夜有人用飞镖从窗户里射进他房间的。这些年来,特别是这一个月来,京兆府的捕快和刑部的捕快没少在周遭盘旋。在京师声名鹊起的紫竹苑上了捕快们的盘查名册,一点也不奇怪。紫竹苑一直防范得很好,毫无破绽。

可是,这信是谁送来的呢?

送信人躲过了所有的明桩暗哨,如入无人之地,武功高不可测。这才是嵯峨欲借担心的地方,他拿信的手心开始微微出汗。

“先生在担心信鸽还是刑部?“ 对面的紫竹箫轻声道。

“我在想,谁是送信人。看不见的危险才是真正的威胁。“

紫竹箫点点头,“可能是友,也可能是敌。“

“不是朝廷,不是自己人,我们也许被另外一拨人盯上了。目前看来,是友。但也可能是刑部高手的打草惊蛇之计,故意让我们疑神疑鬼乱中出错。“

“如果是另外一拨人,会是谁呢?“

“与其猜,不如试。“

“嗯,我们不能等。“

“来人武功深不可测,必须舍得了孩子啦。“

紫竹箫低下头,良久,抬头道,“先生,我可以派小雅和疏桐儿。“ 嵯峨欲借双眉紧蹙,”我让粉豆菜菜子和平城木槿去。“

 

茶贩肆,和昨天一样的热闹。

砍柴,烧火,炒菜,结账。不知名的人们,从不知名的地方,为了生计,来到这里,喝杯酒,抿口茶,聊会天,歇个脚,然后又去那不知名的地方。周而复始,每天如此。

孔雀羽
阿尤老师快来帮忙找错别字。俺写得要吐了实在不想看第二遍:)
久经沙场的枪
来来,送个美女压压惊

孔雀羽
老枪喜欢躺枪:)
欲借嵯峨
自从司空染指武侠以来在我心目中形象是彻底高大上了!写小说不是正常人干的活儿啊!敬仰景仰!
孔雀羽
犹如滔滔江水绵绵不绝,又犹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
我爱加拿大
先赞后看!毅力可嘉!
h
hibiskus
下半段一大波笑友登场了:)
紫竹箫
哈哈哈,看来紫竹院的这一群是笑坛组团穿越过去的,还和穿越到东瀛的嵯峨君狼狈为奸,,,越来越有意思了!
孔雀羽
花魁依然是花魁,喔哈哈哈哈
孔雀羽
木槿准备和粉豆小雅疏桐去干啥,快编啦……
孔雀羽
嵯峨君得意的笑了:)花团锦簇
孔雀羽
伊贺君很拽:)
碧蓝天
很精彩! 司空加油!
碧蓝天
嵯峨这次脸露足了,整天在花丛里笑。
阿尤
掌故的停下算盘,“吴三,六号桌上菜了。

 

“最近这一个月东门庙的捕快确实多了起来。“ 掌故的看了看大家。

万一东起手来有个帮手;

“哦,谭捕头,开进来说话。”-------奔驰?宝马?

“谭捕头幸苦了,早点回去休息,明后两天在家好好养伤,

 

阿尤
这个肯定能压住 精~~~~
阿尤
惭愧惭愧~~~~我就是捣乱多事罢了~~~
旺One旺
赞阿尤老师好眼力!
晒太阳的花栗鼠
坚持住!!!实在累了,来一客 旺旺奶昔
阿尤
我觉得应当是京城里的阔少,36钗遍布京城及周遭~~~~~哈哈哈~~~
阿尤
代替蓝色的药丸了?~~~~
石错
先赞!只有打过字的才知道写文章多难

随便说几句,希望您不介意

1 小标题可以考虑五或七字,开始用三个字还好,后面如果内容复杂起来,不如五,七字,能点出内容 长易短难 动加静减(如 偶遇 就比 长亭 好, 斗酒 就比 女儿红 有动感)
2 人物语言设计再充实一些,对话同质化严重,没有个性,捂住名字,看不出谁是谁,看不出人物性格,如:粗鲁?斯文?厉害?谨慎? 
3 不宜过多大片介绍背景或是常识,这个也是大忌,常识如果非要介绍应该穿插在内容中间,比如对话,斗嘴之类
4 人物如果性情雷同,应该合并,重新安排性格差异大些的,读者更能分清。

个人随便看法,告扰

孔雀羽
谢谢,非常中肯的建议
孔雀羽
谢谢,马上改
阿尤
是输入法的错……
阿尤
造次了
禹小雅
接招!看剑!我才有时间慢慢看

虽然我写不了这么好,

但还是想说:

空空!这样写要写几千万字!你要累死了,文字也要断舍离。

禹小雅
我们准备去干一票大的!哈哈^_^
孔雀羽
将来出版了按字收钱:)
禹小雅
好呀好呀,分几分钱给我们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