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连载《大地之歌》第十四章《失血的家乡》前三节:先生与师父、投笔从戎、抗日模范村。感谢阅读!

w
weidi88
楼主 (文学城)

第十四章 失血的家乡

第一节  先生与师父

周杏雨的祖父周义山,出生于上世纪二十年代初。那时,新式教学还没有传到山里,石涧村的孩童上的还是旧式私塾。私塾许先生是前清秀才,曾在山下古城接受过新式教育。他本来怀有济世救民之心,因厌倦了军阀、党派之间的内斗,又在兵荒马乱中被人误伤,造成腿脚不便,从此便绝了雄心壮志,回到家乡设帐授徒。

许先生教学即不固守传统,也不全盘西化。他以国学为本,从老三篇《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讲起,一直到四书五经;同时,他也向学童们讲授他在新式学校里学到的科学知识和新理念。

周义山十岁开始在许先生的学堂里上学。跟周义山同年入学的有三个孩子:一个是本族兄弟周义存;一个叫余国华,也是同村的;另一个孩子来自石涧村东二十里外的薛格庄,名薛钟武。薛格庄也有私塾学堂,薛钟武的父亲因仰慕许先生的道德文章,就把孩子送到他的帐下,吃住则都在周义山家里。薛钟武的父亲薛祖望跟周义山的父亲周连庄是盟兄弟,两家世代交好。

私塾许先生最能谈得来的,是村西松鸣寺(村民称之为老佛殿)的主持。松鸣寺位于村西海龙山脚下的双龙潭畔,是一座千年古刹,始建于唐初,终毁于文革。寺边山上是一片郁郁苍苍的松林,每当山风吹过,阵阵松鸣响彻山谷,如大海扬波,故称松鸣寺。据传,唐代大诗人贾岛曾在此寺挂单数月,留下了“闭关松波起,开门月满山”的诗句。一渡和尚不仅佛法精湛,还有一身的武艺。松鸣寺里还有一个小和尚,俗名陈承蓝,是一渡和尚外出化缘时收留的乞儿。陈承蓝和周义山兄弟四人年龄相若,后来又一起学功夫,就成了好朋友。

那个年代的中国,派系纷争、军阀混战,各股势力打着救国救民的旗号,行的却是祸国殃民之实。他们抢夺地盘、相互残杀,你方唱罢我登场、各领风骚三五年。直搞得饿殍遍野,十室九空,百业凋零、国将不国,为日本侵略中国创造了绝佳的机会。

由于地处偏僻,军阀混战并没有给石涧村带来直接破坏;在后来的日本侵华战争中,石涧却成了重灾区。日本鬼子频繁进山扫荡,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后的事了。当余国华、薛钟武、周义山、周义存四兄弟尚在村里读私塾时,日本侵略者已经占领了东三省,势力渗透到华北地区;并四处挑衅滋事,扶持汉奸傀儡政权,其灭亡中国之心昭然若揭。许先生在给学生们教授国学、新学之余,常常纵论时局,骂鬼子、骂汉奸,骂那些内战内行、外战外行的军阀,愤激之情溢于言表:

   “白山黑水,土地一百万、同胞三千万,在惨遭日寇铁蹄的蹂躏!”

   “华北危在旦夕,殷汝耕,就是当代的石敬塘!”

   “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

一次许先生和一渡和尚谈论时局,一渡和尚说倭贼侵我中华,学童们将来都要担负起保家卫国的重任,仅有文章还不够,要文武双全,许先生深表赞同。回到学堂之后,许先生便问孩子们可愿意跟一渡师父学功夫,孩子们都兴奋地答应了。

正式教习之前,一渡要孩子们先扎基本功。每日清晨,鸡叫三遍刚过,孩子们跑步来到村西的双龙潭边,腿上绑上沙袋晨练,一渡和尚不时指点查考。寒来暑往,沙袋越来越重,坚持时间越来越长,身体也越来越轻。如此三年过去了。

一日晨练结束后,一渡和尚告诉他们一个好消息,从明日开始,就要教习他们真功夫了!

可薛钟武不愿练习拳脚,提出想学习剑术。他自开蒙始,于诗词一道,最喜剑诗。他极仰慕古时李白、辛弃疾那样的侠士剑客,盼望长大以后能跟他们一样,携书仗剑走天下,铲尽世间不平事。他嘴里常常念念有词:“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试君,谁有不平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沙场秋点兵。”;“白虹座上飞,青蛇匣中吼。剑决天云外,剑冲日中斗。剑破妖人腹、剑拂佞臣头······”

听到薛钟武的请求,一渡和尚说:“吾不习剑,却有刀法一套,可传授于你,你可愿学?”薛钟武想剑、刀都差不多,就高兴地答应了。

一渡和尚所授刀法曰“戚家刀法”。据传,这套戚家刀法,乃是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专为击杀倭贼而创。明朝中叶,倭寇屡犯我东南海隅,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戚继光自幼立志平定倭患:“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在常年征战中,戚继光创建了“鸳鸯阵”法,连战皆捷,是野战中克制倭寇的利器;但是在单打独斗中,明军仍多吃亏。为解决这一问题,戚继光制“戚家刀”,创“戚家刀法”。一渡和尚的远祖是戚继光帐下亲兵,谙悉戚家刀法,把自己的宝刀和刀法作为传家之宝,代代传了下去。

几百年过去了,宝刀依然澄亮如新。为了方便弟子薛钟武学习戚家刀法,一渡和尚拜托村东的铁匠,按照祖传宝刀的式样打制了一把大刀。这样师徒二人一人一把,演练起来方便多了。

当时他们都未曾料到,十年后,这套四百年前戚继光为平定倭患而创造的刀法,在抗日战场上重放异彩。

第二节  投笔从戎

光阴荏苒,几年过去,当年的孩童已经长大,四兄弟都从私塾毕业了。余国华、薛钟武考入古城第二师范学校,继续接受新式教育;而周义山、周义存二兄弟留在了村里,耕读传家。

西安事变后,余国华、薛钟武回到家乡。这次,他们是来跟先生和师父告别的,他要奔赴延安了。同行的,还有古城师范的一名同学,家在太行山东部的平原地区。三人只在石涧村住了一宿,拜别先生和师父后,第二天便要结伴西行。许先生写了一副字送给他们:“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师父一渡和尚则把祖传的戚家刀赠送给了薛钟武。

当晚,薛钟武则住在了周义山家。周家倾尽所有,招待这位即将远行的年轻人。周连庄拿出自酿的高粱酒,亲自作陪,为义兄的儿子壮行。

翌日一大早,余国华三人就出发西行了。许先生拖着不灵便的腿脚,非要和周义山、周义存等几位同学一起为他们送行。山一程、水一程。一路上,三位接受了新式教育的学生,给送行的同学们介绍国际、国内局势,讲解抗日救国的道理,探讨中国未来的出路。同学们听后眼界大开,连经见过大世面的许先生亦称受益匪浅。

不知不觉,大半日过去。穿越十里长谷乌石陉,便到了十八盘脚下。十八盘天险,是本地由冀入晋的唯一通道。翻过此山,就进入山西省地界了。余国华等三人坚持不让再送了,许先生和同学们只好作罢。想到师生一场,此地一别,这一路上兵荒马乱,将来更是枪林弹雨,真不知将来是否还有相见的那一日,许先生不禁悲从中起。余国华、薛钟武安慰说,国难当头,好男儿当为国效命、浴血疆场,才对得起祖宗社稷,对得起父老乡亲。先生连声说是,可惜自己身体不好,否则也会跟他们一起投笔从戎的。

余国华等三人,沿着太行古驿道西行入晋,翻吕梁,渡黄河,辗转千里奔赴延安,从此一去便杳无音讯。直到五十年代初,海源县民政部门的几名干部,来到石涧村,把一方光荣烈属的匾牌挂在了余国华家门上,乡亲们才知道他已经长眠在遥远的大西南。

薛钟武则在六十年代末牺牲在了台湾,直到八十年代初期,烈属匾牌才挂到他家大门上。那时,因多次政治运动的冲击,他家已经家破人亡了。那位来自太行山下平原地区的同学,跟来自白区的一个女学生相爱,在一九四二年的抢救运动中受到株连,遭到错误审查,一直关押在黑窑洞里。在一九四七年春胡宗南部进犯陕北前夕,边区政府撤离延安时,被双双错杀在延河岸边。

第三节  抗日模范村

余国华等三人走后半年,七七事变爆发,中国对日本正式宣战。民国政府领袖蒋介石先生发表庐山宣言,号令全国,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皆有抗日守土之责,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日寇妄图短时间灭亡中国,兵分三路,分别沿着津浦线、平汉线和平绥线,向华东、华中、华北三个方向猖狂入侵。

在民族危亡的紧急关头,“兄弟阋墙,外御其侮”的古训起了作用,国共两党暂时捐弃前嫌,达成停止内战、一直对外的合作协议。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第八路军,在总司令朱德的率领下,开赴太行山区,建立抗日根据地。

八路军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凭着极为简陋的武器装备,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游击战争。朱总司令曾赋诗一首,记录了当时抗日的艰辛:

                       立马太行侧,十月雪飞白。 战士仍衣单, 夜夜杀倭贼。

石涧村群山环抱、易守难攻,是发展抗日根据地的理想所在。八路军到达太行山区之后,不久便在石涧村建立了基层党组织。除了支部书记余国为外,其他党员都遵守“上不告父母、下不传妻儿”的原则,没有公开自己的身份。因而,村民们都知道村里有共产党,却只知道余国为支部书记,不知道其他还有谁。此外,村里还相继成立了青抗先、妇救会、模范队、儿童团等抗日组织,这些组织都是公开的。抗日救国运动在石涧村迅速蓬勃发展起来,革命歌曲,日夜响彻在这个闭塞的小山村里:

                       革命队伍哪里来,西北陕甘宁。

                      雄纠纠的是哪一个,朱德毛泽东。

                       ······

在石涧西北一百里外深山的一处山洞里,藏着八路军的一座兵工厂,制造简陋的枪炮子弹。当时,兵工厂所需原材料非常短缺,大都是靠地下工作者冒着生命危险,从山下的敌占区偷运过来的。石涧村党组织知道此事后,便在村里开办了一家小型炼铜作坊,从附近乡村收集废旧铜材,经熔炼后送往兵工厂。这虽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供需矛盾,但能帮一分是一分。石涧村的百姓踊跃捐献,把家里的铜锅、铜锁、铜勺等铜器,甚至铜钱、首饰,都送进炼铜作坊的熔炼炉里。后来,村里又设立了疗养院,用于八路军伤病员的治疗和康复。石涧因此成了晋察冀根据地的抗日模范村。

一九三八年,白求恩大夫率领的医疗队,驻扎在距离石涧村三十里的抱朴村。这个医疗队经常亲临前线救护八路军战士,都是用马匹驮运医疗设备,故称“马鞍子医院”。石涧村北山盛产优质石英石,为支援根据地的医疗事业,村里又开办了一座小型玻璃厂,从北山采下石英石炼玻璃,吹制医用玻璃器皿,供应抱朴村的的马鞍子医院。

几百里外太行山下的古城,七七事变不久即沦陷,日军侵华部队在那里常年屯有重兵。日寇进太行山扫荡,八路军以游击战术打击日寇,多次在石涧及附近山村展开。为此,本地百姓为抗日救国大业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舒菲儿
“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写得真好
悉采心
爱发!
悉采心
兄弟阋墙,外御其侮——现在也一样适用,

祈祷海峡两岸求同存异,外御第一

挂单数月——学会个词:挂单,以前不知道的:))

可能成功的P
为啥是牺牲在台湾?
可能成功的P
你是后续要展开讲杏雨的家人吗?还是这些人物后来会再出现?
w
weidi88
谢舒菲尔! 南宋陈亮 的词,饮用一下 :)
w
weidi88
谢采心!
w
weidi88
贾岛早年曾为僧人。
w
weidi88
国名党溃败时,他带着任务去了台湾,后暴露。
w
weidi88
会出现,杏雨的祖父辈,还有父辈的人。
w
weidi88
薛钟武是杏雨外公的弟弟。
可能成功的P
你这会是个大部头的作品啊!期待!
可能成功的P
明白了。
w
weidi88
也不会特别大,因为杏雨打工是主线,其它辅线不能占用太多篇幅。
P
Porcelana
抢救运动就是延安整风吧?许多人无辜丧命。好像白鹿原原著里白灵就是死于延安整风。当然电视剧里把那段改了。
P
Porcelana
以前台湾有位名作家。他说过他当年本来也要到延安去,半路上听到比他早去延安的好友在延安整风里遇害,他就半途折回。
w
weidi88
是那段历史。
w
weidi88
有不少是冤枉的
w
weidi88
王实味也是因此送命的
F
FionaRawson
啊,真的没想到竟然写到抗日上去了呢。唉,谁又不是英雄后代呢?
F
FionaRawson
单看这三节,还真难以想象是打工妹为主的题材。老一辈们还以为打下了江山了,哪知道自己后代还可能处在饿死的边缘呢?
浮云驰
周家祖上还有这样的渊源,就是像高妹楼上感慨的,先辈革命了没想到后背还有在贫困里挣扎
d
dontworry
为什么突然写到爷爷那辈人里去了?作者古文功底肯定不错,那段写得真好。
可能成功的P
同感
w
weidi88
是呀,时势造英雄,这一代人的祖父辈年轻时,正值国家危亡之秋,他们或多或少,会有一些英雄故事。
w
weidi88
应该是历史老账。自鸦片战争后一百年,国家不是遭受入侵,就是内战,元气大伤。和平后,又有近二十年的政治运动,把国家

弄到崩溃边缘。改革开放后才算走上正途。

w
weidi88
是,一辈人有一辈人的使命。杏雨的祖父辈是赶走侵略者,父辈给国家发展打基础,然后靠杏雨这一辈的汗水,实现国家的腾飞。他们

三代人注定都是要做出牺牲的。

w
weidi88
谢不愁和可可夸奖,也没啥古文水平 :) 写这个《大地之歌》,我也许把目标定高了。想写杏雨一家三代人的故事,底层百姓一

百年的生存奋斗史,展现一个 whole picture

G
GoGym
你的历史文学功底真深厚! 怪不得杏雨有异于常人的意志和志向,原来是家缘深沉
F
FionaRawson
不能都怪历史啊,八八,改开已经很久、很久了,也取得了应有的成果了。国家元气早就恢复了,为啥还会撑死的撑死,饿死的饿死?
w
weidi88
蛋糕做大了,如何分好,确实是个大文章。
w
weidi88
谢GG 谬赞! 真的谈不上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