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采石谣
不堪回首的日子
一家人日子虽然过得艰难、不易,可仍有欢乐,也有盼头;突然有一天,灾祸降临到他们头上,打破了这清苦安静的日子。
那些不堪回首的日子,始于杏雨刚刚升入高中二年级的那年秋天。一日下午,杏雨正在上课,同村的堂伯匆匆赶来学校,把杏雨从教室里叫出来,拉上她就走。
杏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急问堂伯,堂伯一直支吾着不肯说。只是紧拉着她,在县城的街道上快步地走。一种不祥之兆在杏雨的心里升腾起来,她双腿开始发颤,迈步不稳。等到了县人民医院的大门,堂伯才告诉杏雨真相,她爸爸在山上采石头时出事了!
乍听到这个噩耗,杏雨的心一下子缩紧,周身的血液也似乎瞬间凝结。她木偶一般跟着堂伯进了急救室,看到正昏迷在病床上输血的爸爸。爸爸身上还穿着那身采石时用的破烂衣服,脸色煞白得吓人。双眼红肿的妈妈,正和医生低声商量。
杏雨吓傻了,哭都没敢哭出一声···因伤势太重,县医院经过初步的抢救治疗后,就催促他们快去市里的一家专科医院。堂伯和妈妈用担架抬着爸爸疾走,而杏雨则抱着行李乱着步子在后面紧跟。他们急匆匆地来到马路边,焦急地等候去市里的长途车。太阳西沉时,他们才坐上了去市里的长途客车。
两个小时后,到达市里,天已黑透。下车后,他们小跑着来到街上。平生第一次到市里的妈妈和杏雨,望着流水般的车流,还有闪烁不定的霓虹灯,像是到了另外一个世界,东南西北都分不清,更不用说找路了。好在堂伯曾经到过市里,有些经验。
因抬着担架问路不方便,妈妈便把杏雨抱着的行李绑在自己背上,叫杏雨替下堂伯抬爸爸。堂伯跑在前面,每走一段路就得停下来,一遍又一遍地打听医院的地址,几乎是逢人就问。可得到的回答却总是不得要领。要么过于简洁,如“某某区某某路某某号”等乡下人听不懂的话;要么过于繁杂,如“到第一百货商场右拐第二个红绿灯乘二路车”,叫人记不住。可怜的杏雨,要跟妈妈一起抬着爸爸,在陌生纷攘的长街上,紧跟着堂伯,一会儿左拐,一会儿右拐,一会儿走人行道,一会儿穿越马路,一会儿等红绿灯,一会儿仓皇躲避迎头冲来的车辆···常常是前行了好长的一段路后,又发现不对,不得不折返回来。为了少走冤枉路,堂伯不停地跑前跑后,也是累得气喘吁吁。
经过几个钟头的瞎蒙乱撞,他们终于发现了一家医院,但并不是开始要找的那家。可他们顾不得那么多了,先进去救人要紧。这家医院急诊的结果是,需要立即动手术,手术后还需要经过长时间的住院观察治疗,才有希望保住双腿;否则,不仅有可能面临着终生瘫痪,还会有生命危险。
当天夜里,爸爸做了第一次手术。离家时,妈妈带了家里的全部积蓄,加上乡亲们凑的钱,总共不足一万块钱。这笔钱在他们眼里已是天文数字,可仅仅这一次手术,就把钱花去了近半!医院简直如一口巨大的吸钱黑洞!夫妻二人辛辛苦苦采石头一年的收入,还抵不上住院一天的花销!家里多年的积蓄,还有借来的钱,如水一样飞快地流失。又经过几天的住院治疗,手里的钱已经所剩不多了!眼见剩下的钱支撑不了几日,妈妈和堂伯商量,由堂伯回家筹钱,妈妈和杏雨留下来照顾爸爸。
堂伯刚走,要命的坏消息就来了,爸爸的第一次手术并不成功,还需要第二次!按照医院规定,需要先缴足费用,医院才给实施手术。期间,只给爸爸进行一些常规的治疗。
在等待第二次手术的日子里,杏雨永远也不会忘记,急得掉泪的妈妈,在迷宫一般的医院大楼里,几乎求遍了所有的办公室!这个以前最远只到过县城的乡下人,这个从来不好意思开口求人的女人,这次却被迫厚着脸皮,到处求爷爷、告奶奶。她哀求医院能给网开一面,先给做手术,需要的钱一定想办法交上。开始的时候,人家还会耐着性子听她讲完,到后来,人们听腻了这种祥林嫂式的唠叨,见了她,还没等开口,就极不耐烦地挥手催她出去。先交钱、后手术是医院的硬性规定,没有人能够改变得了!到最后,绝望的妈妈,见了干部模样的人就下跪,甚至抱着人家的腿哭求!有人把腿就走,有人表示了同情,却仍是爱莫能助。
母女二人本来在医院附近的一家地下室旅店租住了一个铺位,作为轮流休息之用,现在不得不退掉,虽然这个铺位一晚只收两块钱。接着,一日三餐也成了问题。几天来,妈妈和杏雨每天只能吃上一顿饭,母女二人就着一个饭盒,用一双筷子,你一口、我一口地合吃一包廉价的开水泡面。
又强撑几日后,带的钱基本告罄。医院先是停止了用药,接着,又把爸爸的病床从病房里推了出来,丢在了走廊里。并声言如果还不尽快交齐欠款,不仅走廊里不让呆下去,还要告上法庭!
爸爸的伤情在一天天地恶化,回去筹钱的堂伯还没有来。杏雨是家里的老大,懂事早,她伤心、焦急和担忧的心情,不比妈妈差。为了不给妈妈增添忧烦,杏雨只能一个人悄悄地流眼泪。每天,杏雨不知道多少次跑到医院门口,眼巴巴地望着街上的人流,希望堂伯能够突然出现,带来足够的钱,让医院答应立即给爸爸做手术,让爸爸重新站立起来——这是目前仅存的希望。可杏雨也明白,这一仅存的希望也许不太现实,家里已经从乡亲那里借了很多的钱,堂伯这次回去,不知还能不能再次借到?堂伯迟迟不回,肯定是筹钱难的缘故!
看着女儿日益消瘦憔悴的小脸,妈妈从兜里掏出两块钱,叫杏雨自己到街上去买些吃的东西。出了医院的大门右拐,不远处就有一家很大的菜市场,有各式各样的蔬菜、水果、小吃。杏雨从菜市场东头走到西头,再从西头走回东头,来回走了好几遍,钱都捏出了汗水,还是不舍得花。
自己没有办法给家里出力,唯一能做的只有节约一分是一分。最后,杏雨停留在一个茄子摊位前。卖茄子的人要收摊了,他把顾客挑剩的十几只蔫茄子堆在一起,削价处理。杏雨家每年都在菜园里种几颗茄子,她知道茄子可以生吃充饥,便问这堆茄子多少钱,摊主说五角钱你全部拿走。杏雨就花了五角钱,买下了这堆茄子,带回了医院。妈妈见女儿拿回来一袋又小又蔫的生茄子,起初还以为是在哪儿捡的。等明白后,她心痛地搂住懂事的女儿,实在忍不住眼泪直流。就这样,母女二人靠几只生茄子又度过了几日。
一天,当妈妈还在到处疯跑着,进行她那祥林嫂式的徒劳无功的哀求时,守护着爸爸的杏雨,发现昏迷了半天的爸爸醒了过来。杏雨喜极而泣,以为爸爸有好转了。她小心地给爸爸喂水,一边告诉爸爸,妈妈正在努力争取第二次手术。爸爸摇了摇头,说他非常想家,想回家去。
杏雨学着妈妈的样子,小大人似地安慰爸爸,劝说他要安心养病,不要想别的。说着说着,自己的眼泪不听话地淌下来。爸爸帮杏雨擦了泪水,然后很艰难又认真地给她说了一番话。爸爸说,自己对不起杏雨姐弟三人,更对不住妈妈,以后要让妈妈受苦了。爸爸还极为内疚地说,家里这几年靠挖煤采石积攒下的几千块钱,本来是留给她姐弟三人上学用的,现在却被自己花得一干二净!爸爸还嘱咐杏雨说,你是家里的老大,要懂事、要坚强,以后要听妈妈的话,要多照看妹妹弟弟;如果爸爸挺不过去了,希望你能够帮助妈妈,挑起养家的担子,尽量让妹妹弟弟把书读下去。说着,爸爸也流泪了,不停地说对不住小雨。杏雨认真听着,流着泪安慰爸爸。说着,爸爸又昏迷过去。
看着重陷昏迷的爸爸,杏雨再度崩溃。她强掩着泪水,发疯似地跑到街上。望着茫茫的人海,她渴望着能够出现奇迹,渴望能够从什么地方借到一笔钱。她想到了银行,顿时感觉到绝望中生出一丝希望。她擦干泪水,来到街角的储蓄所里,趴在柜台上问里面的职员,自己是否能够从银行里借到钱,给爸爸做手术,等自己长大工作后一定连本带息全部还上。柜台里的工作人员弄明白了她的想法后,那好奇的神情似乎是遇到了外星人。他们倒没有责怪这个荒唐想法,只是笑了一番,告诉她这是根本不可能的。
“银行的钱都是给有钱人准备的,没钱人从这里是借不到钱的!”当杏雨泪眼婆娑地走出银行时,旁边一位老者把这一幕看在眼里,自言自语地叹说。
回到医院里,母女二人再次相聚而哭!楼层休息处墙上挂着的电视里,两个著名笑星正手舞足蹈、表情夸张地表演着滑稽搞笑的节目,全然不顾母女二人的悲伤和绝望!
又过了两天,回家筹钱的堂伯终于来了,带来了六千多块钱。回乡的几日里,堂伯受杏雨妈妈的委托,把杏雨家耕田种地用的毛驴卖掉了,还连带着卖掉了那头出生半年的小驴驹,到手一千多块钱;砍倒屋后几棵刚刚成才的杨树,卖了六百块;粜光了仓里的谷子、玉米和一点麦子,仅留下一点种子,得三百多块钱;那头喂了多半年、刚长成个头的猪也卖掉了,又得二百块。其余的四千多块,都是从村里七拼八凑找来的。第一次出门时,他们已经从乡亲们手里借了六千多块。这次,亲戚乡邻几乎倾尽了所有。杏雨爷爷生前的好友陈承蓝,把自己的寿材叫人拉到镇上贱卖掉换了钱。然而这笔钱仍是杯水车薪,等交了这几天的欠款,已是所剩无几,根本不够第二次手术的钱。爸爸时而昏迷,时而清醒。每次醒过来的时候,他就求着堂伯和妈妈,把他送回家去。妈妈不同意,他就哭着哀求,甚至要以死相争! 在进行第二次手术的希望彻底破灭之后,在最后的一分钱花干之后,万般无奈的妈妈,只好哭着答应了爸爸的请求,抬起他,满怀着绝望,踏上了回乡的路······
也就完了。现在好一些,据说专门有号召捐助的网站:))
祝福雨杏一家:)
俺是小学四年级被人拉出教室的(没了妈),所以俺比杏雨还要强悍
结果妈妈得了癌症,后来她爸爸就说家里来的信全都直接扔掉,不要拆,因为没有办法还,只能赖掉了。
她妈妈最后死在家里,没有pain relief,夜夜嚎叫,她和弟弟当时真的希望妈妈快死,她说听起来很残忍但是我和弟弟的头都快炸了。90年代末的芝加哥
都无法抬担架出来,因为有的路是贴着悬崖边上的。
第五章 采石谣
不堪回首的日子
一家人日子虽然过得艰难、不易,可仍有欢乐,也有盼头;突然有一天,灾祸降临到他们头上,打破了这清苦安静的日子。
那些不堪回首的日子,始于杏雨刚刚升入高中二年级的那年秋天。一日下午,杏雨正在上课,同村的堂伯匆匆赶来学校,把杏雨从教室里叫出来,拉上她就走。
杏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急问堂伯,堂伯一直支吾着不肯说。只是紧拉着她,在县城的街道上快步地走。一种不祥之兆在杏雨的心里升腾起来,她双腿开始发颤,迈步不稳。等到了县人民医院的大门,堂伯才告诉杏雨真相,她爸爸在山上采石头时出事了!
乍听到这个噩耗,杏雨的心一下子缩紧,周身的血液也似乎瞬间凝结。她木偶一般跟着堂伯进了急救室,看到正昏迷在病床上输血的爸爸。爸爸身上还穿着那身采石时用的破烂衣服,脸色煞白得吓人。双眼红肿的妈妈,正和医生低声商量。
杏雨吓傻了,哭都没敢哭出一声···因伤势太重,县医院经过初步的抢救治疗后,就催促他们快去市里的一家专科医院。堂伯和妈妈用担架抬着爸爸疾走,而杏雨则抱着行李乱着步子在后面紧跟。他们急匆匆地来到马路边,焦急地等候去市里的长途车。太阳西沉时,他们才坐上了去市里的长途客车。
两个小时后,到达市里,天已黑透。下车后,他们小跑着来到街上。平生第一次到市里的妈妈和杏雨,望着流水般的车流,还有闪烁不定的霓虹灯,像是到了另外一个世界,东南西北都分不清,更不用说找路了。好在堂伯曾经到过市里,有些经验。
因抬着担架问路不方便,妈妈便把杏雨抱着的行李绑在自己背上,叫杏雨替下堂伯抬爸爸。堂伯跑在前面,每走一段路就得停下来,一遍又一遍地打听医院的地址,几乎是逢人就问。可得到的回答却总是不得要领。要么过于简洁,如“某某区某某路某某号”等乡下人听不懂的话;要么过于繁杂,如“到第一百货商场右拐第二个红绿灯乘二路车”,叫人记不住。可怜的杏雨,要跟妈妈一起抬着爸爸,在陌生纷攘的长街上,紧跟着堂伯,一会儿左拐,一会儿右拐,一会儿走人行道,一会儿穿越马路,一会儿等红绿灯,一会儿仓皇躲避迎头冲来的车辆···常常是前行了好长的一段路后,又发现不对,不得不折返回来。为了少走冤枉路,堂伯不停地跑前跑后,也是累得气喘吁吁。
经过几个钟头的瞎蒙乱撞,他们终于发现了一家医院,但并不是开始要找的那家。可他们顾不得那么多了,先进去救人要紧。这家医院急诊的结果是,需要立即动手术,手术后还需要经过长时间的住院观察治疗,才有希望保住双腿;否则,不仅有可能面临着终生瘫痪,还会有生命危险。
当天夜里,爸爸做了第一次手术。离家时,妈妈带了家里的全部积蓄,加上乡亲们凑的钱,总共不足一万块钱。这笔钱在他们眼里已是天文数字,可仅仅这一次手术,就把钱花去了近半!医院简直如一口巨大的吸钱黑洞!夫妻二人辛辛苦苦采石头一年的收入,还抵不上住院一天的花销!家里多年的积蓄,还有借来的钱,如水一样飞快地流失。又经过几天的住院治疗,手里的钱已经所剩不多了!眼见剩下的钱支撑不了几日,妈妈和堂伯商量,由堂伯回家筹钱,妈妈和杏雨留下来照顾爸爸。
堂伯刚走,要命的坏消息就来了,爸爸的第一次手术并不成功,还需要第二次!按照医院规定,需要先缴足费用,医院才给实施手术。期间,只给爸爸进行一些常规的治疗。
在等待第二次手术的日子里,杏雨永远也不会忘记,急得掉泪的妈妈,在迷宫一般的医院大楼里,几乎求遍了所有的办公室!这个以前最远只到过县城的乡下人,这个从来不好意思开口求人的女人,这次却被迫厚着脸皮,到处求爷爷、告奶奶。她哀求医院能给网开一面,先给做手术,需要的钱一定想办法交上。开始的时候,人家还会耐着性子听她讲完,到后来,人们听腻了这种祥林嫂式的唠叨,见了她,还没等开口,就极不耐烦地挥手催她出去。先交钱、后手术是医院的硬性规定,没有人能够改变得了!到最后,绝望的妈妈,见了干部模样的人就下跪,甚至抱着人家的腿哭求!有人把腿就走,有人表示了同情,却仍是爱莫能助。
母女二人本来在医院附近的一家地下室旅店租住了一个铺位,作为轮流休息之用,现在不得不退掉,虽然这个铺位一晚只收两块钱。接着,一日三餐也成了问题。几天来,妈妈和杏雨每天只能吃上一顿饭,母女二人就着一个饭盒,用一双筷子,你一口、我一口地合吃一包廉价的开水泡面。
又强撑几日后,带的钱基本告罄。医院先是停止了用药,接着,又把爸爸的病床从病房里推了出来,丢在了走廊里。并声言如果还不尽快交齐欠款,不仅走廊里不让呆下去,还要告上法庭!
爸爸的伤情在一天天地恶化,回去筹钱的堂伯还没有来。杏雨是家里的老大,懂事早,她伤心、焦急和担忧的心情,不比妈妈差。为了不给妈妈增添忧烦,杏雨只能一个人悄悄地流眼泪。每天,杏雨不知道多少次跑到医院门口,眼巴巴地望着街上的人流,希望堂伯能够突然出现,带来足够的钱,让医院答应立即给爸爸做手术,让爸爸重新站立起来——这是目前仅存的希望。可杏雨也明白,这一仅存的希望也许不太现实,家里已经从乡亲那里借了很多的钱,堂伯这次回去,不知还能不能再次借到?堂伯迟迟不回,肯定是筹钱难的缘故!
看着女儿日益消瘦憔悴的小脸,妈妈从兜里掏出两块钱,叫杏雨自己到街上去买些吃的东西。出了医院的大门右拐,不远处就有一家很大的菜市场,有各式各样的蔬菜、水果、小吃。杏雨从菜市场东头走到西头,再从西头走回东头,来回走了好几遍,钱都捏出了汗水,还是不舍得花。
自己没有办法给家里出力,唯一能做的只有节约一分是一分。最后,杏雨停留在一个茄子摊位前。卖茄子的人要收摊了,他把顾客挑剩的十几只蔫茄子堆在一起,削价处理。杏雨家每年都在菜园里种几颗茄子,她知道茄子可以生吃充饥,便问这堆茄子多少钱,摊主说五角钱你全部拿走。杏雨就花了五角钱,买下了这堆茄子,带回了医院。妈妈见女儿拿回来一袋又小又蔫的生茄子,起初还以为是在哪儿捡的。等明白后,她心痛地搂住懂事的女儿,实在忍不住眼泪直流。就这样,母女二人靠几只生茄子又度过了几日。
一天,当妈妈还在到处疯跑着,进行她那祥林嫂式的徒劳无功的哀求时,守护着爸爸的杏雨,发现昏迷了半天的爸爸醒了过来。杏雨喜极而泣,以为爸爸有好转了。她小心地给爸爸喂水,一边告诉爸爸,妈妈正在努力争取第二次手术。爸爸摇了摇头,说他非常想家,想回家去。
杏雨学着妈妈的样子,小大人似地安慰爸爸,劝说他要安心养病,不要想别的。说着说着,自己的眼泪不听话地淌下来。爸爸帮杏雨擦了泪水,然后很艰难又认真地给她说了一番话。爸爸说,自己对不起杏雨姐弟三人,更对不住妈妈,以后要让妈妈受苦了。爸爸还极为内疚地说,家里这几年靠挖煤采石积攒下的几千块钱,本来是留给她姐弟三人上学用的,现在却被自己花得一干二净!爸爸还嘱咐杏雨说,你是家里的老大,要懂事、要坚强,以后要听妈妈的话,要多照看妹妹弟弟;如果爸爸挺不过去了,希望你能够帮助妈妈,挑起养家的担子,尽量让妹妹弟弟把书读下去。说着,爸爸也流泪了,不停地说对不住小雨。杏雨认真听着,流着泪安慰爸爸。说着,爸爸又昏迷过去。
看着重陷昏迷的爸爸,杏雨再度崩溃。她强掩着泪水,发疯似地跑到街上。望着茫茫的人海,她渴望着能够出现奇迹,渴望能够从什么地方借到一笔钱。她想到了银行,顿时感觉到绝望中生出一丝希望。她擦干泪水,来到街角的储蓄所里,趴在柜台上问里面的职员,自己是否能够从银行里借到钱,给爸爸做手术,等自己长大工作后一定连本带息全部还上。柜台里的工作人员弄明白了她的想法后,那好奇的神情似乎是遇到了外星人。他们倒没有责怪这个荒唐想法,只是笑了一番,告诉她这是根本不可能的。
“银行的钱都是给有钱人准备的,没钱人从这里是借不到钱的!”当杏雨泪眼婆娑地走出银行时,旁边一位老者把这一幕看在眼里,自言自语地叹说。
回到医院里,母女二人再次相聚而哭!楼层休息处墙上挂着的电视里,两个著名笑星正手舞足蹈、表情夸张地表演着滑稽搞笑的节目,全然不顾母女二人的悲伤和绝望!
又过了两天,回家筹钱的堂伯终于来了,带来了六千多块钱。回乡的几日里,堂伯受杏雨妈妈的委托,把杏雨家耕田种地用的毛驴卖掉了,还连带着卖掉了那头出生半年的小驴驹,到手一千多块钱;砍倒屋后几棵刚刚成才的杨树,卖了六百块;粜光了仓里的谷子、玉米和一点麦子,仅留下一点种子,得三百多块钱;那头喂了多半年、刚长成个头的猪也卖掉了,又得二百块。其余的四千多块,都是从村里七拼八凑找来的。第一次出门时,他们已经从乡亲们手里借了六千多块。这次,亲戚乡邻几乎倾尽了所有。杏雨爷爷生前的好友陈承蓝,把自己的寿材叫人拉到镇上贱卖掉换了钱。然而这笔钱仍是杯水车薪,等交了这几天的欠款,已是所剩无几,根本不够第二次手术的钱。爸爸时而昏迷,时而清醒。每次醒过来的时候,他就求着堂伯和妈妈,把他送回家去。妈妈不同意,他就哭着哀求,甚至要以死相争!
在进行第二次手术的希望彻底破灭之后,在最后的一分钱花干之后,万般无奈的妈妈,只好哭着答应了爸爸的请求,抬起他,满怀着绝望,踏上了回乡的路······
也就完了。现在好一些,据说专门有号召捐助的网站:))
祝福雨杏一家:)
俺是小学四年级被人拉出教室的(没了妈),所以俺比杏雨还要强悍
结果妈妈得了癌症,后来她爸爸就说家里来的信全都直接扔掉,不要拆,因为没有办法还,只能赖掉了。
她妈妈最后死在家里,没有pain relief,夜夜嚎叫,她和弟弟当时真的希望妈妈快死,她说听起来很残忍但是我和弟弟的头都快炸了。90年代末的芝加哥
都无法抬担架出来,因为有的路是贴着悬崖边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