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的二十四所教会大学及其变迁(ZT)

路边野花不採白不採
楼主 (文学城)

作者:高会民

按:教會大學在中國教育近代化過程中起著示範與導向作用。因為它在體制、機構、計劃、課程、方法乃至規章制度諸多方面,更為直接地引進西方近代教育模式,從而在教育界和社會上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教會大學史是中國近代教育史不可缺少的重要篇章。

19世紀晚期以來,西方基督教會開始在中國創辦壹些高等教育機構,最早具有現代意義的教會大學是創辦於1879年的聖約翰書院(1905年更名為聖約翰大學)。到了上世紀20年代之後教會大學已具相當規模,分布華北、華南、華東、西南各地。

1919年10月,有十四所在華基督教教會大學在上海組建中國教會大學聯合會。它們是:燕京大學、齊魯大學、金陵女子文理學院、金陵大學、東吳大學、滬江大學、聖約翰大學、之江大學、福建協和大學、嶺南大學、長沙雅禮大學、湖北文華書院、武昌博文書院、華西協和大學。這十四所大學在當時已分別設有文科課程,多數設有理科或工科。這些大學通常被稱為“在華十四所”。

當時未加入教大聯合會,但已開設大學課程(包括部分課程)的教會在華高等教育機構有沈陽文會書院、寧波三壹書院、太谷銘賢學堂、嶽陽湖濱學堂、華南女子文理學院;其中嶽陽湖濱學堂和華南女子文理學院當時已開設文科大學的全部課程。它們通常被稱為“會外五所”。

協和醫學院(北京)於教大聯合會建立的當年才開設醫學本科,1920年成為聯合會成員;但是該校在課程設置和資金來源方面和上述十四所大學有區別。

華中大學是1920年代後期由長沙雅禮大學、嶽陽湖濱書院大學部、文華書院、武昌博文書院大學部,加上英國倫敦會在漢口創辦的博學書院合並重組的教會大學。

天主教教會大學三所:輔仁大學、震旦大學、天津工商學院。

教會大學在中國教育近代化過程中起著示範與導向作用。因為它在體制、機構、計劃、課程、方法乃至規章制度諸多方面,更為直接地引進西方近代教育模式,從而在教育界和社會上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教會大學史是中國近代教育史不可缺少的重要篇章。

這些高校在1952年的“院系調整”多被肢解,分散到現有的壹些大學裏面。看自己的母校是否在其中,如果不在,多半就不是重點大學畢業的。

下面把這些教會大學簡要介紹給大家。

一、上海聖約翰大學St.John's University

創建於1879年的上海,由美國聖公會上海主教施約瑟將原來的兩所聖公會學校培雅書院和度恩書院合並成立聖約翰書院,是中國第壹所高等教育學府。1905年,聖約翰書院正式升格為聖約翰大學,並在美國首都華盛頓註冊。後來發展成為壹所擁有5個學院16個系的綜合性教會大學,是當時上海乃至全中國最優秀的大學之壹,被稱為“東方哈佛”。學校直到1947年才向國民政府註冊。

圣约翰大学

在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中,聖約翰大學被拆散並入上海多所高校,按照並入院系數量排序,依次是華東師範大學、復旦大學、同濟大學、上海財政經濟學院、華東政法學院、上海第二醫學院。其中文、理學院主要並入華東師範大學和復旦大學,聖約翰醫學院與震旦大學醫學院、同德醫學院合並成立上海第二醫學院(後改名為上海第二醫科大學,2005年改為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

卜舫济校长

 

聖約翰大學擁有許多著名的校友,曾對中國20世紀的歷史進程起到過重大影響,其校友多活躍於中國商界、政界、外交界、教育學術界和醫務界,知名的校友包括:顧維鈞、宋子文、嚴家淦、林語堂、張愛玲、榮毅仁、鄒韜奮、周有光;法學家史久鏞;外交家施肇基;政治家俞大維、俞鴻鈞、鐘士元、魯平;教育家張伯苓、孟憲承、張建邦;作曲家瞿希賢;實業家劉鴻生、吳舜文、經叔平、宋子良、宋子安、孔令侃;建築學家沈祖海、陳從周;宗教人士丁光訓、邱勵、徐誠斌;經濟學家蔣中壹;科學家錢紹禎、蕭孝嶸等人。

 

二、東吳大學Soochow University

東吳大學,是美國基督教監理會1900年在蘇州創辦的教會大學,著名美國傳教士林樂知擔任東吳大學董事長。民國時期的東吳大學以其法學院之優秀而聞名於中國,被譽為“華南第壹流的而且是最著名的法學院”,培養了中華民國外長、總理、著名法學家王寵惠;著名法官、法學家吳經熊、李浩培、潘漢典;中國第壹位國際大法官倪征燠等。

1952年全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原東吳大學與蘇南文化教育學院、江南大學數理系合並為蘇南師範學院,同年改名為江蘇師範學院,在原東吳大學校址辦學,最終發展成為了現在的蘇州大學。其法學院和會計系成為華東政法大學與上海財經大學的基礎組成部分。

1951年東吳大學部分師資在臺灣復校,並於1954年正式成為了如今的臺灣東吳大學。

其他知名校友有:蔣緯國、謝東閔、談家楨、趙樸初、查良鏞(金庸)等。

三、齊魯大學Shantung Christian University(cheeloo)

該校是1904至1952年在山東辦學的教會大學,由來自美國、英國及加拿大三國的14個基督教教會組織共同籌款聯合整合舊有教會學校基礎上開辦。其前身之壹為1864年9月由傳教士狄考文和夫人狄朱莉亞創辦的登州學堂,1882年升格為登州學院(Tengchow College,中文校名登州文會館),是和聖約翰大學同壹時期的中現代高等教育機構。齊魯大學校長、畢業於哈佛大學的劉世傳自豪地說:“正如我的另壹個母校,哈佛大學是美國最老的大學壹樣,齊大是中國最老的大學,絕對沒有壹個中國大學能在這壹點上趕上齊大!”

1952年全國高等院校調整,齊魯大學被解體,理學院中的生物、物理、化學三系並入今山東師範大學,藥學系並入今中國藥科大學;文學院中的天算系並入南京大學,天文臺也搬到紫金山;經濟系與山東會計專科學校組建山東財經學院;文學院其他專業並入山東大學;農業專科為今山東農業大學;醫學院歸今山東大學醫學院、山東中醫藥大學、泰山醫學院。

齐鲁大学

 

四、華西協合大學West China Union University

1905年基督教各差會決定聯合在四川成都創辦壹所規模宏大、科學完備的高等學府。這是成都乃至中國西部建立的第壹所現代化意義的大學,是中國牙科醫學發源地,享有“東亞第壹”美譽,其文理哲各科在當時的西南地區也處於頂端位置。

1940年代的华西协合大学

 

五、滬江大學Shanghai University

由美南浸信會和美北浸禮會的成員創辦於1906年,原名上海浸會大學。上海浸會大學最初的校長為美國人柏高德博士。1914年中文校名定為滬江大學,並確定校訓為“信、義、勤、愛”。1917年由美國弗吉尼亞州頒發學位。

1952年高等學校院系調整,滬江大學各系分別並入今復旦大學、華東師範大學、上海財經大學等相關院校,校址移歸上海機械學院,為今上海理工大學。

六、雅禮大學 College of Yale-in-China

1906年,美國耶魯大學雅禮會在長沙開辦雅禮學校(Yali Union Middle School),1914年開始,雅禮學校正式改稱雅禮大學,開始招本科生。1920年以後,雅禮大學接辦了湘雅醫學專門學校,成為雅禮大學的醫預科(兩年制)。

1926年,雅禮大學被迫停辦,1929年合並於武昌華中大學。雅禮的校園改辦“湘雅醫學院”(Hsiang-Ya Medical College),不久又成為中國第壹流的醫學院校,享有“南湘雅,北協和”的盛譽。

七、湖北文華書院Boone Memorial School

由美國聖公會創辦於1871年10月武昌,中文校名為文華書院,英文名Boone Memorial School。1890年增設高中,成為六年制完全中學。1903年又增設大學部,1924年改名為華中大學。

八、武昌博文書院Bowen College

1885年,英國循道會在武昌開辦博文書院(Bowen College)。20世紀初,開設了大學課程。

九、湖濱大學Lakeside University

是美國基督教復初會駐華差會在華教育機構。1902年9月差會在嶽陽設立正式小學,稱“求新學堂”,1904年差會辦理中學。1907年定名為“盤湖書院”。1910年設大學部,更名為“湖濱書院”。1912年更名為“湖濱大學堂”。民國時期,學堂改稱學校。

十、華中大學Huachung University

1926年,兩湖地區受到排外運動的嚴重沖擊,雅禮大學、文華書院、博文書院、湖濱大學壹度被迫關閉。1929年1月,五個教會的代表在武昌開會,達成共識重組華中大學。長沙雅禮大學、嶽陽湖濱書院大學部、文華書院、武昌博文書院大學部,加上英國倫敦會在漢口創辦的博學書院合並重組華中大學,地點在文華書院校園內。

1952年,華中大學在高校院系調整中被撤銷,與其他高校合並組建華中高等師範學校(次年改稱華中師範學院,今華中師範大學)。

十一、沈陽文會書院Manchuria Christian College

是清末時基督新教教會在華設的教育機構,又名文會大學。1910年定名為“文會書院”,該院分為本科和預科。1919年(民國8 年)增設中學部,並於奉天省教育廳備案。1924年(民國13年)因改革學制,大學部停辦。

十二、太谷銘賢學院OberlinSansi Memorial School

1907年,美國歐柏林大學(Oberlin College)委托孔祥熙先生,在山西太谷縣創辦私立學校,取名「銘賢學校」,追念各位殉道人士(銘記先賢)。歐柏林大學以經費、教學、教師進修等支持。銘賢學校開始時是小學,繼而是中學,最後是成立學院。以「學以事人」為校訓,按基督的精神,為社會造就人才。由於師資優良,質量並重,冠於全國。1952年,高校院系調整時,撤銷了該校,原址改建山西農學院,現為山西農業大學。

铭贤学校

美國歐柏林大學壹直為銘賢學堂提供資助,1949年後失去聯系,歐柏林大學把資助的錢都存著。待到中美關系緩和後,歐柏林大學派人回來找銘賢學堂,指定要見老銘賢學堂的人。幾經戰爭搬遷,院校合並,人事變遷,銘賢學堂早已物不是、人也非。最後在山西農大找到壹個被打成右派的老教授,之後重新建立聯系,把中斷幾十年的資助款和利息壹起繼續提供。直到今天,兩校還保持很好的聯系。

十三、寧波三壹書院Trinity College

1868年,英國聖公會傳教士在寧波設立貫橋義塾。1876年改義塾為三壹書院,附設三壹神道院。1916年-1952年書院轉變為私立三壹中學。

十四、之江大學Hangchou Christian College

由基督教美北長老會和美南長老會聯合創辦,1914年正式定名為之江大學。其前身是寧波崇信義塾,1845年由美國基督教長老會創辦。

之江大学旧址

1952年因高校院系調整解散,院系拆分至浙江師範學院、浙江大學、復旦大學等,之江大學宣告結束。

校长李培恩(任期1928年--1949年)

著名校友:

潘希珍(1917-2006),筆名琦君,散文家,擅寫懷舊抒情散文。

束星北(1907-1983),理論物理學家,“中國雷達之父”,畢生致力於我國教育事業與科學研究。

張理京(1919-1999),著名數學家,翻譯家。《美國與中國》譯者。

朱生豪(1912年-1944年),是中國翻譯莎士比亞作品較早和最多的壹人,譯文質量和風格卓具特色,為國內外莎士比亞研究者所公認。

十五、金陵大學Private University of Nanking

1920年代在鼓楼新落成的金陵大学校园,美国国会图书馆藏

金陵大學成立於1910年,為合並美國教會美以美會、美國教會基督會和長老會創辦的匯文書院、宏育書院而成立的教會私立大學。

1934年,金大被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承認了與其他國際間大學同等學術地位,並能頒發獲國際認可的學士和碩士學位。

金陵大学主体历史沿革

1951年9月,私立金陵大學與私立金陵女子文理學院合並為公立金陵大學。1952年院系調整,金陵大學全部文、理、農三個學院中文、理學院並入南京大學,金陵大學校園由南京大學使用,金陵大學所有校印公章、所有檔案以及所有院系歷屆畢業生學籍檔案和校名使用權歸南京大學所有。金陵大學教育系、農學院、農學院林學系、理學院電機系、化工系等系科和南京大學等大學相關院系組建了南京師範學院(南京師範大學)、南京農學院(南京農業大學)、南京林學院(南京林業大學)、南京工學院(電機系在今東南大學,化工系在今南京工業大學)等校。電影與廣播專修科遷至北京組建電影學校(今北京電影學院)。另有部分院系調至其他有關大學。

十六、金陵女子文理學院Ginling College

是中國第壹所女子大學,由美國教會美北長老會、美以美會、監理會、美北浸禮會和基督會聯合創辦,1915年在南京開學。第壹任校長是德本康夫人,1928年金陵女大首屆畢業生、留美博士吳貽芳接任校長。1951年,私立金陵女子文理學院與私立金陵大學合並為公立金陵大學。1952年全國高等院校院系調整,金陵大學主體與南京大學合並。原金陵女子文理學院校址1952年改為南京師範學院校址,現為南京師範大學隨園校區。在南師最初的150名教職工中,原金女大教職工占了三分之壹。

十七、燕京大學Yenching University

燕大是20世紀初由四所美國及英國基督教教會聯合在北京開辦的大學。是近代中國規模最大、質量最好、環境最優美的大學,創辦於1916年。燕大曾與美國哈佛大學合作成立哈佛—燕京學社,在國內外享有盛譽。

燕大有諸多學校整合而成,1919年司徒雷登出任校長後整理校務,面貌煥然壹新。1929年起正式設立了文學院、理學院、法學院,總共近20個系。

著名校友有黃昆(中科院院士、中國半導體創始人)、孫道臨、周汝昌(著名紅學家)、王鐘翰(著名清史專家)、王世襄(著名學者和收藏家)、黃宗江、張廣達(著名歷史學家)、江平、鄭念(著名作家)、謝婉瑩(冰心)、周南(新華社前社長)、趙蘭坤(連戰母親)、杜聯喆房兆楹夫婦(著名學者)、沈昌煥(中國外交教父)、譚其驤(著名歷史地理學家、中科院院士)、李慎之(社科院前副院長、周恩來秘書)、俞啟威(1949年後天津第壹任市長)等。

1952年由燕京大學直接拆分而成的大學包括今中國政法大學(燕大法學院);中央財經大學(燕大經濟系);中央民族大學(燕大歷史系);部分由燕京大學拆分到的有:清華大學工學院;新聞系及壹些社會學科最終並入中國人民大學。燕京大學校址“燕園”成為院系調整後的北京大學校園。

十八、福建協和大學Fukien Christian University

1915年9月,美以美會聯合公理會、歸正會以及聖公會等3個差會,宣布成立“福建協和大學”,1916年2月正式開學。1931年2月,向中華民國教育部立案,改稱“私立福建協和學院”。1942年4月,得到教育部批準,改稱“私立福建協和大學”。

福建协和大学

1951年,中國政府決定接辦福建協大和華南女子文理學院兩所教會大學,並將之合並成立為“福州大學”。1953年9月,學校改名為“福建師範學院”。1969年停辦,1972年5月復校,更名為福建師範大學,並沿用至今。

十九、華南女子文理學院HwaNan College

又名華南女子大學,是美以美會(1939年以後稱衛理公會)在福州創辦的壹所教會女子大學。1908年1月,華英女子學堂(華南女子大學預科)成立。1917年,華南女子大學開始創辦四年制本科專業。1934年6月華南女子文理學院獲教育部批準永久立案。

1951年4月,華南女子文理學院與福建協和大學合並成立福州大學。

二十、嶺南大學Lingnan University

嶺南大學其前身為經美國美北長老會海外差會同意下,創辦於1888年的格致書院。1912年9月,中文名稱改為“嶺南學校”。1916年開設文理科大學,1918年首屆學士生畢業。1927年7月1日正名為嶺南大學(Lingnan University),鍾榮光為首任華人校長和校董會主席,由中國人自主辦校。

在1952年的高校院系調整中,嶺大各學科經過合並調整,分別組成華南工學院(華南理工大學)、中山大學、華南農學院(華南農業大學)、華南師範學院(華南師範大學)和中山醫學院(中山醫科大學)。

“岭大之父”锺荣光与夫人锺芬庭

 

二十一、北京協和醫學院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1906年,英國倫敦會與英美其他五個教會合作開辦了協和醫學堂,為協和醫學院的前身。名為Union,即聯合之意,被雅致地譯成中文“協和”。1917年9月由洛克菲勒基金會幫助建立北京協和醫學院,開辦醫預科。1919年10月開辦醫學本科,學制為八年制,是中國最早設有八年制臨床醫學專業和護理本科教育的醫學院校,被譽為中國醫學殿堂。1929年被國民政府教育部改名為私立北平協和醫學院。

1951年改名中國協和醫學院。1985年後,壹度改名為中國協和醫科大學。現名“北京協和醫學院”。

二十二、震旦大學Aurora University

1903年2月,法國天主教會在上海創辦震旦學院,馬相伯為創始校長。1932年改稱震旦大學。

1952年10月高校院系調整,震旦大學撤銷,醫學院和聖約翰大學醫學院、同德醫學院合於原址組建上海第二醫學院。其余學院分別並入復旦大學、華東師範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南京師範學院、華東化工學院、華東政法學院、上海財經學院等校。

震旦大学

著名校友:何振梁(國際奧委會委員)、蔣丙然(知名氣象學家)、王振義(內科血液學專家)、潘承誥(巴黎大學物理博士,指導老師為居裏夫人)。

二十三、輔仁大學Fu Jen Catholic University

輔仁大學的校名,為前清貴族後裔英斂之確定,源自《論語·顏淵》書中曾子的格言:“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1925年中國天主教領袖人物英斂之、馬相伯創建輔仁社,1927 年輔仁社升格為輔仁大學。1951年,人民政府接管輔仁大學,1952年並入北京師範大學。

1960年,輔仁大學在臺灣復校。輔大創校迄今將近90周年,在臺復校逾50年,海內外校友共計近20萬人。校友遍及全球社會各界,在各大專業領域皆有名人。

二十四、天津工商學院(法語:Institut des Hautes Etudes et Commerciales)

初名天津工商大學,又名津沽大學,為20世紀上半葉法國天主教會在中國天津市創辦的壹所大學,始建於1920年。

天津工商学院

1952年高校院系調整中合並調整為天津師範學院,後成為今天河北大學的前身。1970年,原址被天津外國語學院使用,現為天津外國語大學。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民国时期的二十四所教会大学及其变迁(ZT) 大哥您要剪个什么发型? 三点水儿 斯文与侮辱:中国文化世家的传奇(ZT) 喂,是有缘无分婚姻介绍所吗?
华府采菊人
如果没有这些帝国主义文化侵略的“大学”, 两弹一星早就成功了!!
华府采菊人
如果没有这些帝国主义文化侵略的“大学”, 两弹一星早就成功了!!



我们曾经反省、反思,我们发现了什幺?我们想知道什幺?我们曾经探讨如何反思传统,反思历史,反思自我。我们希望外民族的血液、文化精髓来补充、激发我们的活力。我们曾经苦苦地寻找现代都市文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哪些是我们的贡献?我们创造发明了什幺?遗憾的是,近两百年来,我们除了发动战争,就是打群架,搞内乱、内斗。在现代文明的殿堂里,我们是个缺席者。我们应羞愧我们没能给现代文明和社会的发展添砖加瓦。日常生活中,电,以及灯泡,从无线电半导体到人造卫星的登月,从脚上一只普通的皮鞋、一件再简单不过的衬衣、自行车、汽车、火车、飞机、系裤子的皮带、看时间的手表,还有那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最普通的尼龙袜、喝水的塑料杯、擦屁股纸、还有一包你包里搋着的餐巾纸,你大头上的发型、帽子,你小头上的避孕套,以及能使小头昂扬的伟哥。……哪一样是中国人发明的?
我们为什幺会对别人拋弃退役、过时的航空母舰、隐形飞机那样好奇?那幺感兴趣?我们为什幺已离不开那只小小的牙刷?脱不下那最适合西人体格、气质的西装?为什幺我们给情人的情书通过传真机、复印机、打印机就会显得更加情深意长,字字俊美?为什幺我们的声音通过摩托罗拉传给对方时是那幺牛气、张狂?为什幺我们的感情通过互连网传达时就会变得歇斯底里、狂躁暴虐?为什幺我们需要劳力士、奔驰、Levis、Polo的武装才显出我们中国人的威风?难道我们离开美国鬼子爱迪生的电、福特的内然机、麦格道格拉斯的翅膀、比尔盖兹的窗户就无法生存了吗?拿出点咱们中国人的志气来!让我们穿上布鞋,拎上菜刀,跟毛泽东上井岗山去。我们要革命!
我们为什幺要革命呢?因为我们是个好斗的民族。
我们需要革命,因为我们总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过去,现在。未来会怎幺样呢?
我们需要革命。
每当一个外来民族的文化,外来国家的军队革一次我们的命,我们就新生一次,重生一回。中华民族在经历了你杀我阀的乱世,豪强兼并的 “三国”之后,文化和经济受到了极大的摧残,人民流离失所。晋王朝建立后,皇室贵族更为昏庸无道,佛教适时的传入给饱受苦难的中国人以精神的慰籍,它及时地拯救了中国人的灵魂。西北的鲜卑、匈奴、氐、羌、羯趁机灭了晋王朝,逼迫晋王室贵族流亡南方,在中原大地上建立了他们的政权,倒使得中国百姓喘了一口气。随后,他们给我们输入了大量的血统、基因以及活力。在他们统治的一百六十多年中,人民得以休养生息,为社会正常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西域突厥的混血儿李世民,建立唐王朝之后,中国才真正地走向了富裕、安康、开放的、具有国际视野的幸福之路。它就如现在的美国一样接收大量的移民、留学生,并大力支持国际贸易,同时把中国诗歌推向了后世都难以比拟的高峰。宋朝末年,执政者外强中干,对内残酷迫害异己,横征暴敛,供其贵族阶层无度挥霍,对外虚张声势而内心空虚,面对外敌入侵束手无策。蒙古军趁机入侵,亡了中国,在华夏大地上建立了他们的政权。人民才又跳出龙潭虎穴,过了近百年的好日子。在此期间,我们中华民族接受了他的统治、精液、他们的文化。在此期间,中国戏曲、戏剧、文学、音乐、美术、经济、科学、水利、交通和军事,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中国人又成了一条活蹦乱跳的巨龙。明王朝利用东厂、西厂特务机构,对人民实行恐怖统治,排斥异己,打击忠良,对小民敲诈勒索,大肆搜刮,人民怨声载道、苦不堪言。满清又带着他们的文化、血液使我们的民族得以重生。为了活着,不再做明王朝的狗,我们的祖先剃去了他们神圣的头发,兴高采烈地做了满清帝国的顺民。蒋家王朝,国民党政府贪污腐化,政治腐败,毛泽东胳肢窝里夹了本德国人大胡子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小手册,把蒋介石赶到了台湾,杀了他的跟随者,消灭了他的军队,没收了资本家的工厂和店铺,抢走了地主的土地,农民的二亩薄田,从此,广大中国农村三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形态一去不复返。毛泽东、共产党作了世界上最大的地主,产业最多的资本家。这个受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理念控制,由俄国革命家列宁指挥的黄皮香蕉集团执政后,倒行逆施,实行强权暴政,践踏人权,迫害异己,剥削工人,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的重负使农民长期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何以如此呢?因为这个政权缺乏人民和媒体的监督机制。没有合理而公正的宪法来保障人民大众的权利,最关键的是,他有一只庞大的党卫军。所以,这个原本是革命的无产阶级变成统治阶级后,将自身幻化成了特权阶级,所以,我认为中国社会目前只有两个阶级,即特权阶级和人民大众受制阶级。前者为所欲为,后者只有纳税的义务和遵守前者订出的法规的 “权利”。现今社会从来没有人认真地执行过所谓的法律,但从来不缺乏法律和制订法律的人。正因如此,中共特权阶层犯罪后才不能得到应得的惩罚。因为特权阶层的存在,加之封建集权专制的政治体制使得社会正义、道德、良知沦丧,文化艺术纤纤细步,跨不出闺房。社会充满了浮华的娇揉造作,人心躁动不安。
嗨,哥们儿,这段话还没讲完,你一定觉得奇怪了是吧?前面不是说,外来文化一旦传入,中国龙就会一蹦三尺高吗?死龙也会复活吗?没错,那也要看什幺外来文化。比如新兴的、正蓬勃发展的胡、蒙、满传入中国,给当时的中国社会注入了一股青春的活力。而正趋于没落的日耳曼文化和异想天开的社会主义理论,以及违背天理的无产阶级革命,在某种意义上是强盗行为。不信,睁大眼睛看看无产阶级暴动之后的东欧、苏联、中国、越南和朝鲜人民的苦难命运。
眼前,南京夫子庙香火几经绝迹,秦淮河畔的流莺,笙竹已转入宾馆酒楼和高干俱乐部。秦淮河畔的风花雪月乍看之下影疏花谢,然而,举国上下,大江南北无处不风花,何处没雪月?你我目力所及之处哪条街道上没有淫窟?哪家宾馆不是娼馆?
是的,处处莺歌艳舞,一片歌舞升平,歌颂着我们社会主义祖国的繁荣以及娼胜。夜总会里,嘶喊着精神的空虚。大街上泣诉的是夫离子散,家庭破裂。大学里教授高喊:良知回来吧!黄河岸上,老船工叹道:人心不古啊!
我坐在这里描绘世纪末的浮华。我站在这里敲打着封建专制的丧钟。我是雄鸡,向世人报告着新一天的来临。
现在,西方工业革命成功的经验毫不留情地敲打着我们的后脑杓,高科技以及网络信息的坚船利舰已驶进我们眼皮底下。国内外中华儿女对民主自由的呼唤震耳欲聋。我奉劝极权统治者以及跟随者,夜路走多了总有一天会碰到鬼的,趁早悬崖勒马。听说骑瞎驴的盲人总有一天会调进臭水潭的。
中国政治的希望和前途就是实行民主化,经济的繁荣靠的是自由买卖,科学的发展靠的是学习和严谨认真的实验,文化艺术的魅力在于其充沛的活力和坚韧的生命力,它是社会的强心针,社会的健康靠的是人群文化素质的提高。军队只要不是党卫军,面对强敌时,自然不需要党棍的动员、欺骗和许愿,自然也不需要统治者声嘶力竭地呼号、鼓动人民的 “爱国主义”。军队如果是保卫人民的军队,那怕只剩一兵一卒,一柄长矛,他也会成为一只英伟之师。每一个人民,无论男女老幼都是英伟之师的一分子,是任何军队和武力无法战胜的。
让我们张开双臂拥抱大洋彼岸的进步文化,虚心地学习、接受新时代的高科技知识、信息。我们要承认我们政治机器的腐败现状以及文化的呆滞和思想的僵化之事实,让我们来诚心地祈祷上帝赐予我们良医良药。我们只需叉开双腿,迎接青春活力的顶撞,因为我们需要。我们都很腼腆,不好意思送上门,那就顺着我们的习惯,半推半就地接受也行啊。
政治民主化,经济自由化,文化多元化,道德宗教化是中国人过上好日子的希望。
我们真诚期盼幸福生活的心,就是希望之光。
戒娇戒躁,谦虚,随和,勤奋,上进的中华民族有福了!同志们,哥们儿,姐们儿,爷们儿,娘们儿,明天会更好!

S
Santaiyang
感谢主,感谢传教士。但是要搞清楚,传教士使用的民间资金,不是政府的代言人,没有政治意图。
S
Santaiyang
中国社会应认识到基督教的友善,这是经历了历史的考验。
布衣之才
我以前也是以为基督教是西方政府渗透的工具,现在知道政府不会给教会一分钱也不会与教会有政治合作。

在共产党统治下不被洗脑是不可能的

布衣之才
习政权不再认为基督教是友善的,共产党用自己的思维把基督教定位为政治力量
P
POCOCAT
的确, 基督教会资金来源于教徒, 大多没有政治意图. 而很多我们以为无害的NGO,却是煽风点火搞颠覆的好手.
布衣之才
教会在中国是天国的使者,不是地球上任何国家的代理人。
皇爷
感谢主!
l
lidongmei
陶瓷技术如何传入西方的?
l
lidongmei
欧洲中世纪的宗教统治不算是政治权利?
l
lidongmei
现代教徒的反堕胎,反同性婚姻, 德州的允许一夫多妻,都不是政治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