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读书笔记:《源氏物语》第七回 红叶贺

梧桐之丘
楼主 (文学城)

第七回 红叶贺

本回故事简介

桐壶帝为了给藤壶中宫贺寿,在秋日宫中举行盛大的“红叶贺”宴会。源氏亲自表演《青海波》舞蹈,与头中将共舞,技艺非凡,令在场宾客惊艳不已。桐壶帝对源氏的风采赞赏有加,藤壶也被感动,但内心因两人私情而苦涩。宴会虽华丽,却也显露了朝廷权力结构的倾斜。未来的皇太后弘徽殿女御试图借势扶植自己的儿子朱雀帝,时刻提防源氏,并敌视源氏与藤壶的关系;这场宴会上,源氏光芒四射压倒群雄,更加引起她的不满与忌惮。

本回故事导读

源氏公子十八至十九岁之间发生的事情。

朱雀院是历代皇帝退位后栖隐之处。当今皇上行幸朱雀院, 即表示对前皇祝贺。红叶贺是指“红叶荫下”表演盛况。朱雀院行幸日期,定在十月初十之后。此次行幸,规模盛大,比往常更加有趣。

彩排时,源氏中将所表演的舞蹈是双人舞《青海波》,对手是左大臣家公子头中将。这位头中将的丰姿与品格均甚优雅,迥异凡人。但和源氏中将并立起来,好比樱花树旁边的一株山木,显然逊色了。此时两人共舞,步态与表情异常优美,举世无双。

事后,在藤壶妃子值宿宫中,皇上对藤壶女御品评道:“今晚的彩排,今天的试演尽善尽美,将来在红叶荫下正式表演时,只怕再看就没有多大兴趣了。我是为了要让你先睹为快,所以才如此安排的。”

次日早晨,源氏中将写信给藤壶妃子:“昨承雅赏,不知作何感想?我当舞时,心绪缭乱,此乃前所未有,莫可言喻。心多愁恨身难舞,扇袖传情知不知?诚惶诚恐!”

源氏中将那种光彩耀目的姿态风度,藤壶妃子毕竟难于忘怀,她便写回信:“唐人扇袖谁能解?绰约仙姿我独怜。我只当作寻常的清歌妙舞来欣赏。”源氏中将收到这封回信如获至宝。

次日,正式表演。高高的红叶林荫下,四十名乐人绕成圆阵。嘹亮的笛声响彻云霄,美不可言。和着松风之声,宛如深山中狂飙的咆哮。红叶缤纷,随风飞舞。《青海波》舞人源氏中将的辉煌姿态出现于其间,美丽之极,令人惊心!插在源氏中将冠上的红叶,尽行散落了,仿佛羞于源氏中将的美貌而纷纷逃逸。

评注:此种描述堪比中国古人所谓“沉鱼落雁之美”,然而用于男神,别有情趣。

演出成功。源氏中将得以提拔一级,由从三位升为正三位。

葵姬嫌弃夫君源氏常常不来邸宅,心中怨恨,又听说二条收养一个女孩,更是疑心重重。

由于二人关系紧张,源氏想,你不愿意与我坦诚相处,我只好在外干那些不应该干的事了。

年幼的紫儿进二条院后,日渐驯顺,性情温良,容姿端雅,只管天真烂漫地亲近源氏公子。对自己殿内的人,也暂不说明她的身世。他一直让她住在与正殿不相连的西殿中,自己也晨夕过访,教她学习种种技艺,例如以自己的书法作范本教她学习书法等等,宛如将一向寄居在外的一个亲生女儿迎回家里来了。

公子去三条访问藤壶妃子,却被妃子邸宅的侍女王命妇等人当作客人接待,心中不悦,然无奈。恰逢紫儿的父亲,兵部卿亲王,在此探望妹妹藤壶。此人清秀俊逸,风流潇洒。二人促膝交谈。公子心中轻佻地想,他要是个女子该多好啊。

评注:作者紫式部隐讳之笔,源氏公子爱美癖好竟延于男身。

紫儿的乳母少纳言入二条院以后,犹如掉进蜜罐里,以为老尼生前替紫儿祈祷所致。

紫儿已经十岁,还是稚气。乳母提示,紫儿快些成长才好,不要天天玩玩偶,你是有丈夫的人了。紫儿虽小,但懂得丈夫的意思,才知道她和公子的关系,我的丈夫年轻漂亮呢。目前,她们只是有名无实的夫妻。

葵姬对公子愈来愈怨恨,但是毕竟是皇帝的外甥女,高傲成性,自命不凡,修养极高,面上冷峻,招待仪式却是中规中矩。公子在此宿一夜,次日便行。左大臣将一条精美玉带亲自系在公子腰上,无微不至,恨不能帮他穿靴,可见其父母般的爱子心切。

虽说贺年,但源氏公子所到的地方不多。除了清凉殿(父皇)、东宫(皇兄)、一院(祖父皇)之外,再赴三条院参拜藤壶妃子。三条的众侍女见了他都赞叹:“公子今天特别漂亮呢!真奇怪,这个人长得一年标致一年了!”藤壶妃子隔帘隐约窥见,思绪万千!

藤壶妃子怀孕足十二个月才生产,而且是个小皇子。因其相貌酷似源氏公子,藤壶妃子大受良心苛责,痛苦万状,生怕别人识破,遗臭万年,总觉自身乃世间最不幸之人。

评注:《东周列国志》里嬴政也是足十二个月才出生,出产之时,红霞漫天,龙飞凤翔,寓意帝王之象。

公子力求王命妇让他见妃子和孩子一面,使她十分难堪。公子吟道:“前生多少冤仇债,此世离愁如许深?如此缘悭,令人难解!”

评注:缘悭/qiān/一面,缺少见一面的机缘。

王命妇本来亲见藤壶妃子为源氏公子而思慕愁叹之状,听了这诗,不能无动于衷,便安慰道:“人生多恨事,思子倍伤心。相见犹悲戚,何况不见人。你们两地伤心,大家终日愁怀莫展,真好苦也!”二人终未能相见。

两个月后,小皇子抱入宫中,皇上喜不自禁,认为皇家高贵血种,与源氏相似是正常的,不介意他那酷似公子的容貌。藤壶妃子却一直生活在无限的不安之中。

皇上抱着小皇子对源氏公子说,“我把你从小带在身边看着你长大,这个孩子很像你呢。难道孩子幼小的时候都是这样么?”

听此,公子惊恐万分,藤壶妃子流下一身冷汗。还好,什么意外都没有发生。

公子在二条院心绪不宁,摘下庭园一枝抚子花,附在给王命妇的信上。“将花比作心头肉,难慰愁肠泪转多。将此盛开的花比作我儿,毕竟是渺茫的啊!”

信送到时,正好没人看见,王命妇便交给藤壶妃子看,并劝道:“给他个回信吧,就在这花瓣上写几个字也好。”藤壶妃子心中也正在悲伤,便拿起笔来,题两句诗:“为花洒泪襟常湿,犹自爱花不忍疏。”只此两句,着墨不多,笔致断断续续。王命妇大喜,便把这答诗送给源氏公子。源氏公子以为是照例没有回音的,正在忧愁纳闷。一见回信,喜出望外,兴奋之余,不觉流下泪来。

公子无法排解相思,来到紫儿的西殿,教她弹筝,自己吹笛来辅导她。紫儿教过一遍便自会弹。

今晚要去葵姬处,紫儿不高兴,公子劝道,那些人善于嫉妒,脾气固执容易伤害你。你年纪还小,将来你长大了,我绝不再常出门。我不要教人恨我,为的是想长命康乐,如意称心地与你两人过日子啊。紫儿不说话,靠在公子的膝上睡着了。公子甚是怜爱,于是决定不出门。紫儿欢喜,让公子先睡,生怕他溜出去,让公子更加心疼她。

由于经常在二条留宿,葵姬的侍女们纷纷议论,认为那个女人应该是一个普通侍女,对外假说是一个不懂事的孩子。皇上也有耳闻,当面教训源氏公子。

宫里有一个上了年纪的宫女叫做源内侍,出身荣贵,才艺优越,人望很高,却在色情上完全不知自重。源氏公子稍微勾引便私通了。但是公子怕露出风声,面子难看,便疏远了她,引她愤恨。

正在给皇上梳头的这个内侍老女人,扇面极其艳丽,上面一首古歌“林下衰草何憔悴,驹不食兮人不刈。”公子阅罢,吟道“试听杜宇正飞鸣,夏日都来宿此林。”老女附和“请看过盛林荫草,盼待君来好饲驹。”吟时态度异常风骚。源氏公子答道:“林荫常有群驹集,我马安能涉足来?你那里人多口杂,教我怎得常到?”

皇上见到二人调情,便想,我总以为公子太古板,替他担心,原来并不如此。你看他连这个老女人也不肯放过呢。

头中将也来了好奇心,怎么没有想到过老女人这门路呢,于是便和老女私通了。

源氏公子不知情,与老女往来次数不多,遭她埋怨。一日徘徊于内侍所居的温明殿,听到内侍正在弹琵琶,她的技法无人能及。此时正在发泄,弹唱白居易诗《夜闻歌者宿鄂州》:“夜泊鹦鹉洲,秋江月澄澈。邻船有歌者,发调堪愁绝。歌罢继以泣,泣声通复咽。寻声见其人,有妇颜如雪。独倚帆樯立,娉婷十七八。夜泪似珍珠,双双堕明月。借问谁家妇,歌泣何凄切?一问一沾襟,低眉终不说。”公子将身靠在柱上,唱催马乐《东屋》之歌“(男唱)我在东屋檐下立,斜风细雨湿我裳。多谢我的好姐姐,快快开门接情郎。内侍接住唱到(女唱)此门无锁又无闩,一推便开无阻挡。请你自己推开门,我是你的好妻房。”

内侍吟诗道:“檐前岂有湿衣者?惟见泪珠似雨淋。”吟罢长叹数声。源氏公子想道:“你情人很多,这牢骚不该发给我一个人听。你究竟有什么心事,以致如此悲叹?讨厌!”便答吟道:“窥人妻女多烦累,不惯屋檐立等门。”他想就此走脱,转念这未免太冷酷了,便走进门去。对手是个老女,因此两人搭讪不免稍轻薄些,但也觉得别有异趣。

头中将对源氏公子近来避着他东偷西摸,然而当面又一本正经教训他,怨恨积深。一晚,摸到老女处,想抓现行。傍晚室内没有动静,他便走入。却不知源氏公子没睡,听到声响以为是老女先前私会的那个修理工匠,便起身躲在屏风旁伺机逃出。头中将装作不知,故意折叠起屏风。源氏公子生怕狼狈鼠窜被人耻笑,正在迟疑之际,只见头中将拔出佩刀,佯作愤怒。老女着急,连喊“喂,我的好人,喂,我的好人!”走向前合掌叩首。五十七八岁的老女在两个十八九岁美貌无比的青年贵公子中间,磕头作揖的样子实在滑稽至极。

源氏公子辨别出头中将,觉得好笑。头中将被识破,两人对视嬉笑。然后扑上去互相剥对方衣服,扭作一堆。裂帛一声,源氏公子的衣服竟然被撕破。

头中将吟唱“直须扯得衣裳破,隐秘真情露出来。你把这破衣穿在外面,让大家看吧。”

源氏公子答道:“明知隐秘终难守,故意行凶心太狠!”两人唱和之后,怨恨全消,衣冠零乱地一同出门去了。

第二天,老女便将两人遗落的一条男裙和一根腰带送还源氏公子,附诗道“两度浪潮来又去,矶头空剩寂寥春。我是‘泪若悬河’了!”源氏公子看了想道:“这个人厚颜无耻。”很讨厌她。但回想她昨晚的困窘之状,又觉得可怜,便答诗道:“骇浪惊涛何足惧?我心但恨此矶头!”回信就只两句诗。

此时头中将住在宫中值宿所,便将昨晚撕下来的袖子包好了,送还源氏公子,并附言道:“快把这个缝上吧。”源氏公子看了想道:“怎么会给他拿去的?”心中很不愉快。又想:“若是我没有到手这根腰带,倒便宜了他。”便用同样颜色的纸张将腰带包好,送还头中将,并附诗道:“怜君失带恩情绝,原物今朝即奉还。”头中将收到了腰带和诗,立刻答吟道:“恨君盗我天蓝带,此是与君割席时。你不能怪我恨你啊!”

评注:出自催马乐《石川》“石川高丽人,取了我的带。我心甚后悔,可恨又可叹。取的什么带?取的淡蓝带。深恐失此带,恩情中途断。”男女幽会时倘带被人取去,则恩情中绝。

在朝中,二人约定“若有人问答不知,切勿泄露我姓氏!”。

头中将暗中与源氏公子比试,自觉不差,何以他如此受皇上独宠?

藤壶妃子即将册立皇后,其仪式预定在七月举行。

源氏公子由中将升任了宰相。

皇上准备在近年内让位于弘徽殿女御所生的太子,立藤壶妃子所生之子为太子。然而这新太子没有后援人,外家诸舅父都是皇子,但已降为臣下。当时乃藤原氏之天下,未便教源氏的人摄行朝政,所以不得不将新立太子的母亲册封为皇后,借以加强太子的势力。弘徽殿女御闻知此事,大为不悦,此亦理之当然。皇上对她说道:“你的儿子不久便即位了,那时你就安居皇太后的尊位,你放心吧。”世人不免过虑,纷纷议论道:“这女御是太子的母亲,入宫已有二十余年。要册立藤壶妃子为皇后而压倒她,恐怕是困难的吧。”

源氏以后与皇后无由见面,不仅心灰意冷,吟道“纵能仰望云端相,幽恨绵绵无绝期。”

小皇子相貌越发肖似源氏公子,藤壶心中痛苦,然而世人都认为,无论何人,无论怎样改头换面,都赶不上源氏公子的美貌。而小皇子当然肖似源氏公子,正像日月行空,光辉自然相似。

本回故事复习

桐壶帝为藤壶妃子专门举办仲秋红叶贺喜演出,光华氏的表演大放异彩;桐壶帝身边的源内侍老女人虽然年近花甲却风流依存,在源氏公子与头中将之间讨好谄媚怕事落得被二人嘲笑鄙视。

红叶贺

梧桐之丘
给各位星星道个早安!
云霞姐姐
坐前排,读名著笔记,问好梧桐兄!
梧桐之丘
云儿早安。多谢抬举,一起学习。
l
laopika
这画是书中原有的,还是梧桐兄画的,非常日本:)
晓青
梧桐新周愉快!
T
ToClouds
源氏公子的风姿,大概如中国古代的潘安宋玉,朗朗如日月之入怀、颓颓若玉山之将崩

当年看此书时正是十八九岁的年龄,每每读到这些对源氏公子的美貌和仪态描写时,又赞叹又神往。丰子恺的翻译真天人也

 

 

 

T
ToClouds
但他实在太风流了,是多少女子的眼泪。古日本的皇帝轮换制度有意思,太上皇退位时还不到暮年,皇位也并不仅限在直系血亲往下传
花似鹿葱
梧桐读书也不一般,又是简介又是导读,还有复习和插图,教科书啊!
云霞姐姐
男人跳舞还惊艳,这公子是奇才
云霞姐姐
+1,笔记描述清????又有画面感!
唐歌
他实在太风流了,是多少女子的眼泪。哈哈确实是啊
锦衣卫
《源氏物语》的表达和叙述方式和日本民族一样,都是很隐忍和不直接打感情流露。细琢磨才能体会出来文字背后的情感。

梧桐之丘
皮卡兄对俺高看不少呢,哈哈哈,很开森。网上下载,轻轻松松搞定,俺就不学画画了。
梧桐之丘
晓青好,刚才读完你的“访谈”,感触很深。
梧桐之丘
我第一次读到源氏如此美貌,联想起我们家乡就有一个貌美男子,连女人都觉惊奇。
梧桐之丘
现在的太子已经落到叔父家,虽然我非常喜欢爱子,真希望她能称为女皇。可惜。
梧桐之丘
可见,源氏公子的快乐又是多少女子的伤心泪。男人啊,凡事要想到“然后呢?”
梧桐之丘
俺的大花姐啊,多谢你的支持和鼓励。
梧桐之丘
1980年代,我在南京体育馆观看过金星男儿身的舞蹈,大为惊讶,刚柔并济,似男似女。后来变性,也能接受。
梧桐之丘
所言极是!犹如品茗,必须有闲心和耐心,方能吃出个中滋味。
梧桐之丘
看来这样的格式还是可以的,多谢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