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这个的起因是听朋友聊起钱学森当年回国的事情。有一种说法是早先官方报道的“冲破重重阻挠毅然回来报效祖国”的说法不尽其实。不想在这里具体讨论这个话题,我更关心的是,之前各种关于海外学者教授回国的中文报道。
这些小编们写的文章中,大多数都会有诸如“放弃了美国某某名校的终身职位,百万年薪,特殊待遇,各种奖项诱惑”等字眼。也许具体事实上夸大的不多,但字里行间透露出的那种“一定要拒绝了美国政府的苦苦挽留,祖国才当你是宝”的温情让我很是不解。
在我们华夏文明中,“求贤若渴,三顾茅庐,举贤荐能,得子牙飞熊保天下多少年平安”什么的,从古至今无论改朝换代,统治者们对于贤者能者才子的渴望是毋庸置疑的。在国人的思维里,如果你是好的,成功的,那美国政府一定会“把着不放”,这算是常识。这个学者要是很有能力,同时又掌握了先进的独特的技术,傻子才会愿意让他离开嘛!
但事实是,基本上没见过美国政府有类似“求贤若渴”的操作。原因听着也许比较奇特:因为美国文化里根本就没有这个概念。It does not exist.
我们拿之前一轮对美国高校华人学者的审查来说,可能很多人一开始的判断是杀鸡儆猴。抓几个典型,吓唬一下其他人就算了。毕竟这个群体是美国科研界的宝贵财富中流砥柱。但是随着后续愈演愈烈,我们会发现,根本就没有什么杀鸡儆猴、杀一儆百之类的操作。
第一,他们没有求贤若渴的概念。
第二,美国人的逻辑没这么复杂。他们这么做不是为了吓唬谁,而就是要一个一个,揪出没按规矩办事,或者让政府/学校不爽的人。
所以很多外来学者不解,美国政府这是傻呀?这是要把人才全都逼回他们的家乡,为家乡的科研崛起做贡献吗?不是傻,是美国人本来就不care。
“嗯嗯,这是个人才,但是unfortunately, not a good citizen,走就走了。”
那种对于具有科研天赋和超凡脱俗之能的人才的流失而感到的惋惜,痛心,是不存在的。或者说是拥有中华文明的人自己臆想出来的。不是说浪子回头金不换吗?西方没有这种说法。守法,才是美国职场道德的根本。为你交保释金的只能是你的朋友和家人。
很多人觉得,西方社会注重人个性的发展和多样化,谁都能质疑甚至挑战政府的权利,那么对人才当然会比东方更加重视。但事实是,不能说不重视吧,可也真的没有太当一回事。
中国古代常说的一个人能抵一个师,能撼动天下,这种说法在西方很少见。不要说学者了,连总统也不是公认的贤者里面三顾茅庐请出来的。
你想当总统?那你要自己竞选,自己筹集资金,想尽办法说服公众选你才行。你要是不想干绝对没有人跑到你家去请你出山的。系里想让你当系主任,你要是明确表示不想干,放心不会有集体上书言表来规劝你。宴席上不想喝酒,没人往你杯子里添。想辞职回国发展了,也绝对不会出现政府苦苦挽留的情况。
我国内的亲戚朋友,女儿老大不小了,各方面都不错,现在也没对象。因为她父母认为男方必须跪着求着才行,否则她将来“嫁过去就有苦头吃了”。每次遇到喜欢的人,她稍有表示就被父母按住了,搞得对方莫名其妙:你这是几个意思?
喜欢就说喜欢呗,想干什么事就让大家知道你想干这件事。华人群体常见的情况,某人认为自己在这方面能力最强当仁不让,但是又不明说,觉得应该别人求着他来干。最后人家没求他,他又闹情绪,搞得别人丈二和尚。说陋习也许太难听了,可以算文化吧,但我看,这种文化是时候抛弃了。
中国美国我都有一些同学在学术界,我看他们都门清,对中国美国的不同社会规则挺明白的。
我所知道的情况是,随着年龄越年轻,思想越国际化。(我自己快老年人,描述的是我坐井观天,了解接触到的是越年轻,思想越跟国际接轨)
顶层人才如果美国对其失去信任也会割舍,譬如当年吊销Robert Oppenheimer的安全审核把他赶出政府的研究。
马歇尔飞行中心研究火箭。
民主自由社会没有君主,能人自己当老大。
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内等级森严。领导提拔下级叫当伯乐。强调有伯乐才有千里马。没有领导慧眼识人,就没有人才。
等到九十年代经济管制放松,私营企业大发展。有门路的都自己下海发财了。和领导的关系成了行贿受贿的相对平等的关系。没有了上下级的等级关系。伯乐千里马的说法就没了。
不过,优秀人才也会花银子挖哦。当然,没有中国那些虚头巴脑的百万年薪之类。
钱学森后来拒不参加加州理工给他的荣誉颁奖,批评美国欠他一个道歉。因为他不忿啊。如果他对回国非常满意,难道不该高高兴兴地说“幸亏你们赶我回中国“吗?
从他的本性来看,在美国专心做世界一流科研成果才是他最好的选择。 回国看党委官员的脸色行事是对他的侮辱。大跃进期间,他跟着放亩产万斤卫星拍马屁,把老毛都给骗了。违心说谎对这种智商极高的人一定是痛苦的, 不管对方官位有多高。
写这个的起因是听朋友聊起钱学森当年回国的事情。有一种说法是早先官方报道的“冲破重重阻挠毅然回来报效祖国”的说法不尽其实。不想在这里具体讨论这个话题,我更关心的是,之前各种关于海外学者教授回国的中文报道。
这些小编们写的文章中,大多数都会有诸如“放弃了美国某某名校的终身职位,百万年薪,特殊待遇,各种奖项诱惑”等字眼。也许具体事实上夸大的不多,但字里行间透露出的那种“一定要拒绝了美国政府的苦苦挽留,祖国才当你是宝”的温情让我很是不解。
在我们华夏文明中,“求贤若渴,三顾茅庐,举贤荐能,得子牙飞熊保天下多少年平安”什么的,从古至今无论改朝换代,统治者们对于贤者能者才子的渴望是毋庸置疑的。在国人的思维里,如果你是好的,成功的,那美国政府一定会“把着不放”,这算是常识。这个学者要是很有能力,同时又掌握了先进的独特的技术,傻子才会愿意让他离开嘛!
但事实是,基本上没见过美国政府有类似“求贤若渴”的操作。原因听着也许比较奇特:因为美国文化里根本就没有这个概念。It does not exist.
我们拿之前一轮对美国高校华人学者的审查来说,可能很多人一开始的判断是杀鸡儆猴。抓几个典型,吓唬一下其他人就算了。毕竟这个群体是美国科研界的宝贵财富中流砥柱。但是随着后续愈演愈烈,我们会发现,根本就没有什么杀鸡儆猴、杀一儆百之类的操作。
第一,他们没有求贤若渴的概念。
第二,美国人的逻辑没这么复杂。他们这么做不是为了吓唬谁,而就是要一个一个,揪出没按规矩办事,或者让政府/学校不爽的人。
所以很多外来学者不解,美国政府这是傻呀?这是要把人才全都逼回他们的家乡,为家乡的科研崛起做贡献吗?不是傻,是美国人本来就不care。
“嗯嗯,这是个人才,但是unfortunately, not a good citizen,走就走了。”
那种对于具有科研天赋和超凡脱俗之能的人才的流失而感到的惋惜,痛心,是不存在的。或者说是拥有中华文明的人自己臆想出来的。不是说浪子回头金不换吗?西方没有这种说法。守法,才是美国职场道德的根本。为你交保释金的只能是你的朋友和家人。
很多人觉得,西方社会注重人个性的发展和多样化,谁都能质疑甚至挑战政府的权利,那么对人才当然会比东方更加重视。但事实是,不能说不重视吧,可也真的没有太当一回事。
中国古代常说的一个人能抵一个师,能撼动天下,这种说法在西方很少见。不要说学者了,连总统也不是公认的贤者里面三顾茅庐请出来的。
你想当总统?那你要自己竞选,自己筹集资金,想尽办法说服公众选你才行。你要是不想干绝对没有人跑到你家去请你出山的。系里想让你当系主任,你要是明确表示不想干,放心不会有集体上书言表来规劝你。宴席上不想喝酒,没人往你杯子里添。想辞职回国发展了,也绝对不会出现政府苦苦挽留的情况。
我国内的亲戚朋友,女儿老大不小了,各方面都不错,现在也没对象。因为她父母认为男方必须跪着求着才行,否则她将来“嫁过去就有苦头吃了”。每次遇到喜欢的人,她稍有表示就被父母按住了,搞得对方莫名其妙:你这是几个意思?
喜欢就说喜欢呗,想干什么事就让大家知道你想干这件事。华人群体常见的情况,某人认为自己在这方面能力最强当仁不让,但是又不明说,觉得应该别人求着他来干。最后人家没求他,他又闹情绪,搞得别人丈二和尚。说陋习也许太难听了,可以算文化吧,但我看,这种文化是时候抛弃了。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说说美国社会的“求贤不若渴” 《男二号》第2章 伴书郎 《男二号》第1章 名古屋之夜 明大舞台剧《执迷不悔》 魅羽234 香艳战利品(上卷完)
中国美国我都有一些同学在学术界,我看他们都门清,对中国美国的不同社会规则挺明白的。
我所知道的情况是,随着年龄越年轻,思想越国际化。(我自己快老年人,描述的是我坐井观天,了解接触到的是越年轻,思想越跟国际接轨)
顶层人才如果美国对其失去信任也会割舍,譬如当年吊销Robert Oppenheimer的安全审核把他赶出政府的研究。
马歇尔飞行中心研究火箭。
民主自由社会没有君主,能人自己当老大。
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内等级森严。领导提拔下级叫当伯乐。强调有伯乐才有千里马。没有领导慧眼识人,就没有人才。
等到九十年代经济管制放松,私营企业大发展。有门路的都自己下海发财了。和领导的关系成了行贿受贿的相对平等的关系。没有了上下级的等级关系。伯乐千里马的说法就没了。
不过,优秀人才也会花银子挖哦。当然,没有中国那些虚头巴脑的百万年薪之类。
钱学森后来拒不参加加州理工给他的荣誉颁奖,批评美国欠他一个道歉。因为他不忿啊。如果他对回国非常满意,难道不该高高兴兴地说“幸亏你们赶我回中国“吗?
从他的本性来看,在美国专心做世界一流科研成果才是他最好的选择。 回国看党委官员的脸色行事是对他的侮辱。大跃进期间,他跟着放亩产万斤卫星拍马屁,把老毛都给骗了。违心说谎对这种智商极高的人一定是痛苦的, 不管对方官位有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