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靖宇旧事:飞越林海

冰星
楼主 (文学城)

当地百姓参观飞机的喧闹逐渐落幕,仪器安装调试也近完成。航空磁力仪比较简单,体积很小的探头安装在机舱外,仪器主体安装在机舱内部。在正式生产飞行前,要飞几个起落熟悉机场周围的环境,以便熟悉测区地形和概况。

九月四日我参与飞起落,早晨八点三十分起飞,天气晴朗,气流平稳,四十多分钟飞了七个起落,机场周围的地形和环境一目了然。这是我第一次上飞机,没有任何不适感觉,断定自己的身体适合飞行。很多人不适应这种小飞机低空飞行,头晕目弦,翻肠倒肚的呕吐。有些空勤人员也晕机呕吐,他们戏称为“交公粮”,飞机上备有一些用蜡纸做的纸袋,供人们交公粮时使用。

九月九日,轮到我上飞机飞测线,领航员拿着航图向我介绍了飞行的航线和测线,那天飞测区东部的夹皮沟一带。起飞后,先在六百米高度上飞基线,飞机十分平稳,然后保持高度向测区飞去。接近测线时开始下降,随着高度的降低,飞机开始抖动起来。在测线上飞机尽量保持一百米的相对高度,由于低空气流的影响,飞机剧烈上下颠簸,左右摇摆,如同惊马拉着马车在农田里飞奔。

从舷窗向外看,树木在脚下匆匆而过,有时飞过两山之间,旁边的山脊比飞机还高,好像机翼擦着山坡上的树枝而过。有时飞过山顶,感觉起落架几乎碰到了树梢;而飞过两山之间的山谷时,高度竟可达到二三百米。理论上,飞机应该沿地形飞行,可是地形切割剧烈的山谷下不去,下去就爬不上来了,后果就是撞山。航空物探中飞机或仪器探头撞树撞山事故时有发生,机毁人亡的事故在国内外都发生过。

一条测线结束后,要一百八十度转弯掉头飞下一条测线,机身急剧倾斜,感觉如同地覆天翻。在飞第四条测线时,发现仪器工作不正常,记录笔剧烈抖动,换档也不灵活,操作员只好告诉领航员返航。返航时再次飞了基线,并顺便在靖宇县城上空转了一圈,俯视小城全貌。原计划六个小时的飞行,只飞了三个小时,可惜了那天的好天气。那些天不是大雾就是低云,好几天都不适航。我飞测线身体没有不适,只是有时飞机突然失去高度,造成气压急剧变化而感到耳内隐隐作痛。

靖宇旧事:导弹发射与日本人闯入发射基地

1976靖宇旧事:登顶“馒头山”

1976靖宇旧事:“中国大妈”的先驱

 

晓青
特别佩服飞行员,我坐飞机都晕。
l
laopika
能够开飞机啊?牛!
杜鹃盛开
据说越小的飞机越容易晕机,冰星大哥的工作估计很多人都做不了。
锦衣卫
LOL~ 刚在城门上看到你那篇“中国大妈”的先驱。 这篇比那篇详细多了

https://bbs.wenxuecity.com/bbs/memory/1745847.html

这是原来苏联援建一半的那种飞机吗?

云霞姐姐
好有趣的回忆.看到冰大哥了,大方出镜,帅气十足!黑白照,年代的保贵记录!
云霞姐姐
小飞机,不敢做,更容易晕,也危险,大哥有胆量!
冰星
晕不晕机,是天生的。
冰星
开飞机比开汽车容易。
冰星
其实我的工作不用上飞机,上飞机有仪器操作员,但学这一行的,总要体验一下。
冰星
且待慢慢道来。飞机是仿制苏联的。
冰星
49年前的。
冰星
其实这款飞机也不算小,当时只要飞机起飞,机上必须有正副驾驶员,一名领航员,一名报务员,有时还用一名机械师。这是民航方面的
冰星
此外,还有物探仪器操作员。
老林子里的夏天
帅!像电影明星:)的确晕不晕机是天生的。。。
冰星
不晕机的人一般都比较迟钝,或者对运动不敏感。
酒仙桥2
真牛!壮志凌云
唐宋韵
冰大哥好,你这个“飞测线”,测绘的具体参数和目的是什么?
冰星
是找矿。
冰星
哈哈!
冰星
测量的是地球的磁场,那时比较单一。现在是磁场、重力场、电磁场、放射性辐射场同时测量。
唐宋韵
谢谢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