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我是普鲁斯特
那天看着窗外的大雪纷飞有点走神,J走过来对我探头探脑,问,又写诗呢?一边说一边满脸的对我的无可救药的同情。我就笑得稀里哗啦。这个世界上的人看着彼此是不是都是相互充满同情的?
我奇怪人和人是如此不同。J好像很少有走神的时候,他就像块石头,落在生活里就老老实实地呆着,哪里也不去,无论生活刮多大的风,都不能使他飞起来。我说的哪里也不去自然是指灵魂。我的灵魂太轻了,像只永远不会漏气的氢气球,它好像从来没有跟我的身体一起脚踏实地过,从我很小的时候便是如此。
我说,我在想普鲁斯特呢。
我看《追忆似水年华》的时候只有一个感觉:啊!我跟普鲁斯特是同类。他一定也是一个喜欢胡思乱想的人,从小身体和灵魂就分在两处。而他的灵魂显然比身体丰富、细腻、轻盈,也健康得多。即使在他描写的那个年代,同样有很多人的身体比灵魂沉重,他们生活在生活里,不会、不懂、不屑,或者可能鄙视灵魂的飞翔。
而普鲁斯特是个异类。年少初恋时的纯净,青年恋爱时情欲的满足,年老时对生命和死亡的参悟……他的灵动饱满的灵魂使他的生活充满层次,那是一具普通的带病的身体不可能建造的立体多维的世界。
是什么使人的灵魂跟身体的比重如此不一样呢?
假如我是普鲁斯特,我大概也可以写出那部沉甸甸的巨著。我开始惯常地给J洗脑。
事情的本质很可能被我说中。
那些成为文学大家的人,绝大多数都有相对优渥的生活,普鲁斯特,曹雪芹,托尔斯泰,毛姆……温饱思淫欲,文学梦大概也是不务正业的一种了。只有生活安稳,不被物质所迫的灵魂才能够悠哉悠哉地在人群中漫步、观察,思索,提炼,之后才会有伟大的文学作品。在生活中疲于奔波的人很难全心投入到文学的创作上,这毕竟是一件非常耗费时间和脑力的事情。
我曾经看到关于对卡佛等写短篇小说的解释,说因为他们要照顾孩子不能进行连贯长篇的思索,只能分段式,断断续续地写出他们的思想。我看得发笑,真是很体谅的观点。记得老舍也有过类似的抱怨,觉得两个小孩子影响了他的写作。
普鲁斯特就没有这种烦恼。
普鲁斯特即使从小身体娇贵多病,但是他终生没有结婚,家里很有钱,送女朋友出手就是游艇;吃饭有厨师,厨艺不亚于宫廷;出门有司机,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就有专车司机;生活有不离不弃忠心耿耿的保姆……身边都是贵族,或者新兴资产阶级,用现在的话说绝对高大上,大概就像王思聪那样,可惜王思聪只沉迷于漂亮女友和狗。
也因此普鲁斯特可以用十年的时间专心写作。那是多么纯粹的写作环境啊!我哀怨地看了一眼J,我怎么可能写出《追忆似水年华》呢,我嫁了个石头一样的男人,生了三个小孩,一人身兼厨师司机保姆家庭教师,等等等等……
在这样的生活环境里,我问J,你觉得普鲁斯特会写出什么?
其实我比普鲁斯特缺少的远不止钱,时间和才华,还有大的文学环境。
当我在一个微信群里跟朋友谈论一下王林清的案子,会有过去关系还算不错的人板起面孔认真地对我们说一句:闲得!当我在一些网站想发布稍微有一点观点的文章却被禁读的时候……我想起《追忆似水年华》里普鲁斯特不厌其烦长篇累牍肆无忌惮地对德雷福斯这一政治案件的叙述,悲哀地意识到,这一辈子大约我是不可能成为普鲁斯特了。
然后我想到,别的人大约也是不可能成为普鲁斯特了。这样一想,伤心便减轻了几分。不过再一想,什么时候中国的谁可以成为普鲁斯特呢?
后来我不再想这个问题。因为悲哀太沉重了。
还是让灵魂漫天地飞吧,飞,但不留下痕迹。或者干脆像千千万万的J那样变成石头,沉进生活里。这样于人于己于世,大约就是最安全的吧。
这世上本没有假如,当我们生活在一个石头的国度。
要是普鲁斯特来原创贴似水年华。。。不知道他能不能坚持写完贴完
哈哈,追忆似水年华一共七卷,总有一卷他会被拍趴下。。。。能不能最终写完,就看他够不够强大再摇摇晃晃站起来。。。。:)
真正的著作是沉默与黑暗结下的果实。大意如此。能认识到这一点就能咬着牙扛下去,当然非常艰难。。。。
其实有时候事件本身带给人的乐趣就已经超过了别的。
艺术文学人学诗歌小说就是某些人存在于世的方式, 这样就好理解了, 用这些方式表达自己的过程中, 有的人留下了纪念, 也有人获得了永生。
有多少前世的作品到今天还在流传, 感动着千万人。 真让人钦佩。 要成大家就得自我激励, 当然经常也在自我怀疑。
自我激励才能够坚持,自我怀疑才能够成长。。。看好你,加油吧!:)
你们写得那么好, 也喜欢, 就认可这种方式活着好啦。
我虽然不那么爱写, 但是挺爱读。。。。我现在貌似还好点了, 高中的时候简直就是数着五百字交作文, 那感觉叫痛苦。 后来我在作文簿上五百字左右(包括标点)的地方还划了个mark。。。落笔就冲着那个mark去的 LOL 那会子觉得物理数学多好啊, 一个原理/公式用半天的, 题目来了见招拆招, 不行的还可以连个辅助线。。。。回头看看, 人怎么可以变化这么大。
明显可以看出有思索有沉淀而且很真诚。:)
理科生写作有文科生不能比拟的优势。在有倾诉欲望的时候诉诸笔端,就往极致里写,谁知道呢,说不定就一鸣惊人了。。。人生的曲线,谁也猜测不到啊。:)
理工科生很容易写成三段论, 说明文和要点总结, 常有一点事儿其实几句话就可以说完的感觉。
一根卷轴的要点容易找, 但是卷起的布匹要展开(文字)就很难。。。中间有时候卡壳了, 再意识流跑个题啥的, 会把自己都给弄lost了。
我的一个章节经常要分成三段写。 写着写着就lost了, 第二遍先把前面看一看, 接着下去写中间, 然后又扔在那没词儿了, 最后一段把前两段都看一遍, 好不容易把最后一段补齐。
几乎没有一气呵成的时候!那一口气,偶只觉得肺活量不够。。。。
对了, 你写的那个“沉重的笔", 我觉着什么时候跟着这个思路应该写个"秃笔”。。。要是像小时候那样没词儿的时候就忙着削铅笔的话, 我的笔都秃了几十支了。。。不过呢, 我倒是觉得开笔了横竖都要写完, 再就是有些故事和想法现在不写就彻底沉入了湖底再无打捞的机会, 所以虽然秃了几十枝笔, 还是在刷刷刷。。。这算不算爱折腾自虐的主儿。
【七绝】妙绝千古 [读网友立文章《读沈从文情书》,念及《夜雨寄北》,有感而作。]
夜读华笺泪顿奔,晓晴览镜了无痕。 等闲文墨风吹去,逢雨便将珠玉论。
---------------------------------------- 仄起首句押韵,押平水韵十三元。
另一版为:
夜读华笺泪顿奔,晓晴览镜了无痕。 等闲文墨随风去,逢雨便将珠玉论。
“风吹去”和“随风去”格律上没有区别,诗意上略有差别,可以忽略不计。
因此体会不出来哪个更好,暂且都留着吧。
附: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随风去“太轻了, 一点拙见。
嗯,所以我说你现在有倾诉的欲望,这很好啊。。。你的描述很生动鲜活,要是像前面网友说的书写正规一点,比如把言语间过多的省略号去掉,或者节省一下,还有框架再搭得严谨一点,思想再梳理一下,就是很专业的写作了。:)
我也不懂,乱说了。:)
至于秃笔。。。你想到了,你就来写个续吧。:)
谢谢指点, 我赶快拿小本本记下。 可能要到第二遍才能按图索骥矫正一下, 第一遍写真就是故事在脑海里播放, 但是码字的我会在发呆和找词之间挣扎, 写着写着就get lost掉了, 只有pause,下次再播放, 继续写。
而阅历和思考又在这灵气里添加了厚重的内容。真的很不错。继续加油吧。:)
可能是, 内容和思考应该是我的强项, 文字形式这个东东, 真是只能凑合尽力而为了。 //汗
话说我最近喝了个台湾品牌Tiger Sugar老虎堂的黑糖奶茶, 非常推荐。
跑题了。 我觉着本版上文字好的占多数, 所以你们会觉得文字不是个事儿。
就好像一个写手占多数的地方, 有个爱叨叨(哪怕不写字的)读者忽然也会变成难得之人一样。
是真的,我刚掉入原创版的时候就这感觉。
假如我是普鲁斯特
那天看着窗外的大雪纷飞有点走神,J走过来对我探头探脑,问,又写诗呢?一边说一边满脸的对我的无可救药的同情。我就笑得稀里哗啦。这个世界上的人看着彼此是不是都是相互充满同情的?
我奇怪人和人是如此不同。J好像很少有走神的时候,他就像块石头,落在生活里就老老实实地呆着,哪里也不去,无论生活刮多大的风,都不能使他飞起来。我说的哪里也不去自然是指灵魂。我的灵魂太轻了,像只永远不会漏气的氢气球,它好像从来没有跟我的身体一起脚踏实地过,从我很小的时候便是如此。
我说,我在想普鲁斯特呢。
我看《追忆似水年华》的时候只有一个感觉:啊!我跟普鲁斯特是同类。他一定也是一个喜欢胡思乱想的人,从小身体和灵魂就分在两处。而他的灵魂显然比身体丰富、细腻、轻盈,也健康得多。即使在他描写的那个年代,同样有很多人的身体比灵魂沉重,他们生活在生活里,不会、不懂、不屑,或者可能鄙视灵魂的飞翔。
而普鲁斯特是个异类。年少初恋时的纯净,青年恋爱时情欲的满足,年老时对生命和死亡的参悟……他的灵动饱满的灵魂使他的生活充满层次,那是一具普通的带病的身体不可能建造的立体多维的世界。
是什么使人的灵魂跟身体的比重如此不一样呢?
假如我是普鲁斯特,我大概也可以写出那部沉甸甸的巨著。我开始惯常地给J洗脑。
事情的本质很可能被我说中。
那些成为文学大家的人,绝大多数都有相对优渥的生活,普鲁斯特,曹雪芹,托尔斯泰,毛姆……温饱思淫欲,文学梦大概也是不务正业的一种了。只有生活安稳,不被物质所迫的灵魂才能够悠哉悠哉地在人群中漫步、观察,思索,提炼,之后才会有伟大的文学作品。在生活中疲于奔波的人很难全心投入到文学的创作上,这毕竟是一件非常耗费时间和脑力的事情。
我曾经看到关于对卡佛等写短篇小说的解释,说因为他们要照顾孩子不能进行连贯长篇的思索,只能分段式,断断续续地写出他们的思想。我看得发笑,真是很体谅的观点。记得老舍也有过类似的抱怨,觉得两个小孩子影响了他的写作。
普鲁斯特就没有这种烦恼。
普鲁斯特即使从小身体娇贵多病,但是他终生没有结婚,家里很有钱,送女朋友出手就是游艇;吃饭有厨师,厨艺不亚于宫廷;出门有司机,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就有专车司机;生活有不离不弃忠心耿耿的保姆……身边都是贵族,或者新兴资产阶级,用现在的话说绝对高大上,大概就像王思聪那样,可惜王思聪只沉迷于漂亮女友和狗。
也因此普鲁斯特可以用十年的时间专心写作。那是多么纯粹的写作环境啊!我哀怨地看了一眼J,我怎么可能写出《追忆似水年华》呢,我嫁了个石头一样的男人,生了三个小孩,一人身兼厨师司机保姆家庭教师,等等等等……
在这样的生活环境里,我问J,你觉得普鲁斯特会写出什么?
其实我比普鲁斯特缺少的远不止钱,时间和才华,还有大的文学环境。
当我在一个微信群里跟朋友谈论一下王林清的案子,会有过去关系还算不错的人板起面孔认真地对我们说一句:闲得!当我在一些网站想发布稍微有一点观点的文章却被禁读的时候……我想起《追忆似水年华》里普鲁斯特不厌其烦长篇累牍肆无忌惮地对德雷福斯这一政治案件的叙述,悲哀地意识到,这一辈子大约我是不可能成为普鲁斯特了。
然后我想到,别的人大约也是不可能成为普鲁斯特了。这样一想,伤心便减轻了几分。不过再一想,什么时候中国的谁可以成为普鲁斯特呢?
后来我不再想这个问题。因为悲哀太沉重了。
还是让灵魂漫天地飞吧,飞,但不留下痕迹。或者干脆像千千万万的J那样变成石头,沉进生活里。这样于人于己于世,大约就是最安全的吧。
这世上本没有假如,当我们生活在一个石头的国度。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沉重的笔(小说) 春花 日后,回忆这个春天 去国十七年 沉睡是一种幸福
要是普鲁斯特来原创贴似水年华。。。不知道他能不能坚持写完贴完
哈哈,追忆似水年华一共七卷,总有一卷他会被拍趴下。。。。能不能最终写完,就看他够不够强大再摇摇晃晃站起来。。。。:)
真正的著作是沉默与黑暗结下的果实。大意如此。能认识到这一点就能咬着牙扛下去,当然非常艰难。。。。
其实有时候事件本身带给人的乐趣就已经超过了别的。
艺术文学人学诗歌小说就是某些人存在于世的方式, 这样就好理解了, 用这些方式表达自己的过程中, 有的人留下了纪念, 也有人获得了永生。
有多少前世的作品到今天还在流传, 感动着千万人。 真让人钦佩。 要成大家就得自我激励, 当然经常也在自我怀疑。
自我激励才能够坚持,自我怀疑才能够成长。。。看好你,加油吧!:)
你们写得那么好, 也喜欢, 就认可这种方式活着好啦。
我虽然不那么爱写, 但是挺爱读。。。。我现在貌似还好点了, 高中的时候简直就是数着五百字交作文, 那感觉叫痛苦。 后来我在作文簿上五百字左右(包括标点)的地方还划了个mark。。。落笔就冲着那个mark去的 LOL 那会子觉得物理数学多好啊, 一个原理/公式用半天的, 题目来了见招拆招, 不行的还可以连个辅助线。。。。回头看看, 人怎么可以变化这么大。
明显可以看出有思索有沉淀而且很真诚。:)
理科生写作有文科生不能比拟的优势。在有倾诉欲望的时候诉诸笔端,就往极致里写,谁知道呢,说不定就一鸣惊人了。。。人生的曲线,谁也猜测不到啊。:)
理工科生很容易写成三段论, 说明文和要点总结, 常有一点事儿其实几句话就可以说完的感觉。
一根卷轴的要点容易找, 但是卷起的布匹要展开(文字)就很难。。。中间有时候卡壳了, 再意识流跑个题啥的, 会把自己都给弄lost了。
我的一个章节经常要分成三段写。 写着写着就lost了, 第二遍先把前面看一看, 接着下去写中间, 然后又扔在那没词儿了, 最后一段把前两段都看一遍, 好不容易把最后一段补齐。
几乎没有一气呵成的时候!那一口气,偶只觉得肺活量不够。。。。
对了, 你写的那个“沉重的笔", 我觉着什么时候跟着这个思路应该写个"秃笔”。。。要是像小时候那样没词儿的时候就忙着削铅笔的话, 我的笔都秃了几十支了。。。不过呢, 我倒是觉得开笔了横竖都要写完, 再就是有些故事和想法现在不写就彻底沉入了湖底再无打捞的机会, 所以虽然秃了几十枝笔, 还是在刷刷刷。。。这算不算爱折腾自虐的主儿。
【七绝】妙绝千古
[读网友立文章《读沈从文情书》,念及《夜雨寄北》,有感而作。]
夜读华笺泪顿奔,晓晴览镜了无痕。
等闲文墨风吹去,逢雨便将珠玉论。
----------------------------------------
仄起首句押韵,押平水韵十三元。
另一版为:
夜读华笺泪顿奔,晓晴览镜了无痕。
等闲文墨随风去,逢雨便将珠玉论。
“风吹去”和“随风去”格律上没有区别,诗意上略有差别,可以忽略不计。
因此体会不出来哪个更好,暂且都留着吧。
附: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随风去“太轻了, 一点拙见。
嗯,所以我说你现在有倾诉的欲望,这很好啊。。。你的描述很生动鲜活,要是像前面网友说的书写正规一点,比如把言语间过多的省略号去掉,或者节省一下,还有框架再搭得严谨一点,思想再梳理一下,就是很专业的写作了。:)
我也不懂,乱说了。:)
至于秃笔。。。你想到了,你就来写个续吧。:)
谢谢指点, 我赶快拿小本本记下。 可能要到第二遍才能按图索骥矫正一下, 第一遍写真就是故事在脑海里播放, 但是码字的我会在发呆和找词之间挣扎, 写着写着就get lost掉了, 只有pause,下次再播放, 继续写。
而阅历和思考又在这灵气里添加了厚重的内容。真的很不错。继续加油吧。:)
可能是, 内容和思考应该是我的强项, 文字形式这个东东, 真是只能凑合尽力而为了。 //汗
话说我最近喝了个台湾品牌Tiger Sugar老虎堂的黑糖奶茶, 非常推荐。
跑题了。 我觉着本版上文字好的占多数, 所以你们会觉得文字不是个事儿。
就好像一个写手占多数的地方, 有个爱叨叨(哪怕不写字的)读者忽然也会变成难得之人一样。
是真的,我刚掉入原创版的时候就这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