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天 宅家三天(没记日记),恢复体力,连续测试结果,始终是一条杠,满血复活,感冒彻底好了。 今天是回来后空气质量最差的一天,AQI 124 ,明显感觉喉咙不适,但气象台仅报轻度污染。 记得在美四年,遇到仅有的一次,也是最大的一次雾霾,是那次加拿大森林大火引起的,正常情况下,马里兰的空气质量是相当好。我这辈子体验到的最好空气质量,是圣诞节后,去加拿大魁北克山区的别墅度假,看到当地AQI只有1,真是神仙过的日子。:) 今天按原定计划,去松江著名的泰康养老院考察。 考察养老院之事,也是说来话长。近年来,我的银行客户经理经常来向我推荐泰康养老院,说是既可以理财又能养老,就是通过购买他们的保险,来获得入住资格,一举两得。我和太太也挺感兴趣,可我身在美国,始终无法兑现诺言。 此次回沪,时间也比较宽裕,所以就与那位经理约好了今天去现场考察一番。 有意思的是,那次与我外甥女小婷一起吃饭时,聊起过此事,结果她早在几年前就捷足先登,悄悄地拥有了泰康养老院的“门票”,就是购买了一百万泰康保险,这样就可以凭此门票,随时可以入住养老院了(因为她爸妈都年纪大了),如今门票价格已涨到两、三百万了。她买了以后,还一次都没去养老院看过,于是趁我过去考察,也就搭个便车一起去了。 早上九点,那位经理带车来接我们一起去松江泰康养老院,一路雾霾一路行。 个把小时后,我们就到了养老院,门口也是挺气派的。 养老院一位接待人员出来迎接,带着我们一路参观,硬件设施一流,酒店式服务,设施齐全,来自各地的参观者是络绎不绝。 养老院的布局模型 会客厅(休息室) 大餐厅 当周早餐菜单(价廉物美): 午餐和晚餐丰富多彩,同样是价廉物美: 图书馆和书画室,可以供老人读书写字画画 温水游泳池 功能齐全的健身房 会议厅是欣赏文艺演出和看电影的好地方 老人们的文娱活动是接二连三,丰富多彩 看完了公共配套设施,最后进入我最关心的老人住房。分为两种,一是一室一厅户(每个月房费1万8人民币): 二是一室户(每个月房费1.3万人民币) 两种房间的卫生间差不多 以上房费均不包括餐费,但餐费确实也不贵:)。 参观结束了,那位经理陪我们一起吃了工作午餐。 我问:老人房间卫生怎么搞,她答:清洁工每星期上门打扫两次,我再问:如果老人生活不能自理怎么办?她答:后面有栋护理大楼,如果老人生活不能自理了,可以住同社区专业的护理医院,按1到5级护理级别转到护理楼(里面有医生护士护工),那里的房价比这里要便宜很多,但得另外支付护理费。 半天看下来,我是赞不绝口,唯一感到唯一不足的是,我们不能进到有老人实际居住的区域,去实地考察,但 这里确实是老有所乐,老有所依的好地方,尽管价格不菲,但仍是未来作为养老之地的选项之一。 另外还有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如果自己身体十分健康,一般不愿去养老院生活,住在自己家里,多自由自在啊!如果等生活不能自理了才去呢,那所有这些完备的配套设施岂不是无法去享受了? 最终我还是没找到答案,只能告诉那位经理,等我回美后与太太商议后,下次再说了:)。 今天是大年初六,给各位朋友拜个晚年!祝大家龙年大吉,阖家幸福!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你写的月付费用是不是搞错了?2B1万3, 1B1万8?
只是不知道能否提供长期可靠的服务。
“allweiss2024-02-14 08:20:49 回复悄悄话 谢谢LAOPIKA的介绍。我丈人丈母娘是2016年出进去的,当时的押金是800,000,没有利息,离开时可以拿出来。他们可能是第一批进去的,所以住在1号楼房费当时大约是7000多元,至今没有给他们涨过,bachelor套房,马桶圈带bidet, 有电磁炉和微波炉。午餐最贵,?48一餐,buffet,以蔬菜为主,有荤有汤有点心。我丈人当时病危视曾经住在他们的医院里,每天?550全护理,最后也是在里面的康复医院去世。地铁九号线到松江大学城,然后要转车或者叫出租车到那里。里面活动内容丰富,可以看电影,书法打牌,健身,游泳,打桌球。条件实施要比北美的任何一个所见过的私人养老院还要好得多。”
孩子在哪,家在哪,还是离孩子近些好。
我父母坚决跟我在美国,现在他们老了,我照顾他们、安排他们的生活都方便,他们有很好的晚年。
而我朋友的父母,选择在国内,疫情,断航,平时没什么事都好刅,一但有大国难,她母亲走时她都不能及时回去见最后一面。
另一位朋友的父亲,有小保姆照顾,就这样,父亲过逝时,在遗瞩中,把很多钱留给陪伴他的小保姆,伤心地说:“你这么远,她(小保姆)更像我女儿”,叹
这是一大遗憾。
那个住着老人的地方,特别是需要陪护的地方,才是养老院核心中的核心。
国内养老院,大多数都是硬件一流,软件拉胯。硬件就是您show出来的这些,还有更“硬”的。软件就是人员的贴身服务和关照。
须知,久病床前无孝子,何况只是为了挣您的钱,这辈子和您不搭界的“护理人员”呢?
作为已经退休多年的“老人”,看到即将退休的六零后们满满的惶恐不安,觉得好笑。
其实,所谓退休,其实大可分为几个阶段。很长一个阶段其实是,吃喝玩乐,尽享天年的愉快时光,根本不需要住进一个小空间坐吃等死。
真正需要别人帮忙的“养老”,因为俺看得多了,总结出来就是离开这个世界前的最后半年乃至一年,您坐进轮椅的时候。
这个时候您如果在养老院,不客气滴说,您大概率是要在离开之前,吃尽人间悲苦,被人欺侮而有口无言无力告诉滴。
毕竟,人家来此只为了钱,您算老几呢?再说了,即使照顾人伺候人,大家情愿伺候可爱的婴儿,也不愿意为素昧平生,风烛残年,涕泪满襟的老人擦屎端尿,换了谁,都是这样子滴。这要有一个最低心理准备,如果真要去住养老院的话。
那些大楼,大堂,漂亮的硬件环境,都不是您到时候真正需要,而是忽悠那些还有能力享受欣赏的人们滴。
老人的物质需要极低,而日常照顾陪护心理安慰需求是远高于中青年人滴。这是正当年,志得意满的人们无法理解体谅滴。
说这么多,就是,最可靠的“养老院”是里您的孩子近一点。保持生活独立,财务自由,有能力的时候和孩子互相帮助,失去能力的时候由孩子包打天下。
当然,做到这一点,前期“投资”:给予孩子的教育使他们能够拥有财富自由,孩子的家教使他们懂得关心长辈,则是必须滴。
在北美,孩子应该帮,但不是全包。北美社会有一系列的相应系统。虽然有些仍然不尽人意,只有降低自己的期望值。或许,到哪天就没有期望值了。。。总之,让孩子全包,我舍不得。
第三十二天 宅家三天(没记日记),恢复体力,连续测试结果,始终是一条杠,满血复活,感冒彻底好了。

















今天是回来后空气质量最差的一天,AQI 124 ,明显感觉喉咙不适,但气象台仅报轻度污染。
记得在美四年,遇到仅有的一次,也是最大的一次雾霾,是那次加拿大森林大火引起的,正常情况下,马里兰的空气质量是相当好。我这辈子体验到的最好空气质量,是圣诞节后,去加拿大魁北克山区的别墅度假,看到当地AQI只有1,真是神仙过的日子。:)
今天按原定计划,去松江著名的泰康养老院考察。
考察养老院之事,也是说来话长。近年来,我的银行客户经理经常来向我推荐泰康养老院,说是既可以理财又能养老,就是通过购买他们的保险,来获得入住资格,一举两得。我和太太也挺感兴趣,可我身在美国,始终无法兑现诺言。
此次回沪,时间也比较宽裕,所以就与那位经理约好了今天去现场考察一番。
有意思的是,那次与我外甥女小婷一起吃饭时,聊起过此事,结果她早在几年前就捷足先登,悄悄地拥有了泰康养老院的“门票”,就是购买了一百万泰康保险,这样就可以凭此门票,随时可以入住养老院了(因为她爸妈都年纪大了),如今门票价格已涨到两、三百万了。她买了以后,还一次都没去养老院看过,于是趁我过去考察,也就搭个便车一起去了。
早上九点,那位经理带车来接我们一起去松江泰康养老院,一路雾霾一路行。
个把小时后,我们就到了养老院,门口也是挺气派的。
养老院一位接待人员出来迎接,带着我们一路参观,硬件设施一流,酒店式服务,设施齐全,来自各地的参观者是络绎不绝。
养老院的布局模型
会客厅(休息室)
大餐厅
当周早餐菜单(价廉物美):
午餐和晚餐丰富多彩,同样是价廉物美:
图书馆和书画室,可以供老人读书写字画画
温水游泳池
功能齐全的健身房
会议厅是欣赏文艺演出和看电影的好地方
老人们的文娱活动是接二连三,丰富多彩
看完了公共配套设施,最后进入我最关心的老人住房。分为两种,一是一室一厅户(每个月房费1万8人民币):
二是一室户(每个月房费1.3万人民币)
两种房间的卫生间差不多
以上房费均不包括餐费,但餐费确实也不贵:)。
参观结束了,那位经理陪我们一起吃了工作午餐。
我问:老人房间卫生怎么搞,她答:清洁工每星期上门打扫两次,我再问:如果老人生活不能自理怎么办?她答:后面有栋护理大楼,如果老人生活不能自理了,可以住同社区专业的护理医院,按1到5级护理级别转到护理楼(里面有医生护士护工),那里的房价比这里要便宜很多,但得另外支付护理费。
半天看下来,我是赞不绝口,唯一感到唯一不足的是,我们不能进到有老人实际居住的区域,去实地考察,但
这里确实是老有所乐,老有所依的好地方,尽管价格不菲,但仍是未来作为养老之地的选项之一。
另外还有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如果自己身体十分健康,一般不愿去养老院生活,住在自己家里,多自由自在啊!如果等生活不能自理了才去呢,那所有这些完备的配套设施岂不是无法去享受了?
最终我还是没找到答案,只能告诉那位经理,等我回美后与太太商议后,下次再说了:)。
今天是大年初六,给各位朋友拜个晚年!祝大家龙年大吉,阖家幸福!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你写的月付费用是不是搞错了?2B1万3, 1B1万8?
只是不知道能否提供长期可靠的服务。
“allweiss2024-02-14 08:20:49
回复悄悄话 谢谢LAOPIKA的介绍。我丈人丈母娘是2016年出进去的,当时的押金是800,000,没有利息,离开时可以拿出来。他们可能是第一批进去的,所以住在1号楼房费当时大约是7000多元,至今没有给他们涨过,bachelor套房,马桶圈带bidet, 有电磁炉和微波炉。午餐最贵,?48一餐,buffet,以蔬菜为主,有荤有汤有点心。我丈人当时病危视曾经住在他们的医院里,每天?550全护理,最后也是在里面的康复医院去世。地铁九号线到松江大学城,然后要转车或者叫出租车到那里。里面活动内容丰富,可以看电影,书法打牌,健身,游泳,打桌球。条件实施要比北美的任何一个所见过的私人养老院还要好得多。”
孩子在哪,家在哪,还是离孩子近些好。
我父母坚决跟我在美国,现在他们老了,我照顾他们、安排他们的生活都方便,他们有很好的晚年。
而我朋友的父母,选择在国内,疫情,断航,平时没什么事都好刅,一但有大国难,她母亲走时她都不能及时回去见最后一面。
另一位朋友的父亲,有小保姆照顾,就这样,父亲过逝时,在遗瞩中,把很多钱留给陪伴他的小保姆,伤心地说:“你这么远,她(小保姆)更像我女儿”,叹
这是一大遗憾。
那个住着老人的地方,特别是需要陪护的地方,才是养老院核心中的核心。
国内养老院,大多数都是硬件一流,软件拉胯。硬件就是您show出来的这些,还有更“硬”的。软件就是人员的贴身服务和关照。
须知,久病床前无孝子,何况只是为了挣您的钱,这辈子和您不搭界的“护理人员”呢?
作为已经退休多年的“老人”,看到即将退休的六零后们满满的惶恐不安,觉得好笑。
其实,所谓退休,其实大可分为几个阶段。很长一个阶段其实是,吃喝玩乐,尽享天年的愉快时光,根本不需要住进一个小空间坐吃等死。
真正需要别人帮忙的“养老”,因为俺看得多了,总结出来就是离开这个世界前的最后半年乃至一年,您坐进轮椅的时候。
这个时候您如果在养老院,不客气滴说,您大概率是要在离开之前,吃尽人间悲苦,被人欺侮而有口无言无力告诉滴。
毕竟,人家来此只为了钱,您算老几呢?再说了,即使照顾人伺候人,大家情愿伺候可爱的婴儿,也不愿意为素昧平生,风烛残年,涕泪满襟的老人擦屎端尿,换了谁,都是这样子滴。这要有一个最低心理准备,如果真要去住养老院的话。
那些大楼,大堂,漂亮的硬件环境,都不是您到时候真正需要,而是忽悠那些还有能力享受欣赏的人们滴。
老人的物质需要极低,而日常照顾陪护心理安慰需求是远高于中青年人滴。这是正当年,志得意满的人们无法理解体谅滴。
说这么多,就是,最可靠的“养老院”是里您的孩子近一点。保持生活独立,财务自由,有能力的时候和孩子互相帮助,失去能力的时候由孩子包打天下。
当然,做到这一点,前期“投资”:给予孩子的教育使他们能够拥有财富自由,孩子的家教使他们懂得关心长辈,则是必须滴。
在北美,孩子应该帮,但不是全包。北美社会有一系列的相应系统。虽然有些仍然不尽人意,只有降低自己的期望值。或许,到哪天就没有期望值了。。。总之,让孩子全包,我舍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