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起久远的记忆:读小人书

鸡鸣寺过客
楼主 (文学峸)

许多人在童年时期应该都曾经接触过小人书,也许不同的只是内容而已,我们家还保留着90年代出版的几本小人书。

 

小人书的特点是每一页都有一副画,旁边是文字,画的内容就是文字中所描绘的场景, 小人书一般在4 x 5 寸左右大小。 记得磊说过,他小时候喜欢画画,但又没有机会跟老师去学, 他就临摹小人书上的画,小人书里那些精美的画, 一定源于艺术家之手。 小时候磊的绘画功底就是从小人书里开始的,长大以后兴趣已不在绘画上了。

 

在我们童年的时候,图书馆里没有多少藏书,到是附近街区的市场上,不时出现几位摆书摊的艺人,上面放着一排排的小人书,只要花费几分钱就可以坐下来看一本小人书。

 

小时候我也喜欢看小人书, 许多的事情是从小人书里知道的。 印象最深的就是小人书《三条石血泪史》, 迷迷糊糊地明白了不同的出生,属于不同的阶级,红的,黑的,贫穷的,富裕的,剥削的,被剥削的,革命的,反革命的,等等。

 

虽然成人之后发现小人书里的东西不可以全信, 但那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还依然很有吸引力,也许它们就是我们小时候接触艺术的一种启蒙方式吧。

 

长大之后明白了我们欠缺很多的东西,最缺少的就是对美的理解。当街上流行红裙子的时候,满大街都会出现红色的海洋;当喇叭裤出现时,眼前又都是一种风景。曾经经过了无数的流行元素。。。

 

无论现在是怎样的风景,只有小人书可读的时代已经远去。。。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拾起久远的记忆:读小人书 我的黄桥烧饼 拾起久远的记忆:跳橡皮筋 腊月寒冬话腊八粥 拾起久远的记忆:玩羊嘎拉哈
云霞姐姐
沙发,读文看小人书,哈哈哈
云霞姐姐
谢谢过客分享自己的小人书,明天俺跟你一贴,咱们共同交流,一代人的共鸣
云霞姐姐
小人书是我童年的伙伴,文字简单易懂,画面生动,
l
laopika
其实许多小人书也适合大人看的,例如三国演义:)
T
ToClouds
记得很小的时候就到书摊去租小人书,坐在那里看,经常看得不愿意回家。家里有一些小人书,都翻烂了
A
AP33912
北美也有小人书,如美人鱼,本大一点,质量好太多了:)
紫茉莉比茉莉香8
我小学的时候流行故事大王,少年文艺。
老林子里的夏天
小人书是我儿时的最爱,我的零花钱都给了小人书。。。不过您照片上的三本,我一本都没看过。。。:(
老林子里的夏天
记得作课程设计时,很多配景,小品都去小人书上找模特,也算是之前的零花钱有了回报。。。:)
平等性
过客兄好文!俺小时候也看过不少小人书,不过你说的这几本我都没有印象了,谢谢分享!
鸡鸣寺过客
期待你的作品
鸡鸣寺过客
画是最直接的表达方式,就是现在我也喜欢先看画,再看文字。
鸡鸣寺过客
同感,就像早年听评书,喜欢声音和画面是不分年龄的。
鸡鸣寺过客
我们保留下来的几本小人书,封面都已经破损了。
鸡鸣寺过客
是的,喜欢这样形式的读物是没有国界的。
云霞姐姐
平等兄喊错了,过客是姐妹好不好,哈哈哈
云霞姐姐
今天太晚了,我明天上贴,想着来看我的小人书收藏啊
老林子里的夏天
哈哈。。好像在一定的年龄段,是可以不分男女的。。。:)
云霞姐姐
林子,小心过客拍你.砖头呢?哈哈
鸡鸣寺过客
那个时候可读的东西开始越来越多了,遇到了好时光。
鸡鸣寺过客
这几本小人书都是90年出版发行的。
鸡鸣寺过客
小人书也许是早期艺术教育启蒙的好地方。
鸡鸣寺过客
我们家收藏的这几本小人书都是90年后出版。我小时侯读的小人书都不是这类的。
鸡鸣寺过客
到了一定年纪,就很容易顺其自然忘记自我,平等对待彼此,幸会有这样一群曾经的顽童。
鸡鸣寺过客
期待你的小人书啊
老林子里的夏天
原来如此,不过我至今还保留着高尔基三部曲的小人书。。。

平等性
对不起,俺经常搞错网友的性别。看您的网名,应该是南京人士吧
紫茉莉比茉莉香8
那时候小伙伴之间互相借书,换书,男生trade 小人书的蛮多的。
老林子里的夏天
哈哈。。平兄,你酒醒了。。。
老林子里的夏天
云儿,砖我早就搬完了。。。
平等性
哈哈哈,酒不醉人人自醉,两眼迷离,步履蹒跚,误入老林 。。。 (下面省略八万字)
鸡鸣寺过客
为2024年继续添砖加瓦,干杯。
w
willows
看看我的

老林子里的夏天
嘿。。这又一个财主。。。
w
willows
哎,这就是一个年龄暴露贴,后悔中

我还有很多收藏,比如同学的信和新年卡,生日卡,这么多年过去了,再看依然温情满满

老林子里的夏天
哈。。潜伏失败。。不过“潜伏”除了自己关心,还有谁会在意?。。。又是一个细致的人!
老林子里的夏天
得,接着就有了港兄的 “老林披婚纱。。。”
云霞姐姐
新朋友,来晒呀,不晒白收藏了,期待
鸡鸣寺过客
财主在民间,赞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