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歌》by (唐朝)苓参/(香港)黄沾/Ap33912

A
AP33912
楼主 (文学峸)

昨天唐宋韵老师分析这首悲壮(情)的西域诗,俺感觉只有

黄沾的曲才配得上, what do you think? 

 

《白雪歌(1)送武判官(2)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3)折,胡(4)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5),狐裘(6)不暖锦衾(7)薄。

将军角弓(8)不得控(9),都护(10)铁衣冷难着。

瀚海(11)阑干(12)百丈冰,愁云惨淡(13)万里凝。

中军(14)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15),风掣(16)红旗冻不翻。

轮台(17)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  歌:歌行体诗歌。

2.  判官:官职名,一般是节度使、观察使等高官的幕僚。

3.  白草:西北的一种牧草,干后变白。

4.  胡:古代汉民族对北方其他各民族的通称。

5.  罗幕:用丝织品做成的帐幕。

6.  狐裘:狐皮做的袍子。

7.  锦衾(qin1):丝绸做的被子。

8.  角弓:两端用兽角装饰的硬弓。

9.  控,拉开。

10. 都护:镇守边镇的长官。此为泛指,与上句中“将军”相对应。

11.   瀚海:湖泊。(沙漠称“瀚海”是明清以后才有的。)

12.   阑干:纵横交错的样子。

13.   惨淡:昏暗。

14.   中军:主帅的营帐。

15.   辕门:军营的门。

16.   掣:拉,扯。

17.   轮台:唐轮台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米泉县境内,与汉轮台不是同一地方。

18.    天山:亚洲中部最大的一条山脉,横亘中国新疆中部、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西端伸入哈萨克斯坦。

唐宋韵 post herein:

https://bbs.wenxuecity.com/bbs/romance/944346.html

 

A
AP33912
诗较长,俺把尾部哼曲也配上了词。
l
laopika
歌、诗词,都是古色古香,赞!
唐歌
词曲都很搭啊!
A
AP33912
那好,希望更多人了解这首诗(曲线推一下:)
A
AP33912
Thanks LPK!( history smell :)
唐宋韵
哈哈,大赞!
唐宋韵
非常感谢。这首诗的诗解是前50首中最费功夫的。仅对“瀚海”和“武判官”的考证就用了>20个小时的时间。
老林子里的夏天
阿普兄,高人!
A
AP33912
当时唱王洛宾西域歌时也花了不少时间去了解那边地理与称呼。
A
AP33912
昨天Dancingawolf君说诗人不重细节,他是看不到“雪上空留马行处。”,哈哈。
A
AP33912
兼职过营销,不是上下线那种,是CMO:)
T
ToClouds
A兄对词配曲有不少好点子
A
AP33912
谢谢!云起周末愉快。
燕然山
曲配得绝对好,名诗
A
AP33912
昨天只试了两次,看来这曲确实有历史沧桑感(味):)
燕然山
你应该好好唱一下,这首彰显你的文化气息,国内文艺圈的人都是小学毕业,根本不学习。
燕然山
这么长时间,那我再看看去,不然良心过不去lol
燕然山
超不喜欢这种汉人思维,只是历史的一面,贺兰山下平原和以西一直是游牧民族的地方,被他们说得苦兮兮,还一个劲去占领。
燕然山
八月下雪很冷吗,狐裘都不暖,狐裘比大鹅羽绒服暖好吧?像这等柔弱男子,你别来好了,窝你南方老家吃酸梅去,哈哈
A
AP33912
也看季节,天山之南(网友雪莲秋天拍的):
A
AP33912
here(冬天起风或不得了:)

A
AP33912
这家伙长江边长大,应比北方人抗冻!(北方有炕,但一出门就不行了:)
燕然山
回赠贺兰山脚下的伙食,游牧民族好客,比汉人实在多了

手抓肉,牛肉面

燕然山
心眼太多,卖惨不是?
A
AP33912
喜欢当中的白水煮羊肉!
A
AP33912
侧面说明唐朝更加人性化,抗美援朝dongshi十万士兵,NO冰冻的诗留下来。
做加法的蘑菇
沧海一声笑啊,豪气!配得好!
幸福生
配得很好,气势磅礴。
A
AP33912
谢谢你,业余诗人:)
A
AP33912
谢谢鼓励支持!
j
jinjiaodw
AP兄不仅大厨,还是大侠,大赞
云霞姐姐
这歌唱得有气势!
A
AP33912
谢谢JJ兄
A
AP33912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