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气汤,载黄元御所撰之《四圣心源·卷四》。
1.原方为:甘草6克、半夏9克、茯苓9克、杏仁9克(泡,去皮尖)、芍药6克、橘皮6克、 五味子6克、贝母6克,(去心)。
治气滞在胸肠右胁者,麻瑞亭去敛肺止咳之五味子、贝母,加润血疏肝之首乌、丹皮。
2.麻瑞亭的化裁方:为粉甘草6克、法半夏9克、、云茯苓9克、炒杏仁9克、炒杭芍12克、广橘红9克、制首乌20克、粉丹皮9克剂。变功专清降肺胃原方,为既能右降肺胃,又能左升肝脾的升清降浊之剂。以之作为主方,随证灵活加减,而治绝大部分内伤杂病。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6bac1a80101944a.html
中医术语经常内涵不够清楚,比如上火、肾虚。如果用普通白话说症状群,大家不容易误会你的意思。
脾气虚应该还好,加重的可能性不大。
肾气虚,这个药方应该和它关系不大。胃气虚也许会也许不会,看你身体的情况。
肺气虚有一定的可能会加重,心气虚和心包气虚应该不会加重,胆气虚可能会有改善,吃这个药方的人肝气应该不会虚,否则肯定不对证。
三焦气虚可能会有一定的改善,大肠气虚要看情况才知道会不会加重,小肠气虚勉强应该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膀胱气虚不会受到明显的影响。
中药讲病机,病机对上了药才有效,同样病机症状可以非常多,就如上面这个药方的症状可以是脾气不好,也可以是胸闷,也可以是口苦,咽干,小便不利(也有可能是小便利),肚子痛,可以是便秘,也可能是拉肚子,也可能是拉肚子便秘交替发生,所以说讲症状并不能很好描述这个药物的治病的范围,只有讲病机才能说明这个药治疗什么病。
所以普通人并不能使用中药的道理就在这里,除非你懂病机是什么,否则你用中药极易误用。
“在2014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就发布过最新规定:在服用含何首乌药物时,生何首乌每日用量不得超过1.5克,制何首乌每日用量不得超过3克,功能不全者、有肝病家族史和孕妇绝对禁用。”
摘自 http://www.xinhuanet.com/health/2018-10/25/c_1123610239.htm
https://zhuanlan.zhihu.com/p/30051964
『症状可以是脾气不好,也可以是胸闷,也可以是口苦,咽干,小便不利(也有可能是小便利),肚子痛,可以是便秘,也可能是拉肚子,也可能是拉肚子便秘交替发生,』
是指那副药方可以针对很多症状,是吗?如果楼主说说她的具体症状、病史、以及担心可能出现的不良效果,对别人判断是否对症,是否合适,应该只有好处吧。
但是热性腹痛这个方子无效,纯阳虚的腹痛效果也不好,只有治疗阴阳两虚的腹痛效果如神。
病机就是你不太明白的中医术语,例如脾阳虚、肾阴虚,症状就是身体的表现。这个并不是一对一的对应关系,而是一对多的关系。
中医的系统性极其优秀,把无限种的疾病用有限种的病机来表述,没有任何一种系统可以做到这一点。
在医院还在反复试药想要治疗COVID-19这种未知疾病的时候,中医的药方已经开出来了,并做到94%以上的有效率。这就是系统的区别,都是症状,为毛医院需要用那么长时间还不能有效做到这一点,而中医连显微镜都没有看,甚至不知道病毒序列如何就已经迅速治愈病人,何解?
待痈肿成熟再刺破类似。
定义,顾左右而言他,无法深入讨论。
不过师傅很玄。
找个靠谱的医生不容易。我的医生还没出来看病人。
我想试第一个黄元御的方。
胆结石或者慢性胆囊炎的潜在可能性比较大,期门穴稍用力按压应该巨疼
主要根本问题(病机)解决了,由它引发的次要零散表象们(症状群)便随之迎刃而解。。
什么症状都不说,一点病史都不介绍,神医才知道症结,神医才知道该用什么药。应该讲清楚症状病史。大而化之,自以为是,没好处。
你说的比 e 说的清楚100倍。
https://bbs.wenxuecity.com/health/872711.html
病因是导致疾病的起因,但不等于病机。 比如这次新冠,病因是冠状病毒,同样被感染,不同的人发病时间有快/慢,痊愈时间也有快/慢,这就是病程的不同,而不同的人表现出来的症状群也各不同,有的轻甚至无症状,有的仅仅嗓子痛咳嗽而已,有的重的可侵犯涉及到肺,或心脏,肾等等各不同脏器,可透过症状群”顺藤摸瓜“ 找到病人目前重要病结”瓜“位置所在--“病机“ 采用针对性治疗。
还是先去西医那里把腹部扫描一下,排除肝胆胰胃等消化系的器质性病变,当然也要看看胸部。这些都和你说的症状部位有关联。除外后再来用中药调理。这样不会误了病情。
这里有个中医问诊单。。。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0213/00/2006953_628566746.shtml
一、下气汤,载黄元御所撰之《四圣心源·卷四》。
1.原方为:甘草6克、半夏9克、茯苓9克、杏仁9克(泡,去皮尖)、芍药6克、橘皮6克、 五味子6克、贝母6克,(去心)。
治气滞在胸肠右胁者,麻瑞亭去敛肺止咳之五味子、贝母,加润血疏肝之首乌、丹皮。
2.麻瑞亭的化裁方:为粉甘草6克、法半夏9克、、云茯苓9克、炒杏仁9克、炒杭芍12克、广橘红9克、制首乌20克、粉丹皮9克剂。变功专清降肺胃原方,为既能右降肺胃,又能左升肝脾的升清降浊之剂。以之作为主方,随证灵活加减,而治绝大部分内伤杂病。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6bac1a80101944a.html
中医术语经常内涵不够清楚,比如上火、肾虚。如果用普通白话说症状群,大家不容易误会你的意思。
脾气虚应该还好,加重的可能性不大。
肾气虚,这个药方应该和它关系不大。胃气虚也许会也许不会,看你身体的情况。
肺气虚有一定的可能会加重,心气虚和心包气虚应该不会加重,胆气虚可能会有改善,吃这个药方的人肝气应该不会虚,否则肯定不对证。
三焦气虚可能会有一定的改善,大肠气虚要看情况才知道会不会加重,小肠气虚勉强应该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膀胱气虚不会受到明显的影响。
中药讲病机,病机对上了药才有效,同样病机症状可以非常多,就如上面这个药方的症状可以是脾气不好,也可以是胸闷,也可以是口苦,咽干,小便不利(也有可能是小便利),肚子痛,可以是便秘,也可能是拉肚子,也可能是拉肚子便秘交替发生,所以说讲症状并不能很好描述这个药物的治病的范围,只有讲病机才能说明这个药治疗什么病。
所以普通人并不能使用中药的道理就在这里,除非你懂病机是什么,否则你用中药极易误用。
“在2014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就发布过最新规定:在服用含何首乌药物时,生何首乌每日用量不得超过1.5克,制何首乌每日用量不得超过3克,功能不全者、有肝病家族史和孕妇绝对禁用。”
摘自 http://www.xinhuanet.com/health/2018-10/25/c_1123610239.htm
https://zhuanlan.zhihu.com/p/30051964
『症状可以是脾气不好,也可以是胸闷,也可以是口苦,咽干,小便不利(也有可能是小便利),肚子痛,可以是便秘,也可能是拉肚子,也可能是拉肚子便秘交替发生,』
是指那副药方可以针对很多症状,是吗?如果楼主说说她的具体症状、病史、以及担心可能出现的不良效果,对别人判断是否对症,是否合适,应该只有好处吧。
但是热性腹痛这个方子无效,纯阳虚的腹痛效果也不好,只有治疗阴阳两虚的腹痛效果如神。
病机就是你不太明白的中医术语,例如脾阳虚、肾阴虚,症状就是身体的表现。这个并不是一对一的对应关系,而是一对多的关系。
中医的系统性极其优秀,把无限种的疾病用有限种的病机来表述,没有任何一种系统可以做到这一点。
在医院还在反复试药想要治疗COVID-19这种未知疾病的时候,中医的药方已经开出来了,并做到94%以上的有效率。这就是系统的区别,都是症状,为毛医院需要用那么长时间还不能有效做到这一点,而中医连显微镜都没有看,甚至不知道病毒序列如何就已经迅速治愈病人,何解?
待痈肿成熟再刺破类似。
定义,顾左右而言他,无法深入讨论。
不过师傅很玄。
找个靠谱的医生不容易。我的医生还没出来看病人。
我想试第一个黄元御的方。
胆结石或者慢性胆囊炎的潜在可能性比较大,期门穴稍用力按压应该巨疼
主要根本问题(病机)解决了,由它引发的次要零散表象们(症状群)便随之迎刃而解。。
什么症状都不说,一点病史都不介绍,神医才知道症结,神医才知道该用什么药。应该讲清楚症状病史。大而化之,自以为是,没好处。
你说的比 e 说的清楚100倍。
https://bbs.wenxuecity.com/health/872711.html
病因是导致疾病的起因,但不等于病机。
比如这次新冠,病因是冠状病毒,同样被感染,不同的人发病时间有快/慢,痊愈时间也有快/慢,这就是病程的不同,而不同的人表现出来的症状群也各不同,有的轻甚至无症状,有的仅仅嗓子痛咳嗽而已,有的重的可侵犯涉及到肺,或心脏,肾等等各不同脏器,可透过症状群”顺藤摸瓜“ 找到病人目前重要病结”瓜“位置所在--“病机“ 采用针对性治疗。
还是先去西医那里把腹部扫描一下,排除肝胆胰胃等消化系的器质性病变,当然也要看看胸部。这些都和你说的症状部位有关联。除外后再来用中药调理。这样不会误了病情。
这里有个中医问诊单。。。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0213/00/2006953_62856674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