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晨被一个高科技问题给憋醒了,请大家帮助解答

米兰之夜
楼主 (文学峸)

为什么一般都是往菜里面加盐,而主食都是淡的?为什么不反之?

在老夫的记忆里,只有两种情形,主食里面加盐:

一个是那些粥铺里的个别粥,要加盐;

还有我小时候,老娘做的花卷,要加盐。

除此之外,没了。

当然,饺子等主食也是。但是不应当算,因为饺子之类的食物都是主副食合一的。

 

锅沿
脑洞大开。应该是习惯吧!也有咸面包。
锅沿
脑洞大开。应该是习惯吧!也有咸面包。



欲千北
是有一个普遍的原因。

与人类的味觉感受机制有关,所以全世界在主食里加盐的做法很罕见。这是我几年来一直好奇研究的一个项目的结果之一。积在手头,有时间上贴交流。

睡觉不打呼噜
面包是主食,里面普遍含较高盐分
米兰之夜
好,等着看论文
吃与活
吃吃就知道了

菜不加盐,生吃可也,熟了难吃。

水果不加盐,可吃,因其有甜味也。

肉不加盐,生熟都不好吃。

饭不加盐,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变成糖,有甜味,不难吃。

米兰之夜
这也不对

吃面条的时候,也放盐

米兰之夜
下面面条的例子也适用于这里
米兰之夜
例外是有的,但是极少
d
dudaan
北京过去的椒盐大火烧和小烧饼都比较咸,早餐的油饼儿也是咸的

各种大饼,葱花饼也都是咸的。

挂面里也有盐,但那是为了筋道。

e
earthsea
我觉得是主食吃的多,但是每天不能摄取太多食盐,所以就加在菜中调味
这年头谁怕谁
我认为饮食传统习惯有很大程度与资源有关。历史上也许人们靠在菜里多放盐来达到:

1,让人们少吃菜(肉蛋蔬菜等相对贵的食物),一点点菜够咸,就可以吃下一大碗主食(碳水化合物)。菜已经咸了,主食就不能再放盐了。

 

2,让菜保持的时间更久,防腐。米,面主食本身的储存时间就比肉蛋等要长,不用放盐。

 

3,过去,盐也是相对精贵的。

4,也有很多带盐的主食,老外煮米饭,pasta都放盐,我们自己葱油饼,花卷,油条,等等也很多放盐的。

杨别青
有很意思,觉得几个可能;1.资源成本与古时候盐比较缺有关,2.味觉感,3. 时间成本

1.调节用量成本问题,主食量大不易调,菜少容易调节;

2.味感觉,米饭粥不加盐味觉本身就不错

3. 调节主食和菜的时间成本,

海云之南
油饭,菜饭,羊肉饭都加盐。面粉里加盐会增加面食筋性,所以面食有些要加盐,有些不加。
Z
Zhuzitaba
common sense-主食加盐,如果加多了,死球球啦;菜里加盐,加多了,用主食尚可弥补。

最佳答案

g
gu.qi
主食是命,不加盐应该行,完全行;菜是辅佐,并且很多只有加盐才好吃
f
fourwaves
据我了解菜咸了,就多吃饭,咸菜目的是鼓励吃饭
L
LingYuan
很有意思的一个问题。是否有历史原因?

人类在农业最初的时候,主要是谷米与稻菽,这时还没有大量制盐的技术,即使有盐可能也是极少的(贵族用,平民没有)。所以在“饭”里不放盐,后来盐的大批生产技术有了之后,可能几千年之后的事情了,习惯成自然了。饭里不放盐。

蔬菜发展较晚,即使到了汉朝,蔬菜只是豆叶之类的,目前的蔬菜一部分是丝绸之路时候,一部分是大航海时候引进的,当然近代就更多了。这时盐的技术发达了(汉朝时候有盐铁论,和现在政治经济学书籍类似),蔬菜做菜时候可以用盐来调味。

以上虽然提及的是中国,但世界范围内,基本类同(只是种类因地理气候等有所不同)。

另外,顺便提一下,我觉得在文化传承上,饮食文化最有传承力。一个人的饮食习惯是自出生之后在家庭奠定的,做饭也是从父母那里学的或耳熏目染的。代代相传,很稳定。盐的使用(以及其它调味品的使用)也受传承的影响。印度人为什么用他们的SEASONING?中东为什么奶酪品多?南方为什么喜欢吃米,北方喜欢吃面?可能是一个原因,传承与习惯的原因。

 

外乡人
人是铁饭是钢,没菜啥事

为了多吃饭,才有了吃菜加盐等做法。

北方吃菜较少,冬天尤其如此,盐是为了腌菜而来,咸点辣点好下饭。

L
LingYuan
随便聊天,不一定符合实际。米兄明鉴!
T
Tove
如果突然世界穷到没有菜了,主食就会加盐了
e
ephd
我还是喜欢蘸酱吃煎饼,即便没有办法卷大葱了
T
Tove
连酱也没了呢?哈哈
米兰之夜
数学帝谦虚啦。饮食风格除了习惯,和当地的水土关系极大。
k
kittyl
就是!我小时侯经常早饭就是豉油捞饭,拌一点猪油。
k
kittyl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