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ve 网友的帖子很好。特效药现在变成清肺排毒汤了。方子
认为清肺排毒汤有效。可改进。我的改进方案如下:
对轻症和普通症:
紫苑12克、柴胡16克,茯苓15克,山药12克,杏仁、猪苓、白术、射干、藿香、陈皮,各9克
对重症可在上方中添加:川贝母12克,满山红12克,芦根25克。
成分分析,
抗病菌病毒,提高免疫、吞噬、抗体:柴胡,茯苓,山药,猪苓,白术,射干,藿香,芦根。
稀释痰液/促进咳痰:紫苑,杏仁,川贝母,满山红,陈皮。
下面是Tove 网友提供的部分信息:
信息来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官网
发布日期: 2020-02-08 09:41:50
国中医药办医政函〔2020〕2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健康委、中医药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1月25日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的重要指示,以及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一系列部署,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积极组织一线临床医生参与筛选有效方剂。根据近期中医药临床救治及疗效观察情况,现将“清肺排毒汤”推荐各地使用。具体如下:
一、处方组合。清肺排毒汤来源于中医经典方剂组合,包括麻杏石甘汤、射干麻黄汤、小柴胡汤、五苓散,性味平和。
二、处方组成及服用方法。单位,克。
生石膏15-30,柴胡16,茯苓15,山药12,麻黄、杏仁、桂枝、泽泻、猪苓、白术、姜半夏(有毒)、生姜、紫苑、冬花、射干、藿香各9克,灸甘草、黄芩、细辛、枳实、陈皮各6克 。
传统中药饮片,水煎服。每天一付,早晚两次(饭后四十分钟),温服,三付一个疗程。
如有条件,每次服完药可加服大米汤半碗,舌干津液亏虚者可多服至一碗。(注:如患者不发热则生石膏的用量要小,发热或壮热可加大生石膏用量)。若症状好转而未痊愈则服用第二个疗程,若患者有特殊情况或其他基础病,第二疗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修改处方,症状消失则停药。
看法未必正确,欢迎指正。
原本不打算上这个贴,有感而写,是给我自己看的。改方不是根据阴阳五行,而是药理病理。
白虎加人参汤是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的一个经方,由知母、石膏、甘草、粳米、人参五味组成,治“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的症状。 日本有一个药理学小组,拿白虎加人参汤做成煎剂,给糖尿病的动物模型口服,糖尿病的动物模型大家都知道,用四氧嘧啶给大白鼠注射之后,抑制胰岛细胞的分泌,胰岛素分泌减少了,动物的血糖就升高了。然后按照张仲景原方的药物组成,按照原方的药物剂量比例做成白虎加人参汤,给这种糖尿病的动物模型口服,结果发现有很好的降血糖效果。 可是在我们一般情况看来,糖尿病的病人,你还能用粳米吗?粳米是碳水化合物啊。那么你还能用甘草吗?甘草带有甜味呀。所以日本这个研究小组也同样这么想。它用一个药一个药的试,结果发现这五味中药单独使用的时候,只有知母和人参这两个药有一点降血糖的效果。至于粳米、石膏和甘草这三个药单独使用都不降血糖。于是他们就想,整个方子的降血糖作用会不会是知母和人参加起来所产生的效果呢?结果仅把这两个药合在一起用之后,发现并不能提高降血糖的效果。然后他们就调整知母和人参药物之间的剂量比例,发现把人参用多了之后,降糖作用不仅不提高反而下降了。因此他们认为,单独使用具有降糖作用的知母和人参之间,可能在剂量比例上有不适当的时候,它们的降糖效果反而具有拮抗作用。知母单独使用加上石膏降糖作用提高,人参单独使用加上石膏降糖作用也提高。石膏单独使用不降糖,但是它对知母和人参的降糖作用具有协同效果。接着试验,把知母和人参两个药放在一起,把人参加用到降血糖作用接近消失的时候加入石膏,发现降血糖作用可以提高,随着石膏量的增加,降糖作用逐渐提高,当然这是有限度的,石膏加到一定程度之后,你再加量,它的降糖作用也不再提高了。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再依次加入单独使用没有降糖作用的粳米,降糖作用进一步提高,再加甘草,降糖作用又进一步提高,说明石膏、粳米、甘草对整个方子的降糖作用都有协同效果,现在五个药用齐了,降糖作用没有恢复到原方的水平,为什么?这次试验的时候人参的量用多了。当把人参的量降到原来剂量水平的时候,降糖作用最好,把人参拿掉,就是白虎汤,发现降糖作用又很差。所以日本这个药理试验小组感到非常惊奇,不知道中国的古人是用什么样的方法找到了这样优化组合的方药组成,找到这样优化的剂量比例的。
你还给孩子变性了
至少是一个虚心接受批评的好老头
不过,要是用西医思路改经方,如果真的投入使用会有比较大的风险,就像李可说的,很多的中医医疗事故,是西医开中药的结果。
尤其是对经方来说,更加如此。后世的方子,多用直接补阳滋阴的路数,而仲景之方很多是用辛甘化阳、甘酸化阴的方法,比后世高出一筹,也是经方一旦对症就效如扶鼓的原因之一。
这个协定方,以石膏用量为杠杆,调节整个方子的寒热。此方中石膏的用量,以15g为寒热的临界含量。就是说,如果是寒湿郁肺,用15g;如果是热邪雍肺,用15g-30g。欲兄把石膏去掉,别的不说,这个方在寒热上就缺少了普适性,失去了协定方的原意。
当然,这是中医的观点。所以,西医即使说用的是”草药”,这个架也是打不完的
我的猜测,石膏的主要功能是其所含的杂质——镁。实验表明,镁有降高烧,保护大脑神经细胞的功能。新冠肺炎发烧不严重,不是主要问题,觉得如果体温不是很高,比如39°C,降温未必有好处。另外石膏杂质含量多少,谁也不清楚。如果体温很高,不如与汤药同时服用柠檬酸镁或其他镁制剂, 剂量明确清楚,容易控制,方便。
目前并没有实验证明石膏在原方中是否起作用,或是否重要。提出的改进方案好,还是不好,只能通过临床试验。这里纸上谈兵,对突破框框,开拓思路有点好处,但最终结论,靠严格周密的实验。
Tove 网友的帖子很好。特效药现在变成清肺排毒汤了。方子
认为清肺排毒汤有效。可改进。我的改进方案如下:
对轻症和普通症:
紫苑12克、柴胡16克,茯苓15克,山药12克,杏仁、猪苓、白术、射干、藿香、陈皮,各9克
对重症可在上方中添加:川贝母12克,满山红12克,芦根25克。
成分分析,
抗病菌病毒,提高免疫、吞噬、抗体:柴胡,茯苓,山药,猪苓,白术,射干,藿香,芦根。
稀释痰液/促进咳痰:紫苑,杏仁,川贝母,满山红,陈皮。
下面是Tove 网友提供的部分信息:
信息来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官网
发布日期: 2020-02-08 09:41:50
国中医药办医政函〔2020〕2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健康委、中医药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1月25日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的重要指示,以及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一系列部署,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积极组织一线临床医生参与筛选有效方剂。根据近期中医药临床救治及疗效观察情况,现将“清肺排毒汤”推荐各地使用。具体如下:
一、处方组合。清肺排毒汤来源于中医经典方剂组合,包括麻杏石甘汤、射干麻黄汤、小柴胡汤、五苓散,性味平和。
二、处方组成及服用方法。单位,克。
生石膏15-30,柴胡16,茯苓15,山药12,麻黄、杏仁、桂枝、泽泻、猪苓、白术、姜半夏(有毒)、生姜、紫苑、冬花、射干、藿香各9克,灸甘草、黄芩、细辛、枳实、陈皮各6克 。
传统中药饮片,水煎服。每天一付,早晚两次(饭后四十分钟),温服,三付一个疗程。
如有条件,每次服完药可加服大米汤半碗,舌干津液亏虚者可多服至一碗。(注:如患者不发热则生石膏的用量要小,发热或壮热可加大生石膏用量)。若症状好转而未痊愈则服用第二个疗程,若患者有特殊情况或其他基础病,第二疗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修改处方,症状消失则停药。
看法未必正确,欢迎指正。
原本不打算上这个贴,有感而写,是给我自己看的。改方不是根据阴阳五行,而是药理病理。
白虎加人参汤是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的一个经方,由知母、石膏、甘草、粳米、人参五味组成,治“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的症状。
日本有一个药理学小组,拿白虎加人参汤做成煎剂,给糖尿病的动物模型口服,糖尿病的动物模型大家都知道,用四氧嘧啶给大白鼠注射之后,抑制胰岛细胞的分泌,胰岛素分泌减少了,动物的血糖就升高了。然后按照张仲景原方的药物组成,按照原方的药物剂量比例做成白虎加人参汤,给这种糖尿病的动物模型口服,结果发现有很好的降血糖效果。
可是在我们一般情况看来,糖尿病的病人,你还能用粳米吗?粳米是碳水化合物啊。那么你还能用甘草吗?甘草带有甜味呀。所以日本这个研究小组也同样这么想。它用一个药一个药的试,结果发现这五味中药单独使用的时候,只有知母和人参这两个药有一点降血糖的效果。至于粳米、石膏和甘草这三个药单独使用都不降血糖。于是他们就想,整个方子的降血糖作用会不会是知母和人参加起来所产生的效果呢?结果仅把这两个药合在一起用之后,发现并不能提高降血糖的效果。然后他们就调整知母和人参药物之间的剂量比例,发现把人参用多了之后,降糖作用不仅不提高反而下降了。因此他们认为,单独使用具有降糖作用的知母和人参之间,可能在剂量比例上有不适当的时候,它们的降糖效果反而具有拮抗作用。知母单独使用加上石膏降糖作用提高,人参单独使用加上石膏降糖作用也提高。石膏单独使用不降糖,但是它对知母和人参的降糖作用具有协同效果。接着试验,把知母和人参两个药放在一起,把人参加用到降血糖作用接近消失的时候加入石膏,发现降血糖作用可以提高,随着石膏量的增加,降糖作用逐渐提高,当然这是有限度的,石膏加到一定程度之后,你再加量,它的降糖作用也不再提高了。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再依次加入单独使用没有降糖作用的粳米,降糖作用进一步提高,再加甘草,降糖作用又进一步提高,说明石膏、粳米、甘草对整个方子的降糖作用都有协同效果,现在五个药用齐了,降糖作用没有恢复到原方的水平,为什么?这次试验的时候人参的量用多了。当把人参的量降到原来剂量水平的时候,降糖作用最好,把人参拿掉,就是白虎汤,发现降糖作用又很差。所以日本这个药理试验小组感到非常惊奇,不知道中国的古人是用什么样的方法找到了这样优化组合的方药组成,找到这样优化的剂量比例的。
你还给孩子变性了
至少是一个虚心接受批评的好老头

不过,要是用西医思路改经方,如果真的投入使用会有比较大的风险,就像李可说的,很多的中医医疗事故,是西医开中药的结果。
尤其是对经方来说,更加如此。后世的方子,多用直接补阳滋阴的路数,而仲景之方很多是用辛甘化阳、甘酸化阴的方法,比后世高出一筹,也是经方一旦对症就效如扶鼓的原因之一。
这个协定方,以石膏用量为杠杆,调节整个方子的寒热。此方中石膏的用量,以15g为寒热的临界含量。就是说,如果是寒湿郁肺,用15g;如果是热邪雍肺,用15g-30g。欲兄把石膏去掉,别的不说,这个方在寒热上就缺少了普适性,失去了协定方的原意。
当然,这是中医的观点。所以,西医即使说用的是”草药”,这个架也是打不完的
我的猜测,石膏的主要功能是其所含的杂质——镁。实验表明,镁有降高烧,保护大脑神经细胞的功能。新冠肺炎发烧不严重,不是主要问题,觉得如果体温不是很高,比如39°C,降温未必有好处。另外石膏杂质含量多少,谁也不清楚。如果体温很高,不如与汤药同时服用柠檬酸镁或其他镁制剂, 剂量明确清楚,容易控制,方便。
目前并没有实验证明石膏在原方中是否起作用,或是否重要。提出的改进方案好,还是不好,只能通过临床试验。这里纸上谈兵,对突破框框,开拓思路有点好处,但最终结论,靠严格周密的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