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诗经:15---《召南·采蘋》

W
WXCTEATIME
楼主 (文学峸)




      采 蘋


 


于以采蘋?南涧之滨;


于以采藻?于彼行潦。


 


于以盛之?维筐及筥;


于以湘之?维錡及釜。


 


于以奠之?宗室牖下;


谁其尸之?有齐季女。




注 释


 


蘋:多年生水草。


藻:水生植物。一说水豆。行潦(音杭老):水沟。


筥(音举):圆形的筐。方称筐,圆称筥。


湘:烹煮供祭祀用的牛羊等。


錡(音奇):有足锅。釜:无足锅。


牖(音有):天窗。


尸:主持。古人祭祀用人充当神,称尸。


齐(音斋):好貌。斋之省借。季女:少女。






 


这也是一首描写祭祀的诗,可对照《采蘩》来理解。


 


还是标准的三章叠咏,用简短的问答形式,层层推进,一一解答了在哪里采摘祭祀用的蘋藻,用什么盛放祭祀品,在哪儿祭祀由谁主持。不但非常的简洁明了,而且节奏感很强,让你觉得象是水波在宽阔的江面上涌动前行,柔和宁静而富有动感。


 


除了语言的节奏美外,描写的景物也是由远及近,由外及内,最后将灯光聚焦到了舞台上光彩夺目的美少女,记述的错落有致,有条不紊,显示了作者很强的组织规划能力和不凡的审美眼光。


 

同样是描写祭祀,《采蘩》重点写采蘩之地的偏险,以彰显祭祀者的诚意;《采蘋》描写了祭祀用到的很多物品,从作为菜蔬的蘋藻到烹煮盛放祭祀品的器具,从祭祀的场地到祭祀的主持人,总之应有尽有,丰富多彩。以祭祀物品的丰富和祭祀形式的正规完整来向神灵先祖表达忠诚和崇敬。


 

所以我觉得《采蘩》和《采蘋》很可能是节选自祭祀组诗里的两篇,应该还有其他原本和这两首诗编缉在一起的祭祀诗,不知道除了数量限制的因素外,还有什么原因没让它们入选《诗经·召南》,以至于今天我们无缘见到,无缘欣赏。

 


这首诗主题明确,结构简单,但让读者于简单中体会到非凡的韵律之美。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英译论语】学而篇(完整版) 【五绝】雨中观樱 【七律】锦书无改呈新赋 (题七仙妹之情书) 【七绝】暮春逢雪观茶轩 【五绝】书坛奇蛙
浮云驰
“尸”的解释学习到了:)
尘凡无忧
学习。谁其尸之,有齐季女。。。这一句每个字貌似都认识,但是不看解释的话,根本不知道在说啥。。。:(
鲁冰花
总觉得都是走形式,隆重的祭祀做给活人看。。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孝道洗脑还不是为统治阶级服务。。

糯米粥
读了你这首解读后,突然联想到金庸的“倚天不出 谁与争锋”其实是套用诗经句型啊。对了,啥时候考虑贴贴英文歌的诗经体?
糯米粥
真是的呀!英文里有些常用词也是有多意,比如square, 很多意思,要看上下文的context
糯米粥
同意啊
k
kirn
第一次看到尸这个字,原来还有这个意思。。。还是很吓人
W
WXCTEATIME
我也是看注释才明白。
W
WXCTEATIME
斋用齐代替,不过那时齐国的女子大概比较美:)
W
WXCTEATIME
那天天打仗?当兵的人:)
W
WXCTEATIME
四言句式在中国古代已经发展的非常完善了,很多史书、古代散文几乎全篇四言句式。

你这么期待,我鸭梨巨大:)

W
WXCTEATIME
是的,真让人心慌。
糯米粥
有道理,比如曹操的名句都是四言(我太喜欢曹操的诗)嗯,到时候我使劲来批判你!

批判你的诗经体英文歌

咱俩大吵一番,互相帮助对方赶走老年痴呆症

庄文雅
学习了———像湘、尸等字,想都想不到有这些意思。

春秋年代距离今天太久远,文字演变太大太大了。

W
WXCTEATIME
对滴,庄主
n
nearby
赞茶兄
W
WXCTEATIME
近兄总是温文尔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