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定位非常简单,就是为中医治病服务的。

k
kai2002
楼主 (文学峸)

中药的运用前,我们首先得知道身体出现了什么变化,古人通过长期的实践,知道了疾病中身体会出现什么变化,并找到方法来确定这些变化并归类,然后把所有的经验总结出来形成了理论。我们后人就能运用这理论,知道对病的定性定位,然后开出中药。

就拿感冒举例,古人通过观察知道感冒有不同,不光是轻重不同,类型也不一样,不同身体状况的人也不一样,得出有风寒感冒,风热感冒,风湿感冒,(根据体质又有平人感冒,气虚感冒,血虚感冒,伤寒夹色),然后,热者寒之,寒者热之的原则治疗,最后才是方剂,中医师诊断水平越高,对病人的身体变化了解就越细,方子的针对性就越强。不是古人留个方,你双盲证明有效,你就拿去用,而是医生需要对病人身体变化了解正确,大方向一定不能错,寒热错了,就完全没有效果了,然后是细节,几分寒几分热几分虚,这样方子需要根据病人状况调整。很多反中医的人就是恨中药方时时变,其实这是中医的高明之处,首先知道得变,还知道如何变。

不用中医理论,人生病了,就凭经验,只知道草药和症状的联系,并不知道人体已经或者将会出现什么变化,只能是有咳嗽,给咳嗽药,有头痛,给头痛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O
OceanSound
跟帖补充一点:中医理论不仅仅指阴阳五行, 还有经络理论。否则针灸怎么做?中药都有归经走向 经络相关, 抛弃经络, 怎么用药?

十二正经奇经八脉全都分阴阳五行,要用经络理论就必然不能抛弃阴阳五行理论。

有人要求中医抛弃中医理论, 废医验药。我可以要求西医抛弃解剖学, 病理学, 细胞学, 生化学吗? 西医若是也废医验药, 和炼丹术又有什么区别?

O
OceanSound
跟帖补充一点:中医理论不仅仅指阴阳五行, 还有经络理论。否则针灸怎么做?中药都有归经走向 经络相关, 抛弃经络, 怎么用药?
T
Tove
不反对中医理论,反对什么都是古人说。。。

现代的中医也要自己提出新的理论才有说服力。

纤风
说得好!这是中医理论的根基。古人的这些智慧是亲身体验不仅仅是经验总结

之前若有得罪,还望大人不记小人过,在此顺便向你道歉!

O
OceanSound
不客气。 以后共同探讨, 还是朋友。
p
pichawxc
神医都在古代,华佗能开脑,但这些中医技术早已流逝了。
e
ephd
谁让咱一代不如一代呢

有本事才能有进步发展的资格,没有本事连老祖宗一半的本事都学不会。

这个时候再妄称什么新理论新思路,临床结果会不断地打你的脸

e
ephd
有一点我是相信的

华佗就是再厉害,也超不过今天的脑神经外科。关于开颅的,华佗才看几个病例,而医院的脑神经外科一辈子都在不停地给人家开瓢,都不是一个数量级的。

m
myquestion
华佗存不存在一直有争议,只是在陈寅恪之后,没人提
m
myquestion
很多“古人云”是后人杜撰的,很多古人的故事也是后人杜撰的
m
myquestion
这点我坚决反对,古人对宏观微观的认知很缺乏
k
kai2002
你是心比天高,提新理论?你连现在的理论是什么都不知道。整体观点,辩证论治,因人因时因地制宜。

说的都是原则,中医理论由宏观到微观,先辨阴阳,再辨表里虚实寒热,这再过几千年都是变不了的。我们只是在治疗顺序和方剂组合运用上有改变,这谈不上新理论。

f
fuz
他是哲学系的
p
pickshell
中医并非什么都是“古人说”,经历千年历史长河,大浪淘沙,留下的都是精华。

更经历了临床无数的验证,付出了无数的生命代价积累出经验,只有经典精华部分才能存留至今。中医也在不断的增进,后世的温病学就是很好的例子。 若真有哪位能人有那本事提出更好的理论并超越它,很欢迎,但是这位能人在哪里呢?

树屋
一些中医里的概念不必要否认,和西医也殊途同归,比如感冒了喝姜汤,便秘吃prune juice
k
kai2002
是说得对,古人说什么的有,都是经过时间实践考验的。我们当然取古人对的,行之有效的来继承。
e
ephd
您这是典型的不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
m
myquestion
对自己请不清楚不知道,我对历史倒是比较了解

从你的帖子上看,你对中国历史了解很少,你对自然也了解不多,不与你这种博士争论

 

p
pickshell
是啊。楼上“古人说”也许指本草纲目? 实在话 中医有几个捧着它来治病的?

《本草纲目》是古代民间药材收集并归类成书,集中国16世纪之前药学成就之大成很难得,从历史和学术研究角度具很高的参考价值。有缺陷和错误在所难免。有识之士从中拾宝,比如屠呦呦,而另类别有用心之人却专门从中挑刺作为攻击中医靶子。

常想说,若现代医学目前认为很先进很科学的东西,再过6,7百年后,不知后人将如何评说?

S
SAR
预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