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是当之无愧的诗圣,尽管其在世时不为人所知、所重,就连他当作知己的李白也讥诮他。但杜老大对自己的诗才还是非常自信的,在给他儿子写的一首诗里就说到“诗是吾家事”,很是霸气,有把其他才子都视作无物的感觉。当然杜老大也不是吹牛,人家很有底气,说的基本是事实。其远祖西晋的儒帅杜预就不说了,其祖父杜审言就曾名重一时,深得武则天的赏识。杜审言的诗才俺不是很感兴趣,倒是他的性格和为人比较吸引眼球。更难得的是他有个为报父仇不恤身死的孝子,杜并。杜审言也因其子杜并而获生,放在今天也让人感叹。故从《旧唐书》上摘录一段,瞻仰一下这位杜门孝子。
(杜审言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杜并,次子杜闲,即杜甫的父亲。)
(汉唐时期的文言文要比明清文简洁清晰些,就不翻译成白话文了,多看几遍就明白了。)
『审言,进士举,初为隰城尉。雅善五言诗,工书翰,有能名。然恃才謇傲,甚为时辈所嫉。乾封中,苏味道为天官侍郎,审言预选。试判讫,谓人曰:“苏味道必死。”人问其故,审言曰:“见吾判,即自当羞死矣!”又尝谓人曰:“吾之文章,合得屈、宋作衙官;吾之书迹,合得王羲之北面。”其矜诞如此。
累转洛阳丞。坐事贬授吉州司户参军。又与州僚不叶,司马周季重与员外司户郭若讷共构审言罪状,系狱,将因事杀之。既而季重等府中酣宴,审言子并年十三,怀刃以击之。季重中伤死,而并亦为左右所杀。季重临死曰:“吾不知审言有孝子,郭若讷误我至此!”审言因此免官,还东都,自为文祭并。士友咸哀并孝烈,苏颋为墓志,刘允济为祭文。后则天召见审言,将加擢用。问曰:“卿欢喜否?”审言蹈舞谢恩。因令作《欢喜诗》,甚见嘉赏,拜著作佐郎。俄迁膳部员外郎。神龙初,坐与张易之兄弟交往,配流岭外。寻召授国子监主簿,加修文馆直学士。年六十余卒。有文集十卷。
次子闲。闲子甫,别有传。』
我读错了没?若是这样,13岁少年闯府刺杀成功,真是难以置信啊。。。
正规的官方史书也才会记载它。
杜审言所留下的43首诗歌中,只有一首可以称之为上品(吴经熊语):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至于他的书法,就不好评判了,不过他倒是可以大吹特吹了,反正后人没有见过他的墨宝。其实他完全有资本把他的孙子杜甫推出来和其他人较量。李峤最有名的一首应该是《风》: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至于崔融的诗作,了解的人就不多了。苏味道是苏东坡的祖上,由于会溜须拍马,这倒是和他的名字相符,为了明哲保身,办事模棱两可,当时被人们称为“苏模棱”。味道应该不会想到多年以后,三苏诗文曾称霸北宋文坛,直到如今还被人们传诵,三苏不知道对他们这位祖上的为人处事风格做何感想。
我中学学习了《茅屋为秋风所破》长诗,以后碰到杜甫这个名字,立马想到的是,他是个贫穷潦倒的老头子
杜甫是当之无愧的诗圣,尽管其在世时不为人所知、所重,就连他当作知己的李白也讥诮他。但杜老大对自己的诗才还是非常自信的,在给他儿子写的一首诗里就说到“诗是吾家事”,很是霸气,有把其他才子都视作无物的感觉。当然杜老大也不是吹牛,人家很有底气,说的基本是事实。其远祖西晋的儒帅杜预就不说了,其祖父杜审言就曾名重一时,深得武则天的赏识。杜审言的诗才俺不是很感兴趣,倒是他的性格和为人比较吸引眼球。更难得的是他有个为报父仇不恤身死的孝子,杜并。杜审言也因其子杜并而获生,放在今天也让人感叹。故从《旧唐书》上摘录一段,瞻仰一下这位杜门孝子。
(杜审言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杜并,次子杜闲,即杜甫的父亲。)
(汉唐时期的文言文要比明清文简洁清晰些,就不翻译成白话文了,多看几遍就明白了。)
『审言,进士举,初为隰城尉。雅善五言诗,工书翰,有能名。然恃才謇傲,甚为时辈所嫉。乾封中,苏味道为天官侍郎,审言预选。试判讫,谓人曰:“苏味道必死。”人问其故,审言曰:“见吾判,即自当羞死矣!”又尝谓人曰:“吾之文章,合得屈、宋作衙官;吾之书迹,合得王羲之北面。”其矜诞如此。
累转洛阳丞。坐事贬授吉州司户参军。又与州僚不叶,司马周季重与员外司户郭若讷共构审言罪状,系狱,将因事杀之。既而季重等府中酣宴,审言子并年十三,怀刃以击之。季重中伤死,而并亦为左右所杀。季重临死曰:“吾不知审言有孝子,郭若讷误我至此!”审言因此免官,还东都,自为文祭并。士友咸哀并孝烈,苏颋为墓志,刘允济为祭文。后则天召见审言,将加擢用。问曰:“卿欢喜否?”审言蹈舞谢恩。因令作《欢喜诗》,甚见嘉赏,拜著作佐郎。俄迁膳部员外郎。神龙初,坐与张易之兄弟交往,配流岭外。寻召授国子监主簿,加修文馆直学士。年六十余卒。有文集十卷。
次子闲。闲子甫,别有传。』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七律】锦书无改呈新赋 (题七仙妹之情书) 【七绝】暮春逢雪观茶轩 【五绝】书坛奇蛙 【英译论语】学而篇-7 【英译论语】学而篇-6
我读错了没?若是这样,13岁少年闯府刺杀成功,真是难以置信啊。。。
正规的官方史书也才会记载它。
杜审言所留下的43首诗歌中,只有一首可以称之为上品(吴经熊语):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至于他的书法,就不好评判了,不过他倒是可以大吹特吹了,反正后人没有见过他的墨宝。其实他完全有资本把他的孙子杜甫推出来和其他人较量。李峤最有名的一首应该是《风》: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至于崔融的诗作,了解的人就不多了。苏味道是苏东坡的祖上,由于会溜须拍马,这倒是和他的名字相符,为了明哲保身,办事模棱两可,当时被人们称为“苏模棱”。味道应该不会想到多年以后,三苏诗文曾称霸北宋文坛,直到如今还被人们传诵,三苏不知道对他们这位祖上的为人处事风格做何感想。
我中学学习了《茅屋为秋风所破》长诗,以后碰到杜甫这个名字,立马想到的是,他是个贫穷潦倒的老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