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看法和猜测:
1. 注射液中苯酚浓度8.32mM(0.078%), 高于苯酚24小时杀死半数神经母细胞瘤的浓度6.38mM(0.060%)。所以注射液可以损伤注射区域的人体细胞,至少注射区域的神经细胞。损伤的细胞可能会激发免疫反应,清除损伤细胞,达到增强抵御病毒感染的效果。
2. 我觉得李的苯酚疗法对预防和治疗病毒感染初期(潜伏期和轻型),估计效果很好。对有明显发病症状的中型治疗效果下降,有的有效,有的无效。对症状严重的重型基本无效,甚至有害。
这是基于如下判断,苯酚疗法的要点在于激发机体清除损伤细胞的能力,如果对于感染初期的受损细胞能及时清除,阻断病毒增殖扩散,就达到治疗目的。患者进入中期,病毒本身就构成强大刺激,机体已经做出应激反应。苯酚对机体的附加激励就效果不大了。病症进入重型,机体免疫反应极为强烈,无需苯酚激励,甚至可能有害。简而言之,苯酚很可能有良好的预防效果,但如症状已经非常明显,效果有限,差别会显著增大,至少短期效果有限。对重症,不宜。
在『“神医”还是“神棍”?私人诊所行医者LYH和他的新冠肺炎患者』中,如果报道真实,就反映出苯酚对预防、轻型和中型的区别。而且李跃华本人的自叙发明经历,“ 断断续续的打了30次以后,我惊喜的发现,困扰自己多年的鼻炎完全好了。” 说明如果症状明显,治疗显效慢,或有限。如果他的疗效真的如他所说那么好,而他已经行医多年,慕名而去的患者应该很多。但情形似乎不是这样。
对民间疗法,不宜轻易否定,但应实事求是,由实验事实下结论。
The relative toxicity of compounds used as preservatives in vaccines and biologics,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43348711_The_relative_toxicity_of_compounds_used_as_preservatives_in_vaccines_and_biologics
“神医”还是“神棍”?私人诊所行医者LYH和他的新冠肺炎患者https://www.shobserver.com/news/detail?id=219818
LYH讲述发明经过,by 吴鹏飞,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g3NDEwMDMzOQ==&mid=2247489730&idx=1&sn=01702b8d6c5ad8d5baf85d54603a9d5d&chksm=ced4bbdef9a332c864996f6f9e7879311edd8643837ab94ee48de6b6806465e2928e4b57aa15&scene=21#wechat_redirect
就是对身体喊了一声狼来了,声音大小有别,穴位准确与否关系不大。
先学学,否则乱说了。
比如我治鼻炎和过敏性鼻炎效果非常好的,专门找我治鼻炎的一年就是寥寥数人,不做广告的话,没人知道。治好了病人,介绍家人朋友来,但他们的病可能是不同的病,这样到最后,专门治鼻炎的却不多。
如果是外用级别的,其中含有的杂质是什么?含量分别是多少?这些杂质对人体健康有什么影响?
无疑,这属于“民科”,李仅凭他的诊所能研究到这一地步,已经很好了。民科也是科,也是需要尊敬和重视的。难道,万有引力的发现,相对论的发现,阿基米德浮力定律的发现不是民科?不是发明者的灵感闪现?
问题是,那些权力机构,专业部门,他们在干些什么?他们不该主动去鉴定该技术的真伪,不该去发掘该技术的应用价值吗?对于重大发现,民间人士是无力开展完整的检测鉴定工作的。
假如李跃华的方法是正确的先进的,我们就迅速去推广它应用它,何乐而不为呢?
既然不让讨论,我再说也就没什么意思了。
这里的言论自由越来越朝国内看齐了。
我的看法和猜测:
1. 注射液中苯酚浓度8.32mM(0.078%), 高于苯酚24小时杀死半数神经母细胞瘤的浓度6.38mM(0.060%)。所以注射液可以损伤注射区域的人体细胞,至少注射区域的神经细胞。损伤的细胞可能会激发免疫反应,清除损伤细胞,达到增强抵御病毒感染的效果。
2. 我觉得李的苯酚疗法对预防和治疗病毒感染初期(潜伏期和轻型),估计效果很好。对有明显发病症状的中型治疗效果下降,有的有效,有的无效。对症状严重的重型基本无效,甚至有害。
这是基于如下判断,苯酚疗法的要点在于激发机体清除损伤细胞的能力,如果对于感染初期的受损细胞能及时清除,阻断病毒增殖扩散,就达到治疗目的。患者进入中期,病毒本身就构成强大刺激,机体已经做出应激反应。苯酚对机体的附加激励就效果不大了。病症进入重型,机体免疫反应极为强烈,无需苯酚激励,甚至可能有害。简而言之,苯酚很可能有良好的预防效果,但如症状已经非常明显,效果有限,差别会显著增大,至少短期效果有限。对重症,不宜。
在『“神医”还是“神棍”?私人诊所行医者LYH和他的新冠肺炎患者』中,如果报道真实,就反映出苯酚对预防、轻型和中型的区别。而且李跃华本人的自叙发明经历,“ 断断续续的打了30次以后,我惊喜的发现,困扰自己多年的鼻炎完全好了。” 说明如果症状明显,治疗显效慢,或有限。如果他的疗效真的如他所说那么好,而他已经行医多年,慕名而去的患者应该很多。但情形似乎不是这样。
对民间疗法,不宜轻易否定,但应实事求是,由实验事实下结论。
The relative toxicity of compounds used as preservatives in vaccines and biologics,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43348711_The_relative_toxicity_of_compounds_used_as_preservatives_in_vaccines_and_biologics
“神医”还是“神棍”?私人诊所行医者LYH和他的新冠肺炎患者https://www.shobserver.com/news/detail?id=219818
LYH讲述发明经过,by 吴鹏飞,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g3NDEwMDMzOQ==&mid=2247489730&idx=1&sn=01702b8d6c5ad8d5baf85d54603a9d5d&chksm=ced4bbdef9a332c864996f6f9e7879311edd8643837ab94ee48de6b6806465e2928e4b57aa15&scene=21#wechat_redirect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对李氏的看法和猜测 美国海关鉴别可疑新冠病毒感染者绝招 SARS 病毒的研究有助理解武汉新冠病毒 两点看法,不知是否合理可行 拇外翻的一点看法和设想
就是对身体喊了一声狼来了,声音大小有别,穴位准确与否关系不大。
先学学,否则乱说了。
比如我治鼻炎和过敏性鼻炎效果非常好的,专门找我治鼻炎的一年就是寥寥数人,不做广告的话,没人知道。治好了病人,介绍家人朋友来,但他们的病可能是不同的病,这样到最后,专门治鼻炎的却不多。
如果是外用级别的,其中含有的杂质是什么?含量分别是多少?这些杂质对人体健康有什么影响?
无疑,这属于“民科”,李仅凭他的诊所能研究到这一地步,已经很好了。民科也是科,也是需要尊敬和重视的。难道,万有引力的发现,相对论的发现,阿基米德浮力定律的发现不是民科?不是发明者的灵感闪现?
问题是,那些权力机构,专业部门,他们在干些什么?他们不该主动去鉴定该技术的真伪,不该去发掘该技术的应用价值吗?对于重大发现,民间人士是无力开展完整的检测鉴定工作的。
假如李跃华的方法是正确的先进的,我们就迅速去推广它应用它,何乐而不为呢?
既然不让讨论,我再说也就没什么意思了。
这里的言论自由越来越朝国内看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