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诗经:13---《召南·采蘩》

W
WXCTEATIME
楼主 (文学峸)

 采 蘩


 


于以采蘩?于沼于沚;


于以用之?公侯之事。


 


于以采蘩?于涧之中;


于以用之?公侯之宫。


 


被之僮僮,夙夜在公;


被之祁祁,薄言还归。


 



注 释


 


于以:问词。一说语助。


蘩(音繁):白蒿。生陂泽中,叶似嫩艾,茎或赤或白,根茎可食。


沼:沼泽。沚(音止):水中小洲。


 


涧:山夹水也。


被(音币):首饰,亦用于编发(假发)。


僮僮(音同):首饰盛貌,一说高而蓬松。


祁祁(音其):形容首饰盛,一说舒迟貌。


 



这首诗记述了女子采蘩及参加公侯祭祀的过程。


前两章用简短的问答交代了采蘩的地点和用处。在沼泽里,在河之洲上,在山涧中。第一章提到采蘩于沼于沚,你可能没在意,但第二章又提到了采蘩于涧,你不觉得有点不同寻常吗?这固然有要凑成三章而勉强重复的因素,但我想除了这个缘故外,还有更重要的原因。


首先若仅仅为了再凑一章,作者完全可以写在沼泽河沚采蘩时的情形,就象《葛覃》里写周围茂盛的灌木和欢鸣的黄鸟,也可以象《关雎》《芣苡》那样写采摘的动作。


再者,那白蒿可是稀松平常的野草,路边、山坡、河边、山脚随处可见。为什么要舍近求远,去那些又远又险的地方呢?略微想一下,凭着常识可以想到那些地方生长的野菜更鲜嫩味美,现在的农家饭走俏也是同理。再进一步思考,这些白蒿是用于祭祀的。自古以来人们祭祀祖先和神灵时都是想尽办法用最好的物品来供奉,从蔬菜牲畜到锦帛玉器都力求最佳。一则是尊敬缅怀先祖,二则是向先祖和神灵祈福,祈求他们的庇护和赐福。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祭祀人的诚心和敬畏都表露无遗。古人信奉神灵,尊崇孝道,对神灵都是毕恭毕敬的,就象鲁庄公说的那样“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祭祀用的牛羊、玉帛之类,不敢虚报,一定对神诚实。)


至此,我们不难理解作者反复强调采蘩地点的用意:去那艰险偏远的地方采摘最鲜美的蘩,尽最大可能向先祖神灵表达诚意和敬意。连这么微不足道的蘩都考虑的这么细心周到,更遑论其他重要的祭祀品了,其心之诚,其意之敬,可谓尽矣。


明白了前两章作者的意图后,最后一章是说什么就昭昭然了。简而言之就是在祭祀时穿着祭祀专用的盛装,装扮的肃穆庄严,从大清早到晚夕都在祭庙里恭敬地祭祀先祖神灵。直到夜很深了,要回家了还是怀着崇敬的心情,缓缓地换上回家的衣服,依依不舍地离去。


毫无疑问,这首诗成功地描述了祭祀人的恭敬和虔诚。更为难得是这首诗纯用白描的手法记述了祭祀的过程,没有添加个人的任何情感色彩,是一首标准的原生态叙事诗。


正因为这种原生态的记述,让后人有了多种解读的可能。颂扬者,看到祭祀者的恭敬和虔诚。阶级论者看到剥削和压迫,宫女/女仆们不但被逼着去那些危险的地方采摘白蒿,还得在庙里没日没夜地敬奉神灵。就原诗的本意来说,我倾向于作者是为了赞扬祭祀者的恭敬。因为,在那个远古的时代,作者不太可能具备现代人的阶级分析思维。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七绝】暮春逢雪观茶轩 【五绝】书坛奇蛙 【英译论语】学而篇-7 【英译论语】学而篇-6 【信口开河】之 “融四岁,能让梨”
a
applebee3
茶兄,你真的辛苦了!又要准备帖子,又要跑来跑去地传递友谊。:)以前我写过一篇采薇的小文。
a
applebee3
我觉得现在人读到恭敬与敬畏之心就达到了文字文学的最高境界了!所以关键的是你感受到什么,是否触动到人心与灵魂!
W
WXCTEATIME
能苹果贴来共赏:)我的都是旧文,举手之劳。我现在只能瞎诌一些酸诗:)
W
WXCTEATIME
对的,如果有机会看到祭祀的仪式可能就更容易领会这首诗。
a
applebee3
我从你的文字注释中都感受到了!
a
applebee3
我那是很简单的思绪乱飞。看到现代现象质疑然后查质询联想。跟你的文风是不同的。:)你的这些就像是上香一样恭敬。
W
WXCTEATIME
苹果谦虚了。
浮云驰
确实,我读第一遍的时候感觉就是有点偏阶级论,看了你的解读又觉得这样也很有道理
W
WXCTEATIME
硬币的正反面:)
k
kirn
没有阶级思想,厌恶的感觉该是有的?难道我以前上学学批判硕鼠硕鼠只是新中国教的理论?
k
kirn
俺再读一遍也没有都出来奴隶给别人的祖先做苦工的时候有敬畏之心。茶兄气坏了。。。。

奴隶们什么时候能给自己祭祖呢?祭祖的时候是感恩还是抱怨呢?

鲁冰花
多年以前观摩过曲阜孔庙举行的祭祀大典,那个肃穆庄严真的令人心生敬畏。。

跟着你学了这么多诗经了,边学边忘怎么办?  

密码忘记了
不可能是搞阶级斗争,只可能是崇敬肃穆

《诗》是孔老夫子选编的,而孔对周公,召公的态度是非常正面的。召南是召公管理的地盘,不可能选一首骂统治阶级劳民伤财搞祭祀的。再说那年代,祭祀可是头等大事,铺张一点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孔本来就非常讲究“礼”,其中也包括祭祀仪式。

W
WXCTEATIME
那是硕鼠,不能混为一谈:)
W
WXCTEATIME
我赞成:)
W
WXCTEATIME
冰花经历丰富多彩,羡慕:)忘了正常,我也记不得。
W
WXCTEATIME
不是奴隶的心理活动,是祭祀贵族的心理活动:)
糯米粥
冰花见多识广啊,同羡慕。你的问题我也有
糯米粥
小茶科普一下—为啥古人那么重视祭祀?
W
WXCTEATIME
多种因素,一句两句说不清楚。不忘本,祈求前辈的神灵保佑。“慎终追远”宋儒解释就是重视葬礼和祭祀先祖。
鲁冰花
见多不一定识广,总是抱着玩乐的心态到处跑。。不大思考的。
糯米粥
玩乐的心态才最好了!没事不用活得沉重